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通过阻断BDNF/TrkB信号通路改善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肠道屏障功能和内脏疼痛
1
作者 杨敏 辛欢 +2 位作者 邹燃 王琼 李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4-1239,共6页
目的:探究针灸是否通过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下游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的肠道屏障和内脏疼痛产生影响,探究BDNF/TrkB信号通路作为针灸治疗新靶点的可能性。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IBS... 目的:探究针灸是否通过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下游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的肠道屏障和内脏疼痛产生影响,探究BDNF/TrkB信号通路作为针灸治疗新靶点的可能性。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IBS组、针灸组、阳性对照组、针灸+TrkB激活组,每组12只。建立IBS大鼠模型,腹部撤回反射(AWR)检测各组大鼠内脏疼痛;检测各组大鼠结肠TNF-α、IL-1β水平;免疫组化检测结肠黏膜胞质紧密黏连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结肠BDNF、Trk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组相比,IBS组大鼠结肠黏膜出现破损,ZO-1、occludin表达显著降低,大鼠AWR评分、粪便含水量、TNF-α、IL-1β含量、结肠BDNF、TrkB mRNA及BDNF蛋白表达量、TrkB磷酸化程度显著升高(P<0.05);与IBS组相比,针灸组、阳性对照组大鼠结肠黏膜逐渐恢复,ZO-1、occludin表达显著升高,大鼠AWR评分、粪便含水量、TNF-α、IL-1β含量、结肠BDNF、TrkB mRNA及BDNF蛋白表达量、TrkB磷酸化程度显著降低(P<0.05);与针灸组相比,针灸+TrkB激活组大鼠结肠黏膜仍有病变,ZO-1、occludin表达显著降低,大鼠AWR评分、粪便含水量、TNF-α、IL-1β含量、结肠BDNF、TrkB mRNA及BDNF蛋白表达量、TrkB磷酸化程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灸可通过调控BDNF/TrkB通路,抑制相关蛋白表达,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减轻内脏疼痛及炎症反应,缓解I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激酶受体B 针灸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屏障 内脏疼痛
下载PDF
抗惊厥药加巴喷丁抑制内脏疼痛的作用及其与脊髓氨基酸递质释放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冯艺 崔明磊 William D.WILLIS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 :研究抗惊厥药加巴喷丁对内脏疼痛的作用及其对脑脊液中氨基酸释放的影响。方法 :4 8只SD大鼠分别随机接受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加巴喷丁 5 0mg·kg-1、加巴喷丁 10 0mg·kg-1或加巴喷丁 2 0 0mg·kg-1,4 0min后经腹... 目的 :研究抗惊厥药加巴喷丁对内脏疼痛的作用及其对脑脊液中氨基酸释放的影响。方法 :4 8只SD大鼠分别随机接受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加巴喷丁 5 0mg·kg-1、加巴喷丁 10 0mg·kg-1或加巴喷丁 2 0 0mg·kg-1,4 0min后经腹腔内注射 0 .6 % (体积分数 )醋酸 4ml·kg-1诱发内脏疼痛。观察并比较不同组大鼠 1h内醋酸诱发腹肌收缩次数。另选择两组大鼠在戊巴比妥麻醉下 ,通过置入蛛网膜下腔的微透析管采集脑脊液 ,应用高压液相法测定腹腔内注射 0 .6 %醋酸后透析脑脊液中氨基酸浓度的变化 ,包括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比较加巴喷丁预处理 (10 0mg·kg-1)对内脏疼痛后脑脊液中氨基酸释放的影响。结果 :加巴喷丁以剂量相关方式减低内脏疼痛行为学改变。腹腔内注射醋酸后 ,脑脊液透析液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丝氨酸浓度明显增加 ,而谷胺酰胺和甘氨酸增加差异无显著性。加巴喷丁预治疗可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脑脊液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丝氨酸浓度增高。结论 :加巴喷丁可有效抑制醋酸诱发的内脏疼痛 ,其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伤害性刺激诱发的中枢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惊厥药 加巴喷丁 内脏疼痛 氨基酸释放
下载PDF
点夹脊穴治疗内脏疼痛50例临床观察
3
作者 薛焕德 《按摩与导引》 1998年第1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疼痛 点穴法 夹脊穴 内脏疼痛 推拿
下载PDF
硬膜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麻醉对减轻瘢痕子宫产妇择期剖宫产术内脏疼痛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温蔡英 洪晓玲 温玉英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2年第26期29-33,共5页
