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与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晓青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80-83,87,共5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与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90例L5~S1... 目的探究与分析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与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90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手术类型分为PETD组及PEID组,每组各45例。PETD组给予PETD治疗,PEID组给予PEI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随访1个月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情况、固定节段及头侧邻近节段的椎间活动度、影像学髓核信号分级。结果PEID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短于PETD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少于PETD组,术中出血量少于PE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EID组治疗后VAS及ODI低于PE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固定节段椎间ROM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EID组治疗后固定节段的椎间隙高度高于PE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固定节段及头侧邻近节段的影像学髓核信号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固定节段及头侧邻近节段的影像学髓核信号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指标表现较好,能够明显缓解疼痛程度以及功能障碍,并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盘切除 经椎板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盘切除 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术联合腰痛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孟庆涛 王强 刘振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24期3729-373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术联合腰痛宁治疗腰椎间盘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57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放手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实施...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术联合腰痛宁治疗腰椎间盘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57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放手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实施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术联合腰痛宁治疗,对比两组腰椎功能和各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临床体征等评分及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7.67±1.75)分比(5.25±1.34)分、(12.35±2.56)分比(8.75±1.67)分、(6.97±0.94)分比(4.25±0.64)分、(22.78±3.54)分比(18.57±2.65)分,均P<0.05];试验组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35.24±25.37)pg·ml^-1比(167.23±28.46)pg·ml^-1、(215.31±35.06)pg·ml^-1比(246.25±38.12)pg·ml^-1、(26.34±6.25)pg·ml^-1比(34.16±8.52)pg·ml^-1、(17.45±5.12)pg·ml^-1比(24.16±6.34)pg·ml^-1,均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术联合腰痛宁应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其机体功能恢复,减少机体细胞炎症的发生,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盘突出 经皮椎孔脊柱内窥 腰痛宁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学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7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9例,采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9例,采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显著改善(P<0.01)。结论: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盘切除 腰椎盘突出症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伟 关健 张然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8期169-172,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来源于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住院的80例青少年LDH患者,根据抽签法分组,对比组(n=40)接受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来源于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住院的80例青少年LDH患者,根据抽签法分组,对比组(n=40)接受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40)接受PELD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治疗优良率、ODI指数、VAS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比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比组,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5.00%)高于对比组(75.00%),观察组术后7 d ODI指数、VA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0%)、6个月内复发率(0)低于对比组(20.00%、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手术可有效缩小青少年LDH手术切口,改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降低复发率,近、远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内窥镜椎盘切除 青少年 腰椎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下载PDF
不同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李龙 代益博 +2 位作者 孙英杰 胥世凡 石新成 《交通医学》 2023年第4期405-407,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内窥镜下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和经皮内窥镜下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目的:比较经皮内窥镜下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和经皮内窥镜下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效果。方法:L5/S1 LDH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PETD治疗,观察组行PEI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12个月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功能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分别为64.39±11.23 min、176.98±25.35 mL和4.95±0.98次,低于对照组的82.39±13.88 min、201.70±36.90 mL和18.32±4.8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VAS、JOA、ODI评分分别为6.69±2.74分、11.38±0.90分和63.90±4.91分,对照组分别为6.79±2.59分、11.44±1.00分和63.74±4.95分,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VAS、JOA、ODI评分分别为2.38±0.94分、26.75±1.89分和22.68±3.21分,对照组分别为2.43±1.03分、26.67±1.81分和22.65±3.21分,两组各项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对照组为7.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D与PEID两种术式均能有效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但PEID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下椎孔入路椎盘切除 经皮内窥镜下椎板入路椎盘切除 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后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曾建勇 范洪武 +3 位作者 张云涛 陈亮 陶勇 湛鹏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748-751,共4页
