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腔内介入治疗内瘘血管狭窄 被引量:36
1
作者 张树超 胡为民 +3 位作者 冯剑 陆明晰 李华 叶有新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11期631-634,共4页
目的探讨B超监测下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型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治疗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动静脉内瘘血管经过CT血管造影证实,狭窄发生于四肢血管,狭窄程度≥50%,或血管内径绝对值≤2.5mm,作为B超监测... 目的探讨B超监测下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型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治疗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动静脉内瘘血管经过CT血管造影证实,狭窄发生于四肢血管,狭窄程度≥50%,或血管内径绝对值≤2.5mm,作为B超监测下PTA治疗对象。在B超引导下,沿超滑导丝将扩张球囊送到狭窄血管部位。压力泵以每2秒增加1个大气压的速度向球囊内缓慢注入生理盐水至狭窄消除。结果自2009年6月至2015年12月,共569例患者,进行了1244例次B超监测下PTA,技术成功率98%,临床成功率98%。狭窄血管平均内径,PTA前为(2.094±0.599)mm,PTA后为(3.916±0.720)mm,两者对比有显著差异(t=20.933,P<0.001)。有10例次患者在PTA后出现局部肿胀瘀斑形成,予以弹力绑带轻度加压包扎后消退。未出现血管破裂,血栓形成并发症。结论用B超代替放射监测进行PTA,对设备和场所要求较低,无辐射伤害,亦无需造影剂,同时可实时观察导丝和球囊行进情况和动静脉内瘘血管血流和管腔的变化,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它的主要局限性是只能用于浅表血管,无法对深部血管进行显像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瘘血管狭窄 腔内血管成型术 B超监测下
下载PDF
改进内瘘血管穿刺角度及针尖斜面方向对患者疼痛与焦虑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文秀 刘宇 +5 位作者 谢祝君 温玉 王燕 何聪 曾燕 蒋丽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内瘘血管不同穿刺角度、针尖斜面及穿刺速度对患者穿刺成功率、疼痛感受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资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4例,根据穿刺角度(40°<穿刺角度≤60°和20°≤穿... 目的探讨内瘘血管不同穿刺角度、针尖斜面及穿刺速度对患者穿刺成功率、疼痛感受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资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4例,根据穿刺角度(40°<穿刺角度≤60°和20°≤穿刺角度≤40°)和针尖方向(斜面向右及向上穿刺)随机分为四组,同时记录各组穿刺速度,疼痛评分、穿刺成功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价焦虑和抑郁状态。结果穿刺角度在41°~60°、针尖斜面向右及穿刺速度<2秒的穿刺方法,穿刺疼痛评分、焦虑抑郁值明显优于穿刺角度在20°~40°、针尖斜面向上及穿刺速度>2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4组穿刺方法穿刺成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穿刺角度在41°~60°、针尖斜面向右及较快速度穿刺,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瘘血管 穿刺角度 针尖斜面方向 疼痛感受 焦虑
下载PDF
血液流速和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效果和内瘘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文秀 温玉 +4 位作者 潘玮瑛 叶琼玉 曾春兰 王燕 谢祝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8期6-8,共3页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中血液流速超过病员体重4倍与血液流速不超过病员体重4倍,改进的动脉端针尖向心方向穿刺与传统的逆心方向穿刺对透析效果和内瘘血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11月在本院采取内瘘血管穿刺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病...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中血液流速超过病员体重4倍与血液流速不超过病员体重4倍,改进的动脉端针尖向心方向穿刺与传统的逆心方向穿刺对透析效果和内瘘血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11月在本院采取内瘘血管穿刺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病员,共采血样594份,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血液流速超过病员体重4倍,观察组1与观察组2分别采用向心与逆心方向穿刺;对照组采用血液流速不超过病员体重4倍,对照组1与对照组2分别采用向心与逆心方向穿刺,四组透析次数均为2~3次/周,比较Kt/V值、内瘘穿刺成功率与病员的疼痛感。结果:观察组病员Kt/V值优于对照组,观察组1与观察组2透析后Kt/V值基本相同,对照组1与对照组2透析后Kt/V值基本相同,改进的穿刺方法,穿刺成功率高,病员疼痛感轻。结论:采用改进的血液流速超过病员体重4倍,对毒素的清除效果大于采用血液流速不超过病员体重4倍,改进的动脉端针尖向心方向穿刺不影响透析效果,保护了内瘘血管,减轻了病员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内瘘血管 疼痛 KT V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上肢动静脉内瘘血管的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涛 向海鸿 +2 位作者 欧阳建龙 周宇元 胡奇林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3年第2期94-96,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对血液透析患者上肢动静脉内瘘血管显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行上肢血管造瘘术后需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使用64排螺旋CT CTA成像技术检查。对原始图像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对血液透析患者上肢动静脉内瘘血管显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行上肢血管造瘘术后需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使用64排螺旋CT CTA成像技术检查。对原始图像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等的后期处理,重组出二维和三维血管图像。结果 41例患者经64排螺旋CT扫描及血管三维重组均获得成功,能清楚地显示上肢动静脉内瘘血管及血管造瘘的部位,狭窄程度、部位及范围,无并发症发生。其中34例患者功能不全的造瘘血管中单纯流出静脉狭窄18例(15例吻合口近端静脉重度狭窄,狭窄远端静脉呈瘤样扩张,流出静脉近端呈串珠状狭窄;3例流出静脉近段呈串珠样狭窄和线样重度狭窄交替出现),吻合口+流出静脉狭窄6例,流入动脉+吻合口+流出静脉呈线性狭窄3例,吻合口狭窄4例,流入动脉狭窄3例(距吻合口约3 cm处桡动脉重度狭窄1例,锁骨下动脉狭窄2例)。7例为正常表现。结论 64排螺旋CT CTA技术可作为评价血液透析患者上肢内瘘血管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技术 上肢内瘘血管 血液透析 评价
