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细胞脑内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进禄 徐群渊 +3 位作者 田竟生 杨慧 郑少鹏 刘玉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7-131,共5页
以6-羟多巴胺单侧损毁大鼠中脑多巴胺能系统,建立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通过检测给予阿普吗啡后大鼠的旋转圈数,判断多巴胺的减少或恢复程度。向脑内植入能表达酪氨酸羟化酶的遗传工程改造细胞,以改善大鼠模型的运动失常和纹状体多巴... 以6-羟多巴胺单侧损毁大鼠中脑多巴胺能系统,建立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通过检测给予阿普吗啡后大鼠的旋转圈数,判断多巴胺的减少或恢复程度。向脑内植入能表达酪氨酸羟化酶的遗传工程改造细胞,以改善大鼠模型的运动失常和纹状体多巴胺水平。将带有酪氨酸羟化酶基因的重组载体pCMVTH在体外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转入成肌细胞和肌管细胞内,再将这些经遗传改造、表达酪氨酸羟化酶的细胞植入纹状体。结果显示,这些表达酪氨酸羟化酶的肌细胞可在大鼠模型体内长期存活,并使模型大鼠的异常运动明显改善及使纹状体内多巴胺水平升高,显示此种方法有很重要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性麻痹 基因治疗 转基因细胞 内移植
下载PDF
人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克隆和动物脑内移植及转基因表达 被引量:8
2
作者 朱剑虹 周良辅 +3 位作者 张丽 朱巍 庞力 王宇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3-185,I002,共4页
目的 分离和克隆人神经干细胞,并在体外和体内分析其生物学特征。方法 我们联合采用四步法从人胚胎前脑分离制备多潜能神经干细胞,并使用重组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rAAV)将LacZ基因和胶质细胞起源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 目的 分离和克隆人神经干细胞,并在体外和体内分析其生物学特征。方法 我们联合采用四步法从人胚胎前脑分离制备多潜能神经干细胞,并使用重组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rAAV)将LacZ基因和胶质细胞起源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转移到神经干细胞。结果 二株人神经干细胞被成功建立。这些克隆化后的神经干细胞在细胞培养中和移植到新生小鼠脑内后能发育分化成神经元、少枝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rAAV转导基因后,神经干细胞可在体外和体内表达转基因产物。结论 这种具有转基因表达能力的神经干细胞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进一步治疗研究提供了有潜在价值的细胞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基因转导 腺病毒相关病毒 内移植
下载PDF
干细胞脑内移植有效标记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质粒标记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关云谦 陈彪 +2 位作者 刘平 邹春林 张愚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3期2506-2508,T002,共4页
目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质粒转化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ESC)的效果,以及将转化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入正常大鼠纹状体后,GFP质粒作为细胞存活情况示踪剂的效果。方法:首先利用感受态大肠杆菌提取... 目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质粒转化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ESC)的效果,以及将转化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入正常大鼠纹状体后,GFP质粒作为细胞存活情况示踪剂的效果。方法:首先利用感受态大肠杆菌提取大量高纯度GFP质粒DNA,然后将GFP质粒与脂质体孵育形成的转化复合物和小鼠胚胎干细胞共同孵育,使GFP质粒转入胚胎干细胞;筛选表达GFP的胚胎干细胞。将筛选后表达GFP的ESC移植入活体大鼠纹状体内,移植21d后,观察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移植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GFP质粒转化以后的ES细胞团和单细胞都表达亮绿色的GFP,细胞打散计数证实大约60%的细胞携带GFP,移植21d后,大鼠脑内可见大量表达GFP的移植细胞。结论:脂质体可以将GFP质粒转入鼠的胚胎干细胞,携带有GFP的ES移植后21d,GFP可以作为示踪剂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状况。脂质体辅助的GFP质粒转化胚胎干细胞是移植示踪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脑内移植 有效标记 绿色荧光蛋白质粒标记 胚胎干细胞 转基因技术
下载PDF
GDNF转基因成纤维细胞脑内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段德义 杨慧 +6 位作者 张京钟 赵春礼 段春礼 孙晓红 赵焕英 张进禄 徐群渊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7-202,共6页
