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厉胜 晋炳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41-43,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石景山医院收治的8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球囊扩... 目的:分析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石景山医院收治的8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球囊扩张术,观察组实施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治疗后,两组跛行距离及踝肱指数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脑梗死、脑出血、截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效果较好,可增加跛行距离,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 球囊扩张术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李铁男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8期141-144,共4页
目的 探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间的神经... 目的 探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变狭窄率、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治疗前病变狭窄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环境、躯体、心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患者采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模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到改善和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1例(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高灌注综合征、皮疹、头晕恶心9例(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使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到了改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疗效评估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前循环大血管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何奕峰 刘晓波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12期2245-224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ESAA)对前循环大血管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76例颅内前循环大血管狭窄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药物联合ESAA,n=45例)和对照组(单独药物治... 目的探讨分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ESAA)对前循环大血管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76例颅内前循环大血管狭窄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药物联合ESAA,n=45例)和对照组(单独药物治疗,n=31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脑血管狭窄率、神经行为认知功能(NCSE)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脑血管狭窄率显著下降,而NCSE评分及AD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最大血流速度(Vmax)和最小血流速度(Vmin)均升高,而脉搏波速(Wv)和特性阻抗(Zcv)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80%(P<0.05)。结论药物联合ESAA能够显著降低颅内前循环大血管狭窄患者的脑血管狭窄率、提升神经和认知功能、改善日常生活功能、促进脑血流动力学并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前循环大血管狭窄 认知功能 影响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术与阿替普酶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4
作者 曹毅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rt-PA)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与rt-PA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01—2022-12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rt-PA动脉溶栓组(对照组)和rt-PA动脉...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rt-PA)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与rt-PA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01—2022-12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rt-PA动脉溶栓组(对照组)和rt-PA动脉溶栓联合PTAS组(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1 d后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患者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功能损伤指标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共纳入68例患者,每组34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后,观察组血管完全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NSE和GFAP水平、NIHSS评分、ADL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动脉溶栓联合PTAS治疗ACI,可促进血管再通,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有利于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动脉溶栓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狭窄 被引量:27
5
作者 刘建民 邓本强 +4 位作者 洪波 许奕 张永威 赵文元 张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 观察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 将球囊扩张性支架通过椎动脉狭窄部位 ,扩张球囊释放支架使狭窄部位恢复正常管径。结果  4 5例药物治疗无效的表现为后循环缺血症状的患者 ,4 3例成功的采用支架成形术 ,... 目的 观察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 将球囊扩张性支架通过椎动脉狭窄部位 ,扩张球囊释放支架使狭窄部位恢复正常管径。结果  4 5例药物治疗无效的表现为后循环缺血症状的患者 ,4 3例成功的采用支架成形术 ,术前术后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 75 .7%和 10 .3%。临床随访 35例症状完全缓解 ,4例明显好转 ,2例症状无改善。无一例发生内膜撕裂或血栓栓塞形成 ,短期随访未发现有再狭窄及内膜过度增生。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椎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介入治疗 椎动脉狭窄 影像学检查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中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18
