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炔烃分子内环化反应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培松 汤日元 +1 位作者 钟平 李金恒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24-1937,共14页
分子内氮原子参与的炔烃环化反应是构成含氮杂环化合物(例如吲哚类化合物等)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从两个方面对分子内氮杂原子与炔的环化反应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过渡金属催化分子内环化反应和分子内亲电环化反应.此外,对环化反应的机理... 分子内氮原子参与的炔烃环化反应是构成含氮杂环化合物(例如吲哚类化合物等)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从两个方面对分子内氮杂原子与炔的环化反应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过渡金属催化分子内环化反应和分子内亲电环化反应.此外,对环化反应的机理也做了较详细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内环化反应 过渡金属 亲电试剂 炔烃 含氮杂环化合物
下载PDF
γ-氯丁酸酯相转移催化内环化反应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崔惠芳 李天仚 +2 位作者 张文楠 朱靖 付长春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27,共3页
将相转移催化工艺引入 γ 氯丁酸酯脱氢卤内环化反应取代以甲醇钠为拂酸内环化剂的传统工艺 ,通过选择相转移催化剂品种及数量 ,反应溶剂品种 ,回流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取得了相转移催化最佳工艺 。
关键词 相转移催化 内环化反应 拂酸剂 氯丁酸酯 工艺
下载PDF
用分子内环化反应合成蔬果磷的研究
3
作者 成俊然 邵瑞链 +2 位作者 毕富春 马治华 黄润秋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5-16,共2页
以水杨醛为起始原料与甲氧基硫代磷酰二氯反应后,经还原及分子内环化反应合成了蔬果磷,与常用的分子间环化法相比,产品纯度高,热稳定性好。
关键词 蔬果磷 分子内环化反应 杂环类 杀虫剂
下载PDF
二碘化钐在分子内环化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于鸾 余明新 张永敏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97-600,共4页
综述了二碘化钐在分子内环化反应中的应用。
关键词 二碘化钐 分子内环化反应 应用
下载PDF
AuCl_3催化炔酮分子内环化反应的机理
5
作者 李安军 朱元强 +1 位作者 苏鸿 杨泽宏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9-684,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研究炔酮发生分子内环化生成菲衍生物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无催化剂和AuCl_3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均可通过[2+2]和[6+2]途径生成产物.无催化剂时,两条途径控制步骤的能垒都较高,但是[2+2]途径的能垒比[6+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研究炔酮发生分子内环化生成菲衍生物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无催化剂和AuCl_3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均可通过[2+2]和[6+2]途径生成产物.无催化剂时,两条途径控制步骤的能垒都较高,但是[2+2]途径的能垒比[6+2]途径的低32.01 kJ·mol^(-1),故反应主要通过[2+2]途径进行.在AuCl_3催化作用下,反应的优势途径为[2+2]途径,其能垒为137.05 kJ·mol^(-1).比较活化能发现,AuCl_3催化剂明显地降低了反应能垒,使反应能够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l3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炔酮内环化反应
下载PDF
分子内环化反应合成二苯并磺内酰胺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梁玲玲 李铭飞 +1 位作者 刘古月 郝飞跃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5-80,共6页
二苯并磺内酰胺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在药物化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发简单、高效构建二苯并磺内酰胺结构骨架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已报道的合成方法中,通过分子内环化反应构建二苯并磺内酰胺结构骨架的合成策略因... 二苯并磺内酰胺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在药物化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发简单、高效构建二苯并磺内酰胺结构骨架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已报道的合成方法中,通过分子内环化反应构建二苯并磺内酰胺结构骨架的合成策略因操作简单、合成效率高,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作者对近年来文献报道的通过分子内环化反应构建二苯并磺内酰胺结构骨架的合成方法进行分类和概述,以期为二苯并磺内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提供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磺内酰胺 分子内环化反应 金属催化 光诱导 电化学
原文传递
层状含能材料设计方法研究进展
7
作者 何晓凯 曹意林 刘英哲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8-389,I0008,共13页
综述了层状含能材料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层状含能材料的主要设计策略:一是基于经验直觉的设计方法,典型思路有内环化反应、双边修饰、层内氢键匹配、面对面π-π堆积策略等;二是基于化学理论计算的设计方法,设计理念在于搜... 综述了层状含能材料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层状含能材料的主要设计策略:一是基于经验直觉的设计方法,典型思路有内环化反应、双边修饰、层内氢键匹配、面对面π-π堆积策略等;二是基于化学理论计算的设计方法,设计理念在于搜索热力学稳定的二聚体和晶体结构预测方面;三是基于机器学习的设计方法,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在加速层状堆积模式的筛选和对材料性质的快速预测。最后,对层状含能材料设计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例如,基于统计学规律深入理解层状含能材料的构效关系以及构建适合层状含能材料的特征描述体系。附参考文献85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含能材料 设计策略 机器学习 内环化反应 双边修饰 层内氢键匹配 面对面π-π堆积策略
下载PDF
1-茚满酮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麻远 殷巍 赵玉芬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3,共7页
1-茚满酮类化合物是许多药物和天然产物合成中的中间体,有关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仍然不断得到更新.按照关环位点对于这些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2000以来的合成新进展.
