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阻滞内脏神经在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君军
郑启昌
+2 位作者
胡佑华
朱天伦
丁雅芳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 低血压或休克的神经机理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28 例ACST低血压或休克患者,术前常规用1 % 利多卡因40 ~60 ml 封闭右肾囊,以阻滞有关腹腔内脏神经节丛。结果 其中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 低血压或休克的神经机理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28 例ACST低血压或休克患者,术前常规用1 % 利多卡因40 ~60 ml 封闭右肾囊,以阻滞有关腹腔内脏神经节丛。结果 其中23 例ACST 患者的低血压或休克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改善( P< 0 .05) ;死亡率降低(14 .3 % ) 。结论 ACST 早期低血压或休克,可能是一种由胆道高压激起的内脏神经反射所致,阻断有关神经通路,可快速改善术前ACST 低血压或休克状况,赢得宝贵抢救时机,对降低ACST 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低血压
内脏神经阻滞术
死亡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期胃癌顽固性疼痛患者T11椎体水平胸膜下入路内脏神经阻滞定位的效果
被引量:
2
2
作者
廖丽君
李顺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9-251,共3页
控制疼痛成为癌性疼痛患者的姑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常规镇痛药物难于控制的癌性疼痛,常采用神经毁损性阻滞.内脏神经阻滞术常用于治疗上腹部癌痛,但并发症较多且疗效差异性较大,推测与其穿刺靶点位置(T12,L1椎体水平...
控制疼痛成为癌性疼痛患者的姑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常规镇痛药物难于控制的癌性疼痛,常采用神经毁损性阻滞.内脏神经阻滞术常用于治疗上腹部癌痛,但并发症较多且疗效差异性较大,推测与其穿刺靶点位置(T12,L1椎体水平)偏低有关.由于食道下1/3和胃的痛觉支配源于内脏大神经在腹腔神经节交换后的节后神经纤维,而内脏大神经主要由T5-9胸交感神经节发出,其起源往往存在较多变异,但是其节前纤维均在T11椎体以上汇合成神经干到腹腔神经节,其神经干继续下行中与内脏小神经的神经干并行,从T11椎体前外上方紧贴椎体倾斜向内下行走,通常于T12水平穿过膈脚.本研究拟评价晚期胃癌顽固性疼痛患者T11椎体水平胸膜下入路内脏神经阻滞定位的效果,为临床上治疗腹部癌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神经阻滞术
疼痛患者
晚期胃癌
下入路
顽固性
椎体
胸膜
上腹部癌痛
原文传递
题名
阻滞内脏神经在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君军
郑启昌
胡佑华
朱天伦
丁雅芳
机构
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普外科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普外科
出处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42-43,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 低血压或休克的神经机理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28 例ACST低血压或休克患者,术前常规用1 % 利多卡因40 ~60 ml 封闭右肾囊,以阻滞有关腹腔内脏神经节丛。结果 其中23 例ACST 患者的低血压或休克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改善( P< 0 .05) ;死亡率降低(14 .3 % ) 。结论 ACST 早期低血压或休克,可能是一种由胆道高压激起的内脏神经反射所致,阻断有关神经通路,可快速改善术前ACST 低血压或休克状况,赢得宝贵抢救时机,对降低ACST 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胆管炎
低血压
内脏神经阻滞术
死亡率
Keywords
Acute cholangitis Hypotension Splanchnic block Operative treatment Death rate
分类号
R657.45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期胃癌顽固性疼痛患者T11椎体水平胸膜下入路内脏神经阻滞定位的效果
被引量:
2
2
作者
廖丽君
李顺
机构
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疼痛科
出处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9-251,共3页
文摘
控制疼痛成为癌性疼痛患者的姑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常规镇痛药物难于控制的癌性疼痛,常采用神经毁损性阻滞.内脏神经阻滞术常用于治疗上腹部癌痛,但并发症较多且疗效差异性较大,推测与其穿刺靶点位置(T12,L1椎体水平)偏低有关.由于食道下1/3和胃的痛觉支配源于内脏大神经在腹腔神经节交换后的节后神经纤维,而内脏大神经主要由T5-9胸交感神经节发出,其起源往往存在较多变异,但是其节前纤维均在T11椎体以上汇合成神经干到腹腔神经节,其神经干继续下行中与内脏小神经的神经干并行,从T11椎体前外上方紧贴椎体倾斜向内下行走,通常于T12水平穿过膈脚.本研究拟评价晚期胃癌顽固性疼痛患者T11椎体水平胸膜下入路内脏神经阻滞定位的效果,为临床上治疗腹部癌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脏神经阻滞术
疼痛患者
晚期胃癌
下入路
顽固性
椎体
胸膜
上腹部癌痛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阻滞内脏神经在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中的应用
孙君军
郑启昌
胡佑华
朱天伦
丁雅芳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晚期胃癌顽固性疼痛患者T11椎体水平胸膜下入路内脏神经阻滞定位的效果
廖丽君
李顺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