6
作者 黄清海 刘建民 +2 位作者 洪波 许奕 张鑫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中期结果。方法  2 5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应用球囊膨胀型支架行腔内成形术治疗 ,分析影像学及中期随访结果。结果 共治疗颅内狭窄病变 2 8处 (1 3处为后循环狭窄 ,1 5处为前循环狭窄 ) ,...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中期结果。方法  2 5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应用球囊膨胀型支架行腔内成形术治疗 ,分析影像学及中期随访结果。结果 共治疗颅内狭窄病变 2 8处 (1 3处为后循环狭窄 ,1 5处为前循环狭窄 ) ,支架均 1次成功植入。临床随访 1 8~ 39个月 (平均2 4 .3个月 ) ,无短暂性脑缺血再发作或卒中 ;DSA随访 2 0例患者 ,4例血管再狭窄 (狭窄面积在 5 0 %以上 ) ,侧支血管通畅。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是安全、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颅内动脉狭窄 脑缺血 影像学 治疗方法
下载PDF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内支架成形术 被引量:17
7
作者 姜卫剑 王拥军 +5 位作者 杜彬 戴建平 王素香 王保国 王桂红 金旻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 研究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4月间 ,16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成形术。结果  7例为一侧椎动脉狭窄、对侧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7例为优势侧椎动脉狭窄... 目的 研究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4月间 ,16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成形术。结果  7例为一侧椎动脉狭窄、对侧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7例为优势侧椎动脉狭窄或对侧椎动脉仅供血小脑后下动脉区域 ,1例为基底动脉狭窄 (孤立性后组循环 ) ,1例为狭窄的椎动脉直接与小脑后下动脉延续。狭窄段位于椎动脉开口部 10例 ,位于颅内段 6例 ,1例患者为椎动脉近端 2处狭窄。MoriA型病变 12例 ,B型病变 3例 ,C型病变 1例。全组技术成功率 10 0 % ,平均狭窄率从 73.2 % (5 0 %~ 95 % )下降到 5 .1% (0~ 30 % ) ,P <0 .0 1。在围手术期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 1~ 12个月 (平均 4 .4个月 ) ,按Malek评分 ,疗效极好 15例 ,疗效较好 1例。结论 对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进行内支架成形术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但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积累病例和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诊断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 内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前后脑灌注CT成像的变化以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4
8
作者 周丽红 王嗣欣 +5 位作者 赵亮 房铭辉 高燕军 米艳娟 陈启东 王清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前后脑灌注CT成像的变化以及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12例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其中表现为前、后循环TIA9例,颈内动脉系统有梗死病灶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狭窄动脉行内支架成形术,...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前后脑灌注CT成像的变化以及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12例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其中表现为前、后循环TIA9例,颈内动脉系统有梗死病灶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狭窄动脉行内支架成形术,并于支架术前、术后48h以及6~12个月的随访期内行头CT灌注成像检查。结果支架术前9例前、后循环TIA患者,灌注成像表现为7例rCBF下降,2例rCBF正常;3例rCBV增高、6例rCBV正常;8例TTP、MTT延长,1例TTP、MTT正常。术后6~12个月,7例rCBF正常。2例rCBF下降;6例rCBV正常,2例增高,1例轻度增高;5例TTP、MTT正常,4例TTP、MTT轻度延长。在6~12个月随访期内,有2例出现TIA,均出现支架后的再狭窄,灌注CT表现为rCBF下降、rCBV增高,TTP、MTT延长。3例行颈内动脉支架的脑梗死患者,支架术前3例rCBF下降;1例rCBV轻度增高,1例rCBV下降,另1例rCBV正常。术后6~12个月,2例rCBF正常,1例rCBF轻度下降;1例rCBV正常,2例rCBV轻度增高;3例TTP、MTT仍延长。3例术前NIHSS评分分别为7、5、6,术后随访期间转为3、3、2。其中1例显示支架后再狭窄,灌注CT表现为rCBF轻度下降,rCBV轻度增高。结论灌注CT成像各指标的转归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灌注CT成像可作为评价临床症状转归的一个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狭窄 内支架成形术 脑灌注CT成像 疗效
下载PDF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疾病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希全 凌宝存 +4 位作者 朱伟 潘晓琳 董戈 郭锋 袁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127例LEAOD患者接受了PTAS治疗,制订治疗成功标准并疗效随访,对术前术后踝/肱指数(ABI)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97.64%(124/127),除3...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127例LEAOD患者接受了PTAS治疗,制订治疗成功标准并疗效随访,对术前术后踝/肱指数(ABI)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97.64%(124/127),除3例LEAOD患者PTAS失败外,其余病例均成功,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踝/肱指数(ABI)由0.37±0.15上升为0.87±0.18(P<0.05)。随访3~60个月,53例髂动脉均血流通畅,临床症状无复发;45例股浅动脉中、上2/3段阻塞和29例股浅动脉下1/3段阻塞,PTAS后6、12、36、60个月的通畅率分别为97.78%、91.11%、84.44%、75.56%及89.66%、79.31%、72.41%、65.52%。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LEAOD,可使闭塞血管得到长期的有效开通,显著提高血流动力学指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经皮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清海 刘建民 +5 位作者 洪波 许奕 赵文元 张珑 周晓平 张鑫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疗效和初步经验。方法 对2 0例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短暂性缺血发作 (TIA)或有明显脑缺血症状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治疗 ,血管造影及TC...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疗效和初步经验。方法 对2 0例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短暂性缺血发作 (TIA)或有明显脑缺血症状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治疗 ,血管造影及TCD、SPECT进行影像学随访。