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缝合桥技术微创治疗肩袖腱内撕裂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
作者 商培洋 虞陆超 +3 位作者 章筛林 成翔宇 石继祥 石文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02-611,共10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缝合桥技术微创治疗肩袖腱内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采用关节镜缝合桥技术诊治的肩袖腱内撕裂患者28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53.1±8.4岁(36~66岁)。术中对关节面肩袖组织的质地、张力... 目的:探讨关节镜缝合桥技术微创治疗肩袖腱内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采用关节镜缝合桥技术诊治的肩袖腱内撕裂患者28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53.1±8.4岁(36~66岁)。术中对关节面肩袖组织的质地、张力等情况进行探查评估后选择手术修复的方式,采用穿肌腱缝合桥技术修复16例(穿肌腱组),转肩袖全层撕裂后采用缝合桥技术修复12例(转全层组)。穿肌腱组患者术中有限清理滑囊面病变组织后采用穿肌腱缝合桥技术修复肩袖;转全层组患者术中彻底清除滑囊面及关节面肩袖组织转为肩袖全层撕裂后采用缝合桥技术修复肩袖。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对两组患者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估,运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评分(UCLA)及肩关节简明评分(SST)评估肩关节功能,同时评估患者肩关节日常活动及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外展、体侧外旋、内旋,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等进行比较分析。末次随访时,根据患者术后肩关节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资料评估肩袖的完整性。结果:28例患者均获得成功随访,随访时间24~60月,平均42.6月。穿肌腱组和转全层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随访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穿肌腱组和转全层组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5.8±2.3、6.4±1.8分别改善至0.8±0.4、1.3±1.3,ASES评分由术前的48.2±14.4、40.3±14.4分别增加至93.8±3.1、90.7±7.7,UCLA评分由术前的15.6±4.4、13.2±3.1分别增加至32.5±2.3、31.6±1.9,SST评分由术前的4.9±1.5、4.3±0.9分别增加至8.9±0.9、9.3±1.1。肩关节日常活动由术前的16.2±3.7、13.4±4.1分别增加至28.5±1.1、28.4±1.4。前屈上举活动度由术前的130.6°±13.6°、126.3°±12.0°分别改善至161.6°±5.9°、158.7°±5.4°,外展活动度由术前的121.2°±27.1°、120.8°±14.6°分别改善至162.9°±5.1°、159.3°±8.7°,体侧外旋活动度由术前的28.8°±11.4°、26.1°±10.6°分别改善至39.6°±6.6°、38.4°±3.8°,内旋活动度两组均由术前的L4椎体水平改善至T10椎体水平。同一组内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肩关节疼痛及功能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ASES评分划分等级,穿肌腱组和转全层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3.8%和91.7%。末次随访时,23例患者成功获得影像学随访,2例患者术后出现肩袖部分再撕裂,肩袖再撕裂率为8.7%。结论:关节镜缝合桥技术微创治疗肩袖腱内撕裂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优良率可达90%以上。穿肌腱修复和转全层修复在临床疗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缝合桥技术 内撕裂 气泡征 穿肌腱修复
下载PDF
冈上肌腱内撕裂在关节镜下转化为全层撕裂后修补的短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志恒 林伟 +1 位作者 邱俊钦 林任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评估冈上肌腱内撕裂在关节镜下转化为全层撕裂后修补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为冈上肌腱内撕裂并在关节镜下将冈上肌腱内撕裂转化为全层撕裂后修补的患者22例,年龄41~60岁,平均(51.6±1.1)岁;男10... 目的:评估冈上肌腱内撕裂在关节镜下转化为全层撕裂后修补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为冈上肌腱内撕裂并在关节镜下将冈上肌腱内撕裂转化为全层撕裂后修补的患者22例,年龄41~60岁,平均(51.6±1.1)岁;男10例,女12例。分别比较术前及术后第3、6、12个月随访结果,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Constant-Murley评分(CMS)及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评估患肩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中疼痛几乎消失,所有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术后无感染发生。术后复查肩关节MRI,22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肩袖再次撕裂及肩关节僵硬等情况。VAS疼痛评分由术前的(5.727±0.827)分减少至末次随访的(0.964±0.640)分,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2.732,P<0.001)。CMS评分由术前的(46.682±5.367)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91.182±2.239)分,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9.389,P<0.001)。UCLA评分由术前的(13.318±1.323)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31.591±1.817)分,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6.769,P<0.001)。术后定期复查MRI,患者肩袖没有再次撕裂的影像学征象。同时,没有发现患者出现肩关节僵硬或者感染的事件。结论:关节镜下将冈上肌腱内撕裂转化为全层撕裂修补后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肩部疼痛和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上肌 内撕裂 全层撕裂 关节镜 修补
原文传递
用改进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二辊斜轧穿孔过程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坚敏 薛建国 +2 位作者 李胜祗 徐洁 段修刚 《重型机械》 2007年第2期23-28,共6页
借助有限元软件MSC. SuperForm2005,建立了新型的2D模型。采用Oyane断裂准则对圆坯二辊斜轧时的内撕裂形成过程进行二维热-力耦合数值模拟。模型中不仅反映了轧辊送进角和轧辊入口锥角的影响,而且还考虑了辊径的影响。结合宝钢140 mm全... 借助有限元软件MSC. SuperForm2005,建立了新型的2D模型。采用Oyane断裂准则对圆坯二辊斜轧时的内撕裂形成过程进行二维热-力耦合数值模拟。模型中不仅反映了轧辊送进角和轧辊入口锥角的影响,而且还考虑了辊径的影响。结合宝钢140 mm全浮芯棒连轧机组Diescher穿孔机的工具和变形参数,分析了管坯斜轧时的应力应变状态和韧性断裂的特征值的分布状况,得到了管坯临界压下率。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从而对生产过程合理确定变形参数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辊斜轧 内撕裂 中心孔腔 临界压下率 表面质量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