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7篇文章
< 1 2 1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强龙凝胶鼓室给药对噪声性聋大鼠内耳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孙海丽 张丽川 于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6-870,共5页
目的通过鼓室注射甲强龙透明质酸水凝胶治疗噪声性聋大鼠,探讨鼓室给药对大鼠听觉功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噪声性耳聋大鼠模型,按是否接受噪声刺激、鼓室注射甲强龙透明质酸水凝胶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鼓室给药组、噪声刺激组... 目的通过鼓室注射甲强龙透明质酸水凝胶治疗噪声性聋大鼠,探讨鼓室给药对大鼠听觉功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噪声性耳聋大鼠模型,按是否接受噪声刺激、鼓室注射甲强龙透明质酸水凝胶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鼓室给药组、噪声刺激组、噪声刺激鼓室给药组,检测各组大鼠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听力阈值变化,取耳蜗基底膜铺片,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毛细胞的损伤情况。结果噪声刺激鼓室给药组大鼠ABR阈值平均为(35.1±9.3)dB SPL,而噪声刺激组大鼠ABR阈值为(57.3±15.2)dB SP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对耳蜗毛细胞形态会造成损伤,甲强龙鼓室给药对耳蜗毛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甲强龙鼓室给药对耳蜗毛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为鼓室局部给药对内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聋 鼓室注射 局部给药 内耳疾病
下载PDF
7.0T磁共振成像观察耳后给药促进药物进入内耳的可行性 被引量:46
2
作者 李晶兢 余力生 +3 位作者 夏睿 郜发宝 骆文龙 静媛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借助磁共振成像系统,观察新给药方式耳后给药,药物在内耳的吸收过程,探讨耳后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12只白色红目豚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耳后注射造影剂,一组静脉注射造影剂。7.0T小动物专用磁共振成像系统,在给药前、给药... 目的借助磁共振成像系统,观察新给药方式耳后给药,药物在内耳的吸收过程,探讨耳后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12只白色红目豚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耳后注射造影剂,一组静脉注射造影剂。7.0T小动物专用磁共振成像系统,在给药前、给药后0.5h、1h、2h、3h、4h、6h、8h、12h、24h、48h,分别进行磁共振T1加权像成像。测量右侧耳蜗底转鼓阶的信号强度,描绘信号-时间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对比耳后组与静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耳后组与静脉组信号-时间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8.14×105及36.17×105,耳后组面积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后给药治疗内耳疾病是可行的,局部疗效好,全身并发症少,便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 外淋巴液 给药方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对内耳的迟发性损害 被引量:22
3
作者 杨新明 卢永德 +5 位作者 陈忠 谢鼎华 任基浩 谭微微 祝道桂 舒建波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22-225,共4页
为探讨电离辐射所致内耳迟发性损伤的特点和机理,观察了分割剂量60Coγ射线照射豚鼠颞骨,当总剂量达60Gy后8个月期间内耳功能和形态变化。形态研究应用光镜、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而功能测定采用耳蜗电图(ECochG)和... 为探讨电离辐射所致内耳迟发性损伤的特点和机理,观察了分割剂量60Coγ射线照射豚鼠颞骨,当总剂量达60Gy后8个月期间内耳功能和形态变化。形态研究应用光镜、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而功能测定采用耳蜗电图(ECochG)和眼震电图(ENG)技术。结果发现:辐射耳照射前CAP(复合动作电位)反应阈平均35.67±6.78dB(x±s),总剂量结束后第一天为41.17±7.76dB,3个月后47.00±8.82dB,8个月后71.00±7.63dB。放射结束后第一天与照射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个月后CAP反应阈上升,8个月后听觉功能损害更明显(P<0.01)。辐射前眼震持续时间40.00±5.44秒,辐射后8个月22.71±7.39秒,差异非常显著(P<0.01)。病理变化特点:耳蜗血管纹萎缩、变性,毛细血管数目减少,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受损,细胞连接破坏;外毛细胞变性、坏死,底回毛细胞损伤率明显高于二、三回;前庭感觉细胞变性。结果表明:放射治疗剂量可致内耳的迟发性损害,内耳微血管辐射损伤后氧供和新陈代谢障碍可能是主要的致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损伤 迟发性损害 电离辐射