目的:应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其临床优势。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和研究组(PTED),每组各50... 目的:应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其临床优势。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和研究组(PTED),每组各50例。记录两组手术基本情况,评估患者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腰部疼痛、症状及腰部功能障碍改善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0.63±0.30)cm、(72.41±7.15)mL、(63.48±6.33)h和(4.11±0.57)d,均低于对照组的(1.85±0.38)cm、(89.62±7.60)mL、(75.31±6.42)h和(6.98±0.6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和92.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和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功能评价表(M-JOA)评分为(23.14±1.29)分,高于对照组(20.86±1.25)分,研究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13.05±2.84)分和(1.83±0.42)分,均低于对照组(16.18±2.72)分和(2.90±0.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创伤小,恢复较快,且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疼痛显著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盘突出症 经皮椎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盘切除(PTED) 小切口椎板开窗椎盘髓核摘除 临床疗效 腰椎功能 疼痛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赵绍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36-38,共3页
对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予以评价。方法 选择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两组。以常规手术治疗(41例,对照组)和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术(41例,治疗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评价指... 对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予以评价。方法 选择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两组。以常规手术治疗(41例,对照组)和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术(41例,治疗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评价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术进行治疗,能迅速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减少不良反应,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盘突出症 经皮椎孔脊柱内窥 腰椎功能 疼痛 心理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旁中央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小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8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旁中央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4例旁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旁中央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4例旁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及主诉疼痛分级法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研究组手术切口长度及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8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46%(P<0.05)。结论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旁中央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关节疼痛,缩短其术后卧床时间,且手术切口小,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中央型腰椎椎盘突出症 经椎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盘切除 椎板开窗椎盘切除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评析
9
作者 姚竣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6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合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对其进行... 目的:探讨分析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合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这50例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2%,其平均手术时间为(52.6±5.7)min,其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6.8±5.4)ml。手术后,这50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其VAS评分及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手术前,P<0.05。结论: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盘突出症 经皮椎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盘切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颜廷振 吕超亮 +2 位作者 魏彦春 牛士贞 孙国庆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933-936,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后3月收治的L5S1椎间盘突出并获得随访患者86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椎间孔镜组(43例)及开窗组(43例)。所...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后3月收治的L5S1椎间盘突出并获得随访患者86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椎间孔镜组(43例)及开窗组(43例)。