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时代乡村小规模学校内生发展路径选择
1
作者
肖丽利
《文教资料》
2020年第9期137-138,124,共3页
在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发展进程中,小规模学校教育发展面临教育观念落后,自主发展信心丧失,内生力不足,本土特色文化衰败等问题。通过探索乡村小规模学校内生发展的路径,着眼于以培养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将视野根深于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内部...
在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发展进程中,小规模学校教育发展面临教育观念落后,自主发展信心丧失,内生力不足,本土特色文化衰败等问题。通过探索乡村小规模学校内生发展的路径,着眼于以培养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将视野根深于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内部,并通过激发教育者的创造力与革新先进观念,激活内生发展的能力,创生乡村地域本土特色文化,为振兴乡村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本土特色文化
内生发展路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营流量:后生产主义村庄内生发展的路径选择
2
作者
夏可恒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4-611,共8页
基于浙江省Q市X村发展的案例,通过质性研究的方式和注意力经济的理论视角,探究后生产主义村庄“经营流量”的实践逻辑及其促进内生发展的路径机制。结果表明:在乡村发展转型过程之中,农业农村的多重功能价值得以凸显,村庄形成独特的经...
基于浙江省Q市X村发展的案例,通过质性研究的方式和注意力经济的理论视角,探究后生产主义村庄“经营流量”的实践逻辑及其促进内生发展的路径机制。结果表明:在乡村发展转型过程之中,农业农村的多重功能价值得以凸显,村庄形成独特的经营流量发展模式。村庄经营流量的实践逻辑具体呈现为通过对空间的景观化生产与价值呈现、“村设”品牌的打造经营、嵌合于体制亮点工程的建设,推动作为资源的流量获取、运营和转换。在经营流量的实践过程中,村庄实现资源的吸纳集聚、组织的活化整合和发展价值的重塑,促进了有效的内生发展。据此,建议立足村民生计生活的真实需求和村庄产业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积极推动村庄经营流量实践的展开;通过合理的组织联结塑造和发展价值引领,持续强化内生发展的主体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流量
村庄经营
后生产主义
内生发展路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与内生式发展机制的构建——基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调研
被引量:
6
3
作者
郑有贵
武力
段娟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2,共5页
少数民族地区面临跨越与转型发展的双重使命,破解这两个历史性难题,不能单纯依赖外部力量嵌入式发展,需要从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特点出发,发挥优势,探索形成基于内生力量不断增强的发展路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通过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
少数民族地区面临跨越与转型发展的双重使命,破解这两个历史性难题,不能单纯依赖外部力量嵌入式发展,需要从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特点出发,发挥优势,探索形成基于内生力量不断增强的发展路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通过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增强内生力量,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给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带来了新问题,应在构建少数民族文化产权保护体系、形成少数民族文化共同体传承发展机制、完善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机制、完善少数民族特色产业支持政策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
式
发展
路径
少数民族文化
民族特色产业
产权保护体系
支持政策
原文传递
文化何以兴村:在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逻辑
被引量:
5
4
作者
王超
陈芷怡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8,共21页
乡村文化既是乡村发展的基础要素,也是引领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能。然而,传统的文化兴村模式依赖的单一化路径往往容易陷入文化融入的在地化困境,强调优势互补的复合型路径也因缺乏可持续的动力而在实践中受到质疑。本文基于对乡村...
乡村文化既是乡村发展的基础要素,也是引领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能。然而,传统的文化兴村模式依赖的单一化路径往往容易陷入文化融入的在地化困境,强调优势互补的复合型路径也因缺乏可持续的动力而在实践中受到质疑。本文基于对乡村在地文化的“结构-功能”分析,以苏北马庄村的文化兴村史为考察对象,探究乡村在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逻辑。研究认为,文化兴村是在地文化资本的培育创新与价值转化过程,隐含着在地文化从“对象”到“工具”的角色转变。这一过程包含两个前后衔接的逻辑:一是结构聚合逻辑,即松散的在地文化通过结构性嵌入与整合来构建乡村文化共同体、打造乡村文化空间、重塑乡村文化秩序,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二是功能共振逻辑,即以在地文化资本为纽带,深度连接与赋能乡村人才、产业、组织、生态等治理要素,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本文的主要价值在于从文化资本视角在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之间建立理论联结,提炼根植于中国文化兴村实践中的共同缔造模式,为构建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文化资本
乡村振兴
新
内生发展路径
结构聚合
功能共振
原文传递
题名
新时代乡村小规模学校内生发展路径选择
1
作者
肖丽利
机构
四川文理学院科技处
出处
《文教资料》
2020年第9期137-138,124,共3页
基金
四川文理学院2019年度科研启动基金“优质均衡视角下达州乡村小规模学校集群化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9KR013Z)研究成果.
