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膜下成形术治疗股浅动脉长段闭塞 被引量:8
1
作者 楼文胜 顾建平 +6 位作者 何旭 陈亮 陈国平 苏浩波 宋进华 汪涛 徐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73-777,共5页
目的探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的临床价值及中期随访结果。方法采用SIA治疗45例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和重症下肢缺血的长段股浅动脉闭塞患者,对中远期通畅率、保肢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例中,SIA... 目的探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的临床价值及中期随访结果。方法采用SIA治疗45例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和重症下肢缺血的长段股浅动脉闭塞患者,对中远期通畅率、保肢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例中,SIA成功治疗43例,其中36例经股浅动脉顺行成功再通,技术成功率为80.0%,另7例经同侧腘动脉入路逆行开通,总技术成功率为95.6%。43例成功再通者6、12、24、36个月的初始通畅率分别为85.7%、69.0%、57.3%和50.9%。跛行患者和重症下肢缺血患者间的初始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下流出道血管数量和闭塞病变的长度是影响初始通畅率主要因素(P<0.05)。结论 SIA是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的有效方法之一,中期随访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膜下成形 动脉硬化闭塞 外周血管疾病
下载PDF
经足底动脉弓成形术与常规腔内或内膜下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踝下病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正阳 朱悦琦 +2 位作者 谭华桥 赵俊功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25-629,共5页
目的评价经足底动脉弓成形术与常规腔内或内膜下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选择10例糖尿病踝下病变患者,其中5例(研究组)行经足底动脉弓成形术治疗,5例(对照组)行内膜下或常规腔... 目的评价经足底动脉弓成形术与常规腔内或内膜下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选择10例糖尿病踝下病变患者,其中5例(研究组)行经足底动脉弓成形术治疗,5例(对照组)行内膜下或常规腔内成形术治疗,两组手术前后足背或足底动脉搏动评分和踝-肱指数(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资料,并随访疼痛缓解、伤口愈合、肢体挽救及靶血管再狭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均无截肢发生,保肢均成功,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研究组2条靶血管闭塞,患者无临床症状出现;对照组2条靶血管狭窄,2例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结论经足底动脉弓成形技术治疗糖尿病踝下闭塞性病变效果优于常规腔内或内膜下成形术,但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足底动脉弓 腔内成 内膜下成形
下载PDF
支架植入对股腘动脉闭塞性病变内膜下成形术后通畅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秦永林 邓钢 +1 位作者 郭金和 滕皋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8-283,共6页
目的采用内膜下成形和(或)支架植入治疗股腘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支架植入对术后通畅率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收治下肢股腘动脉闭塞患者43例(43条肢体),其中24例(非支架组)行单纯内膜下成形术,其余19例患者(支架组)... 目的采用内膜下成形和(或)支架植入治疗股腘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支架植入对术后通畅率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收治下肢股腘动脉闭塞患者43例(43条肢体),其中24例(非支架组)行单纯内膜下成形术,其余19例患者(支架组)在内膜下成形后一期行支架植术。术后行CTA或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部分再狭窄或闭塞病变行再次介入治疗。术后随访1~27个月。结果术后12个月保肢率为98%(42/43),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7%(3/43),2年死亡率为7%(3/43)。随访期内22例出现再狭窄或闭塞,其中非支架组3例闭塞发生在术后1个月内;共有12条肢体行再次介入治疗。非支架组6、12和24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3.3%±7.6%、74.0%±9.2%和56.1%±13.5%;支架组分别为89.5%±7.0%、77.5%±9.9%和32.2%±16.6%。非支架组12、24个月的一期辅助通畅率分别为90.9%±6.1%和64.2%±14.7%;支架组分别为94.4%±5.4%和39.0%±15.9%);支架组和非支架组整体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端血管通畅数目、股腘动脉闭塞类型和吸烟史对内膜下成形术后2年内一期通畅率有显著影响(r=-4.417,2.502,3.115;Sχ=1.627,0.955,1.523;P=0.007,0.009,0.041)。结论内膜下成形术后不必常规行支架植入;支架植入不会改善术后2年期内的通畅率;2年期内通畅率与周围血管条件密切相关,吸烟也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腘动脉闭塞性病变 内膜下成形 支架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内膜下成形技术治疗慢性下肢重度缺血糖尿病患者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英 朱悦琦 +6 位作者 赵俊功 王建波 谭华桥 程英升 李明华 王珏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6-201,共6页
目的评价内膜下成形技术治疗糖尿病患者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内膜下成形术用于治疗37例伴有严重下肢缺血症状,足背动脉和(或)足底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不适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或外科血管旁路移植... 目的评价内膜下成形技术治疗糖尿病患者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内膜下成形术用于治疗37例伴有严重下肢缺血症状,足背动脉和(或)足底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不适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或外科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57条患肢中,31条(54.4%)有组织缺损,51条(89.5%)肢体表现为静息痛。患者的临床症状,足背动脉或者足底动脉的搏动评分和踝-臂指数(ABI)在行内膜下成形技术前后进行比较。随访过程中评估伤口愈合、截肢和靶血管的再狭窄情况。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用于评价接受治疗患者的肢体挽救率、生存率和免截肢率。结果 57条患肢共66处踝下动脉病变中的55处(83.3%)成功行内膜下成形技术治疗。平均动脉搏动评分和ABI从术前的0.33±0.54和0.31±0.19分别改善为术后的2.04±1.05和0.80±0.14(P<0.01)。术后30 d内1例患者(2.7%)死亡,5例(13.5%)患者发生包括出血,血栓形成或者血管痉挛等轻微并发症。12个月随访时,Kaplan-Meier评分显示肢体挽救率为94.6%,免截肢率为89.2%,生存率为97.3%。结论足背动脉和(或)足底动脉的内膜下成形技术对于具有严重下肢缺血症状而不适合外科血管旁路移植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肢体挽救率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 严重下肢缺血 足背动脉 足底动脉 内膜下成形 糖尿病足
