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中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伟华 李杰 +6 位作者 张新 罗鸿 马宁 刘东海 乔晨晖 李继峰 朱耀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9-832,共4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接受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2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EVH)66例为研究组,男性35例... 目的探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接受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2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EVH)66例为研究组,男性35例,女性31例,年龄60.30±7.92岁,体质量69.77±10.66 kg;同期行开放获取大隐静脉(OVH)的139例为对照组,男性109例,女性30例,年龄59.20±8.37岁,体质量71.16±9.91 kg。结果 20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EVH组围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为3.03%;OVH组死亡5例,死亡率为3.60%,两组围术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OVH组围术期发生急性心梗3例,发生率为2.16%,EVH组1例,发生率1.52%,亦无统计学差异;低心排综合征OVH组4例(2.88%),EVH组2例(3.03%),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随访OVH组有8例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为8.80%;EVH组5例,发生率为8.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再发心梗;2年静脉桥血管通畅率,OVH组为83.59%,EVH组为82.22%,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73)。结论 EVH在减低术后下肢伤口并发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中期通畅率同常规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而远期临床效果仍需进一步临床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获取大静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中期临床效果
下载PDF
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技术在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居兵 董然 +5 位作者 刘韬帅 李扬 赵洋 张魁 刘锐 许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615-616,619,共3页
目的:总结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技术(EVH)在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的应用以及早中期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11病区73例采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技术的CABG术早期、中期结果。... 目的:总结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技术(EVH)在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的应用以及早中期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11病区73例采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技术的CABG术早期、中期结果。结果:下肢切口为(4.0±2.0)cm;大隐静脉取材长度(32.1±6.8)cm,获取时间为(50.0±12.9)分钟。静脉壁损伤需要7-0Prolene线修补的漏口数平均为1.3个。1例术中转为开放获取大隐静脉,所有患者术后无下肢切口感染。围手术期无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死亡事件发生。随访65例,随访时间1~34个月。冠状动脉CTA显示大隐静脉总体通畅率为86.0%。结论: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技术可能带来良好的早期和中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
下载PDF
内窥镜大隐静脉采集术与直视采集术的对比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国涛 刘兴荣 +4 位作者 张超纪 刘剑州 苗齐 蒋超 毛睿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0-423,共4页
目的通过对直视下大隐静脉采集方法 (OVH)和内窥镜下采集方法 (EVH)带来的损伤和恢复情况进行对比,探讨内窥镜下大隐静脉采集术是否有益于降低下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33例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冠心病患者,... 目的通过对直视下大隐静脉采集方法 (OVH)和内窥镜下采集方法 (EVH)带来的损伤和恢复情况进行对比,探讨内窥镜下大隐静脉采集术是否有益于降低下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33例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大隐静脉采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EVH)和对照组(OVH),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后下肢并发症(如皮下血肿、伤口感染等)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桥血管近远期通畅率等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伤口愈合不良、伤口感染、下肢疼痛、下肢皮肤麻木感、下肢水肿的发生率等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下血肿的发生率、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桥血管近远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下大隐静脉采集术与传统采集方法比较,不影响桥血管的近远期通畅率,能显著减少下肢相关并发症,有助于患者的下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大隐静脉采集 直视下大隐静脉采集 下肢并发症 大隐静脉桥血管近远期通畅率