下载PDF
钝针扣眼穿刺技术对内瘘血管瘤影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何娇玲 詹月妹 张丽娜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3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探索钝针扣眼穿刺技术对内瘘血管瘤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诊治的8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锐针组和钝针组2组。锐针组采取锐针扣眼穿刺技术;钝针组采取钝针扣眼穿刺技术。比较干预结果。结果跟锐针组... 目的分析探索钝针扣眼穿刺技术对内瘘血管瘤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诊治的8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锐针组和钝针组2组。锐针组采取锐针扣眼穿刺技术;钝针组采取钝针扣眼穿刺技术。比较干预结果。结果跟锐针组75.00%比较,钝针组患者满意率95.12%更高,新发内瘘血管瘤2.44%、血栓发生率2.44%更低,穿刺平均次数(135±19)次、止血时间(7.51±2.61)min、疼痛评分(1.62±0.21)分更佳,且对已形成的内瘘动脉瘤使用锐针、钝针进行比较发现,锐针组穿刺动脉瘤越来越大,钝针穿刺动脉瘤缩小或无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钝针穿刺可预防动脉瘤进一步增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针扣眼穿刺技术 内瘘血管 影响
下载PDF
“定点”和“间距”穿刺法对内瘘血管寿命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建华 林赟 《天津护理》 2002年第4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合理的穿刺方法以延长内瘘血管的使用寿命。方法:将在我院行维持性血透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在治疗时分别用“定点”和“间距”两种穿刺方法进行穿刺,从瘘口静脉侧血管狭窄、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内瘘血管的... 目的:探索一种合理的穿刺方法以延长内瘘血管的使用寿命。方法:将在我院行维持性血透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在治疗时分别用“定点”和“间距”两种穿刺方法进行穿刺,从瘘口静脉侧血管狭窄、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内瘘血管的阻塞、穿刺点的渗血、皮肤感染及透后止血困难等并发症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论:“间距”穿刺法并发症平均发生率明显低于“定点”穿刺法,而且更能延长内瘘血管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瘘血管 穿刺法 使用寿命 维持性血液透析 定点穿刺 间距穿刺 对比分析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评估内瘘血管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昉 童宗武 魏忠荣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9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hpy,CTA)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64排CTA对14例功能不全的内瘘血管及临床评估自体血管无条件造瘘的患者进行扫描、采象,应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hpy,CTA)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64排CTA对14例功能不全的内瘘血管及临床评估自体血管无条件造瘘的患者进行扫描、采象,应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成象和曲面重建技术对图象数据进行处理和3维重建。结果根据64排CTA显示的结果,通过直视下手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介导及药物干预治疗,13例患者重建及修复了动静脉内瘘。结论 64排CTA能够成为临床评估内瘘血管的重要的形态学检测手段,并为下一步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64排CT血管成象 内瘘血管 诊断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术在维持血透患者内瘘血管腔狭窄或阻塞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黄洁平 徐新 《医师进修杂志》 2000年第8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维持血液透析 内瘘血管腔狭窄 经皮球囊扩张术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中内瘘血管两种不同穿刺方法运用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李文秀 潘玮瑛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7期26-27,共2页
目的比较改进后的动脉端针尖向心方向穿刺内瘘术与常用动脉端针尖逆心方向穿刺内瘘术的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穿刺内瘘术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常用的动脉端针尖逆... 目的比较改进后的动脉端针尖向心方向穿刺内瘘术与常用动脉端针尖逆心方向穿刺内瘘术的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穿刺内瘘术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常用的动脉端针尖逆心方向穿刺术,乙组采用动脉端针尖向心方向穿刺术,血液透析为每周2次,共随访观察3年,对两组病员的肌酐下降率及假性动脉瘤形成率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其优缺点。结果改进后的动脉端针尖向心方向穿刺内瘘术较动脉端针尖逆心方向穿刺术假性动脉瘤形成的机率减小,肌酐下降率基本相同。结论动脉端针尖向心方向穿刺术较动脉端逆心方向穿刺术能较有效地预防假性动脉瘤形成,并未增加再循环,也不降低透析效率,可在血液净化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内瘘血管 穿刺术 假性动脉瘤 再循环
下载PDF
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透析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
10
作者 丁惠芳 俞炳根 黄海珍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2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 :将经皮血管成形术 (以下简称 PTA)应用于血液透析内瘘血管狭窄、内瘘闭塞失功的患者 ,使内瘘血流量恢复 ,以避免或延迟手术重建内瘘。方法 :它采用 Seldinger技术引入Terumo导丝 ,再引入 Gobra导管 (逐号扩张 ) ,电视 X线透视监... 目的 :将经皮血管成形术 (以下简称 PTA)应用于血液透析内瘘血管狭窄、内瘘闭塞失功的患者 ,使内瘘血流量恢复 ,以避免或延迟手术重建内瘘。方法 :它采用 Seldinger技术引入Terumo导丝 ,再引入 Gobra导管 (逐号扩张 ) ,电视 X线透视监视。结果 :对动静脉内瘘不全闭塞患者施行 PTA后 ,血泵流量达到 2 5 0 ml/min以上 ,成功地延迟了手术重建内瘘的时间。讨论 :我们认为将 PTA应用于血液透析内瘘血管狭窄、内瘘近闭塞失功的患者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血管成形术 治疗 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 血液透祈