所有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椎间孔镜组采用全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rcute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开窗组采用经典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等一般情况,记录手术前后患肢疼痛及腰部疼痛的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采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疗效,并通过MRI观察术后椎旁肌残存率。结果:PEID组及FD组皮肤切口长度分别为(0.7±0.1) cm和(5.0±1.8) cm,出血量分别为(8.0±3.0) ml和(62.0±50.5) ml,住院时间分别为(3.0±1.5) d和(11.0±2.5) d,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1.0±0.5) d和(3.0±0.8)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及术后1年两组患肢疼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ID及FD组术后24 h腰痛VAS评分分别为2.99±0.32和5.44±1.31,术后1年分别为1.56±0.60和3.05±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D组肌酸激酶术后24、48 h较PEID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1年,PEID及FD组Macnab优良率分别93%和95%。通过MRI观察,PEID组术后1年椎旁多裂肌残存率明显高于开窗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损伤、血管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两种方法在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均安全可靠,可取得满意效果,但在椎旁肌保护、手术切口、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等指标上,椎间孔镜更具优势,更符合微创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移位 盘摘除 经皮内窥镜椎板入路椎盘切除 开窗髓核摘除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激反应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钟如意 裴付来 +2 位作者 黄昌佳 万张辉 茆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应激反应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2016年6月~2020年6月84例老年LDH患者,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BEI...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应激反应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2016年6月~2020年6月84例老年LDH患者,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FD)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JO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ACTH、INS、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 VAS评分均低于术前,而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8%)虽低于对照组(1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LDH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应激反应、疼痛感较轻,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内窥镜下椎盘切除 BEIS技 老年患者 腰椎盘突出症 应激反应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与经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比较
12
作者 唐宏阳 支慧 +1 位作者 赵丹丹 刘靖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20期9-12,共4页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及经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的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LDH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38例行PETD治疗者为甲...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及经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的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LDH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38例行PETD治疗者为甲组,38例行PEID治疗者为乙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临床疗效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乙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短于甲组,术中X线的放射次数少于甲组(P<0.05);治疗后,甲组优良率(86.84%,33/38)与乙组(89.47%,34/3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均升高,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降低(P均<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D、PEID在LDH的治疗中,临床疗效、腰椎功能恢复情况效果相当,但PEID术能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术中X线的放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盘突出 经椎孔入路内窥镜下椎盘切除 经椎板入路内窥镜下椎盘切除 腰椎功能
原文传递
PETD、PEID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宋国瑞 张波 +4 位作者 孙克宁 程萌旗 张晨 刘子歌 陈德胜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4期66-69,共4页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选取L5~S1 LDH患者80例,40例行PETD(PETD组),40例行PEID(PEID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选取L5~S1 LDH患者80例,40例行PETD(PETD组),40例行PEID(PEID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椎间隙感染)及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分)和改良的MacNab疗效。结果与PEID组比较,PETD组手术时间长,术中X线透视次数多(P均<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 d^12个月VAS、ODI评分均降低(P均<0.05);与同组术后1 d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VAS、ODI评分均降低(P均<0.05)。结论PETD、PEID治疗L5~S1 LDH效果相当,但PETD较PEID手术时间长、术中X线次数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盘突出症 经椎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盘切除 经椎板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盘切除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及三维重建评估髂嵴对L_(5)-S_(1)经椎间孔穿刺置管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诚 卢洋 陈晓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8-142,共5页