下载PDF
内窥镜辅助下大隐静脉采集术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何珂帅 李芝 +3 位作者 徐海粟 潘柯 魏磊 孙浩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比较内窥镜辅助下大隐静脉采集术(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与常规切开法(open vein harvesting,OVH)获取大隐静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EVH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中应用的... 目的:比较内窥镜辅助下大隐静脉采集术(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与常规切开法(open vein harvesting,OVH)获取大隐静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EVH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1年7月80例行CABG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根据大隐静脉获取方式,将患者分为EVH组40例与OVH组40例,观察术前、术中及术后指标。结果:EVH组与OVH组术中及术后观察资料相比,手术时间(P=0.370)、搭桥总数(P=0.819)、大隐静脉修补次数(P=0.474)、术后机械通气时间(P=0.080)、术后住院时间(P=0.994)、二次开胸止血率(P=1.000)、围术期死亡率(P=1.000)、住院总费用(P=0.078)及不良事件发生率(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OVH组相比较,EVH组下肢切口长度(P<0.001)明显缩短,术后下肢切口疼痛(P<0.001)、麻木(P=0.025)及脂肪液化(P=0.005)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VH可显著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CABG术后的下肢并发症,术后下肢的疼痛、麻木感及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患者早日下地活动,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辅助下大隐静脉采集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 切口愈合不良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内镜大隐静脉获取术136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郑毅 万峰 +6 位作者 凌云鹏 陈彧 江龙 周继梧 肖连波 宋书田 张玉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小切口获取大隐静脉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价值。方法411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依据患者意愿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及传统开放大切口手术获取大隐静脉,其中136例应用内镜静脉获取术(endoscop icve in harvesting,EVH),275...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小切口获取大隐静脉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价值。方法411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依据患者意愿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及传统开放大切口手术获取大隐静脉,其中136例应用内镜静脉获取术(endoscop icve in harvesting,EVH),275例应用开放静脉获取术(open ve in harvesting,OVH),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下肢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VH组下肢切口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4%(25/136),显著低于OVH组36.7%(101/275)(2χ=14.406,P=0.000),其中下肢浮肿、感觉异常、血肿和液化发生率EVH组均低于OVH组,分别为1.5%(2/136)vs.35.3%(97/275)(2χ=56.861,P=0.000)、7.4%(10/136)vs.33.8%(93/275)(2χ=33.937,P=0.000)、16.2%(22/136)vs.27.3%(75/275)(2χ=6.214,P=0.013)和0.7%(1/136)vs.8.7%(24/275)(2χ=10.174,P=0.001)。总手术时间EVH组为(226.3±28.5)m in,OVH组为(224.7±19.2)m in,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673,P=0.502)。血管桥早期失功EVH组和OVH组各发生1例,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χ=0.000,P=1.000)。远端吻合口数目EVH组(3.6±0.8)个,OVH组(3.3±1.0)个,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049,P=0.002),但临床意义不明显。结论内镜大隐静脉获取术可以显著降低高危患者的切口相关并发症,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和血管桥早期失功发生率,亦不会减少远端吻合口数量而影响冠状动脉的完全再血管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 大隐静脉 内镜 大隐静脉获取
下载PDF
不接触大隐静脉获取术、内镜辅助下获取大隐静脉及切开法获取大隐静脉技术获取冠脉旁路移植血管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丁付燕 孟树萍 +3 位作者 刘超 刘富荣 朱佳璐 胡延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770-2774,共5页
