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光木种子浸提液内源抑制物活性 被引量:1
1
作者 覃静婷 覃永华 +3 位作者 刘莉 刘世男 卢志海 王禧龙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为了解观光木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及其存在部位,用甲醇浸提种子不同部位(假种皮、种皮和胚乳),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12.50、25.00、50.00、75.00、100.00 g/L)观光木种子不同部位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抗... 为了解观光木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及其存在部位,用甲醇浸提种子不同部位(假种皮、种皮和胚乳),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12.50、25.00、50.00、75.00、100.00 g/L)观光木种子不同部位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观光木种子不同部位均含有抑制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质,且不同部位的抑制物活性存在差异,对种子萌发和苗高生长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假种皮>胚乳>种皮;假种皮、种皮和胚乳中的抑制物质影响白菜幼苗的酶活性,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白菜幼苗的SOD与CAT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POD活性与MDA含量则表现出相反趋势。可见,观光木种子中存在较强的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这可能是观光木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木 浸提液 内源抑制物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冬瓜种子粗提物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内源抑制物分析
2
作者 叶新如 张前荣 +3 位作者 陈敏氡 王彬 朱海生 温庆放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150,共10页
探究内源抑制物对冬瓜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揭示冬瓜种子的休眠原因及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冬瓜种子为材料,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对冬瓜种子种皮和种胚的甲醇粗提液进行分离得到不同有机相(石油醚相、乙醚相、乙酸乙酯相、甲醇... 探究内源抑制物对冬瓜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揭示冬瓜种子的休眠原因及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冬瓜种子为材料,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对冬瓜种子种皮和种胚的甲醇粗提液进行分离得到不同有机相(石油醚相、乙醚相、乙酸乙酯相、甲醇相)和水相,测定各分离相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和模拟研究法,分析冬瓜种子内源抑制物种类、含量及有机化合物的抑制活性。采用55~75℃热水浸泡30 min或250~1000 mg/L GA3浸泡20~120 min,能有效解除冬瓜种子休眠。冬瓜种子的种皮和种胚分离得到的各分离相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相、甲醇相和乙醚相抑制作用最强。采用GC-MS技术检测到冬瓜种皮、种胚分别存在34、39种有机化合物,主要为有机酸类、醇类等物质,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机化合物包括2-羟基吡啶、棕榈酸、十八烷酸、2-羟基丙酸等物质,研究结果可为冬瓜种子的休眠解除和休眠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 休眠特性 内源抑制 GC-MS
下载PDF
内源抑制物对多花芍药种子上胚轴休眠的影响
3
作者 袁秋萍 倪巍 +1 位作者 万映伶 刘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119,共11页
【目的】明确多花芍药生根种子对上胚轴休眠解除抑制作用最强的部位及其潜在影响原因,为阐明多花芍药种子的休眠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多花芍药生根种子胚乳、种皮、胚3部分的浸提液处理白菜种子,确定抑制作用最强的部位;将该... 【目的】明确多花芍药生根种子对上胚轴休眠解除抑制作用最强的部位及其潜在影响原因,为阐明多花芍药种子的休眠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多花芍药生根种子胚乳、种皮、胚3部分的浸提液处理白菜种子,确定抑制作用最强的部位;将该部位浸提液(1,2 g/L)添加到多花芍药离体胚培养基中,研究其对本体上胚轴休眠解除的影响;观测生根离体胚移入成苗培养基后的形态和脱落酸/赤霉素(ABA/GA 3)值变化,确定上胚轴休眠解除过程中的关键时间节点。用各关键节点胚浸提液处理易萌发的白菜种子,研究其对白菜种子发芽率、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及NADP-苹果酸脱氢酶(NADP-MDH)、丙酮酸激酶(PK)、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活性的影响,分析白菜种子发芽率与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多花芍药生根种子种皮、胚乳和胚浸提液均可显著抑制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抑制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胚>胚乳>种皮;1,2 g/L胚浸提液均可显著降低多花芍药离体胚上胚轴休眠解除率。