目的分析硬膜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麻醉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内脏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罗哌卡因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复合舒芬太尼麻醉。... 目的分析硬膜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麻醉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内脏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罗哌卡因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疼痛感觉消失平面(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从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术中初次注射(T_(0))、麻醉阻滞完善(T_(1))、手术开始后5 min(T_(2))、手术开始后15 min(T_(3))、手术开始后30 min(T_(4))、手术结束后5 min(T_(5))及手术结束后15 min(T_(6))时的内脏疼痛程度;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估两组术后下肢运动阻滞程度、下肢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新生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感觉起效时间(12.25±3.23)min、阻滞完善时间(12.56±2.23)min、从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23.56±3.65)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4.26±3.12)、(22.15±2.84)、(27.23±3.8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0)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6)时VAS评分明显低于T_(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T_(1)、T_(2)、T_(4)、T_(5)及T_(6)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T_(3)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改良Bromage评分低于对照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5 min时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采用罗哌卡因麻醉相比,联合舒芬太尼可进一步增强剖宫产术中对内脏疼痛的缓解效果,复合麻醉阻滞方式可加快麻醉阻滞药物起效时间,并缩短患者术后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时间,且未对新生儿产生呼吸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 择期剖宫产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瘢痕子宫 内脏疼痛
下载PDF
母婴分离对新生鼠成年后内脏疼痛敏感性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孙鸿燕 董文斌 +5 位作者 姜林 陈玲玲 冯志强 朱小霞 雷小平 李清平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期母婴分离(NMS)对幼鼠成年后内脏痛觉敏感性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新生期NMS动物模型,以受孕的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待其生产后,每笼饲养12只新生鼠和1只哺乳期母鼠.实验分为NMS组(n=12)和对照组(N)(n=12).NMS... 目的 探讨新生期母婴分离(NMS)对幼鼠成年后内脏痛觉敏感性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新生期NMS动物模型,以受孕的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待其生产后,每笼饲养12只新生鼠和1只哺乳期母鼠.实验分为NMS组(n=12)和对照组(N)(n=12).NMS组在出生后2~21 d,每天同时间分离新生鼠和母鼠3 h.N组不做分离处理.在2个月时给予结肠直肠扩张(CRD),通过观察大鼠在不同压力下CRD刺激后的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进行内脏痛觉敏感性评价;取远端结肠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羟色胺(5-HT)及其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随CRD增加,两组大鼠AWR评分增加;与对照组相比,CRD后NMS组AWR评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CRD后,NMS组5-HT及其受体的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期NMS使成年大鼠CRD时大鼠痛阈下降,出现慢性内脏痛觉高敏感性,5-HT及其受体参与了内脏伤害性刺激的神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爱剥夺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疼痛 5-羟色胺
原文传递