目的探究不接触大隐静脉获取术(non-touch acquisition technology,No-touch)、内镜辅助下获取大隐静脉(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及传统切开法获取大隐静脉(open vein harvesting,OVH)技术获取冠脉旁路移植血管在非体外循环冠... 目的探究不接触大隐静脉获取术(non-touch acquisition technology,No-touch)、内镜辅助下获取大隐静脉(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及传统切开法获取大隐静脉(open vein harvesting,OVH)技术获取冠脉旁路移植血管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应用大隐静脉作旁路移植材料、择期行OPCABG的患者268例。根据静脉获取方式分为3组,No-touch组91例、OVH组89例和EVH组88例。观察术后切口、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EVH切口大小明显小于No-touch组、OVH组;EVH组围术期、术后6个月及1年随访,腿部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No-touch组、OVH组(P <0.05);No-touch组近期通畅率较EVH组、OV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时间No-touch组与OVH组在获取大隐静脉的时间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形态结构对比,No-touch组与EVH组较OVH组血管内皮细胞保留更完整。结论三种大隐静脉获取术中,EVH在切口大小、围术期及术后并发症方面较No-touch组、OVH组存在明显优势;光镜下No-touch组与EVH组血管内皮细胞保存更为完整,临床上EVH术安全性和可行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获取 冠状旁路移植 不接触大隐静脉获取 内镜获取
下载PDF
内窥镜大隐静脉采集术与直视采集术效果对比分析
7
作者 段超 周传江 《手术电子杂志》 2022年第1期25-27,43,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内窥镜大隐静脉采集术与直视采集术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9年12月笔者诊治的68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行直视下大隐静脉采集术,实验组行内窥镜大隐静脉采集术,各3... 目的对比、分析内窥镜大隐静脉采集术与直视采集术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9年12月笔者诊治的68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行直视下大隐静脉采集术,实验组行内窥镜大隐静脉采集术,各34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近远期桥血管通畅率.结果相比对照组,实验组获取静脉手术时间、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更短,腿部伤口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1年、3年时桥血管通畅率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相比直视下大隐静脉采集术,内窥镜下大隐静脉采集术效果更佳,可减少患者切口长度,易于患者术后恢复,且不影响近远期桥血管通畅率,可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大隐静脉采集 直视下大隐静脉采集 冠脉旁路移植
下载PDF
7例内镜下大隐静脉获取术的手术配合
8
作者 刘英乔 杨润亭 汪贵茹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6年第04X期98-98,共1页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采用内窥镜下获取大隐静脉作为血管桥材料,本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美观等优点。此种手术方法可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利于病情恢复。
关键词 内窥镜 大隐静脉获取 中护理
下载PDF
内窥镜下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马露 程兆云 +6 位作者 侯剑峰 王圣 胡俊龙 张华坤 郑道阔 赵勇 刘前进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比较内窥镜技术与常规开放式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探讨内窥镜下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202例,其中采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者103例为内窥... 目的比较内窥镜技术与常规开放式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探讨内窥镜下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202例,其中采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者103例为内窥镜组,采用常规开放式获取大隐静脉者99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毕静脉桥总干平均血流量和搏动指数、术中输血比率、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围术期病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1、2、3天肌酸激酶同工酶和高敏肌钙蛋白T水平、术后左室射血分数、术后住院时间,观察2组患者术后1周下肢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内窥镜组术后下肢切口麻木、水肿和疼痛发生率(5.8%、6.8%、7.8%)低于对照组(22.2%、20.2%、25.3%)(P<0.05),内窥镜组糖尿病患者术后下肢切口麻木、水肿和疼痛发生率(2.9%、2.9%、5.9%)低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25.6%、30.8%、30.8%)(P<0.05);内窥镜组术后第1、2、3天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194.90(122.10,314.50)、150.50(88.40,223.30)、115.10(67.00,174.30)ng/L]和肌酸激酶同工酶[5.16(3.45,9.52)、3.56(2.15,5.65)、1.87(1.11,2.78)μg/L]与对照组[164.40(92.00,248.40)、122.80(69.90,224.50)、87.64(36.70,152.50)ng/L,4.96(3.33,9.31)、3.50(2.53,4.63)、1.94(1.21,2.85)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天,2组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依次降低(P<0.05),均高于术前(P<0.05);内窥镜组术毕静脉桥总干平均血流量[(69.41±39.25)mL/min]和搏动指数(1.91±0.71)与对照组[(78.58±35.74)mL/min、1.92±0.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比率、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术后左室射血分数、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术期病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下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有良好的围术期效果,与传统获取大隐静脉的方法相比,可减少下肢伤口麻木、疼痛和水肿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微创 内窥镜下获取大隐静脉
