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因素对内混式气动雾化喷头雾化及降尘特性影响
1
作者 佟林全 郭雨浩 +3 位作者 贾鑫 雷淼 时达明 张天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24-4733,共10页
为了掌握内混式气动雾化喷嘴喷雾特性及降尘性能,借助自主研发的雾化角及内混式气动雾化雾滴粒径测试平台和尘雾耦合试验平台,对内混式气动雾化喷头雾化特性与降尘特性进行了实测及分析。结果表明,在气动压力为0.2~0.4 MPa、水流量为10~... 为了掌握内混式气动雾化喷嘴喷雾特性及降尘性能,借助自主研发的雾化角及内混式气动雾化雾滴粒径测试平台和尘雾耦合试验平台,对内混式气动雾化喷头雾化特性与降尘特性进行了实测及分析。结果表明,在气动压力为0.2~0.4 MPa、水流量为10~16 L/h的情况下,内混式气动雾化雾滴体积中值粒径(V_(50))和索特尔平均直径(Sauter Mean Diameter,SMD)均随着气动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且气动压力对内混式气动雾化雾滴粒径的影响比水流量对雾滴粒径的影响更大。粉尘运动速度在1~3 m/s范围内,气雾运动速度分别为2~5 m/s、>5~11 m/s时,内混式气动雾化雾滴粒径分别在>40~50μm处、>30~40μm处取得最大降尘效率。设定气雾运动速度为>8~11 m/s、粉尘运动速度为1 m/s,并使雾滴粒径SMD大致均匀地在20~40μm范围内分布,则可以较好地与0~50μm内各粒径区间的粉尘耦合沉降,且降尘效率最高。研究为内混式气动雾化技术在粉尘耦合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试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内混式喷头 雾化特性 尘雾耦合 降尘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