为了观察表达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的基因工程细胞在脑内移植后对帕金森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将 6-羟基多巴胺脑内定位单侧 (损伤侧 )注射制备大鼠帕金森病模型。随机将动物分为实验组 (2 0只 )和对照组 (15只 ) ,分别植入G... 为了观察表达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的基因工程细胞在脑内移植后对帕金森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将 6-羟基多巴胺脑内定位单侧 (损伤侧 )注射制备大鼠帕金森病模型。随机将动物分为实验组 (2 0只 )和对照组 (15只 ) ,分别植入GDNF和 Lac Z转基因的原代培养大鼠成纤维细胞于损伤侧纹状体内 ,动态观察动物单侧旋转行为以及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 3 ,4-二羟苯乙酸和高香草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实验组帕金森病大鼠单侧旋转行为明显减少 ,为移植前旋转圈数的 (64 .8± 5 .8) % (P<0 .0 5 ) ;其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显著提高 ,恢复至移植前水平的 (14 .5± 2 .2 ) % (P<0 .0 5 ) ,而对照组仅为 (1.92± 0 .15 ) % ;转基因细胞在脑内可存活 1年以上。本研究结果提示 GDNF基因治疗对大鼠帕金森病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F 转基因成纤维细胞 内移植 大鼠模型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治疗 帕金森病
下载PDF
黄芪联合鞘内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余勤 李佩佩 +6 位作者 周丽萍 宣晓波 盛丽先 郭莹 林洁 董晖 王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7期1455-1458,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联合鞘内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修复的影响。方法:11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PBS对照组、黄芪注射液对照组、rMSCs治疗组和rMSCs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造模后...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联合鞘内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修复的影响。方法:11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PBS对照组、黄芪注射液对照组、rMSCs治疗组和rMSCs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造模后3天治疗组鞘内注射rMSCs,或同时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对照组鞘内注射PBS或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造模后24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移植后1、4、7、14、21、28天分别取脑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并应用双标免疫组化检测经5-溴-2-脱氧嘧啶(BrdU)标记rMSCs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rMSCs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第3天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低于rMSCs治疗组(P<0.05)。脑组织病理切片显示rMSCs加黄芪治疗组较rMSCs治疗组脑组织水肿、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减轻更明显。双标免疫组化显示rMSCs移植后1天就出现在脑组织,并表达NSE与GFAP。rMSCs加黄芪治疗组BrdU阳性细胞数除移植后14天外均显著多于rMSCs治疗组(P<0.05),NSE阳性率移植后1、7、14天显著高于rMSCs治疗组(P<0.05),GFAP阳性率除移植后14天外均显著高于rMSCs治疗组(P<0.05)。结论:鞘内移植rMSCs是治疗大鼠HIBD的有效方法;黄芪注射液在体内有诱导r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能力,并有协同rMSCs促进大鼠HIBD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间充质干细胞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内移植
下载PDF
微囊化PC12细胞脑内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国华 宋月平 +6 位作者 董丽华 雄鹰 王为 马敬红 李淑娟 孙冬 张海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i001,共4页
目的 观察微囊化 PC12细胞脑内移植对帕金森病 (PD)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 6 - OHDA分两点注入大鼠纹状体制备 PD模型。应用国产新型材料壳聚糖制成的海藻酸钠 -壳聚糖 -海藻酸钠 (ACA )微囊包裹PC12细胞 ,分别将微囊化 PC12细... 目的 观察微囊化 PC12细胞脑内移植对帕金森病 (PD)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 6 - OHDA分两点注入大鼠纹状体制备 PD模型。应用国产新型材料壳聚糖制成的海藻酸钠 -壳聚糖 -海藻酸钠 (ACA )微囊包裹PC12细胞 ,分别将微囊化 PC12细胞、裸 PC12细胞、空微囊移植入 PD模型鼠损伤侧纹状体内 ,以阿朴吗啡检测移植前后大鼠旋转行为的差异。