关键词 1-茚满酮 合成 分子内环化反应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在金电极表面电氧化形成聚合膜的EQCM研究(英文)
9
作者 向灿辉 王文君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9-786,共8页
采用电化学石英晶振阻抗分析法研究了金电极上去甲肾上腺素(NA)循环伏安电氧化形成聚合膜的过程,分别考察了溶液pH值、单体浓度及电位扫描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高于2×10-4mol·L-1和溶液pH≥4.49的条件下,... 采用电化学石英晶振阻抗分析法研究了金电极上去甲肾上腺素(NA)循环伏安电氧化形成聚合膜的过程,分别考察了溶液pH值、单体浓度及电位扫描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高于2×10-4mol·L-1和溶液pH≥4.49的条件下,去甲肾上腺素氧化产物去甲肾上腺素醌的分子内环化反应迅速发生,环化产物的进一步氧化会在金电极表面沉积导电性较差的聚合物。结合红外光谱研究,提出了可能的聚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电氧化 分子内环化反应 聚合机理
下载PDF
β—内酰胺中间体的合成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明涛 王德心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7-101,共5页
综述了β-内酰胺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环加成反应和分子内环化反应两种方法,并从几个方面展示了β-内酰胺的应用。
关键词 Β-内酰胺 合成方法 中间体 环加成反应 分子内环化反应 应用 抗生素
下载PDF
龙脷叶中天然产物sauropunol A-D的全合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子豪 王诚倩 +2 位作者 徐进宜 吴晓明 谢唯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2-439,共8页
Sauropunol A-D是从中药龙脷叶中分离出的具有2-脱氧-3,6脱水呋喃己糖(苷)结构的化学成分,具有潜在抗炎、抗菌等生物活性。以2-脱氧-D-阿拉伯己糖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获得3,5-位以对甲氧基苄基保护的伯醇中间体,对其进行三氟甲磺酰化... Sauropunol A-D是从中药龙脷叶中分离出的具有2-脱氧-3,6脱水呋喃己糖(苷)结构的化学成分,具有潜在抗炎、抗菌等生物活性。以2-脱氧-D-阿拉伯己糖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获得3,5-位以对甲氧基苄基保护的伯醇中间体,对其进行三氟甲磺酰化所得的三氟甲磺酸酯中间体会自动引发分子内关环反应从而构建2-脱氧-3,6-脱水-D-葡萄糖呋喃糖苷骨架结构。经脱保护反应,最终合成了sauropunol A,B和C/D,总产率分别为21%,5%和17%(互变异构体sauropunol C/D)。基于前期文献报道,对这4个化合物(sauropunol A-D)的结构进行了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脷叶 sauropunolA-D 3 6-脱水己糖结构 分子内环化反应 天然产物 全合成
下载PDF
碘催化聚苯撑乙炔分子内环化构筑苯并呋喃共轭聚合物
12
作者 支俊格 孔祥媚 +4 位作者 侯丽霞 金娜 石建兵 佟斌 董宇平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59-1168,共10页
以二甲氧基对苯二炔和烷基取代二卤代苯为单体,通过Sonogashiria反应制备了聚苯撑乙炔P,在亲电试剂碘催化作用下实现了聚苯撑乙炔中苯炔的分子内环化反应,得到了含苯并呋喃结构的环化聚合物CP.优化的环化反应条件是:以三氯甲烷(CHCl3)... 以二甲氧基对苯二炔和烷基取代二卤代苯为单体,通过Sonogashiria反应制备了聚苯撑乙炔P,在亲电试剂碘催化作用下实现了聚苯撑乙炔中苯炔的分子内环化反应,得到了含苯并呋喃结构的环化聚合物CP.优化的环化反应条件是:以三氯甲烷(CHCl3)为溶剂,反应浓度2.1~2.2 mg/mL,温度40~50℃,反应5 h,环化率随碘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环化聚合物CP的溶解性增加,但因主链共轭结构改变,CP溶液最大吸收波长和荧光发射峰均有蓝移,发光强度降低;C–I键的存在使CP热稳定性降低.利用活性C–I键在环化聚合物CP2上引入共轭侧基后,因共轭结构增大,所得功能化聚合物FCP2的热稳定性提高,吸收峰明显变宽,并发生红移,荧光发射波长也显著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撑乙炔 分子链内环化反应 苯并呋喃 环化 功能化聚合物
原文传递
吲哚与氮杂二烯参与的催化不对称反电子需求Diels-Alder反应高效构建二氢吲哚[2,3]并杂环
13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54-1254,共1页
二氢吲哚[2,3]并杂环作为关键母核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以及手性药物分子中,发展简洁、高效的构建二氢吲哚[2,3]并杂环骨架的合成方法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基于吲哚的催化不对称C(2),c(3)-分子内环... 二氢吲哚[2,3]并杂环作为关键母核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以及手性药物分子中,发展简洁、高效的构建二氢吲哚[2,3]并杂环骨架的合成方法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基于吲哚的催化不对称C(2),c(3)-分子内环化反应已经成为构建手性二氢吲哚[2,3]并杂环的最高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LS-ALDER反应 不对称 吲哚 杂环 氮杂二烯 催化 分子内环化反应
原文传递
压电反射光谱电化学研究聚邻苯二胺中梯形与线型链结构间的相互转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涂新满 谢青季 +2 位作者 王美玲 张友玉 姚守拙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60-765,共6页
