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7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中-重度狭窄患者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丁亚芳 惠品晶 +2 位作者 蔡忻懿 方璐璐 黄亚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4,共12页
目的探讨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中-重度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因单侧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行CEA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145例... 目的探讨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中-重度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因单侧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行CEA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145例。根据患者CEA术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术前NIHSS评分的差值(ΔNIHS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神经功能改善组(ΔNIHSS评分≥2分或术后24 h NIHSS评分0分)和神经功能未改善组(ΔNIHSS评分<2分)。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史、吸烟史、术前临床表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无症状]及术前收缩压、舒张压、血脂异常、血生化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收集患者CEA术前、术后24 h NHISS评分及术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影像学资料包括术前颈动脉血管超声及CT血管成像评估的颈动脉狭窄程度(中度狭窄为狭窄率50%~69%,重度狭窄为狭窄率70%~99%)、斑块回声(以低回声为主、以中等回声为主、以高回声为主)、纤维帽完整性(完整、不完整)、是否为溃疡型斑块、是否钙化及钙化位置(表面、基底部)以及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的患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组内比较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患侧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对两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05的参数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EA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P<0.05的参数建立简化的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断相关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对单侧颅外段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行CEA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的预测效能。结果145例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中-重度狭窄行CEA患者中,术后24 h神经功能改善组117例,神经功能未改善组28例。(1)与神经功能改善组比较,神经功能未改善组患者的术前收缩压[(139±13)mmHg比(129±7)mmHg]、术前NIHSS评分[3(2,4)分比1(0,2)分]及术后24 h NIHSS评分[2(1,3)分比0(0,1)分]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其余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神经功能改善组相比,神经功能未改善组患者的溃疡型斑块发生率更高(64.3%比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间颈动脉狭窄程度、纤维帽完整性、斑块回声、斑块钙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总体效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CEA手术前后各时间点患侧MCA V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7.307,P=0.008;F组别=13.621,P<0.01;F时间=248.065,P<0.01);每组患者CEA手术前后各时间点患侧MCA 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_(时间)=134.110,P<0.01),而组间各时间点的MCA 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χ^(2)_(组别)=0.562,P=0.453)。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患侧MCA Vm及MCA PI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MCA Vm及MCA PI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神经功能未改善组的术前MCA Vm低于神经功能改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两组间各时间点MCA V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收缩压(OR=0.880,95%CI:0.822~0.943,P<0.01)、术前NIHSS评分(OR=0.105,95%CI:0.023~0.473,P=0.003)、溃疡型斑块(OR=4.060,95%CI:1.202~13.711,P=0.024)、术前MCA Vm(OR=1.285,95%CI:1.144~1.443,P<0.01)是CEA术后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5)联合预测模型预测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中-重度狭窄患者CEA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AUC为0.972(95%CI:0.885~0.969,P<0.01),高于单个因素的预测效能。结论术前收缩压、NIHSS评分、MCA Vm及溃疡型斑块是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中-重度狭窄患者行CEA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粥样硬化斑块特征 颈动脉内膜切除 早期神经功能预后
下载PDF
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景阳 吕茂昌 +3 位作者 付久园 杨植 刘超 曹宏伟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92-295,331,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2月到2020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CEA或CAS的9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CEA... 目的 探讨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2月到2020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CEA或CAS的9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CEA组(n=48)和CAS组(n=5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颈动脉狭窄程度及住院期间至随访2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头颈主动脉弓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为诊断金标准,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成像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度。