行纹状体和黑质的 HE染色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对移植的微囊化 PC12细胞回收后再培养 ,以 MTT和台盼兰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微囊化 PC12细胞移植能够改善PD模型鼠的旋转行为 ,与移植前和空微囊移植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 ) ,症状改善至少持续 3个月。裸 PC12细胞移植组大鼠的旋转行为也有改善 ,与移植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 ,但仅持续了 2个月 ,移植 8周后又渐回到移植前水平 ,且部分大鼠颅内有致死性肿瘤形成。空微囊移植组移植前后大鼠的旋转行为无明显差异 (P>0 .0 5 )。回收微胶囊内的 PC12细胞再培养生长良好 ,MTT法和台盼兰法检测显示细胞具有生物活性。结论 微囊化 PC12细胞脑内移植能够改善阿朴吗啡诱发的 PD模型鼠的旋转症状 ,ACA新型微包囊能够起到有效的免疫隔离和抑制肿瘤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内移植 微囊化 PD 旋转行为 大鼠 治疗 纹状体 肿瘤形成 黑质
下载PDF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脑内移植改善帕金森病大鼠行为缺陷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8
7
作者 许予明 邢莹 +2 位作者 杨红旗 马杰 孙玲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5期5460-5462,共3页
背景:已有较多的研究证明脐血细胞能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且成功的运用脐血治疗脑卒中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已有报道,能否应用脐血干细胞治疗神经变性疾病尚未可知。目的:探讨应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帕金森病的可行性及其机... 背景:已有较多的研究证明脐血细胞能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且成功的运用脐血治疗脑卒中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已有报道,能否应用脐血干细胞治疗神经变性疾病尚未可知。目的:探讨应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帕金森病的可行性及其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18只,清洁级,体质量220~260g。脐血标本取自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每个标本60~120mL。干预:制备6-羟多巴胺帕金森病偏侧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n=6)。②PBS组(n=6):在每只大鼠右侧纹状体移植10μL的PBS。③间充质干细胞组(n=6):将3×106个用BrdU标记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植入大鼠右侧纹状体,4周后用阿朴吗啡诱发旋转试验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植入细胞的存活情况及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主要观察指标:①移植前后各组大鼠旋转圈数。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存活,与对照组相比,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阿朴吗啡诱发的旋转行为犤每30钟大鼠旋转圈数为212±60比340±30犦显著改善(P<0.05),但右侧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脑内移植能改善帕金森大鼠的行为缺陷,可作为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的一种潜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大鼠 行为缺陷 治疗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脑内移植
下载PDF
立体定向脑内移植神经干细胞改善颅脑损伤大鼠的神经运动功能 被引量:4
8
作者 刁新峰 程立敏 +2 位作者 薛咏 胡成旺 蔡中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46-1451,共6页
背景:细胞替代治疗是重建受损神经系统组织结构,恢复神经系统功能的一种有效策略,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内移植神经干细胞对颅脑损伤大鼠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 背景:细胞替代治疗是重建受损神经系统组织结构,恢复神经系统功能的一种有效策略,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内移植神经干细胞对颅脑损伤大鼠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应用改良的自由落体方法制备脑损伤模型,伤后1 d研究组大鼠脑实质内移植胚胎神经干细胞,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不含干细胞的培养液。在脑损伤前1 d、伤后1 d、1周、2周运用神经学缺损评分法评价大鼠运动神经功能。移植后2周,取脑组织分别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抗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β微管蛋白Ⅲ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结论:伤后1,2周研究组大鼠的神经学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大鼠受损脑组织中有较多的Brd U阳性神经干细胞,一部分细胞呈胶质纤维酸性蛋白、β微管蛋白Ⅲ和酪氨酸羟化酶阳性表达,对照组大鼠受损脑组织中未见有Brd U阳性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立体定向脑内移植神经干细胞可以在颅脑损伤灶中增殖分化,进而显著改善大鼠的神经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神经干细胞 立体定向脑内移植 颅脑损伤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人肝细胞癌裸小鼠肝内移植模型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脱朝伟 丁铭 +5 位作者 唐德媛 刘秋珍 张龙石 刘今方 王东林 王绍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4期60-61,共2页