下载PDF
长段股浅动脉闭塞的内膜下成形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楼文胜 顾建平 +5 位作者 何旭 陈亮 陈国平 苏浩波 宋进华 汪涛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2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探讨内膜下成形术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的临床价值及中期随访结果。方法采用内膜下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SIA)治疗32例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和重症下肢缺血的长段股浅动脉闭塞患者,对初始通畅率、保肢率及其影响因素、并... 目的探讨内膜下成形术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的临床价值及中期随访结果。方法采用内膜下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SIA)治疗32例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和重症下肢缺血的长段股浅动脉闭塞患者,对初始通畅率、保肢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32例SIA成功31例,技术成功率96.9%,31例成功再通者6、12、24、36个月的初始通畅率分别为96.8%、78.9%、58.8%和47.0%。跛行患者和重症下肢缺血患者的初始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下流出道血管数量和闭塞病变的长度对初始通畅率有影响(P<0.05,P<0.01)。32例中仅2例截肢,保肢率93.8%。出现并发症2例,其中1例动脉穿孔,经植入支架后未发生严重后果;另1例为假性动脉瘤形成,经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后消失。结论 SIA是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的有效方法,中期随访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膜下成形 动脉硬化闭塞 外周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经足背-足底或足底-足背动脉环逆行腔内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悦琦 赵俊功 +6 位作者 李明华 谭华桥 王建波 刘芳 程英升 王珏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5-190,共6页
目的评价经足背-足底(transdorsal-to-plantar,TDP)或经足底-足背(transplantar-to-dorsal,TPD)动脉环逆行腔内成形技术,治疗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8例踝下闭塞性病变患者共8条患肢,行传统腔内成形技术失败后接受TDP... 目的评价经足背-足底(transdorsal-to-plantar,TDP)或经足底-足背(transplantar-to-dorsal,TPD)动脉环逆行腔内成形技术,治疗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8例踝下闭塞性病变患者共8条患肢,行传统腔内成形技术失败后接受TDP或者TPD逆行腔内成形技术治疗。所有患者临床症状,足背或者足底动脉搏动评分和踝-臂指数(ABI)术前术后均行比较。随访内容包括疼痛缓解,伤口愈合,肢体挽救及靶血管的再狭窄。结果经TDP或者TPD逆行腔内成形技术在8例患者中的5例(62.5%)获得成功。足部疼痛明显改善,动脉搏动评分和ABI指数从术前的0.60±0.55和0.32±0.20分别上升至术后的2.40±0.55和0.75±0.12(P<0.01)。12个月随访结束时,视觉疼痛评分从术前的7.40±1.14改善至2.20±1.48(P=0.002)。2例难愈性溃疡患者术后1例完全愈合,1例明显缩小。所有手术成功患者均未接受截肢。随访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1条靶血管再狭窄。结论经TDP和TPD动脉环逆行腔内成形技术治疗常规腔内成形术失败的糖尿病足部缺血患者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肢体缺血 足缺血 球囊成 内膜下成形 糖尿病
下载PDF
股、腘动脉硬化继发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
7
作者 陈军 刘勇 +1 位作者 牛广伟 满元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7年第12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继发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方法27例下肢动脉硬化继发血栓形成患者中4例行股、胭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5例行股动脉取栓术;6例行膝曲目动脉取栓术;2例行膝下胭动脉取栓术;4例行股、胭动脉联合取栓术;其中9例取栓...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继发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方法27例下肢动脉硬化继发血栓形成患者中4例行股、胭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5例行股动脉取栓术;6例行膝曲目动脉取栓术;2例行膝下胭动脉取栓术;4例行股、胭动脉联合取栓术;其中9例取栓术中联合腔内血管成形;5例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其中2例股浅动脉支架置入;1例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结果随访3~6个月,按Cooly标准:优秀5例,良好17例,失败2例,死亡3例。结论下肢动脉硬化继发血栓形成应积极、尽早手术探查,根据病变程度、范围,制订相应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继发血栓 血管搭桥 取栓 腔内血管成 内膜下成形
下载PDF
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长段下肢动脉闭塞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景明 张小明 +5 位作者 张学民 李伟 李清乐 蒋京军 沈晨阳 张永保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83-786,共4页