A型肉毒毒素对内脏性疼痛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莉 刘庆森 杨云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264-1267,I0010,共5页
目的:近年来A型肉毒毒素(BTX-A)在疼痛治疗中的作用已成为新的热点,文中研究腹腔注射BTX-A在大鼠内脏性疼痛中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肠壁乙酰胆碱酯酶(AChE)、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腹腔注射等... 目的:近年来A型肉毒毒素(BTX-A)在疼痛治疗中的作用已成为新的热点,文中研究腹腔注射BTX-A在大鼠内脏性疼痛中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肠壁乙酰胆碱酯酶(AChE)、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腹腔注射等渗盐水2 ml,B、C、D组分别腹腔注射含2、4、6 UBTX-A的等渗盐水2ml,注射后1、4、8周时,各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进行扭体实验疼痛评分,留取肠道标本行AChE、SP免疫组化检测。结果:1周时,大鼠扭体反应疼痛积分:C、D组大鼠均明显少于A组(P<0.05),B、C、D组肠壁肌层AChE表达及C、D组肠壁SP表达均小于A组(P<0.05)。4周时,B、C、D组疼痛积分明显少于A组(P<0.05);B,C,D组肠壁AChE、SP表达均明显小于A组(P<0.05)。8周时,C组疼痛积分与A组相比减少;各组肠壁AChE表达仍小于A组(P<0.05)。结论:腹腔注射BTX-A能减少乙酸所致大鼠内脏性疼痛的疼痛积分,并能减少肠壁AChE、S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内脏疼痛 乙酰胆碱酯酶 P物质
下载PDF
皮肤与内脏相关的神经基础研究(英文) 被引量:18
7
作者 章云海 周震球 +6 位作者 曾因明 李小明 耿祝生 赵琳 张立丰 张励才 曹俊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7期2481-2482,F003,共3页
目的在皮内注药治疗遗尿症及内脏痛有效的基础上,研究皮肤与内脏相关的初级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分布规律。方法通过家兔静脉注射伊文氏蓝(EvansBlue),胃内注入甲醛致胃伤害性刺激,观察皮肤渗漏斑,找出皮肤牵涉区;在牵涉区皮肤和胃黏膜分... 目的在皮内注药治疗遗尿症及内脏痛有效的基础上,研究皮肤与内脏相关的初级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分布规律。方法通过家兔静脉注射伊文氏蓝(EvansBlue),胃内注入甲醛致胃伤害性刺激,观察皮肤渗漏斑,找出皮肤牵涉区;在牵涉区皮肤和胃黏膜分别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荧光素核黄(NY)用神经逆行追踪法分别观察初级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分布规律。结果家兔胃痛的皮肤牵涉区在肩及肩胛区,在牵涉区皮肤和胃黏膜分别注射HRP和NY在C8~T8脊神经节和交感神经节相互重叠。结论胃痛的皮肤牵涉区与胃黏膜初级神经元分布的特点是在脊神经节呈节段性分布且相互重叠,在交感神经节呈弥散性分布,无节段性分布,也相互重叠,这可能是皮内注药治疗内脏痛的神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内注药治疗 遗尿症 内脏疼痛 交感神经元 皮肤渗漏斑 皮肤
下载PDF
N-甲酰-D-天门冬氨酸受体与疼痛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静 李丽 +2 位作者 赵磊 马克涛 司军强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门冬氨酸受体 内脏疼痛 NMDA受体 D-天门冬氨酸 伤害性信息传递 综述 中枢敏化 谷氨酸受体
下载PDF
精神应激致内脏高敏感的中枢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树长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3年第2期73-74,共2页
内脏高敏感是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发病的核心机制之一。内脏高敏感(visceralhypersensffivity)是指引起内脏疼痛或不适刺激的阈值降低,内脏对生理性刺激产生不适感或对伤害性刺激反应强烈... 内脏高敏感是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发病的核心机制之一。内脏高敏感(visceralhypersensffivity)是指引起内脏疼痛或不适刺激的阈值降低,内脏对生理性刺激产生不适感或对伤害性刺激反应强烈的现象。内脏高敏感形成的病因尚不明确,精神应激刺激被认为是其产生的主要病因之一,这在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中均得到证实。但精神应激刺激诱发内脏高敏感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仍不祥,目前研究认为精神应激对于内脏感觉敏感性的影响很可能与中枢致敏有关,尤其是高级中枢致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高敏感 精神应激 中枢机制 伤害性刺激反应 功能性胃肠病 病理生理机制 应激刺激 内脏疼痛
下载PDF
肉毒素在大鼠内脏痛模型中对血清TNF的影响
10