人肝癌裸小鼠移植模型是在人体外进行人体肝癌整体研究较为理想的实验工具。我院自1989年开始进行人肝癌裸小鼠肝内移植。现已建成我国第一株人肝癌裸小鼠肝内移植模型。现将该模型的形态学特征报告如下:
关键词 人肝细胞癌 裸小鼠 移植模型 人肝癌 超微结构观察 内移植 典型肝癌 肝痛细胞 实验工具 肝细胞肝癌
下载PDF
人胚胎嗅鞘细胞脑内移植治疗脑卒中后疼痛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瑞文 陈琳 +3 位作者 黄红云 张峰 肖娟 张秀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4945-4947,共3页
目的:探讨人胚胎嗅鞘细胞脑内移植对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有效性。方法:取4个月中期流产胚胎的嗅球,孕妇及其家属对实验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消化成单个嗅鞘细胞后,培养2周。供、受体细胞HLA配型后行人胚胎嗅鞘细胞... 目的:探讨人胚胎嗅鞘细胞脑内移植对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有效性。方法:取4个月中期流产胚胎的嗅球,孕妇及其家属对实验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消化成单个嗅鞘细胞后,培养2周。供、受体细胞HLA配型后行人胚胎嗅鞘细胞脑内移植。1例72岁男性患者因“右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伴疼痛8年”入院。入院后诊断:①脑出血后遗症。②原发性高血压。于入院后第4天在局麻下采用人胚胎嗅鞘细胞脑内移植,细胞植入到脑出血侧放射冠处,注射细胞数约1×10^10L^-1。移植前后2~4周分别采用临床神经功能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标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Barthel Index评定量表评定标准:60分以上提示被检查者生活基本可以自理,41-60分者生活需要帮助,20—40分者生活需要很大帮助,20分以下者生活完全需要帮助,Barthel指数40分以上者康复治疗的效益最大。结果:嗅鞘细胞移植后患者无发热、血小板变化等血液相容性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术后第1天,患者自诉右侧肢体疼痛较以前减轻70%,肌张力较以前有所减轻,右手活动较以前灵活。腰部肌力较以前增加。术后第2天,右侧肢体疼痛较以前减轻80%,右手及脚趾活动较以前灵活。术后第5天,右侧肢体疼痛较以前减轻90%,肌张力继续降低。术后3周患者病情平稳出院。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分由12分增至14分;Barthel Index评分前后无变化为85分。结论:人胚胎嗅鞘细胞脑内移植对卒中后疼痛近期效果理想,长期效果有待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内移植 卒中 疼痛
下载PDF
同种异体有滑膜肌腱手部鞘内移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一平 钟桂午 +2 位作者 张正治 刘正津 糜建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747-748,共2页
目的:根据屈指肌腱的应用解剖和屈指肌腱鞘内移植的实验研究结果,本文介绍用异体有滑膜肌腱进行鞘内移植的临床应用报道。方法:用异体有滑膜肌腱修复指腱鞘内肌腱缺损18例,26条肌腱。随访7月~78年,平均58年,功能测定(TAM法),优良率72%,... 目的:根据屈指肌腱的应用解剖和屈指肌腱鞘内移植的实验研究结果,本文介绍用异体有滑膜肌腱进行鞘内移植的临床应用报道。方法:用异体有滑膜肌腱修复指腱鞘内肌腱缺损18例,26条肌腱。随访7月~78年,平均58年,功能测定(TAM法),优良率72%,可11%,差17%。未见明显排斥反应。结论:经肌腱保存液处理后的同种异体有滑膜肌腱替代自体鞘内肌腱移植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指肌腱 腱鞘内移植 有滑膜肌腱移植
下载PDF
倒千里光碱处理SD大鼠永生化肝细胞同种脾内移植增殖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巴明臣 周晓东 +1 位作者 陈积圣 刘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6-548,552,共4页
目的探讨倒千里光碱(Retrorsine, Rts)处理对SD大鼠永生化肝细胞同种脾内移植增殖效率的影响。方法SV40 T抗原转染法制备永生化肝细胞。成熟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A、B、C 3组,A组为Rts处理SD大鼠永生化肝细胞移植组;B组为Rts处理SD大鼠... 目的探讨倒千里光碱(Retrorsine, Rts)处理对SD大鼠永生化肝细胞同种脾内移植增殖效率的影响。方法SV40 T抗原转染法制备永生化肝细胞。成熟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A、B、C 3组,A组为Rts处理SD大鼠永生化肝细胞移植组;B组为Rts处理SD大鼠正常肝细胞移植组;C组为正常SD大鼠永生化肝细胞移植组。A、B两组SD大鼠分2次腹腔注射Rts,间隔2周,第2次注射Rts 4周后备用。20%肝叶切除后,3组SD大鼠分别行永生化肝细胞移植或肝细胞移植,常规病理切片检查脾内移植永生化肝细胞增殖效率,免疫组化检测脾脏内移植永生化肝细胞白蛋白表达,透射电镜检测移植永生化肝细胞形态。结果病理检查显示,肝细胞移植后3周内,3组SD大鼠脾脏内均可见移植肝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组SD大鼠脾脏实质内均可见散在棕黄色白蛋白颗粒,A组大鼠脾脏内肝细胞面数密度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与C组有显著差异;透射电镜检测结果显示,脾内移植永生化肝细胞具有正常肝细胞的超微结构。