联用紫外可见反射光谱电化学与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方法,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反射光谱表征,研究了酸性和碱性水溶液中金电极上恒电位(0.8VvsSCE)聚合所得聚邻苯二胺(PoPD)中线型类聚苯胺链结构和梯形吩嗪环链结构间的相... 联用紫外可见反射光谱电化学与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方法,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反射光谱表征,研究了酸性和碱性水溶液中金电极上恒电位(0.8VvsSCE)聚合所得聚邻苯二胺(PoPD)中线型类聚苯胺链结构和梯形吩嗪环链结构间的相互转化.聚合介质分别为含0.20mol·L^-1H2SO4(PoPE)1膜)或0.40mol·L^-1NaOH(PoPD2膜)的0.20mol·L^-1Na2SO4+0.10mol·L^-1邻苯二胺水溶液.实验结果表明,线型结构可向梯形结构转化,但逆转较难.通过PoPD2新鲜膜在0.10mol·L^-1H2SO4中0.6VvsSCE电位附近的氨基氧化峰电量和EQCM测得的PoPD2膜质量求得PoPD2新鲜膜中线型类聚苯胺链结构占19%摩尔分数(相对于邻苯二胺单元总摩尔数),与该膜的甲醛结合(羰氨反应)实验结果一致.PoPD2膜通过40圈电位环扫(0.2-0.8VvsSCE)处理可经由分子内环化反应全部转变成梯形吩嗪环链结构.而PoPD1由梯形吩嗪环链结构组成,共轭程度更高而更稳定,经-0.4~0.1VvsSCE区间40圈电位环扫处理后也仅有约2.5%摩尔分数的梯形吩嗪环链结构能转变为线型类聚苯胺链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邻苯二胺 相互转化 链结构 电化学研究 梯形 反射光谱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 分子内环化反应 压电 摩尔分数 光谱电化学 傅里叶变换 碱性水溶液 聚苯胺 紫外可见 光谱表征 聚合介质 结构转化 线型结构 EQCM 结构组成
原文传递
两种钯试剂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
15
作者 雍胜利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3-19,共7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1981年以前两种钯试剂:PdCl2/CuCl/O2体系氧化烯烃到甲基酮以及Pd(OAc)2/PPh3体系催化1,3-丁二烯与亲核试剂的调聚反应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应用。利用这两种钯试剂合成了天然产物Matsutake alcohol(松茸醇)、Lipoic acid(... 本文主要介绍了1981年以前两种钯试剂:PdCl2/CuCl/O2体系氧化烯烃到甲基酮以及Pd(OAc)2/PPh3体系催化1,3-丁二烯与亲核试剂的调聚反应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应用。利用这两种钯试剂合成了天然产物Matsutake alcohol(松茸醇)、Lipoic acid(硫辛酸)、diplodialide、lasiodiplodin、Zearalenone(玉米烯酮)、12-acetoxy-1,3-dodecadiene、cis-Civetone、Recifeiolide、Royal jelly acid、2,15-hexadecanedi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化合物 天然产物全合成 调聚反应 分子内环化反应
原文传递
15-Oxopuupehenoic Acid可能结构1b的不对称全合成
16
作者 宋华月 刘霖 谢新刚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420-3425,共6页
15-Oxopuupehenoic acid是Crews小组2009年从巴布新几内亚的特种海绵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杂倍半萜.分离作者由波谱数据分析其可能骨架结构为四环色满酮1a^1b或苯并2-氧杂-环庚酮1c^1d,进而通过二维gHMBC相关核磁谱图分析判定其结构为1a.... 15-Oxopuupehenoic acid是Crews小组2009年从巴布新几内亚的特种海绵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杂倍半萜.分离作者由波谱数据分析其可能骨架结构为四环色满酮1a^1b或苯并2-氧杂-环庚酮1c^1d,进而通过二维gHMBC相关核磁谱图分析判定其结构为1a.然而,近期Alvarez-Manzaneda和Chahboun小组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化合物1a的波谱数据却无法与天然产物相吻合.我们以R-(-)-香芹酮为起始原料,通过偶联-环化的汇聚式合成策略,以Suzuki羰化偶联反应和KOH促进的分子内环化反应为关键反应,构建了15-Oxopuupehenoic acid独特的苯并-γ-吡喃酮骨架,完成了其可能结构1b的不对称全合成.化合物1b的谱图数据和天然产物亦不相符,因此天然15-oxopuupehenoic acid的结构需要进一步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oxopuupehenoic ACID Suzuki羰化偶联 KOH促进 分子内环化反应 色满酮
原文传递
POCl_3-mediated H-bonding-directed one-pot synthesis of macrocyclic pentamers,strained hexamers and highly strained heptamers
17
作者 LIU Ying QIN Bo ZENG HuaQia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55-63,共9页
Previously we have shown that POCl3-mediated H-bonding-directed one-pot macrocyclization allows for the highly selective preparation of five-residue macrocycles as the predominant product with low yields of hexamers a... Previously we have shown that POCl3-mediated H-bonding-directed one-pot macrocyclization allows for the highly selective preparation of five-residue macrocycles as the predominant product with low yields of hexamers and an undetectable occurrence of both tetramers and heptamers.Replacing the interiorly arrayed methyl groups with ethyl groups in these 4-7 residue macrocycles alters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rder among them.Specifically,ethoxy-substituted six-residue macrocycle,rather than pentamer,turns out to be computationally the most stable,suggesting that ethoxy-containing hexamer possibly can be formed as the major product under suitable conditions.We have investigated