下载PDF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瑞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3期263-264,共2页
目的探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58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出现了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患者,对其在临床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 目的探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58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出现了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患者,对其在临床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找出相应的预防方法。结果使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主要原因为透析时间、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患者血压以及患者的穿刺情况。结论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针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进行预防性的治疗,能够较好的预防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出现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情况,在临床上可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原因 预防
下载PDF
延长血透患者内瘘血管使用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静 孙海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2期123-123,共1页
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血液透析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如何保护性使用动-静脉内瘘,减少并发症,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患者透析充分,提高其生活质量,是目前需要探讨的问题。在临床上常采用动脉端逆穿,认为可提高血流量,... 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血液透析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如何保护性使用动-静脉内瘘,减少并发症,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患者透析充分,提高其生活质量,是目前需要探讨的问题。在临床上常采用动脉端逆穿,认为可提高血流量,减少血液再循环,透析效果好。但易发生内瘘动脉瘤及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内瘘血管
下载PDF
优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顺秀 熊佳静 文玲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31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管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管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内瘘闭塞率和动脉瘤样扩张率,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定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出血、感染及血栓形成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45%(P<0.05);观察组患者内瘘闭塞率和动脉瘤样扩张率分别为1.82%、7.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55%、18.18%(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降低内瘘闭塞率和动脉瘤样扩张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内瘘血管 并发症
下载PDF
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上肢内瘘血管CTA成像与DSA造影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江德胜 张晓云 《安徽医学》 2020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的比较慢性肾病血透患者上肢内瘘血管CT血管造影(CTA)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评估2种方法对上肢内瘘血管狭窄的判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六安世立医院60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且出现内瘘血管功能不全的慢性肾病... 目的比较慢性肾病血透患者上肢内瘘血管CT血管造影(CTA)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评估2种方法对上肢内瘘血管狭窄的判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六安世立医院60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且出现内瘘血管功能不全的慢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A成像与DSA造影检查,所获图像分别由CTA、DSA各2位工作年限>5年的影像科医师读片,观察血管狭窄情况,对比CTA与DSA评估结果。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CTA成像和DSA造影检查。DSA造影显示245个有评价意义的血管节段中,正常血管124个,轻度狭窄23个,中度狭窄46个,重度狭窄35个,完全闭塞17个。CTA检查有258个良好显示的血管节段,其中正常血管节段131个,发生狭窄的血管节段127个。以DSA结果作为标准,CTA对上肢内瘘血管狭窄分级评估灵敏度为80.99%,特异度为94.35%,准确度为87.76%,CTA与DSA评估一致性Kappa值为0.755。结论CTA检查对慢性肾病血透患者上肢内瘘血管狭窄评估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血液透析 上肢内瘘血管 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喜疗妥霜涂搽保护血透内瘘血管效果观察 被引量:22
15
作者 陈云波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3期60-61,共2页