②生根离体胚移入成苗培养基的第4,8,12,16天,分别观测到ABA/GA 3出现拐点(S2)、胚芽萌出(S3)、胚芽伸长(S4)和真叶展开(S5)关键变化。③多花芍药离体胚移入成苗培养基之前(S1)及S2~S5节点胚浸提液均可抑制白菜种子萌发,且S4节点胚浸提液的抑制强度最大,该节点胚浸提液处理白菜种子H_(2)O_(2)含量、·OH清除能力、SOD活性和GSH、AsA含量均显著提高,同时CAT、POD、PK、G6PDH活性均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节点胚浸提液处理白菜种子的发芽率与H_(2)O_(2)含量、·OH清除能力、GSH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SOD活性显著负相关,与CAT、POD、PK和G6PDH活性极显著正相关,与AsA含量和NADP-MDH活性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多花芍药生根种子抑制作用最强的部位是胚,胚中内源抑制物在胚芽伸长阶段抑制作用最强,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种子活性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呼吸代谢酶活性而发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芍药 上胚轴休眠 内源抑制 抗氧化物质 呼吸代谢酶
下载PDF
北沙参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灵珍 红艳 +2 位作者 辛颖 双叶 乌日力嘎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5期55-58,共4页
研究北沙参种子和果皮各分离相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影响,探讨北沙参种子内源抑制物的活性。对北沙参种子不同部位的浸提液通过系统溶剂法进行分离,分离出石油醚相、二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甲醇相和水相,并以各分离相对... 研究北沙参种子和果皮各分离相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影响,探讨北沙参种子内源抑制物的活性。对北沙参种子不同部位的浸提液通过系统溶剂法进行分离,分离出石油醚相、二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甲醇相和水相,并以各分离相对白菜种子进行萌发实验,测定北沙参种子内源抑制物生物活性。结果显示,①北沙参种子、果皮各分离相对白菜种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是甲醇相,其次是乙酸乙酯相;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的发芽指数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甲醇相的平均发芽天数显著长于其他处理。②北沙参种子、果皮各分离相在抑制白菜幼苗根长和芽长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甲醇相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其次为乙酸乙酯相。与萌发指标结果一致。北沙参种子不同部位分离相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表明北沙参种子、果皮均含有高活性抑制物质,主要存在于甲醇相和乙酸乙酯相,因此,北沙参种子中的内源抑制物是导致其休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北沙参 种子休眠 内源抑制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基于GC-MS法对北沙参种子内源抑制物鉴定
5
作者 双叶 红艳 +2 位作者 辛颖 杨灵珍 同拉嘎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99,共9页
以北沙参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系统溶剂法对种子内源抑制物质进行分离和生物活性测定,同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其内源抑制物质的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北沙参初休及解除种子各有机相提取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均存在抑制作... 以北沙参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系统溶剂法对种子内源抑制物质进行分离和生物活性测定,同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其内源抑制物质的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北沙参初休及解除种子各有机相提取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均存在抑制作用,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也不断增强;北沙参种子的各分离相提取液对白菜种子发芽能力的作用依次为:石油醚相>水相>二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甲醇相;北沙参种子的各分离相提取液对白菜种子的抑制作用依次为:甲醇相>二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水相>石油醚相;北沙参种子休眠的抑制作用大于非休眠。对各分离相分离鉴定发现,北沙参种子中含有种类较多的有机化合物,多为有机酸类、香豆素类、酯类、酚类、醛类、萜类、醇类和烃类物质等。北沙参种子中存在的内源抑制物是导致其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沙参 种子休眠 内源抑制 GC-MS分析
下载PDF
黄精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跃进 张玉翠 +3 位作者 王占红 马兰兰 刘峰 张小燕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0-55,共6页
