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界膜翻转覆盖术与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静 朱忠桥 +1 位作者 白淑玮 周卓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27-31,共5页
目的比较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与PPV联合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M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40只眼)大直径MH(最小直径>400μ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翻转组(n=20,20只眼)和... 目的比较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与PPV联合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M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40只眼)大直径MH(最小直径>400μ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翻转组(n=20,20只眼)和移植组(n=20,20只眼)。翻转组采用PPV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治疗,移植组采用PPV联合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观察2组术后2周裂孔闭合率,术前和术后2周和术后1、3、6个月最小视角对数视力表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 BCVA)、眼压的水平及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6个月的裂孔复发情况。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D-OCT)的图像观察MH直径(测量MH最小直径及基底部最大直径)及MH是否闭合。结果术后2周翻转组裂孔闭合率为100.0%,移植组为95.0%。2组术后2周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 MAR BCVA:翻转组术前为1.01±0.24,术后2周为0.82±0.32和术后1个月为0.72±0.45、术后3个月为0.52±0.25、术后6个月为0.53±0.42;移植组术前为1.09±0.32,术后2周为0.95±0.45和术后1个月为0.93±0.14、术后3个月为0.81±0.24、术后6个月为0.70±0.23。2组术后log MAR BC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翻转组术后2周和术后1、3、6个月log MAR BCVA均较移植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周和术后1、3、6个月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2组均随访6个月,均无裂孔复发。结论PPV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治疗大直径MH效果与PPV联合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相当,但翻转组术后log MAR BCVA优于移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大直径 内界翻转覆盖术 游离内界膜移植术 玻璃体切割术 眼压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自体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后未闭合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静 朱娟 +2 位作者 朱忠桥 白淑玮 周卓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4-757,共4页
目的评价自体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后未闭合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14例(14眼)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后未闭合黄斑裂孔患者,行自体游离单层内... 目的评价自体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后未闭合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14例(14眼)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后未闭合黄斑裂孔患者,行自体游离单层内界膜移植术,将黄斑区外残留的内界膜剥除一片略大于黄斑裂孔直径的游离植片,放置于黄斑裂孔中,并将植片边缘置于裂孔边缘下,起到固定作用,然后行气液交换,术后严格俯卧位3~5 d。术前,术后1 d、2周、1个月、3个月通过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观察黄斑裂孔直径及是否闭合,记录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眼压。结果术后3个月,13眼黄斑裂孔完全闭合,裂孔闭合率为92.9%;1眼黄斑裂孔直径较术前明显缩小,裂孔周围视网膜贴附良好,但黄斑中心凹可见裸露的RPE层,未见神经上皮层组织。术后各时间BCVA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11眼较术前提高,3眼无变化,但所有患者自诉视物变形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2周,仅有1眼眼压高,为33.4 mmHg(1 kPa=7.5 mmHg),给予降眼压滴眼液后恢复正常。术后2周所有患者气体均完全吸收。14眼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自体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后未闭合黄斑裂孔,术后裂孔闭合率高,患者视功能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内界膜移植术 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环形剥除及移植治疗特发性黄斑孔 被引量:1
3
作者 林会儒 肖静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8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黄斑区内界膜环形剥除联合内界膜移植治疗巨大特发性黄斑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52例(52只眼)巨大特发性黄斑孔(直径〉500μm)临床资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行常规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 目的探讨黄斑区内界膜环形剥除联合内界膜移植治疗巨大特发性黄斑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52例(52只眼)巨大特发性黄斑孔(直径〉500μm)临床资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行常规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B组(27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环形剥除并内界膜移植术。术后随诊3个月以上。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之间视力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0,P=0.030),两组黄斑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3Z(χ^2=4.680,P=0.047),两组椭圆体区缺损直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0,P=0.010)。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环形剥除及移植可提高巨大特发性黄斑孔闭合率,改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穿孔 玻璃体切除术 内界剥除术 环形 内界膜移植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