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子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从生物学基础到竹林培育学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清培 欧阳明 +6 位作者 杨光耀 宋庆妮 郭春兰 方向民 陈昕 黄兰 陈伏生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4-278,共15页
竹子生态经营与养分管理需要一个系统化的理论做指导。该文试以多重元素含量及比率为线索,归纳近年竹子生物学、生态学、培育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期形成竹子生态化学计量学,为竹林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综述认为:(1)竹子具有独特... 竹子生态经营与养分管理需要一个系统化的理论做指导。该文试以多重元素含量及比率为线索,归纳近年竹子生物学、生态学、培育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期形成竹子生态化学计量学,为竹林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综述认为:(1)竹子具有独特的化学计量内平衡特征,其叶片C:N:P平均值为380:16:1;(2)竹子器官、年龄、发育阶段等内在因素和土壤、气候、采伐等外部环境都会影响竹子化学计量内平衡;(3)竹子生态化学计量变化会影响开花结实、发笋成竹、养分吸收、光合作用、克隆扩张、群落发展等生理生态学过程,也影响到竹材(笋)数量与品质的形成;(4)生态化学计量学原理已初步用于指导竹林养分诊断、平衡施肥和优质高产培育等生产实践。可见竹子生态化学计量学可将竹子生物特性、生态过程和生产经营紧密联系起来,然而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开始,建议今后应加强多竹种多重元素内平衡维持机制、竹材(笋)品质形成原理、竹子-土壤互作过程、养分诊断与平衡施肥、竹林生态系统养分优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以促进竹林生产和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子 生态化学计量学 内稳性假说 生长速率假说 适配与错配 养分诊断 平衡施肥 生态系统优化管理 竹林培育
原文传递
生态化学计量学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理论体系中作用初探 被引量:16
2
作者 于贵瑞 李轩然 +2 位作者 赵宁 何念鹏 王秋凤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1-890,共10页
生态化学计量学(Ecological stoichiometry)是利用元素比率来研究生态过程和生态作用的学科,它通过化学计量关系将从分子至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有机联系起来,已成为联系微观与宏观生态学研究的有力工具。生态化学计量学的两个非常重要的... 生态化学计量学(Ecological stoichiometry)是利用元素比率来研究生态过程和生态作用的学科,它通过化学计量关系将从分子至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有机联系起来,已成为联系微观与宏观生态学研究的有力工具。生态化学计量学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假设是内稳性假说(Homeostatic hypothesis)和生长率假说(Growth rate hypothesis),已在不同的研究层次上得到了验证或应用。前者是指在生活环境(或资源)的化学元素组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生物体具有的保持自身化学元素组成相对稳定的能力;后者是指生物体的C∶N∶P比率对其生长速率具有较强的调控作用,通常生长速率较高的组分会具有高的N∶C和P∶C比以及较低的N∶P比值。经过近20年的发展,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已从化学计量内稳性较高的水生生态系统扩展到化学计量特征变化范围较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研究对象已涉及酶、微生物、动物、植物、食物链和食物网等多个层次,并逐渐被应用于解决或预测区域甚至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系统不同组分的C∶N∶P计量关系的内稳性以及其生长率与异速分配相适应的调节机理,是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机制之一。然而,目前学术界还未对生态化学计量学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理论体系中的作用给予关注,更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系统性的论述。本文回顾了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不同领域的进展与应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化学计量学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理论体系中的潜在作用,并展望了生态化学计量学与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理论整合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重点发展方向,期望能推动相关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内稳性假说 生长率假说 元素比率 生态化学计量学 结构 养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