根据黄精种子存在休眠的生物学特性,对其内源抑制物质存在的部位及抑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精种子、胚乳和种皮均存在活性较高的内源抑制物质,对白菜和小麦种子的萌发及芽(主根)、胚芽鞘和根条数量(小麦)有显著抑制作用,随质量浓... 根据黄精种子存在休眠的生物学特性,对其内源抑制物质存在的部位及抑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精种子、胚乳和种皮均存在活性较高的内源抑制物质,对白菜和小麦种子的萌发及芽(主根)、胚芽鞘和根条数量(小麦)有显著抑制作用,随质量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在相同质量浓度下,甲醇粗提物的抑制活性高于蒸馏水粗提物;同时,黄精种子不同部位抑制物质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种皮高于胚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种子 内源抑制物质
下载PDF
北五味子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赵敏 王炎 张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2-64,共3页
五味子种子具有较强的深沉休眠特性,引起其休眠的根本原因是种子内存在着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质。通过流水冲洗、温水(40,45℃)浸种可除去部分内源抑制物质,内源抑制物质中有易溶于极性溶剂(H2O、乙醇、甲醇)的某些成份... 五味子种子具有较强的深沉休眠特性,引起其休眠的根本原因是种子内存在着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质。通过流水冲洗、温水(40,45℃)浸种可除去部分内源抑制物质,内源抑制物质中有易溶于极性溶剂(H2O、乙醇、甲醇)的某些成份。这部分物质对白菜幼根生长抑制活性较强,对白菜种子萌发抑制活性较低。五味子种子内源抑制物质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小麦胚芽鞘的伸长、叶绿素的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粗提物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种子 粗提物 内源抑制物质
下载PDF
桔梗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9
8
作者 赵敏 徐兆飞 +1 位作者 王荣华 张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54,共4页
证明了桔梗种子中存在着活性较高的内源抑制物质。抑制物质的乙醚提取物纸层析谱活性最高区段为Rf0.3和Rf0.8区段:乙醚萃取后残液织层析语活性最高区段为Rf0.3区段。这说明桔梗种子内源抑制物质中有易溶于水的成分。屯有易溶于非极... 证明了桔梗种子中存在着活性较高的内源抑制物质。抑制物质的乙醚提取物纸层析谱活性最高区段为Rf0.3和Rf0.8区段:乙醚萃取后残液织层析语活性最高区段为Rf0.3区段。这说明桔梗种子内源抑制物质中有易溶于水的成分。屯有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乙醚的成分。桔梗种子内源抑制物质可以通过温水(41℃、45℃)浸种、有机溶剂浸泡部分除去。桔梗种子粗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活性随粗提物浓度增大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种子 内源抑制物质 野生药材
下载PDF
狭叶柴胡种子萌发与内源抑制物质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艳玲 赵敏 +1 位作者 彭元举 赵雨森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9-332,共4页
分别测定了柴胡种子的水浸提液、水浸泡液与乙醚浸提液对柴胡种子萌发以及对白菜和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用水、乙醚、乙醇和丙酮浸泡柴胡种子,比较其对种子中抑制物质的去除效果;运用原位实验方法探讨柴胡种子萌发与内源... 分别测定了柴胡种子的水浸提液、水浸泡液与乙醚浸提液对柴胡种子萌发以及对白菜和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用水、乙醚、乙醇和丙酮浸泡柴胡种子,比较其对种子中抑制物质的去除效果;运用原位实验方法探讨柴胡种子萌发与内源抑制物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柴胡种子中含有一定活性的内源抑制物质,其对白菜幼根生长的抑制活性高于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对小麦叶绿素含量、鲜质量和α-淀粉酶的活性高于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并且对柴胡自身种子萌发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室温用乙醚浸种24h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据此,建立了柴胡种子的催芽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种子萌发 内源抑制物质
下载PDF
黄芪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常晖 张小燕 +3 位作者 张跃进 王渭玲 段琦梅 尤廷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及其存在的部位。方法:采用浸提法对黄芪种子不同部位进行浸提,获得不同溶剂、不同浓度、不同浸提次数的浸提液,以白菜、小麦种子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黄芪种子浸提液可显著抑制小麦和白菜种子的... 目的:研究黄芪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及其存在的部位。方法:采用浸提法对黄芪种子不同部位进行浸提,获得不同溶剂、不同浓度、不同浸提次数的浸提液,以白菜、小麦种子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黄芪种子浸提液可显著抑制小麦和白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且抑制物的活性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质量浓度达到0.20 g/m L时,小麦和白菜种子萌发率均为0。黄芪种子不同溶剂浸提液抑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水溶性浸提液大于醇溶性浸提液,且随着浸提次数的增加,浸提液的抑制活性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种皮与种仁都含有活性极强的抑制物质,后者强于前者。结论:黄芪种子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且多为水溶性成分,其种仁中含量高于种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种子 内源抑制 抑制活性