结果 狭窄的血管均成功地进行扩张 ,术前术后狭窄程度分别为 (78.3± 4 .7) %与 (15 .6± 4 .4 ) % ,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均小于 3 0 %。临床随访无TIA或脑梗死再发 ,DSA随访无血管再狭窄发生 ,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SPECT检查显示脑血流明显改善。 1例发生大脑中动脉破裂出血。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介入治疗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 影像学检查 脑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建民 黄清海 +3 位作者 洪波 许奕 张珑 赵文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292-1294,共3页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短期疗效。 方法 :自 2 0 0 0年 10月至2 0 0 1年 12月 ,共采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 2 6例 ,其中 7例为无症状患者。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地植...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短期疗效。 方法 :自 2 0 0 0年 10月至2 0 0 1年 12月 ,共采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 2 6例 ,其中 7例为无症状患者。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地植入支架。术前、术后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 (82 .3± 5 .1) %、(14 .0± 3.1) %。 1例出现同侧颞叶梗死 ,但恢复良好。其余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短期随访 10~ 2 2个月无 1例缺血再发作 ,影像学检查随访 6~ 18个月无再狭窄。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颈动脉狭窄 可行性 安全性 短期疗效 脑梗死
下载PDF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2
作者 倪秀石 赵杨 +2 位作者 张荣林 朱文斌 朱文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观察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通过临床症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经颅多普勒(TCD)评价其疗效,并随访7~10个月。结果4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 目的观察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通过临床症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经颅多普勒(TCD)评价其疗效,并随访7~10个月。结果4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狭窄程度明显改善,平均狭窄程度从术前的75%下降到8.0%。术中发生短暂性抽搐1例,无脑栓塞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7~10个月,未见新的TIA或脑梗死,TCD复查未见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一个相对安全、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DSA三维重建成像在颈动脉狭窄诊断及内支架成形术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石 马宁 +4 位作者 郑爱民 李兴 宋杰 余雷 王学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03-406,共4页
目的 总结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成像 (3D Angio)在颈动脉狭窄诊断及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  2 3例经常规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动脉狭窄患者 ,行 3D Angio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 1 6例患者分别在行支架成形术前后作常规血管造影 ... 目的 总结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成像 (3D Angio)在颈动脉狭窄诊断及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  2 3例经常规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动脉狭窄患者 ,行 3D Angio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 1 6例患者分别在行支架成形术前后作常规血管造影 (2D Angio)和 3D Angio检查 ,分析其治疗前后血管的改善情况。结果  3D Angio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血管狭窄段的轮廓改变 ,准确地判断狭窄程度和范围 ;还可了解管腔内情况 ,显示管腔变小 ,凸凹不平和突向腔内的斑块。内支架成形术后 ,管腔轮廓恢复正常 ,腔内凸凹不平可变光整 ,突向腔内的斑块消失。结论  3D Angio对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了解狭窄段管腔内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诊断 内支架成形术 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成像 股动脉穿刺 DSA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建民 黄清海 +6 位作者 洪波 许奕 张永威 赵文元 张珑 辛涛 周晓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60-862,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自膨胀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治颈动脉狭窄 17例 ,疾病症状表现为反复的短暂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预扩张球囊通过狭窄部位扩张后回撤 ,自膨胀支架在导丝支撑下通过狭窄部位 ,回撤外鞘将支架释放 ,对 1... 目的 :探讨血管内自膨胀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治颈动脉狭窄 17例 ,疾病症状表现为反复的短暂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预扩张球囊通过狭窄部位扩张后回撤 ,自膨胀支架在导丝支撑下通过狭窄部位 ,回撤外鞘将支架释放 ,对 10例患者应用不可脱卸球囊进行再扩张。 结果 :支架定位准确 ,13例患者狭窄部位恢复正常管径 ,3例狭窄程度减少90 %以上 ,1例减少 70 %,无手术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 5~ 13个月 (平均 9.3个月 ) ,无 1例再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 DSA随访 10例患者均无再狭窄 (6~ 12个月 )。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治疗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敬伟 徐运 +3 位作者 黄玉杰 朱文斌 管得宁 孟芳芸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4-486,共3页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药物治疗 症状性 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 血管搭桥手术 并发症发生率 神经介入技术
下载PDF