下载PDF
正常内耳的MR成像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宋建荣 徐孝秋 +2 位作者 王水珍 陆之安 钱铭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94-95,共2页
目的:正常内耳的软组织细微结构进行MR形态观察和大小测量。材料和方法:20例正常志愿者的40只内耳进行了快速自旋回波的T2加权横断像。结果:内听道从开口到底端逐渐变细,耳蜗呈圆钝三角形,前庭呈类椭圆形,外半规管呈椭圆... 目的:正常内耳的软组织细微结构进行MR形态观察和大小测量。材料和方法:20例正常志愿者的40只内耳进行了快速自旋回波的T2加权横断像。结果:内听道从开口到底端逐渐变细,耳蜗呈圆钝三角形,前庭呈类椭圆形,外半规管呈椭圆形的环状。结论:快速自旋回波的T2加权横断像能为内耳软组织细微结构提供有益而详细的解剖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 解剖 NMR 成像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在内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秀玲 佘万东 戴艳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内耳 糖皮质激素受体 分子生物学特征 生物学效应 突发性聋 内耳疾病 梅尼埃病 受体结合
下载PDF
扬子鳄内耳的组织结构及其早期胚胎发育 被引量:3
6
作者 华田苗 陈壁辉 王朝林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1期75-81,共7页
扬子鳄内耳的椭圆囊与球囊间以及前、后半规管形成的总脚处均存在瓣膜,半规管、壶腹嵴及囊斑的组织结构与其他爬行类动物相似。扬于鳄耳蜗伸长且弯曲,由典型的三个腔即前庭阶、鼓阶和中阶(膜蜗管)构成;基膜中间厚、两侧薄,在耳蜗... 扬子鳄内耳的椭圆囊与球囊间以及前、后半规管形成的总脚处均存在瓣膜,半规管、壶腹嵴及囊斑的组织结构与其他爬行类动物相似。扬于鳄耳蜗伸长且弯曲,由典型的三个腔即前庭阶、鼓阶和中阶(膜蜗管)构成;基膜中间厚、两侧薄,在耳蜗腹端较宽,向背端逐渐变窄;柯蒂氏器由支持细胞和两型毛细胞(高毛细胞和矮毛细胞)组成;前庭膜厚且高度血管化。在平均约28℃孵化温度下,孵化后第2天胚胎耳板凹陷呈浅杯状;第6天凹陷口封闭形成耳泡;第10天出现球囊与椭圆囊部的分化,椭圆囊部出现前、后、侧壶腹原基;三个半规管在第10—20天中形成。第14天原始膜蜗管出现;第18天原始膜蜗管内侧壁局部区域细胞层增厚;第20天膜蜗管大大延长并弯曲;第30天前、后壶腹嵴基本发育成形;预定柯蒂氏器出现了柱状或瓶状毛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内耳 组织结构 胚胎 发育
下载PDF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0在小鼠内耳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昶 严世都 +1 位作者 汪晓锋 张榕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305-306,共2页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0(17β-HSD10),又称短链-3-羟酰辅酶A脱氢酶(SCHAD),是位于细胞线粒体的多功能酶,参与能量代谢及激素的代谢等,在大脑的发育和老化过程起重要作用,异常时可影响神经元的能量代谢及自由基的产生,促进神经元...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0(17β-HSD10),又称短链-3-羟酰辅酶A脱氢酶(SCHAD),是位于细胞线粒体的多功能酶,参与能量代谢及激素的代谢等,在大脑的发育和老化过程起重要作用,异常时可影响神经元的能量代谢及自由基的产生,促进神经元的凋亡,导致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本文研究小鼠内耳中该蛋白的存在与否及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内耳退行性病变的可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脱氢酶 内耳 小鼠 羟基 β- 能量代谢 神经系统疾病 细胞线粒体
下载PDF
中耳免疫反应对内耳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娅苹 蔡钺侯 王辉萼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36-140,共5页
本文介绍近五年来中耳、内耳免疫反应的有关文献,发现持续性和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致内耳生理、病理变化,诱发感音神经性耳聋。
关键词 耳聋 中耳炎 免疫反应 中耳 内耳
下载PDF
脑震荡对内耳的损伤及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邢英姿 张燕卓 路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9-611,共3页
关键词 轻度脑损伤 脑震荡 脑血液循环障碍 机理 内耳 中枢神经系统 性机能障碍 颅脑外伤
下载PDF
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Math 1及其在内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朝 迟放鲁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3-626,共4页
bHLH转录因子家族是一类重要的神经发育调节因子,在神经系统发育的多个部位、不同时期发挥神经决定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尤其是在内耳毛细胞再生中Math1发挥作用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Math1的介入可以使成熟的听上皮再生毛细胞。这... bHLH转录因子家族是一类重要的神经发育调节因子,在神经系统发育的多个部位、不同时期发挥神经决定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尤其是在内耳毛细胞再生中Math1发挥作用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Math1的介入可以使成熟的听上皮再生毛细胞。这给听觉障碍的恢复带来了希望。本文就此对Math1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1 bHCH转录因子 内耳