文摘
在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发展进程中,小规模学校教育发展面临教育观念落后,自主发展信心丧失,内生力不足,本土特色文化衰败等问题。通过探索乡村小规模学校内生发展的路径,着眼于以培养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将视野根深于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内部,并通过激发教育者的创造力与革新先进观念,激活内生发展的能力,创生乡村地域本土特色文化,为振兴乡村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本土特色文化
内生发展路径
分类号
G4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营流量:后生产主义村庄内生发展的路径选择
2
作者
夏可恒
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处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4-61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CSH038)。
文摘
基于浙江省Q市X村发展的案例,通过质性研究的方式和注意力经济的理论视角,探究后生产主义村庄“经营流量”的实践逻辑及其促进内生发展的路径机制。结果表明:在乡村发展转型过程之中,农业农村的多重功能价值得以凸显,村庄形成独特的经营流量发展模式。村庄经营流量的实践逻辑具体呈现为通过对空间的景观化生产与价值呈现、“村设”品牌的打造经营、嵌合于体制亮点工程的建设,推动作为资源的流量获取、运营和转换。在经营流量的实践过程中,村庄实现资源的吸纳集聚、组织的活化整合和发展价值的重塑,促进了有效的内生发展。据此,建议立足村民生计生活的真实需求和村庄产业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积极推动村庄经营流量实践的展开;通过合理的组织联结塑造和发展价值引领,持续强化内生发展的主体性力量。
关键词
经营流量
村庄经营
后生产主义
内生发展路径
Keywords
operating flow
village management
post productivism
endogenous development path
分类号
F3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与内生式发展机制的构建——基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调研
被引量:
6
3
作者
郑有贵
武力
段娟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2,共5页
文摘
少数民族地区面临跨越与转型发展的双重使命,破解这两个历史性难题,不能单纯依赖外部力量嵌入式发展,需要从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特点出发,发挥优势,探索形成基于内生力量不断增强的发展路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通过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增强内生力量,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给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带来了新问题,应在构建少数民族文化产权保护体系、形成少数民族文化共同体传承发展机制、完善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机制、完善少数民族特色产业支持政策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
关键词
内生
式
发展
路径
少数民族文化
民族特色产业
产权保护体系
支持政策
分类号
C951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文化何以兴村:在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逻辑
被引量:
5
4
作者
王超
陈芷怡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8,共21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陕西省乡村治理中新乡贤参与的制度化问题研究”(编号:2022E02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编号:Z109012107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乡村文化既是乡村发展的基础要素,也是引领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能。然而,传统的文化兴村模式依赖的单一化路径往往容易陷入文化融入的在地化困境,强调优势互补的复合型路径也因缺乏可持续的动力而在实践中受到质疑。本文基于对乡村在地文化的“结构-功能”分析,以苏北马庄村的文化兴村史为考察对象,探究乡村在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逻辑。研究认为,文化兴村是在地文化资本的培育创新与价值转化过程,隐含着在地文化从“对象”到“工具”的角色转变。这一过程包含两个前后衔接的逻辑:一是结构聚合逻辑,即松散的在地文化通过结构性嵌入与整合来构建乡村文化共同体、打造乡村文化空间、重塑乡村文化秩序,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二是功能共振逻辑,即以在地文化资本为纽带,深度连接与赋能乡村人才、产业、组织、生态等治理要素,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本文的主要价值在于从文化资本视角在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之间建立理论联结,提炼根植于中国文化兴村实践中的共同缔造模式,为构建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在地文化资本
乡村振兴
新
内生发展路径
结构聚合
功能共振
Keywords
Local Cultural Capital
Rural Revitalization
New Endogenous Development Pathway
Structural Aggregation
Functional Resonance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G249.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时代乡村小规模学校内生发展路径选择
肖丽利
《文教资料》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营流量:后生产主义村庄内生发展的路径选择
夏可恒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与内生式发展机制的构建——基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调研
郑有贵
武力
段娟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6
原文传递
4
文化何以兴村:在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逻辑
王超
陈芷怡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