下载PDF
凤丹胚乳内源抑制物质活性及其成分的GC-MS鉴定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晓刚 丁言 +1 位作者 郭太君 马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7-184,共8页
【目的】研究凤丹种子胚乳中内源抑制物质活性及其成分组成,为了解其休眠机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分离萃取凤丹胚乳中的内源抑制物质,对4种有机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甲醇)萃取液和水相进行白菜种子发芽试验... 【目的】研究凤丹种子胚乳中内源抑制物质活性及其成分组成,为了解其休眠机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分离萃取凤丹胚乳中的内源抑制物质,对4种有机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甲醇)萃取液和水相进行白菜种子发芽试验,确定发挥抑制作用的优势组分,并对其成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凤丹种子胚乳各有机溶剂萃取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苗高生长、根长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抑制物质活性存在一定差异。4种有机溶剂萃取液中抑制作用最强的是乙醚组分,其次是甲醇组分,再次是乙酸乙酯组分。利用GCMS方法从乙醚组分中共检出6种物质,主要为乙酸(66.661%)、甲酸(25.996%)、乙酐(2.399%)、苯酚(2.217%)等;从乙酸乙酯组分中共检出11种物质,主要为乙酸(56.343%)、甲酸(14.772%)、DL-3-乙基乙酸丁酸酯(6.266%)、乙酐(4.834%)等;从甲醇组分中共检出33种物质,主要为苯甲酸(32.631%)、1,3-二羟基丙酮(10.997%)、5-羟甲基糠醛(8.964%)、乙酸(5.751%)等;这些物质中被证实有抑制活性的是乙酸和苯甲酸;GC-MS检出物主要为有机酸类、酮类、酯类和醛类等,不同组分中相对含量高的均为有机酸类物质。【结论】乙醚萃取液中的化合物可能是导致凤丹种子萌发受抑制的主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 胚乳 内源抑制物质 GC-MS
下载PDF
假色槭种子透水性及内源抑制物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谢朋 徐丹 +7 位作者 于海媛 孙伟 林士杰 张大伟 薛庆勇 李晓光 崔珍 杨洪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2期53-58,共6页
为研究假色槭种子透水性及种子不同部位甲醇浸提液生物活性,初步探讨假色槭种子休眠原因,比较了假色槭完整种子和剪裂种皮种子的吸水率,测定了种子各部位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强度。结果表明,种皮透水性良好,对假色槭... 为研究假色槭种子透水性及种子不同部位甲醇浸提液生物活性,初步探讨假色槭种子休眠原因,比较了假色槭完整种子和剪裂种皮种子的吸水率,测定了种子各部位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强度。结果表明,种皮透水性良好,对假色槭种子休眠影响较小。假色槭种子的果皮、种皮、胚浸提液处理后,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小,但却严重影响了小麦苗高、苗鲜重、根长、根鲜重的生长,降低了叶绿素含量、淀粉酶活性,抑制了小麦种子对自身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吸收利用,而且随着各部位浸提液浓度比例的不断提升,其抑制活性也表现得愈加强烈。在各部位浸提液浓度比例相同的情况下,胚浸提液对小麦种子发芽率、苗高、苗鲜重、根长、根鲜重的生长以及各项生理指标的抑制影响强于种皮和果皮。说明假色槭种子果皮透水性不是其休眠的主要原因,种子各部位存在发芽抑制成分,尤其是胚的抑制活性最强可能是其休眠期较长、不易发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色槭 种子 透水性 内源抑制物质
下载PDF
秦岭华中五味子种子内源抑制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齐永平 顾蔚 +1 位作者 罗成 王喆之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8,共4页
研究了秦岭山区野生华中五味子种子内源抑制物存在部位及其抑制活性。以甲醇和蒸馏水分别对华中五味子种皮和种仁进行浸提,分别制备成5个不同质量浓度的粗提物,用白菜种子测定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华中五味子种皮和种仁均含有能极显著... 研究了秦岭山区野生华中五味子种子内源抑制物存在部位及其抑制活性。以甲醇和蒸馏水分别对华中五味子种皮和种仁进行浸提,分别制备成5个不同质量浓度的粗提物,用白菜种子测定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华中五味子种皮和种仁均含有能极显著抑制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内源抑制物,且其抑制活性随着质量浓度升高逐渐增强。相同部位和质量浓度的甲醇粗提物的抑制活性高于蒸馏水粗提物,相同提取溶剂和质量浓度的种皮粗提物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强于种仁。该结果表明,华中五味子种子内源抑制物的存在可能是其休眠期长、不易萌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五味子 种子 内源抑制物质 抑制活性
下载PDF
百蕊草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罗夫来 郭巧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737-1739,共3页