下载PDF
浆膜蛋白RTN1和RTN4基因在小鼠内耳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鹏 谢鼎华 +3 位作者 肖自安 伍伟景 陈勇 夏昆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浆膜蛋白RTN1和RTN4基因在小鼠内耳的表达。方法采用5只成年小鼠内耳组织提取总RNA,逆转录后获得小鼠内耳细胞cDNA,根据RTN1和RTN4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PCR产物分析和DNA测序确定RTN1和RTN4是否在小鼠内耳... 目的探讨浆膜蛋白RTN1和RTN4基因在小鼠内耳的表达。方法采用5只成年小鼠内耳组织提取总RNA,逆转录后获得小鼠内耳细胞cDNA,根据RTN1和RTN4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PCR产物分析和DNA测序确定RTN1和RTN4是否在小鼠内耳细胞表达。结果采用小鼠内耳组织总RNA,RT-PCR扩增出RTN1和RTN4基因部分编码区,扩增产物测序证实小鼠内耳中有RTN1和RTN4基因的表达。结论RTN1和RTN4基因在内耳有表达,为RTN1和RTN4与连接蛋白26(connexin26)蛋白的互作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浆膜蛋白RTN1和RTN4可能与连接蛋白26在听觉生理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蛋白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信使RNA 内耳
下载PDF
高强度微波辐射损害内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晓杰 丁大连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用功率密度分别为892mV/cm^2和4330mW/cm^39370兆赫微波辐射豚鼠耳区,观察AP反应阈、EP变化、自发性眼震及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的变化,并与正常豚鼠相比较,结果发现:4330mW/cm^2组前庭终器最早受到破坏,继而耳蜗受损害,而血管纹正常... 用功率密度分别为892mV/cm^2和4330mW/cm^39370兆赫微波辐射豚鼠耳区,观察AP反应阈、EP变化、自发性眼震及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的变化,并与正常豚鼠相比较,结果发现:4330mW/cm^2组前庭终器最早受到破坏,继而耳蜗受损害,而血管纹正常。提示:前庭对高强度微波最敏感,而持续受辐射后耳蜗亦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内耳损伤 前庭
下载PDF
射频电磁污染对内耳的生物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晶 孙建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1-595,共5页
随着电磁辐射的暴露水平不断增加,电磁污染将成为本世纪最主要的物理污染[1]。电磁污染的主要频段包括两个,即50~400Hz极低频电磁辐射(生活与工业用电)和900~2500MHz射频电磁辐射(通讯频段),这也是目前电磁生物效应的主要研究... 随着电磁辐射的暴露水平不断增加,电磁污染将成为本世纪最主要的物理污染[1]。电磁污染的主要频段包括两个,即50~400Hz极低频电磁辐射(生活与工业用电)和900~2500MHz射频电磁辐射(通讯频段),这也是目前电磁生物效应的主要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电磁辐射 电磁生物效应 电磁污染 内耳 暴露水平 工业用 极低频 频段
下载PDF
外周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对致敏内耳的识别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树生 曾新力 +1 位作者 汪吉宝 黄翔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了解外周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在内耳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提取全身致敏加双侧内耳致敏(A组)、全身致敏(B组)和对照组(C组)等3组供者动物(豚鼠)的外周淋巴细胞,并在体外行51Cr核素标记。将标记的淋巴细胞分别转移到... 目的了解外周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在内耳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提取全身致敏加双侧内耳致敏(A组)、全身致敏(B组)和对照组(C组)等3组供者动物(豚鼠)的外周淋巴细胞,并在体外行51Cr核素标记。将标记的淋巴细胞分别转移到具有相同免疫史的(即全身致敏加右侧内耳致敏)受体豚鼠内,按不同的供者来源,受体动物亦分为A组(15只)、B组(10只)、C组(10只)。20~24小时后取出受体动物双侧颞骨,称重,用γ计数器测定其放射性含量(CPM/g)。结果CPM/g平均值A、B两组致敏耳(右耳777.34和698.35)明显高于非致敏耳(左耳600.32和553.42)(P值均<0.05),C组两耳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致敏内耳与非致敏内耳CPM/g的比率为1.34,明显高于B组(1.12)和C组(1.0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耳在抗原刺激下产生免疫反应受外周循环系统的免疫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路 自身免疫 淋巴细胞 同位素标记 内耳
下载PDF