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新通 何池忠 +8 位作者 王丽娟 卢海克 李昌茂 张雄 王硕 代成波 马桂贤 杨哲贤 马腾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6-259,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治疗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11例接受PTAS治疗的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观察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治疗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11例接受PTAS治疗的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1例患者共放置支架132枚。评估患者围手术期的病死率及神经系统或非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预后主要评估患者术后1周、6个月及1年的NIHSS评分,以及术后1、12个月内脑血管事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卒中、血管原因死亡]。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100%,经过治疗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均明显改善;围手术期总体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15.3%,其中神经系统并发症为3.6%,病死率为0.9%。67例患者进行了随访,3例(4.5%)患者在1个月内发生脑血管事件:TIA 1例,同侧轻度卒中和对侧轻度卒中各1例,无严重卒中及死亡发生。随访12个月内共发生脑血管事件7例(10.4%):同侧TIA 2例(3.0%),同侧轻度卒中和非同侧轻度卒中各2例(3.0%),严重卒中1例(1.5%),术后1年复查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13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2例(15.4%)。随访中患者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PTAS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明显改善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1年的预后,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 缺血性脑血管病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动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后循环脑梗死3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英 于群涛 +2 位作者 郑娟 孙殿敬 梁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09,共1页
后循环脑梗死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3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经动静脉溶栓后联合支架成形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符合2010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溶栓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标准[1... 后循环脑梗死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3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经动静脉溶栓后联合支架成形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符合2010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溶栓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标准[1]。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70、62、6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分别为1、2.5、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后循环脑梗死 动静脉溶栓 治疗效果 脑梗死患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脑梗死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颈内动脉开口狭窄患者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段金海 徐书雯 +3 位作者 莫建伟 王硕 肖豪 向绍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42-1744,共3页
目的:评估老年症状性颈内动脉开口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远期疗效。方法:29例颈动脉开口狭窄患者接受了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手术治疗。结果:29例患者共置入支架29枚,技术成功率100%。平均随访24个月,其中2例在半年后行DSA... 目的:评估老年症状性颈内动脉开口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远期疗效。方法:29例颈动脉开口狭窄患者接受了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手术治疗。结果:29例患者共置入支架29枚,技术成功率100%。平均随访24个月,其中2例在半年后行DSA复查时出现再狭窄,狭窄率均小于50%。1例术后未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半年后出现严重再狭窄,再次行支架植入术,随访2年TIA未再复发。2例术后出现缺血性脑卒中,均为行囊后扩者,其中1例经治疗完全恢复,1例遗留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行走。所有患者未发生后循环缺血、死亡及心肌梗死。结论: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技术可行,预后较好,可作为其二级预防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症状性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涂布治疗糖尿病足(附5例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钟晓卫 李莎 +5 位作者 付徐泉 李华琦 刘西平 周政 刘华伟 周鸿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下肢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涂布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糖尿病足患者,围手术期予以抗血小板聚集口服及常规治疗。行双下肢DSA,明确狭窄或闭塞血管,行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用自体富血小板凝... 目的观察下肢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涂布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糖尿病足患者,围手术期予以抗血小板聚集口服及常规治疗。行双下肢DSA,明确狭窄或闭塞血管,行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外敷创面。术后常规抗凝治疗。结果5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患肢供血改善,伤口愈合。术后3~6个月,均未出现血管狭窄。结论下肢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是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下载PDF
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前后脑灌注CT成像的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应凤博 胡亚军 +2 位作者 王嗣欣 高燕军 米艳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528-1529,共2页
关键词 脑动脉狭窄 内支架成形术 脑灌注CT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