结果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中、重度颈动脉狭窄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2.08%(1/48),与CAS组患者的4.00%(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准确度为95.92%(94/98),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94.90%(93/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准确度均较高,CEA、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均具有较好疗效,且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检查 颈动脉内膜切除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叙事护理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杨丽 和振娜 宋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566-569,共4页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接受CEA治疗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干预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叙事护理...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接受CEA治疗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干预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叙事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贝克焦虑量表、贝克抑郁量表评分降低,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面对评分提高,屈服、回避评分降低,干预组面对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屈服、回避评分更低(P<0.05);干预组(6.25%)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20.83%)低(P<0.05);干预组(97.92%)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83.33%)高(P<0.05)。结论 叙事护理应用于CEA患者干预中,可改善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颈动脉内膜切除 心理状态 应对方式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前后颈动脉血管结构特征和血清sICAM-1、MCP-1水平变化及与患者复发风险的关系
4
作者 郭兴友 张拓 +3 位作者 范卫东 刘坤 李明 付勇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究颈动脉内膜切除前后颈动脉血管结构特征、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变化及与患者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颈动脉内膜切... 目的探究颈动脉内膜切除前后颈动脉血管结构特征、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变化及与患者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的80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颈内动脉再狭窄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8)和未复发组(n=72)。比较组间术前、术后3个月患者的颈动脉血管结构特征变化,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3个月的血清sICAM-1、MCP-1水平。结果两组术前CCA远段管径、CB/CCA远段管径比值、CB/ICA近段管径比值及术后CB管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术前ICA近段管径、CB管径和术后CCA远段管径、ICA近段管径均低于未复发组,术后CB/CCA远段管径比值、CB/ICA近段管径比值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周,两组间的血清sICAM-1、MCP-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个月,复发组的sICAM-1、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可知,术后ICA近段管径、术后CB/CCA远段管径比值、术后2个月血清sICAM-1水平、术后3个月血清sICAM-1水平、术后2个月血清MCP-1水平为患者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应对患者的颈动脉血管结构特征和血清sICAM-1、MCP-1水平变化予以关注,可提早预防患者术后复发,对患者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 颈动脉血管结构特征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复发风险
下载PDF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郑慧玲 吴小春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6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对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会昌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宫...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对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会昌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研究组予以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比分析2组临床指标水平、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8%(P<0.05)。护理后,2组SCL-90各项目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 术后康复
下载PDF
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黄体酮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程小娟 《大医生》 2024年第7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黄体酮治疗异常子宫出血(AUB)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太湖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AU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切除...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黄体酮治疗异常子宫出血(AUB)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太湖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AU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并在术后口服黄体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月经期、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Hb)水平、止血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月经期更短,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更低,子宫内膜厚度更小,且观察组月经期更短,PBAC评分更低,子宫内膜厚度更小(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水平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控制止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均更短(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黄体酮治疗AUB患者的临床效果好,可改善月经情况,止血效果显著,调节子宫内膜厚度,提高Hb水平;同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切除 黄体酮 异常子宫出血 止血效果
下载PDF