目的:研究百蕊草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及其存在的部位。方法:将百蕊草种子不同浓度、不同浸提次数、不同部位的浸提液用白菜、小麦种子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与结论:百蕊草种子浸提液可显著抑制小麦和白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且抑制... 目的:研究百蕊草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及其存在的部位。方法:将百蕊草种子不同浓度、不同浸提次数、不同部位的浸提液用白菜、小麦种子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与结论:百蕊草种子浸提液可显著抑制小麦和白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且抑制物的活性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质量浓度达到0.32 g.mL-1时,小麦种子萌发率为0。随浸提次数的增加,浸提液的抑制活性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种壳与种仁都含有活性极强的抑制物质,后者强于前者。本研究首次证明了百蕊草种子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蕊草种子 内源抑制物质 粗提物 抑制活性
下载PDF
马尾松插穗内源抑制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季孔庶 王章荣 +1 位作者 陈天华 王明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用浸渍法、萃取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来源于不同年龄、不同繁殖方式和不同种源马尾松插条母株的插穗内源抑制物质(MIn)进行分离提纯。对MIn作了初步定性和生物鉴定。用HPLC自动积分仪法比较了各组分含量。研究... 用浸渍法、萃取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来源于不同年龄、不同繁殖方式和不同种源马尾松插条母株的插穗内源抑制物质(MIn)进行分离提纯。对MIn作了初步定性和生物鉴定。用HPLC自动积分仪法比较了各组分含量。研究结果发现MIn都含七种组分,它们均属黄酮类和苯酚类物质。随母株年龄递增,MIn含量均升高。扦插起源母株MIn含量比实生的低。南亚热带种源MIn含量比北亚热带的低。MIn各组分抑制小麦胚芽鞘伸长程度与其含量高低一致。插穗生根成活率与MIn含量呈负相关倾向。MIn含量随母株年龄递增是马尾松扦插繁殖年龄效应原因之一。反复扦插可延缓马尾松母株老化。不同种源MIn差异意味着开展马尾松无性系选育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阻遏控制MIn的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插穗 内源抑制物提纯 无性系选育
下载PDF
核桃壳内源抑制物质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贾彩霞 翟梅枝 宋艳枝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8-100,共3页
对核桃壳内源抑制物质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核桃壳中含有一定活性的内源抑制物质,其提取液对小麦、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抑制物质中有易溶于水的成分,也有易溶于乙醚的成分... 对核桃壳内源抑制物质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核桃壳中含有一定活性的内源抑制物质,其提取液对小麦、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抑制物质中有易溶于水的成分,也有易溶于乙醚的成分,且水溶性物质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溶于乙醚的抑制物质纸层析分离后在Rf0.1区段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根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强,Rf0.8区段对幼芽生长抑制活性最强;溶于水的抑制物质纸层析分离后Rf0.8区段对黄瓜种子萌发抑制活性最强,Rf1.0、Rf0.3区段分别对幼芽和幼根生长抑制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内果皮) 内源抑制物质 纸层析 Rf值
下载PDF
穿龙薯蓣种子萌发与内源抑制物质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艳玲 赵敏 宗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0,共2页
分别测定了穿龙薯蓣种子的水浸提液、水浸泡液与乙醚浸提液对穿龙薯蓣种子萌发、以及对白菜和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用水、乙醚、乙醇和丙酮浸泡穿龙薯蓣种子,比较其对种子中抑制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穿龙薯蓣种子中... 分别测定了穿龙薯蓣种子的水浸提液、水浸泡液与乙醚浸提液对穿龙薯蓣种子萌发、以及对白菜和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用水、乙醚、乙醇和丙酮浸泡穿龙薯蓣种子,比较其对种子中抑制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穿龙薯蓣种子中含有一定活性的内源抑制物质,其对白菜幼根生长的抑制活性高于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对小麦叶绿素含量、鲜质量和α-淀粉酶的活性高于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并且对穿龙薯蓣自身种子萌发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室温用乙醚浸种12 h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据此,建立了穿龙薯蓣种子的催芽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龙薯蓣 种子 萌发 内源抑制物质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南方红豆杉种子浸提液内源抑制物活性研究初探 被引量:8