目的 分析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rterial flossing with antegrade-retrograde intervention,SAFARI)的技术要点,并评估该技术在长段下肢动脉闭塞人群中的应用. 方法 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应用SAFARI技术对25例长段下肢... 目的 分析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rterial flossing with antegrade-retrograde intervention,SAFARI)的技术要点,并评估该技术在长段下肢动脉闭塞人群中的应用. 方法 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应用SAFARI技术对25例长段下肢动脉闭塞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其中男22例,女3例,年龄55- 85岁,平均(69±9)岁.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间歇性跛行,跛行距离均<200 m,4例有静息痛,合并足趾坏疽3例.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症状及踝肱指数的变化.结果 本组共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随访(6±3)个月.1例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股浅动脉支架内再闭塞.所有患者术后缺血引起的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复查ABI值平均为0.90±0.15,与术前平均值0.40±0.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P<0.05).结论 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可以作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顺行导丝无法开通时的一种补救方法,可明显提高介入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成 内膜下成形
原文传递
介入治疗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技术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京雨 刘涛 +1 位作者 路军良 徐力扬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60-963,共4页
目的探讨根据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复杂病变的影像特征进行个体化介入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下肢动脉ASO复杂病变患者的临床、影像和随访资料。68例为泛大西洋学会共识(TASC)ⅡC或D级病变,10例为影像特征较复杂... 目的探讨根据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复杂病变的影像特征进行个体化介入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下肢动脉ASO复杂病变患者的临床、影像和随访资料。68例为泛大西洋学会共识(TASC)ⅡC或D级病变,10例为影像特征较复杂的TASC1IB级病变;共103处病变。临床表现Fontaine stagem、1V型和较重的Ⅱ型。在具有较好的流出道血管及适州的穿刺入路基本条件下,将长段闭塞、平齐闭塞、多发闭塞、胭动脉闭塞、膝以下动脉闭塞以及主髂动脉闭塞等复杂病变均视为适应证,针对病变影像特点灵活选择穿刺入路,应用内膜下再通技术顺行开通或双向开通闭塞段。对术后踝臂指数(ABI)行t检验。结果73例患者再通治疗获技术成功,未发生重要并发症。再通后肢体缺血症状立即减轻,平均ABI由术前0.45±0.07增加至0.76±0.11(t=-19.78,P〈0.01)。5例再通失败者未导致症状恶化。47例随访6~12个月,22例未见肢体缺血症状复发。结论根据影像特征指导选择介入治疗方法能避免TASC分型指导适应证选择的局限性,使更多ASO病变通过非手术方法得到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动脉硬化闭塞症 内膜下成形
原文传递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介入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正阳 鲁海涛 +2 位作者 朱悦琦 谭华桥 赵俊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72-1776,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通畅率。方法从2009年10月到2011年7月,32例(39条下肢)下肢ASO患者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32例ASO患者的血... 目的回顾性分析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通畅率。方法从2009年10月到2011年7月,32例(39条下肢)下肢ASO患者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32例ASO患者的血管造影图像,根据病变长度和程度分级。对手术成功患者随访,随访期3~16个月,平均随访期(8.7±1.9)个月。随访期内每3个月进行一次下肢MRA或CTA检查,并搜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技术成功率93%,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从术前的0.47±0.11提高至术后的0.68±0.02,在随访期末20例取得了稳定疗效,总的通畅率为77%,保肢率为97%。结论介入治疗ASO安全可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及通畅率,其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内膜下成形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SAFARI技术在股浅动脉长段闭塞中的应用
11
作者 田鹏 褚永新 路国勇 《健康之路》 2016年第6期62-62,共1页
目的:探讨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rterial flossing with antegrade-retrograde intervention,SAFARI)治疗股浅动脉长段闭塞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应用SAFARI技术对24例股浅动脉长段闭塞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rterial flossing with antegrade-retrograde intervention,SAFARI)治疗股浅动脉长段闭塞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应用SAFARI技术对24例股浅动脉长段闭塞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55~87岁,平均年龄63.5岁。按Rutherford下肢缺血分级标准:3级2例,4级15例,5级5例,6级2例。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症状及踝肱指数的变化。结果:全组手术技术成功率为23/24,踝肱指数(ABI)由术前0.32提高至术后1周的0.81。本组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随访8.2个月。1例患者腔内治疗失败行股下段截肢术,1例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股浅动脉支架内再闭塞。23例手术成功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术后均消失或明显改善,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顺行无法开通时的一种补救方法,可明显提高介入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长段闭塞 双向 内膜下成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