原文传递
内窥镜下大隐静脉获取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10
作者 轩继中 程兆云 《临床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102-103,共2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微创心脏外科获得了迅猛发展,给传统心脏外科带来很大冲击。而内窥镜下大隐静脉获取术也是这个时期的产物,1994年Lumsden和Eaves_20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内窥镜下大隐静脉获取(EVH),此后EVH技术逐渐在国外广泛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微创心脏外科获得了迅猛发展,给传统心脏外科带来很大冲击。而内窥镜下大隐静脉获取术也是这个时期的产物,1994年Lumsden和Eaves_20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内窥镜下大隐静脉获取(EVH),此后EVH技术逐渐在国外广泛开展并引人中国,近10年来,我国很多大的医学中心已成功甚至成熟开展此项技术,并发表了大量单中心研究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获取 内窥镜 临床应用 微创心脏外科 单中心研究 世界首例 医学中心 evh
原文传递
内窥镜取大隐静脉术中的二氧化碳气栓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正清 路万里 +4 位作者 张建亮 靖文斌 程文莉 于恩杰 刘晓程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16,115,共2页
2004年5月至2009年1O月,我们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有118例接受了内窥镜微创取大隐静脉(EVH),其间经食管超声(TEE)监测心腔内CO2气栓,现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大隐静脉 内窥镜 二氧化碳 气栓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2009年 经食管超声 CO2
原文传递
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技术、预后、思考与争议
12
作者 Shahzad G.Raja Zubair Sarang 朱贤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45-251,共7页
移植血管的选择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短期及远期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患者术后的平稳恢复,长期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避免二次干预都和冠状动脉血管桥的通畅密不可分。考虑到桥血管远期通畅率以及术后生存率,乳内动脉是CABG患者桥血管... 移植血管的选择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短期及远期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患者术后的平稳恢复,长期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避免二次干预都和冠状动脉血管桥的通畅密不可分。考虑到桥血管远期通畅率以及术后生存率,乳内动脉是CABG患者桥血管的首选。但是,当患者存在多根冠状动脉需要搭桥时,大隐静脉仍然被广泛应用。大隐静脉获取的传统方法是采用自脚踝至腹股沟开放切口,称为开放性大隐静脉获取术(OVH)。但是这样的取桥方法会引起腿部手术切口疼痛以及感染。此外,如此长的伤口会让患者感觉极不美观。切口相关并发症以及患者对美观的需求促使内窥镜大隐静脉获取术(EVH)的产生。对于OVH和EVH两种术式,既往的文献表明EVH可以减少切口相关并发症,满足患者的美观需求,缩短住院时间,并减轻术后切口的疼痛。尽管EVH具有上述已知的优点,但是也有报道认为内窥镜技术存在损伤静脉的风险,同时在静脉桥的通畅度以及临床预后等方面存在潜在的不利因素,这些都限制了EVH的广泛应用。本综述将对EVH的技术、预后、思考以及争议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下获取大隐静脉(evh) 移植血管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 长的大隐静脉(LSV) 开放式大隐静脉获取(OVH)
原文传递
内窥镜下与传统切开获取大隐静脉患者临床预后及静脉桥血管术后下肢并发症的比较研究探寻
13
作者 孙盛斌 商宏伟 +1 位作者 白云鹏 郭志刚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22期4-6,共3页
目的:对比内窥镜下与传统切开获取大隐静脉患者临床预后情况,评价静脉桥血管术后下肢并发症情况。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2月,研究对象为本院在该时间内收治的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100例,其中内窥镜下获取大隐静脉患... 目的:对比内窥镜下与传统切开获取大隐静脉患者临床预后情况,评价静脉桥血管术后下肢并发症情况。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2月,研究对象为本院在该时间内收治的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100例,其中内窥镜下获取大隐静脉患者50例纳入观察组,将传统切开获取大隐静脉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早期预后以及静脉桥血管术后下肢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均无心梗发生,且均成功出院;两组患者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二次缝合愈合率、下肢疼痛+麻木率高于观察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下肢血肿、感染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均无死亡。结论:内窥镜下与传统切开获取大隐静脉患者的短期预后相当,传统切开并发症以二次缝合愈合、下肢疼痛+麻木为主,内窥镜下以血肿为主,各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内窥镜 传统切开 大隐静脉 临床预后 并发症