鳄蜥、大壁虎内耳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晓燕 《解剖学研究》 CAS 1999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 研究鳄蜥、大壁虎的位听器官,尤其是内耳的结构.方法 采用铸型标本制作法获得鳄蜥、大壁虎的内耳铸型标本.结果 鳄蜥尚缺乏外耳道,外观上相当于鼓膜位置的皮肤无疣粒或疣粒很小.大壁虎则具有雏形的外耳道.两者的鼓膜均埋藏着基本... 目的 研究鳄蜥、大壁虎的位听器官,尤其是内耳的结构.方法 采用铸型标本制作法获得鳄蜥、大壁虎的内耳铸型标本.结果 鳄蜥尚缺乏外耳道,外观上相当于鼓膜位置的皮肤无疣粒或疣粒很小.大壁虎则具有雏形的外耳道.两者的鼓膜均埋藏着基本相似的分叉板状软骨(外镫骨),板状软骨与相应鼓室内的耳柱骨相连接.球状囊均相对发达.大壁虎内耳迷路的形成构造似乎与蜥蝎相差不大.鳄蜥的耳囊宽短、不卷曲,呈倒金字塔状,三个半规管均与椭圆囊相接,但每个半规管所在平面似乎并不相互垂直.结论 鳄晰的位听器官还很不完善,大壁虎的位听器也处于比较低级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鳄蜥 大壁虎 内耳 铸型标本 解剖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内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莉 彭诗东 +1 位作者 秦淑贤 陈海燕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30-135,共6页
本文对一氧化氮的概念 ,在内耳的生理和病理作用及检测方法进行了描述 ,并对一氧化氮的多功能性尤其是对内耳神经的保护作用和损伤作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内耳 一氧化氮 病理生理学 分布
下载PDF
噪声对内耳的损伤 被引量:1
17
作者 康颂建 赵晓光 +1 位作者 曲均庆 曾兆麟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94-100,共7页
Toynbee(1860)和Haber mann(1890,1906)首先提出并证实噪声可损伤人内耳神经和毛细胞;Wittmaack首先用动物实验研究噪声对内耳的损伤以来,直到50年代早期,光学显微镜观察一直是研究的主要方法。1963年Engstrom和Wetsall首先于透射电镜... Toynbee(1860)和Haber mann(1890,1906)首先提出并证实噪声可损伤人内耳神经和毛细胞;Wittmaack首先用动物实验研究噪声对内耳的损伤以来,直到50年代早期,光学显微镜观察一直是研究的主要方法。1963年Engstrom和Wetsall首先于透射电镜下观察了豚鼠螺旋器的超微结构:但它不适于系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内耳 损伤
下载PDF
利钠尿肽在鼠内耳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颖 邱建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91-293,共3页
关键词 利钠尿肽 其意义 表达及 内皮细胞分泌 水盐代谢紊乱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 心房利钠多肽 水盐平衡调节 生物学结构 内耳血流量 多肽激素 降低血压 信号传导 心室肌 扩血管 心血管 睫状体 脉络丛 心钠素 类激素
下载PDF
NF-κBp65在豚鼠内耳的表达与分布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朝永 姬长友 王宜南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 :观察NF -κBp6 5 (nuclearfactor -kappaBp6 5 ,NF -κBp6 5 )在正常豚鼠内耳的表达与分布。方法 :健康杂色豚鼠 6只 ,取耳蜗和内淋巴囊组织 ,石蜡包埋切片 ,用大鼠NF -κBp6 5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 (SABC法 )常规染色 ,以正... 目的 :观察NF -κBp6 5 (nuclearfactor -kappaBp6 5 ,NF -κBp6 5 )在正常豚鼠内耳的表达与分布。方法 :健康杂色豚鼠 6只 ,取耳蜗和内淋巴囊组织 ,石蜡包埋切片 ,用大鼠NF -κBp6 5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 (SABC法 )常规染色 ,以正常豚鼠肾脏组织作阳性对照。结果 :在正常豚鼠内耳中 ,NF -κBp6 5主要表达于螺旋韧带和内淋巴囊及其周围组织。细胞内定位主要在胞浆内 ,仅个别细胞胞核有NF -κBp6 5表达。结论 :螺旋韧带和内淋巴囊在正常情况下含有较多的NF -κB ,提示螺旋韧带和内淋巴囊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产生和分泌细胞因子 ,它们可能是调控内耳炎性反应的“中枢”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P65 豚鼠 内耳 基因表达 免疫组化学 内淋巴囊
下载PDF
基因转移在内耳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永团 董频 李克勇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病因调查发现受听力困扰的人群 ,或源于遗传因素和 (或 )源于环境因素 ,大约 1 10 0 0~ 1 2 0 0 0儿童患有先天性或后天性聋 ,其中遗传性聋占 2 0 %~ 6 0 % ,包括噪声性聋、药物性聋、老年性聋在内的所有感音神经性聋 ,目前尚缺乏有... 病因调查发现受听力困扰的人群 ,或源于遗传因素和 (或 )源于环境因素 ,大约 1 10 0 0~ 1 2 0 0 0儿童患有先天性或后天性聋 ,其中遗传性聋占 2 0 %~ 6 0 % ,包括噪声性聋、药物性聋、老年性聋在内的所有感音神经性聋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防护和治疗方法。随着现代基因工程的发展 ,利用基因治疗内耳疾病已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移 内耳疾病 综述 基因工程 载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