目的通过CT影像资料及三维重建斜矢状位图像分析髂嵴对腰5-骶1(L_(5)-S_(1))经椎间孔穿刺置管可行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腹盆腔CT检查的无腰椎和骨盆骨性病变及局部软组织病变的30~50岁成年人的CT影像资料及重... 目的通过CT影像资料及三维重建斜矢状位图像分析髂嵴对腰5-骶1(L_(5)-S_(1))经椎间孔穿刺置管可行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腹盆腔CT检查的无腰椎和骨盆骨性病变及局部软组织病变的30~50岁成年人的CT影像资料及重建目标斜矢状位图像,根据穿刺置管可行性将入组测量样本分为可穿刺置管组(Ⅰ组)和不可穿刺置管组(Ⅱ组),对比分析两组的影像图像中穿刺头倾角(α)、髂骨外展角(β)、髂嵴间距离(a)、骶髂关节间距离(b)、S_(1)椎体上关节突高度(c)、髂嵴高度(d)及斜矢状位图像中S_(1)椎体上关节突高度(c’)之间的差异,分析相关影像指标、斜矢状位图像中髂嵴对穿刺置管的影响。结果影像测量结果显示,Ⅰ组与Ⅱ组的高、低髂嵴例数分别为117/58 vs.63/0,男性/女性为64/111 vs.56/7;Ⅰ组影像测量指标α、b、c高于Ⅱ组(34.77±4.86 vs.31.11±5.16,P<0.001;137.19±19.24 vs.128.56±20.73,P=0.003;14.34±2.38 vs.13.02±2.68,P<0.001),而d低于Ⅱ组(27.51±6.73 vs.37.65±6.35,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通过CT重建方法分析发现,斜矢状位中c’与CT扫描冠状位中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99±2.53 vs.13.93±2.40,P=0.465)。结论基于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术前可以更加全面、有效评估髂嵴对L_(5)-S_(1)行椎间孔穿刺置管的影响,髂嵴“内聚”程度和髂嵴高度是评估的关键因素,髂嵴外观为“宽”且“低”时,穿刺置管更容易,因此,女性可成功穿刺置管的概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微创手 腰椎盘突出症 孔入路内窥镜下腰椎盘切除 三维重建 穿刺置管 高髂嵴
下载PDF
内镜与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并发症与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宏达 冯波 +7 位作者 王秀双 胡鹏 孙兆忠 田霖 耿晓鹏 窦永峰 王光林 房清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85-790,共6页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与扩张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12年10月~2018年9月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228例,采用经椎间孔内窥镜手术114例(TESSYS技术),采用扩张通道椎板间开窗...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与扩张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12年10月~2018年9月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228例,采用经椎间孔内窥镜手术114例(TESSYS技术),采用扩张通道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11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并发症和随访结果,采用VAS、OD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中并发症方面,共发生硬脊膜撕裂3例,内镜组1例,通道组2例;神经根急性损伤4例,内镜组3例,通道组1例;全脊髓麻醉1例,为内镜组患者;椎管内持续出血2例,两组各1例。内镜组在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通道组(P<0.05);但是内镜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通道组(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迟发性神经损伤2例,两组各1例;血栓性静脉炎2例,两组各1例;感染2例,两组各1例。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随访过程中,复发2例,两组各1例。至末次随访时,228例患者总体并发症率为7.46%,内镜组为7.89%,通道组为7.02%,两组间差异无纹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腰痛VAS和腿痛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间在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疗效,内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内镜技术与通道技术总体并发症率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盘突出症 经皮椎内窥镜下椎盘切除 通道微创椎盘切除 并发症
原文传递
UBE与PEID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16
作者 尚静 庞盼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71-0075,共5页
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与经皮脊柱内窥镜下经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萍乡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腰5-骶1 LDH患者资料,根据其不同手术方案分为... 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与经皮脊柱内窥镜下经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萍乡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腰5-骶1 LDH患者资料,根据其不同手术方案分为2组;统计并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效果、椎管容积、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手术时间,3个月椎管容积,并发症总发生率(P<0.05);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相关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BE与PEID治疗腰5-骶1 LDH患者疗效相当,均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使腰椎功能恢复,但UBE手术时间较长,且利于改善椎管容积,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盘突出症 腰5-骶1 单边双通道内镜技 经皮脊柱内窥镜下经椎板入路椎盘切除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游离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琨 伦登兴 +2 位作者 徐兆万 庄青山 陈乃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203-220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游离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于2018年6月-2020年1月采用经皮椎弓根入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32例游离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游离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于2018年6月-2020年1月采用经皮椎弓根入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32例游离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影像学检查,并行术前及术后腰腿痛VAS及0D1评分。[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2例患者术后出现痛觉过敏及下肢轻度麻木,活动无异常:末次随访临床评定:优30例,良2例。[结论]经皮椎弓根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游离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获得满意的术后效果、临床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盘突出症 经皮椎内窥镜下椎盘切除 通道微创椎盘切除 椎弓根入路
原文传递
胃镜检查及牛奶^99mTc—EHIDA试验确定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菁 贾博琦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664-666,共3页
对101名慢性胃炎病人对比研究了胃镜检查及牛奶^99mTc-EHIDA试验两种确定十二指肠反流的方法,胃镜检查确定反流阳性者61例(60.4%),而牛奶^99mTc-EHIDA试验显示反流阳性者仅40例(39.6%。胃镜检查阳性率过高的原因是有较多的假... 对101名慢性胃炎病人对比研究了胃镜检查及牛奶^99mTc-EHIDA试验两种确定十二指肠反流的方法,胃镜检查确定反流阳性者61例(60.4%),而牛奶^99mTc-EHIDA试验显示反流阳性者仅40例(39.6%。胃镜检查阳性率过高的原因是有较多的假阳性病例(25例)。胃镜检查不家假阴性结果(4例)。胃内放射性与静脉注入总放射性比率测定表明牛奶^99mTc-EHIDA试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1.4%时即可呈阳性),而且可以精确反映反流的有无及严重程度。因此,在确定十二指肠胃反流时,牛奶^99mTc-EHIDA试验显著优于胃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间术 牛奶^99mTc-EHIDA试验 十二指肠胃反流 胃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