下载PDF
内窥镜大隐静脉采集术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173例分析
14
作者 雷军荣 刘锋锋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5期3682-3682,共1页
大隐静脉是作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最常用的血管桥移植材料之一,目前多个心脏中心仍旧采用全程切开法,常见的腿部并发症有蜂窝织炎、淋巴管炎、脓性分泌物、干痂形成后的伤口裂开和脂肪液化等,报道的发生率为1.5%~24%。
关键词 静脉/外科学 内窥镜检查 冠状动脉分流
原文传递
内镜采集大隐静脉在CABG术中的应用及组织学评估 被引量:19
15
作者 袁彪 赵胜 +2 位作者 黄陈军 赵忠 朱小鸾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应用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对减少下肢切口并发症的效果,并通过组织学改变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2003年8月至2005年8月对256例CABG病人使用VasoView5内窥镜系统采集大隐静脉。对常规切开及内窥镜采集...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应用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对减少下肢切口并发症的效果,并通过组织学改变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2003年8月至2005年8月对256例CABG病人使用VasoView5内窥镜系统采集大隐静脉。对常规切开及内窥镜采集的大隐静脉各10例的静脉近端和远端4mm做光镜和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 全组病人无皮肤切口感染、下肢水肿、淋巴管炎和脂肪坏死等并发症发生。平均获取大隐静脉桥血管2.2支,平均耗时(45±20)d。平均卧床2~3d。光镜和电子显微镜显示的大隐静脉组织学结构差异不显著。结论 CABG应用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能够减少创伤,明显降低术后下肢并发症,尤其对肥胖、糖尿病病人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术后下肢切口疼痛,提高病人术后活动能力,减少卧床与住院时间。且内窥镜方法和切开法具有同样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 静脉 后并发症 内窥镜 组织学
原文传递
内镜采集大隐静脉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573例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殊 吴海波 +2 位作者 王辉山 王强 张建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204-208,共5页
目的对单中心8年间的1 57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内镜大隐静脉采集术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评估及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应用内镜采集大隐静脉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共计1 573例,观察并分... 目的对单中心8年间的1 57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内镜大隐静脉采集术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评估及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应用内镜采集大隐静脉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共计1 573例,观察并分析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术后室颤等与血管桥采集质量相关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观察下肢术后疼痛、水肿、切口感染等情况。集中选取2014年3月至5月间连续70例应用内镜采集大隐静脉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于术后1周复查64排冠状动脉CT评估术后近期血管桥通畅情况。结果应用内镜采集的大隐静脉大体质量满意。住院期间死亡患者共18例。其中出现术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9例,死亡5例;出现术后频发室颤5例,死亡4例;出现术后脑梗死12例,死亡5例;出现4例多脏器功能衰竭,均死亡。术后下肢水肿和切口疼痛明显减轻,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情况明显减少。术后近期血管桥通畅情况理想。结论长时间大样本量的应用,充分证明内镜大隐静脉采集术具有微创、减轻疼痛等优点,加快恢复进程,避免大面积瘢痕形成后导致运动不便,加之远期的美容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是一项成熟有效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内镜大隐静脉获取
原文传递
静脉获取术后丹毒反复发作1例
17
作者 何为明 杜予 《人民军医》 2013年第11期1275-1275,共1页
1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因右下肢肿痛伴发热3天就诊。患者1年前因冠心病在体系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开放性获取右下肢大隐静脉,术后6个月内已反复3次出现右下肢肿痛,在外院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查体:体温39.2℃,右下肢内踝... 1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因右下肢肿痛伴发热3天就诊。患者1年前因冠心病在体系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开放性获取右下肢大隐静脉,术后6个月内已反复3次出现右下肢肿痛,在外院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查体:体温39.2℃,右下肢内踝上方至膝关节见长约20cm纵行手术瘢痕,周围皮肤红肿、稍隆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 获取 丹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