外翻式与传统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徐衍泽 范东旭 +2 位作者 程明勋 冉旭 赵晨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7期170-175,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手段评价外翻式与传统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动脉狭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系统,获取了外翻式与传统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手段评价外翻式与传统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动脉狭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系统,获取了外翻式与传统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并利用RevMan 5.4统计学程序,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篇文章,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eCEA)组(试验组)术中转流管应用数量占比低于传统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CEA)组(对照组)[RR=0.17,95%CI(0.06,0.51),P=0.001];试验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MD=-40.47,95%CI(-58.85,-22.09),P<0.0001];试验组的术后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RR=0.43,95%CI(0.22,0.83),P=0.01]。结论:eCEA相对于cCEA在治疗颈动脉狭窄过程中可以减少术中转流管应用,缩短平均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但是二者具体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仍然需要大量高质量研究数据来长时间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传统式颈动脉内膜切除 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 META分析
下载PDF
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内膜切除术前后CTA定量参数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许灿 韩枫 +1 位作者 王翠 张健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5期21-23,共3页
目的 观察并分析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行内膜切除术(CEA)前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定量参数的变化。方法 将128例行CEA患者纳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以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和CTA检查患者术前颈动脉狭窄程度,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 目的 观察并分析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行内膜切除术(CEA)前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定量参数的变化。方法 将128例行CEA患者纳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以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和CTA检查患者术前颈动脉狭窄程度,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检查结果相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式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患者术后随访时分别行CDUS和CTA检查并分析患者颈动脉定量参数变化[CDUS定量参数:狭窄段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CTA定量参数:狭窄远端直径、最小残余直径]。结果 经一致性分析证实CTA与CDUS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灵敏度分别为95.40%、94.25%,特异度分别为85.37%、73.17%,准确率分别为92.19%、87.5 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 3.2 6%、88.1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74%、85.71%,Kappa分别为0.818、0.701。本研究手术成功104例,失败24例,手术成功率81.25%。术后CTA检查参数显示狭窄远端直径及最小残余直径均显著大于术前(P<0.05);术后CDUS检查参数显示PSV及EDV均显著小于术前(P<0.05)。结论 颈动脉CTA对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及了解斑块的稳定性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CTA在CEA术前及术后检查出的定量参数变化,可精确反映CEA术后患者颈动脉管腔的改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下载PDF
老年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9
作者 李晓静 牛瑞芳 +1 位作者 杨静 鞠海涛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S01期106-108,共3页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截至2018年底,我国40岁以上居民中,脑卒中患者约1242万[1],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占总数的75%~90%。文献报道,大于30%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可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颈动脉内膜切除 心理体验 围手术期 质性研究
下载PDF
颈部牵伸训练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
10
作者 方耿娜 卢丽冰 +5 位作者 谢梦娜 谢漫 黄琼珊 林楚东 王育胜 林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9期2819-2823,共5页
目的研讨颈部牵伸训练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前后对比研究方法,选取在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三区由同一组医生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 目的研讨颈部牵伸训练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前后对比研究方法,选取在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三区由同一组医生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CEA术后出院患者20例为对照组,2021年8月至2023年6月CEA术后出院患者2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女9例、男11例,年龄(70.15±9.49)岁,采用常规出院前健康教育和出院后常规颈部活动及随访;观察组女7例、男13例,年龄(70.22±9.55)岁,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颈部牵伸训练居家康复进行干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颈部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评分、满意度、依从性的差异。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训练第30天颈部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4.28±3.37)比(8.73±4.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4,P=0.002);观察组患者训练第30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2.13±0.31)分比(4.85±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16,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20/20)比60.00%(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6,P=0.006);观察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20/20)比70.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2,P=0.027)。结论颈部牵伸训练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居家康复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 颈部牵伸训练 居家康复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术前DSA检查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新发脑梗死特点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欢 王健 +7 位作者 李龙 杨斌 谌燕飞 王亚冰 高鹏 陈健 马妍 焦力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58-463,481,共7页