作者 李莉 刘庆森 杨云生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0-412,共3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素(BTX-A)在大鼠化学性内脏损伤中的止痛作用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方法:8周的Wistar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B组、C组、D组分别腹腔注射含2 U、4 U、6 UBTX-A的生理盐... 目的:探讨A型肉毒素(BTX-A)在大鼠化学性内脏损伤中的止痛作用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方法:8周的Wistar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B组、C组、D组分别腹腔注射含2 U、4 U、6 UBTX-A的生理盐水2 mL。4周时各组随机取6只应用结直肠气囊扩张方法测定结直肠痛阈。分别于注射BTX-A后1周、4周各组随机取6只,腹腔内注射乙酸,观察大鼠扭体反应45 min,进行行为学评分和比较。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的含量。结果:给药后4周各组大鼠结直肠痛阈与A组结果无明显差异。给药后1周,总的疼痛积分C组、D组均少于A组(P<0.05);D组血清TNF较A组明显减少(P<0.05)。4周时,B、C、D组大鼠疼痛积分与A组相比均明显减少(P<0.05);C组、D组血清TNF较A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腹腔注射BTX-A能缓解乙酸所致的大鼠内脏损伤的疼痛行为学反应,减少血清TNF释放,BTX-A可能通过减少血清TNF释放,减轻炎性反应,减少疼痛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类 内脏疼痛
下载PDF
内脏高敏感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董明 郭欣欣 +2 位作者 吴焕淦 赵天平 刘慧荣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2年第1期54-58,共5页
内脏高敏感(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是指引起内脏疼痛或不适刺激的阈值降低、内脏对生理性刺激产生不适感或对伤害性刺激反应强烈的现象[1],是目前公认的功能性胃肠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但是其发生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本文... 内脏高敏感(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是指引起内脏疼痛或不适刺激的阈值降低、内脏对生理性刺激产生不适感或对伤害性刺激反应强烈的现象[1],是目前公认的功能性胃肠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但是其发生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内脏高敏感发生机制的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高敏感 发生机制 伤害性刺激反应 功能性胃肠疾病 病理生理基础 内脏疼痛 不适感 生理性
下载PDF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大鼠急性内脏炎症痛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泓波 于泓淼 张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应用大鼠急性内脏炎症疼痛模型,研究胆碱能抗炎通路对急性内脏炎症疼痛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1)假手术组(Sham);(2)疼痛模型组(EIP);(3)迷走神经切断疼痛模型组(VGX);(4)迷走神经电刺激疼痛模型组(STM),术毕... 目的:应用大鼠急性内脏炎症疼痛模型,研究胆碱能抗炎通路对急性内脏炎症疼痛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1)假手术组(Sham);(2)疼痛模型组(EIP);(3)迷走神经切断疼痛模型组(VGX);(4)迷走神经电刺激疼痛模型组(STM),术毕即刻持续电刺激20min。各组模型制备完毕,电刺激后0,1,2h检测TNF-α,并每15min进行疼痛学评分,连续记录2h。结果:Sham组与EIP,VGX,STM组比较,在1h,2h时TNF-α有显著性差异,疼痛评分在120min内有显著性差异,EIP与VGX组比较TNF-α在1,2h时无差异,疼痛评分无差异。STM与VGX组及EIP组比较,TNF-α在1,2h时有显著性差异,疼痛评分在90min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刺激迷走神经可以减轻急性内脏炎性疼痛,减轻TNF-α的释放,对急性内脏炎性疼痛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肿瘤坏死因子Α 胆碱能抗炎通路 急性内脏炎症疼痛
下载PDF
双次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治疗中上腹顽固性癌性内脏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冯睿 武百山 +2 位作者 赖光辉 王琦 倪家骧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双次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治疗中上腹顽固性癌性内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疼痛科住院保守治疗失败并接受CT引导下双次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治疗的顽固性癌痛患者24例进行分析,评价患者疼痛缓解情况... 