结论脾内移植永生化肝细胞具有正常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白蛋白表达功能;Rts可促进永生化肝细胞SD大鼠脾脏内移植的增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千里光碱 SD大鼠 永生化肝细胞 内移植 增殖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骨髓单个核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新探索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传玉 牛振民 +13 位作者 高恩民 黄克钧 李炜 朱中玉 李牧蔚 翟亚平 张茵 段红艳 许文凯 徐予 张静 周晗 张嘉莹 沈玉祥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3期303-305,共3页
目的 :为研究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脉内移植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成人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 2 7例 ,抽取骨髓后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 ,经外周动脉穿刺插管 ,直接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注入冠脉。结果 ... 目的 :为研究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脉内移植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成人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 2 7例 ,抽取骨髓后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 ,经外周动脉穿刺插管 ,直接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注入冠脉。结果 :术后随访显示病人的活动能力明显改善 ,NYHA提高 >2级 12例 ,>1级 4例 ,EF明显提高 (36 .4± 12 .5 % ,vs 4 6 .3±10 .6 % ,P <0 .0 0 1) ,99Tc心脏ECT检查心肌缺血区可见岛状放射性同位素充盈 ,提示有部分新生心肌存在。因心肌再梗死住院 1例 ,其他 15例均无明显症状并院外存活。结论 :自体骨髓细胞移植心肌细胞成形术 ,对缺血心肌的恢复和改善病人临床心功能有肯定疗效 ,该方法在临床上安全、简单、可行 ,对病人没有明显的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个核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 治疗 缺血性心力衰竭 细胞心肌成型术
下载PDF
放射性碘标记转铁蛋白体外示踪脊髓内移植的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金柱 丁为民 +7 位作者 刘忠军 俞敏俊 田嘉禾 王凡 杜进 张小燕 李凌松 沈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 :检测间充质干细胞转铁蛋白受体 (TfR)在体外培养及移植入脊髓后的表达 ,进行体外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方法 :从胎儿血分离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免疫荧光染色和受体放射性分析鉴定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 ,用放射性... 目的 :检测间充质干细胞转铁蛋白受体 (TfR)在体外培养及移植入脊髓后的表达 ,进行体外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方法 :从胎儿血分离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免疫荧光染色和受体放射性分析鉴定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 ,用放射性碘 (12 5I)标记的铁饱和转铁蛋白 [12 5I Tf(Fe) 2 ]作为示踪剂 ,进行体外放射自显影 ,示踪移植于兔正常脊髓内的间充质干细胞 ,并对12 5I Tf(Fe) 2 在脊髓实质的弥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 :流式细胞分析、免疫荧光染色证实体外培养的人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转铁蛋白受体 ,受体放射性分析表明12 5I Tf(Fe) 2 与其受体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 (KD)为 (0 .98± 0 .12 )nmol/L ,最大结合位点 (Bmax)为每个细胞 (10 770 2± 6 2 2 6 )个。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脊髓 2d后转铁蛋白受体表达 ,10d后不表达 ,移植 2d后以12 5I Tf(Fe) 2 为示踪剂进行脊髓切片体外放射自显影 ,获得移植细胞阳性影像。离体脊髓在12 5I Tf(Fe) 2 溶液中体外孵育 ,16h后12 5I Tf(Fe) 2 弥散入全部脊髓实质。结论 :12 5I Tf(Fe) 2 作为示踪剂可以在体外示踪到脊髓内移植 2d后的间充质干细胞 ,TfR和12 5I Tf(Fe) 2 是应用核医学影像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初期活体示踪可能的生物学标志和示踪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标记转铁蛋白 转铁蛋白受体 TFR 脊髓内移植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立体定向脑内移植治疗大鼠重型颅脑损伤 被引量:6
15