目的研究术前DSA检查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新发脑梗死发生特点及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行CEA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2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由CT血管成像(... 目的研究术前DSA检查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新发脑梗死发生特点及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行CEA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2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由CT血管成像(CTA)或DSA检查评估。所有患者分别于CEA术前7 d、术后3 d内行MR检查。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方式的不同,将所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分为CTA组和DSA组,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后新发脑梗死MR特征进行组间比较;并进一步对CTA组和DSA组内术后新发脑梗死发生与否进行亚组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脑梗死,将所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分为新发脑梗死组与无新发脑梗死组,并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临床资料。将术后有无新发脑梗死组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相关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术后新发脑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1)2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CTA组163例(69.1%),DSA组73例(30.9%)。与CTA组比较,DSA组患者既往卒中史和多血管病变比例更高,CEA手术时间更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5.2%(33/73)比26.4%(43/163),χ^(2)=9.722;82.2%(60/73)比52.1%(85/163),χ^(2)=8.511;(147±47)min比(127±54)min,t=19.526;均P<0.01]。CTA组与DSA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史、吸烟、饮酒、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前后交通开放、重度狭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DSA组患者术后新发脑梗死、Ⅳ型脑梗死、梗死同侧、对侧、双侧发生率高于CTA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5.2%(33/73)比11.7%(19/163),χ^(2)=6.723;41.1%(30/73)比7.4%(12/163),χ^(2)=38.219;24.7%(18/73)比10.4%(17/163),χ^(2)=8.081;11.0%(8/73)比0;9.6%(7/73)比1.2%(2/163),χ^(2)=7.467;均P<0.01]。(3)术后新发脑梗死发生率为22.0%(52/236)。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CEA术后新发脑梗死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多血管狭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术前DSA均与术后新发脑梗死相关(OR=3.52,95%CI:1.574~7.943;OR=2.87,95%CI:1.386~5.929;OR=2.15,95%CI:1.134~4.084;OR=6.25,95%CI:3.218~12.150;均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术前DSA是CEA术后新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2.90,95%CI:1.168~7.174;OR=5.56,95%CI:2.543~12.176;均P<0.05)。结论术前行DSA检查发生术后新发脑梗死以同侧病变为主,同时还有对侧和双侧病变。术前DSA检查可能在CEA患者术后新发脑梗死的发生中参与了主要的作用。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应先综合评估再选择是否行术前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 缺血性卒中 弥散加权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超 张宇迪 +1 位作者 褚春芳 牟天伊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5期592-595,共4页
目的探讨第二代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左炔诺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自2015年11月至2020年12月因子宫腺肌病接受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的4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第二代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左炔诺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自2015年11月至2020年12月因子宫腺肌病接受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的4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术前相比,了解患者术后痛经缓解情况、月经量改善情况及患者对手术满意程度。结果48例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者,术后月经改善总有效率93.7%(45/48),有效治疗者中闭经32例(71.1%),月经呈点滴出血13例(28.9%)。痛经改善总有效率86.8%(33/38),有效治疗者中痛经完全缓解20例(60.6%),明显缓解8例(24.2%),部分缓解5例(15.2%)。与术前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满意度为高,43例患者对此治疗满意。结论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左炔诺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可有效缓解痛经及月经经量增多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左炔诺酮宫内节育器 子宫内膜切除
下载PDF
高信号血管征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脑过度灌注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李冬雪 范晓媛 +6 位作者 来志超 李康 有慧 李明利 左真涛 刘暴 冯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21-729,共9页
目的探讨术前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HVS)是否可以预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脑过度灌注的发生。方法前瞻性连续入组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同意接受CEA的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 目的探讨术前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HVS)是否可以预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脑过度灌注的发生。方法前瞻性连续入组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同意接受CEA的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2周和术后1周内完成MR检查。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系统性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吸烟史)和术后即刻至出院前最高收缩压。通过影像学图像,评估手术侧和对侧颈动脉的狭窄程度、是否存在梗死灶、Willis前环是否完整。术中记录转流管的使用情况。根据术前T2-FLAIR序列图像中HVS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分布范围,将HVS分为0~3级:0级为未见HVS;1级为HVS局限在外侧裂池;2级为HVS延伸至颞枕叶;3级为HVS延伸至额顶叶。通过MR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序列获得患者的脑血流量图。过度灌注定义为与术前相比,同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血流量增加超过100%。根据过度灌注指数将患者分为过度灌注组和非过度灌注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危险因素和HVS分级,使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分析HVS分级与术后脑过度灌注间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HVS预测脑过度灌注的最佳临界值。结果共纳入92例患者,其中过度灌注组18例(19.6%),非过度灌注组74例(80.4%)。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前HVS分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度灌注组以HVS 3级为主(10例),非过度灌注组以HVS 0级(42例)为主。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HVS 2~3级是CEA术后脑过度灌注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OR=12.222,95%CI:3.198~46.715,P<0.01)。ROC曲线分析表明,HVS分级2级是预测CEA术后脑过度灌注的最佳临界值(曲线下面积为0.767,95%CI:0.630~0.910,P<0.01),使用这一标准预测脑过度灌注的敏感度为72.2%,特异度为79.7%,阳性预测值46.4%,阴性预测值92.2%。结论术前T2-FLAIR序列上HVS与CEA术后脑过度灌注相关,HVS≥2级可能有助于预测CEA术后脑过度灌注的发生。本研究结果仍需大样本数据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 高信号血管征 脑过度灌注 数据相关性