目的探讨双次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治疗中上腹顽固性癌性内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疼痛科住院保守治疗失败并接受CT引导下双次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治疗的顽固性癌痛患者24例进行分析,评价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结果双次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VAS评分由术前的(8.3±1.3)分下降到术后的(1.4±1.1)分,吗啡用量由术前的(120±80)mg/d下降到术后的0,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疼痛缓解持续到术后6个月或直至患者死亡。其中发生轻微腹泻8例(33.3%),低血压9例(37.5%),一过性下肢无力1例(4.2%),但无手术相关死亡发生。结论 CT引导下双次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可有效缓解中上腹顽固性癌性内脏痛患者的疼痛,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从而减少镇痛药的不良影响,且中远期疗效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癌性 内脏 腹腔神经从毁损性阻滞 双次 疗效
下载PDF
慢性癌性疼痛评估
14
《上海针灸杂志》 2006年第8期15-15,共1页
疼痛部位和范围疼痛可来自干原发肿瘤及其周围组织,也可在于受肿瘤转移侵犯的组织如骨骼等。 疼痛特点躯体痛多表现为定位明确,成刀割样、针刺样疼痛。内脏疼痛多表现为钝性或绞榨样痛,且定位不准确,向体表某一部位放散。当神经系... 疼痛部位和范围疼痛可来自干原发肿瘤及其周围组织,也可在于受肿瘤转移侵犯的组织如骨骼等。 疼痛特点躯体痛多表现为定位明确,成刀割样、针刺样疼痛。内脏疼痛多表现为钝性或绞榨样痛,且定位不准确,向体表某一部位放散。当神经系统包括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疼痛表现为自发的、烧灼样、触电样疼痛,以及异常痛觉(对不致痛的刺激产生疼痛感觉)。疼痛可为持续性或阵发性;有些患者疼痛程度全天无变化,有些表现为夜间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评估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癌性 慢性 周围组织 原发肿瘤 疼痛部位 肿瘤转移 疼痛特点 内脏疼痛
下载PDF
内源性阿片可抑制鼠胰腺癌模型的早期胰腺疼痛
15
作者 菅鑫妍 于丽 《中国处方药》 2006年第11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内源性阿片肽系统 内脏疼痛 胰腺癌 早期 模型 调节作 止痛治疗
下载PDF
“温脾涩肠方”隔药饼灸对克罗恩病的作用机制
16
作者 冯骅 丁敏 +5 位作者 蔡彬 张雪 徐蕾 戴文君 易越 冯维琪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458-463,共6页
目的:探讨隔药饼灸对克罗恩病(CD)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为隔药饼灸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隔药饼灸组,每组6只。模型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建立,隔药饼灸组用天枢(... 目的:探讨隔药饼灸对克罗恩病(CD)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为隔药饼灸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隔药饼灸组,每组6只。模型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建立,隔药饼灸组用天枢(双)和气海穴隔药饼灸治疗14 d。采用结直肠扩张刺激(CRD)检测内脏敏感性。采用逆转录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以及下游自噬相关16样蛋白1(Atg16L1)、免疫相关鸟苷三磷酸酶M蛋白(IRGM)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隔药饼灸组的内脏疼痛阈值均显著下降(P<0.001)。干预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内脏疼痛阈值均显著上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内脏疼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PI3K、AKT、mTOR、Atg16L1、IRGM蛋白表达量及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隔药饼灸组的PI3K、AKT、mTOR、Atg16L1、IRGM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隔药饼灸可通过P1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CD模型大鼠结肠组织自噬,提高内脏疼痛阈值,促进大鼠结肠溃疡组织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饼灸 克罗恩病 大鼠 自噬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内脏疼痛阈值 温脾涩肠 2 4 6-三硝基苯磺酸
下载PDF
