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失功能手术重建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钱慕周 陈澄 +4 位作者 范丽花 缪娇 王小燕 于牡 徐成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2期3858-3860,共3页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失功能重建术后的血流量、透析充分性和短期并发症。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院规律透析、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AVF)首次出现失功能的血液透析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AVF物理检查联合超声评估,观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失功能重建术后的血流量、透析充分性和短期并发症。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院规律透析、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AVF)首次出现失功能的血液透析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AVF物理检查联合超声评估,观察手术成功率,失功能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段内瘘血流量、透析充分性、术后短期并发症。结果:40例患者术后内瘘震颤和搏动均恢复正常,超声检查内瘘血流量能正常满足血液透析的需要,手术成功率为100%;采用超声评估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3个月3个时间段的内瘘血流量和失功能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透析、透析1个月、透析3个月的Kt/V值和失功能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失功能手术重建后可立即使用,不影响内瘘的血流量和透析充分性,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失功能 手术重建 血流量 透析充分性
下载PDF
标识定位法联合个性化宣教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功能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马晨红 张丽君 +3 位作者 朱雅 齐丽君 刘燕 杨丽晖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790-792,共3页
目的探讨标识定位法联合个性化宣教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功能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透析治疗的257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22例与对照组135例,实验组在透析穿刺时采用标识定位法,并且根据患者的特点采用个性化... 目的探讨标识定位法联合个性化宣教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功能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透析治疗的257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22例与对照组135例,实验组在透析穿刺时采用标识定位法,并且根据患者的特点采用个性化宣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止血带穿刺法配合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内瘘失功能发生情况、内瘘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内瘘失功能率低于对照组,对内瘘知识的知晓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标识定位法穿刺,并给予个性化宣教可以降低内瘘失功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识定位法 个性宣教 内瘘失功能 血液透析
下载PDF
经肱动脉入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或血栓形成 被引量:3
3
作者 胡良柱 傅麒宁 +2 位作者 赵霞 朱嵬 刘杨东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观察经肱动脉入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或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经肱动脉入路对AVF狭窄或血栓形成的患者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e... 目的:观察经肱动脉入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或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经肱动脉入路对AVF狭窄或血栓形成的患者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tu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的病例行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手术成功率、并发症、随访一年内的通畅率。结果:30例患者在1年内共行介入手术38例次,其中3例在解剖肱动脉后直视下穿刺,手术成功率100%,患者术后第2 d均成功使用该内瘘透析,其中1例患者发生假性动脉瘤,发生率3.3%,随访期间第3、6、9、12月一期通畅率100.0%、90.0%、83.3%、73.3%,辅助一期通畅率100.0%、100.0%、96.7%、93.3%。结论 :肱动脉穿刺顺行入路对内瘘吻合口及其附近的狭窄或者血栓形成的AVF通过率高,术后通畅率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是通路腔内治疗的重要入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动脉入路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动静脉内瘘失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