下载PDF
标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血管几何形态特征对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影响
14
作者 安思龙 陈健龙 +4 位作者 蔡仁端 符策锐 王振平 宋智勇 刘朝晖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5期2145-2149,共5页
目的探讨标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术后血管几何形态特征对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及血管外科行CEA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后一周内进行颈动脉CTA检查,测量并记... 目的探讨标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术后血管几何形态特征对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及血管外科行CEA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后一周内进行颈动脉CTA检查,测量并记录血管几何形态特征数据。利用Mimics、Geomagic等软件对患者术后CTA影像学资料进行颈动脉建模,采用Ansys Fluent进行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析,定量测定颈动脉窦部外侧壁壁面剪切力(WSS)数据,定性判断血管内有无湍流现象的发生。比较Bulb/CCA管径比值≤1和>1两组患者在血管内是否形成湍流,对血管几何形态特征数据与颈动脉窦部外侧壁WSS数据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将存在显著相关性的血管几何形态数据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采用多重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管腔内形成湍流的血管几何形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Bulb/CCA管径比值≤1和>1两组患者经χ2检验显示Bulb/CCA管径比值>1组的患者CEA术后血管腔内更容易产生湍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窦部管径(r=-0.463,P<0.05)、颈动脉窦部与颈总动脉远段管径比值(r=-0.554,P<0.05)、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分叉角度(r=-0.361,P<0.05)与观测点WSS数值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窦部管径(B=-0.161,P<0.05)与观测点WSS数值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多重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窦管径和颈总动脉远段管径是CEA术后颈动脉管腔内产生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EA术后颈动脉血管几何形态影响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状态,颈动脉窦管径、颈总动脉远段管径以及两者的比值对CEA术后管腔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 计算流体力学 壁面剪切应力 湍流 相关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明轩 刘宝堂 +4 位作者 李磊 李子军 胡运洁 李豪 侯文明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9期48-50,54,共4页
冠心病(CHD)和颈动脉狭窄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是针对该问题的有效治疗手段,该治疗手段在国内外经过多年发展逐渐成熟并获得一致推荐。本文就CABG与CEA各自的发展与现状、CHD与颈... 冠心病(CHD)和颈动脉狭窄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是针对该问题的有效治疗手段,该治疗手段在国内外经过多年发展逐渐成熟并获得一致推荐。本文就CABG与CEA各自的发展与现状、CHD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以及同期CABG联合CEA相关内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颈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颈动脉内膜切除
下载PDF
TCCD联合颈动脉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前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6
作者 李丽 朱好辉 《临床研究》 2023年第8期15-17,共3页
目的研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前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联合颈动脉超声进行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6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在手术前全部予以TCCD联合颈动脉超声进行风... 目的研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前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联合颈动脉超声进行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6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在手术前全部予以TCCD联合颈动脉超声进行风险评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86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1个月内均无死亡,共有1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15.12%),包含6例过度灌注综合征、5例新发脑梗死和2例脑出血。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颈总动脉分叉位置、是否合并对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大脑中动脉内收缩期峰值流速、侧支循环均为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前应用TCCD、颈动脉超声对血管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和局部结构进行全面评估,能预测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而更好地完善术前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管超声 风险评估 颈动脉内膜切除
下载PDF
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经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杰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第1期44-46,75,共4页