运动应激性胃溃疡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行为学评价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柏平 倪静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应激性胃溃疡动物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和行为学评价方法。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组,实验测试指标有:旷场实验、暗盒实验、内脏疼痛指数行为学指标变化,动物摄食量和体重变化,以及溃疡指数,血清皮质醇含量。结果:1)力竭组大鼠... 目的:探讨运动应激性胃溃疡动物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和行为学评价方法。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组,实验测试指标有:旷场实验、暗盒实验、内脏疼痛指数行为学指标变化,动物摄食量和体重变化,以及溃疡指数,血清皮质醇含量。结果:1)力竭组大鼠溃疡指数显著升高(P<0.01),运动应激动物体重、摄食量显著下降;2)力竭组大鼠矿场实验中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得分显著下降(P<0.01),表明大鼠的活动能力水平和活动兴趣均下降;理毛次数显著减少(P<0.01),表明大鼠的清洁行为明显减少;暗环境适应能力下降(P<0.01),内脏疼痛行为表现显著增加(P<0.01)。3)力竭组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旷场、暗盒和内脏疼痛指数实验可以作为评价雌性大鼠力竭性跑台训练导致运动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的行为学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应激性胃溃疡 动物模型 行为学 矿场实验 暗盒实验 溃疡指数 内脏疼痛指数
下载PDF
成功治疗恶性肠梗阻患者哌替啶依赖1例报道
18
作者 杨娟丽 刘小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04-704,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6岁,因“结肠癌术后化疗后,腹部胀痛”入院。既往行乙状结肠癌姑息切除,降结肠造瘘术。腹部CT提示肠管扩张,考虑低位肠梗阻。在当地医院给予胃肠减压、频繁使用“哌替啶”、“654—2”等药物,效果差,哌替...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6岁,因“结肠癌术后化疗后,腹部胀痛”入院。既往行乙状结肠癌姑息切除,降结肠造瘘术。腹部CT提示肠管扩张,考虑低位肠梗阻。在当地医院给予胃肠减压、频繁使用“哌替啶”、“654—2”等药物,效果差,哌替啶”使用最大剂量为1000mg/天,患者出现易惊、肢体震颤等表现,自述使用“哌替啶”后欣快感明显,无疼痛时也要求使用。查体:神清,腹膨隆,可见胃肠型,肠鸣音活跃,移动性浊音阳性,诊断为恶性肠梗阻,癌性内脏疼痛,哌替啶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肠梗阻 哌替啶 患者 治疗 腹部胀痛 内脏疼痛 结肠癌术后 乙状结肠癌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中肠道菌群与活性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柯少雄 杨长青 魏子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701-704,共4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肠道菌群已被认为是IBS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最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介导IBS内脏疼痛的发生,可能与肠上皮细胞中活性氧...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肠道菌群已被认为是IBS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最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介导IBS内脏疼痛的发生,可能与肠上皮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IBS中肠道菌群与ROS的相关性研究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 活性氧 内脏疼痛
下载PDF
脑神经结构性变化与慢性内脏性疼痛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程禹 王伊 +3 位作者 杨利霞 许永华 王怡然 朱勇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2年第3期314-319,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内脏性疼痛引起的大脑神经结构性变化及其内在联系。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30例子宫腺肌症痛经引发的慢性内脏性疼痛患者(疼痛组)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另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 目的探讨慢性内脏性疼痛引起的大脑神经结构性变化及其内在联系。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30例子宫腺肌症痛经引发的慢性内脏性疼痛患者(疼痛组)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另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子宫腺肌症引发的痛经患者疼痛程度,所有受试者均行全脑高分辨率MRI T1序列结构扫描,并采用SPM8软件的VBM方法对全脑灰白质体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疼痛组MRI提示为右侧顶上小叶、两侧额中回、右侧颞上回,颞中回、左侧后扣带回、两侧顶叶、左侧枕叶体积减少;左侧中央前回、丘脑、右侧额上下回、左侧颞下回、右侧枕叶、左侧眶回、左侧直回体积增加。结论子宫腺肌症痛经引发的慢性内脏性疼痛患者存在大脑神经结构性脑区改变,且这些脑区变化与大脑疼痛的感知和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神经 结构变化 慢性 内脏疼痛 子宫腺肌症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