作者 黎国雄 王传湄 +3 位作者 龚利平 吴江 龚良庚 田洪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立体定向脑内移植对颅脑损伤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Feeney等人的方法制成大鼠脑损伤模型,伤后24h将体外培养的胚胎神经干细胞经立体定向移植到脑损伤灶内。伤前24h、伤后24h及伤后1、2周行动物神经学缺损评分。结...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立体定向脑内移植对颅脑损伤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Feeney等人的方法制成大鼠脑损伤模型,伤后24h将体外培养的胚胎神经干细胞经立体定向移植到脑损伤灶内。伤前24h、伤后24h及伤后1、2周行动物神经学缺损评分。结果移植后1和2周,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大鼠神经学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脑组织切片中的神经元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结论经立体定向移植到脑内损伤灶的神经干细胞可存活、增殖、分化、并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神经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内移植 颅脑损伤 立体定向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血管腔内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会峰 赵志刚 白卫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6040-6043,共4页
背景:自体骨髓干细胞通过肌肉注射移植治疗肢体缺血的疗效在动物实验和临床上均得到证实。近年来,小球囊扩张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常见方法。然而,通过导管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这种干细胞移植和介入治疗结合方式在临床上常见于... 背景:自体骨髓干细胞通过肌肉注射移植治疗肢体缺血的疗效在动物实验和临床上均得到证实。近年来,小球囊扩张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常见方法。然而,通过导管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这种干细胞移植和介入治疗结合方式在临床上常见于治疗冠心病,而鲜见于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治疗。目的:多指标客观评估自体骨髓干细胞血管腔内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06/2009-06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部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51例,男27例,女2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小球囊扩张和血管腔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小球囊扩张治疗。移植前后两组患者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及移植后踝肱指数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移植2周后,实验组患者下肢疼痛症状、冷感、间歇性跛行明显缓解率、好转率、无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踝肱指数变化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所有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提示自体骨髓干细胞血管腔内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移植 自体 骨髓干细胞 糖尿病下肢闭塞症 细胞移植
下载PDF
药物性肝衰大鼠脾内移植异种肝细胞治疗前后的CD4,CD8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震宇 高蓓 +3 位作者 朱泰来 陈永田 杨春 张萍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4-227,共4页
为探讨异种肝细胞脾内移植治疗大鼠药物性肝衰的意义 ,观察大鼠肝功能、存活率及CD 4,CD8在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笔者以豚鼠肝细胞为供体 ,SD大鼠为受体 ,D -氨基半乳糖(19.5ml/ )腹腔内一次性注射 ,制作肝衰模型。 48h后将微囊化的... 为探讨异种肝细胞脾内移植治疗大鼠药物性肝衰的意义 ,观察大鼠肝功能、存活率及CD 4,CD8在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笔者以豚鼠肝细胞为供体 ,SD大鼠为受体 ,D -氨基半乳糖(19.5ml/ )腹腔内一次性注射 ,制作肝衰模型。 48h后将微囊化的游离豚鼠肝细胞移植于大鼠脾脏内。以豚鼠裸肝细胞移植及生理盐水脾脏注射为对照。移植后 14d测定存活率和肝功能 ,检查病理切片及CD 4,CD 8的变化。结果示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存活率 80 .0 % ,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2 5 .0 % )和裸肝细胞移植组 (70 .0 % ) (分别为P <0 .0 1和P <0 .0 5 )。微囊肝细胞移植组 14d总胆红素和ALT ,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裸肝细胞组。移植后 72h和 14d分别测定受体脾脏CD4,CD8淋巴细胞 ,移植后 72h ,14d微囊化肝细胞组、裸肝细胞组CD 4,CD 8均呈阳性。提示 :大鼠药物性肝衰微囊化肝细胞脾内移植后可维持受体存活 14d ,体液和细胞免疫均参与排斥反应。