目的:探讨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经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功血患者,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在分泌中期采用宫腔镜检查患者的子宫内膜形态学。观... 目的:探讨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经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功血患者,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在分泌中期采用宫腔镜检查患者的子宫内膜形态学。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子宫内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阴道排液时间、血清激素表达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不规则内膜区腺体密度低于正常内膜区,腺体面积、小动脉面积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计分均高于正常内膜区(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阴道排液时间、术后血清激素表达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内有不规则增厚区腺体,内膜ER表达升高,采用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过多 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形态学 选择性内膜切除
下载PDF
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对近闭塞颈动脉斑块的识别效果
18
作者 杨洪超 孟超 +1 位作者 聂耳 谢满意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806-810,共5页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对近闭塞颈动脉斑块的识别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近闭塞颈动脉(狭窄程度≥95%)患者,共66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对近闭塞颈动脉斑块的识别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近闭塞颈动脉(狭窄程度≥95%)患者,共66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颈动脉切开前是否使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将患者分为吲哚菁绿组(ICG组)和非吲哚菁绿组(非ICG组)。患者术前行头颈CT血管造影(CTA)检查血管狭窄部位及程度、颅脑磁共振(MRI)检查有无急性缺血性脑梗死。ICG组术中在颈动脉切开前使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观察颈动脉内斑块的近端和远端,剥脱斑块缝合颈动脉后再次造影判断颈动脉斑块清除及通畅情况,术后7 d内再行头颈CTA复查。比较2组识别颈动脉斑块近端和远端的效果和预后。结果 66例患者中,ICG组35例,非ICG组31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临床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CG组中识别斑块近端32例、识别斑块远端29例;非ICG组中识别斑块近端12例、识别斑块远端9例。ICG组识别斑块近端和远端的效果好于非ICG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头颈CTA显示7例患者属于高位颈动脉狭窄,62例患者术中切除斑块缝合血管后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显示颈动脉斑块清除、血流通畅。术后3例患者出现脑梗塞,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余63例患者术后未出现明显症状。结论 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对近闭塞颈动脉斑块的识别效果良好,在术中能够判断血管狭窄部位、斑块切除和血管通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手术操作,是一种改善手术效果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近闭塞 颈动脉内膜切除 吲哚菁绿 血管造影 预后
下载PDF
脑颈动脉超声一体化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李俊青 李丹 +3 位作者 柴建爽 王彦 宋志俊 李海芬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844-850,共7页
目的 探讨脑颈动脉超声一体化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CEA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66例的临床资料,术前除了行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或)CT血管... 目的 探讨脑颈动脉超声一体化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CEA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66例的临床资料,术前除了行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或)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外,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下简称: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狭窄和斑块特点,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TCCD)或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判断颅内外血管侧支代偿情况,术中应用TCD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根据PSV进行个体化血压调控,决定是否使用颈动脉转流管,防止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术后通过脑颈动脉超声一体化进行复查及随访,评价术后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颈动脉狭窄和侧支循环情况通过脑颈动脉超声一体化诊断评估,其中颈内动脉次全闭塞者8例、狭窄率(stenosis,ST)为50%~69%且具有临床症状者15例、ST为70%~99%者136例(其中支架内再狭窄且ST为70%~99%者4例)、颈动脉蹼6例;前交通动脉开放27例、后交通动脉开放38例、前+后交通动脉开放13例、颈内、外动脉侧支开放42例、无侧支开放9例,与DSA或CTA结果高度一致。术中采取颈动脉转流24例,未转流者术后出现轻度脑过度灌注综合征6例,轻微脑梗死1例,均恢复良好。术后7 d内死亡2例(心肌梗死1例、突发心脏骤停1例)、1例颈内动脉闭塞(颈动脉重度狭窄伴颅外段颈内动脉动脉瘤实施颈内动脉结扎),余163例术后6个月复查颈内动脉通畅。结论 术前经脑颈动脉超声一体化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开放情况与DSA高度一致,在CEA术前、术中、术后能够提供可靠的信息,提高手术安全性,在CEA围手术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地屈孕酮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罗义妹 《北方药学》 2023年第10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究地屈孕酮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患者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将福建三明永安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宫腔镜在子宫内膜切除术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40例,对... 目的:探究地屈孕酮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患者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将福建三明永安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宫腔镜在子宫内膜切除术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地屈孕酮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恢复情况、相关血清学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月经量、内膜厚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月经量、内膜厚度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相关血清指标(血红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上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下降,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乳房发胀,头晕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地屈孕酮应用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后辅助治疗中,对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的降低有积极作用,同时能降低异常子宫出血的情况发生,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得到抑制,促进患者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屈孕酮 宫腔镜 子宫内膜切除 不良反应 月经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