this possibility by varying reaction temperatures and concentrations,invariably affording pentamer as the major macrocycle with strained circular hexamers and highly strained circular heptamers produced in substantial amounts.This discrepancy can be reasonably explained on the basis of bimolecular reactions between two oligomers higher than monomers via kinetic simulations.In this scenario,the acyclic pentamer is kinetically "trapped" to undergo an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to yield circular pentamer,rather than to produce acyclic hexamer.As a result,acyclic hexamer precursor is generated largely from sterically demanding bimolecular reactions between a dimer and a tetramer,or between two trimers that are kinetically slower than the pentamer-producing chain-growth reactions.We additionally found that one-pot macrocyclization proceeds to the largest extent at 40 ℃,an intriguing finding that highlights the low reactivities of acid chloride and amine groups in these H-bond-enforced acyclic oligomeric intermedi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聚体 氢键 导向 介导 分子内环化反应 双分子反应 动力学模拟 合成
原文传递
POCl3-mediated H-bonding-directed one-pot synthesis of macrocyclic pentamers,strained hexamers and highly strained heptamers
18
作者 LIU Ying QIN Bo ZENG HuaQiang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7-209,共3页
Previously we have shown that POCl3-mediated H-bonding-directed one-pot macrocyclization allows for the highly selective preparation of five-residue macrocycles as the predominant product with low yields of hexamers a... Previously we have shown that POCl3-mediated H-bonding-directed one-pot macrocyclization allows for the highly selective preparation of five-residue macrocycles as the predominant product with low yields of hexamers and an undetectable occurrence of both tetramers and heptamers.Replacing the interiorly arrayed methyl groups with ethyl groups in these 4-7 residue macrocycles alters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rder among them.Specifically,ethoxy-substituted six-residue macrocycle,rather than pentamer,turns out to be computationally the most stable,suggesting that ethoxy-containing hexamer possibly can be formed as the major product under suitable conditions.We have investigated this possibility by varying reaction temperatures and concentrations,invariably affording pentamer as the major macrocycle with strained circular hexamers and highly strained circular heptamers produced in substantial amounts.This discrepancy can be reasonably explained on the basis of bimolecular reactions between two oligomers higher than monomers via kinetic simulations.In this scenario,the acyclic pentamer is kinetically "trapped" to undergo an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to yield circular pentamer,rather than to produce acyclic hexamer.As a result,acyclic hexamer precursor is generated largely from sterically demanding bimolecular reactions between a dimer and a tetramer,or between two trimers that are kinetically slower than the pentamer-producing chain-growth reactions.We additionally found that one-pot macrocyclization proceeds to the largest extent at 40 ℃,an intriguing finding that highlights the low reactivities of acid chloride and amine groups in these H-bond-enforced acyclic oligomeric intermedi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聚体 氢键 导向 介导 分子内环化反应 双分子反应 动力学模拟 合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