将 30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15例。对照组病人于透析后 2 4h局部用温水 (4 0~ 5 0℃ )热敷 ;观察组病人透析后 2 4h将喜疗妥霜剂 (含多磺酸基粘多糖 )涂于穿刺部位周围 ,观察且用频谱治疗仪照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血... 将 30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15例。对照组病人于透析后 2 4h局部用温水 (4 0~ 5 0℃ )热敷 ;观察组病人透析后 2 4h将喜疗妥霜剂 (含多磺酸基粘多糖 )涂于穿刺部位周围 ,观察且用频谱治疗仪照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血管弹性、血流量、血管杂音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5 )。提示喜疗妥霜剂对内瘘血管有较强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喜疗妥霜 血管内瘘 护理
下载PDF
穿刺方法对保护动脉内瘘血管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希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21期88-90,共3页
目的研究穿刺方法对保护动脉内瘘血管的效果。方法将自愿参与试验的74例穿刺患者以盲选法平均分组,组别确定为对照组(绳梯式穿刺)、治疗组(扣眼式穿刺)。对两组穿刺质量、血管内膜厚度、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重复... 目的研究穿刺方法对保护动脉内瘘血管的效果。方法将自愿参与试验的74例穿刺患者以盲选法平均分组,组别确定为对照组(绳梯式穿刺)、治疗组(扣眼式穿刺)。对两组穿刺质量、血管内膜厚度、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重复穿刺次数、穿刺紧张度、穿刺疼痛度、压迫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穿刺10次、15次之后治疗组内瘘血管内膜壁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第1个月、3个月、第6个月透析血流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70%,对照组为16.22%,治疗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绳梯式穿刺相比,扣眼式穿刺降低了穿刺的难度,提高穿刺成功率,对血管的保护作用更加理想,为血液透析提供更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方法 动脉内瘘血管 紧张情绪 效果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上肢动静脉内瘘血管显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磊 李琦 +1 位作者 李冬克 李超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S01期104-105,121,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 Angiography,CTA)对血液透析患者上肢动静脉内瘘血管显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我院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收诊的82例血液透析患者,均以64排螺旋CT CTA完成诊断工作,观察其诊断表现与临床应用效果。结...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 Angiography,CTA)对血液透析患者上肢动静脉内瘘血管显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我院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收诊的82例血液透析患者,均以64排螺旋CT CTA完成诊断工作,观察其诊断表现与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血管三维重组、64排螺旋CT检测后,对于82例患者血管造瘘的范围、部位、狭窄程度等均能够清晰显示,期间未发生并发症。基于CTA诊断完成动静脉内瘘建立工作,患者的内瘘血管功能得到改善,透析血流量得到提高,其近期疗效明显。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以64排螺旋CT CTA进行诊断,能够明确其上肢动静脉内瘘血管的具体情况,提高其诊断质量,为其最终疗效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血管成像技术 上肢动静脉内瘘血管 血液透析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管的使用与护理
18
作者 何志平 段秋英 +1 位作者 张蕴霞 傅溥 《透析与人工器官》 1999年第3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内瘘血管 血液透析患者 维持性 北京市朝阳区 血管闭塞 闭塞率 医疗质量 内瘘闭塞 注意环节 自身因素
下载PDF
通络方药酒外敷配合神灯照射促进内瘘血管穿刺后修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丽荣 韦利玲 +3 位作者 刘彦琼 莫兰绸 黄丽萍 廖家贤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96-98,共3页
[目的]观察通络方药酒外敷配合神灯照射促进内瘘血管穿刺后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内瘘穿刺失败或按压不当致血液漏于皮下、局部瘀血肿胀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24 h内予冰敷以防止血肿增大,24 h后,对... [目的]观察通络方药酒外敷配合神灯照射促进内瘘血管穿刺后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内瘘穿刺失败或按压不当致血液漏于皮下、局部瘀血肿胀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24 h内予冰敷以防止血肿增大,24 h后,对照组使用传统湿热敷的方法处理,观察组用通络方药酒外敷于穿刺血管穿刺点周围局部,避开穿刺点,辅以神灯照射。两组均每天2次,每次30 min,连续5 d。[结果]观察组在血管弹性、硬结发生、皮下血肿消散时间、透析血流量及疼痛程度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络方药酒外敷配合神灯照射有利于内瘘血管穿刺后修复,缩短皮下瘀血消散时间,避免硬结形成,保证血流量,减轻疼痛,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方药酒 神灯照射 内瘘血管 穿刺 修复
下载PDF
优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管的影响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海云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11期31-32,共2页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管的影响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2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1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管的影响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2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1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组发生内瘘闭塞与动脉瘤样扩张的概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内瘘血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