18
作者 年慧慧 张春椿 +1 位作者 李效贤 熊耀康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021-1024,1028,共5页
[目的]研究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的机理,探讨南方红豆杉种子浸提液内源抑制物活性。[方法]分别采用低温层积处理及混合营养液加变温层积法处理南方红豆杉种子,通过测定不同方法处理后南方红豆杉种子浸提液对油菜种子幼苗萌发及生长状况的... [目的]研究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的机理,探讨南方红豆杉种子浸提液内源抑制物活性。[方法]分别采用低温层积处理及混合营养液加变温层积法处理南方红豆杉种子,通过测定不同方法处理后南方红豆杉种子浸提液对油菜种子幼苗萌发及生长状况的影响,以确定其内源抑制物的存在部分及初步活性。[结果]南方红豆杉种子种皮、胚乳中含有抑制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物质,随着该物质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相同浓度的胚乳浸提液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种皮浸提液;低温层积处理的南方红豆杉种子浸提液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混合营养液加变温层积法处理南方红豆杉种子浸提液。[结论]南方红豆杉种皮及胚乳中均含有内源抑制物,经混合营养液加变温层积法处理能显著降低其内源抑制物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低温层积 混合营养液 内源抑制
下载PDF
大黄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敏 敬勇 +3 位作者 刘薇 林秋霞 夏琴 齐景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58-2259,共2页
目的对大黄种子内源抑制物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用甲醇和蒸馏水分别制备大黄种子的浸提液,并测定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和根长来测定其抑制活性。结果大黄种子含有一定的内源抑制物质,对发芽率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对胚根的生长却具有明显的抑制作... 目的对大黄种子内源抑制物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用甲醇和蒸馏水分别制备大黄种子的浸提液,并测定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和根长来测定其抑制活性。结果大黄种子含有一定的内源抑制物质,对发芽率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对胚根的生长却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水浸提液对胚根的抑制作用大于醇浸提液。结论大黄播种前用水浸泡种子,可降低其抑制物质对胚根的抑制作用,提高出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种子 内源抑制物质
下载PDF
吉林延龄草种子内源抑制物质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邵财 刘继永 +1 位作者 刘宁 张亚玉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23,28,共7页
为探讨吉林延龄草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生理活性及种子中抑制物质的去除方法,采用乙酸乙酯、甲醇、水提取吉林延龄草种子并测定其提取物对白菜、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用温水(25,35,45℃)浸种并测定各批次浸提液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吉林延... 为探讨吉林延龄草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生理活性及种子中抑制物质的去除方法,采用乙酸乙酯、甲醇、水提取吉林延龄草种子并测定其提取物对白菜、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用温水(25,35,45℃)浸种并测定各批次浸提液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吉林延龄草种子浸提液(乙酸乙酯提取液除外)对白菜幼根及胚轴,水稻幼根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物质的活性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吉林延龄草种子水提取液(C)对白菜和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高于甲醇提取液(B)的生物活性,吉林延龄草种子乙酸乙酯提取液对白菜和水稻幼苗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吉林延龄草种子经乙酸乙酯、甲醇溶液提取后,再经蒸馏水提取获得的水提液Ⅱ(E)对白菜和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减弱;温水浸泡可将其内源抑制物质浸提出来,且随着浸种时间的增加,浸提液对白菜幼根及胚轴的抑制作用呈现先增加而后逐渐降低的趋势。25℃蒸馏水浸泡种子第5天浸提液抑制作用达到最大,对白菜幼根及胚轴的抑制作用分别达到65.89%和25.69%,35℃蒸馏水浸泡种子第3天浸提液抑制作用达到最大,对白菜幼根及胚轴的抑制作用分别达到82.14%和59.93%,45℃蒸馏水浸泡种子第2天浸提液抑制作用达到最大,对白菜幼根及胚轴的抑制作用分别达到90.62%和83.86%。综合分析表明,吉林延龄草种子中存在活性较高的内源抑制物,用45℃温水浸泡可有效除去种子内源抑制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延龄草 种子休眠 内源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