肝细胞微囊化处理可延迟细胞免疫的发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治疗 异种肝细胞脾内移植 CD4 CD8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脑内移植后帕金森病鼠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辉 张可成 蔡文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2-295,共4页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纹状体内单胺类递质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去甲肾上腺素,以研究肾上腺髓质脑内移植后帕金森病(PD)鼠纹状体内部分神经生化改变。结果发现肾上腺髓质脑内移植可以基本矫正...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纹状体内单胺类递质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去甲肾上腺素,以研究肾上腺髓质脑内移植后帕金森病(PD)鼠纹状体内部分神经生化改变。结果发现肾上腺髓质脑内移植可以基本矫正PD鼠异常旋转行为、弥补单胺类神经递质缺乏。研究结果提示肾上腺髓质脑内移植后可能与宿主神经组织形成神经再支配,肾上腺髓质脑内移植是治疗PD的较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 内移植 神经递质 震颤性麻痹
下载PDF
同种肝细胞脾内移植治疗大鼠肝衰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滕光菊 白雪帆 +5 位作者 黄长形 孙永涛 徐哲 聂青和 刘节 顾炳权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915-1918,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脾内同种异体移植培养的原代肝细胞与肝细胞悬液治疗大鼠药物性肝衰竭的疗效,并观察脾内移植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24h后随机分为3组进行治疗,Ⅰ组:经脾内移植体外培养3d... 目的:探讨经脾内同种异体移植培养的原代肝细胞与肝细胞悬液治疗大鼠药物性肝衰竭的疗效,并观察脾内移植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24h后随机分为3组进行治疗,Ⅰ组:经脾内移植体外培养3d的肝细胞2×107;Ⅱ组:经脾内移植预孵育8h的肝细胞悬液2×107;Ⅲ组:经脾内注射生理盐水1 mL.观察受体大鼠的存活率、肝脏功能和病理变化及移植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Ⅰ组、Ⅱ组大鼠存活率(78%,71%)与Ⅲ组大鼠存活率(23%)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肝组织病理改变较轻.而Ⅰ,Ⅱ组大鼠的存活率、肝功能改变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经HE和PAS染色证实,移植的肝细胞在受体脾内结构和功能保持较好.结论:经脾内移植的培养肝细胞和肝细胞悬液均能提高大鼠药物性肝衰竭的存活率、改善肝功能及肝脏组织病理变化.而培养肝细胞与细胞悬液相比,统计学上没有明显差异,但结果显示培养肝细胞仍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肝细胞脾内移植 大鼠 实验研究 原代肝细胞 肝细胞悬液 药物性肝衰竭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侧脑室内移植治疗脑瘫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向野 张志友 +1 位作者 杨小朋 陈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6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侧脑室内移植对脑瘫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只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脑瘫组、NSCs移植组和神经营养因子(NT-3)修饰的NSCs移植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鼠均行左侧颈动脉结扎并缺氧2h建立脑瘫模型,建模3...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侧脑室内移植对脑瘫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只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脑瘫组、NSCs移植组和神经营养因子(NT-3)修饰的NSCs移植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鼠均行左侧颈动脉结扎并缺氧2h建立脑瘫模型,建模3d后分别对两移植组进行侧脑室NSCs以及NT-3修饰的NSCs移植。移植后第46天,开始对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以及行为学能力进行评估,学习记忆能力连续测5d。之后取鼠脑组织行病理学检测。结果①Morris水迷宫:正常组、两组移植组大鼠逃避潜伏期与脑瘫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②足印试验:正常组、两移植组潜伏期与脑瘫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右侧后肢足印重复也明显好于脑瘫组,足印间距减小,且稳定(P<0.05);③平衡木试验:与脑瘫组比较,正常组、移植组潜伏期时间明显缩短,后足滑脱次数明显减少(P<0.05);④组织病理学HE染色结果:脑瘫组鼠侧脑室周围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和排列紊乱,局部囊性变和炎性细胞聚积;NSCs移植组鼠脑组织结构破坏以及细胞形态较脑瘫组有所改善;NT-3移植组恢复情况更好,细胞形态趋于正常。结论经侧脑室移植外源性NSCs可明显改善脑瘫鼠脑组织的病理损伤和促进其神经行为学及学习记忆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神经干细胞 侧脑室内移植 功能恢复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