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超声参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
1
作者 王彩凤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9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EMI)超声参数诊断子宫腺肌病(AD)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青岛市黄岛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A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接受健康体检的56例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三维超声检查。比...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EMI)超声参数诊断子宫腺肌病(AD)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青岛市黄岛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A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接受健康体检的56例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EMI超声各参数,分析EMI超声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EMI形态异常比例较对照组更高(P<0.05),EMI平均厚度、容积较对照组更大(P<0.05),EMI血管化血流指数、EMI血流指数、EMI血管化指数、内膜血流指数较对照组更小(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MI形态异常、EMI平均厚度是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EMI形态、EMI平均厚度、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2、0.739、0.825。结论EMI超声参数(EMI形态、平均厚度)对AD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肌交界区 超声参数
下载PDF
经阴道二维与三维超声评估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2
作者 巫雁丹 吴丽君 梁秋芳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2期82-85,共4页
目的对比经阴道二维(2D-TVS)与三维超声(3D-TVS)评估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对子宫腺肌病(A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60例疑似AM患者,均给予2D-TVS、3D-TVS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AM的诊断结果,分析子... 目的对比经阴道二维(2D-TVS)与三维超声(3D-TVS)评估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对子宫腺肌病(A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60例疑似AM患者,均给予2D-TVS、3D-TVS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AM的诊断结果,分析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异常量化评分对不同分型AM的诊断结果。结果3D-TVS诊断AM患者40例,2D-TVS诊断AM患者37例,两种方法诊断AM的灵敏度分别为92.31%、76.92%,特异度分别为80.95%、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3D-TVS诊断A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2D-TVS诊断AUC为0.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TVS诊断AM的Kappa值为0.741,而2D-TVS的Kappa值仅为0.427。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异常量化评分(>2分)对不同分型AM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3.33%,AUC为0.925(95%CI:0.827~1.000),Kappa值为0.840。结论与2D-TVS比较,3D-TVS应用于AM的诊断可提高其诊断效能,且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异常量化评分对AM分型诊断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三维超声 阴道二维超声 子宫内膜-肌结合带 子宫腺肌病
下载PDF
吸烟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咏芳 邹春鹏 +2 位作者 罗洪霞 张荣 黄福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679-3681,共3页
目的:应用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和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QAS)评价吸烟患者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与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吸烟患者(年龄<35岁)80例作为病例组,40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QIMT和QAS技术对颈动脉进行检查... 目的:应用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和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QAS)评价吸烟患者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与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吸烟患者(年龄<35岁)80例作为病例组,40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QIMT和QAS技术对颈动脉进行检查,获得颈动脉的内膜一中层厚度(IMT)、顺应性系数(CC)、扩张性系数(DC)、僵硬度系数(β)。病例组再根据IMT分组;IMT<0.9mm为病例1组,1组患者再根据吸烟量分为1a组(烟龄小于5年,且<20支/d)及1b组(烟龄>5年,且>20支/d),IMT≥0.9mm为病例2组。结果:对照组、病例1a组、病例1b组,病例2组的DC、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例1a组>病例1b组>病例2组。病例组的β与吸烟、颈动脉IMT呈明显正相关。β与吸烟量r=0.789,P=0.00;β与颈动脉IMTr=0.715,P=0.000。结论:QIMT可较准确地测量颈动脉IMT,QIMT与QAS技术联合应用使颈动脉的解剖结构成像与功能成像有机地结合,可成为深入研究颈动脉早期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吸烟 颈动脉 弹性 内膜一中厚度
下载PDF
颈动脉及股动脉内膜中膜层厚度正常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1
4
作者 张梅 张运 +4 位作者 高月花 张园园 李秀昌 葛志明 季小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股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标准。方法 根据 12 5例正常健康者颈动脉及股动脉超声图像 ,测量颈动脉及股动脉内径 (D)、颈动脉及股动脉内膜 中膜层厚度 (IMT)、颈动脉及股动脉僵硬度 (β)和最大剪切率 (SRs)...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股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标准。方法 根据 12 5例正常健康者颈动脉及股动脉超声图像 ,测量颈动脉及股动脉内径 (D)、颈动脉及股动脉内膜 中膜层厚度 (IMT)、颈动脉及股动脉僵硬度 (β)和最大剪切率 (SRs)。结果 随年龄增加 ,颈动脉及股动脉IMT、D、β呈增加趋势 ,SRs降低 ;正常人颈动脉和股动脉IMT分别为(0 .63± 0 .15 )mm、(0 .68± 0 .2 1)mm ,颈动脉及股动脉IMT上限分别为 0 .93mm、1.11mm。将正常人分为≥ 5 0岁组与 <5 0岁组 ,颈动脉上限分别为 1.0 9mm、0 .85mm ;股动脉上限分别为 1.2 6mm、0 .98mm。结论 正常人颈动脉及股动脉的IMT、血管内径和僵硬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采用IMT≥ 1.2mm可用于诊断颈动脉及年龄 <5 0岁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对于 5 0岁以上患者 ,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标准取IMT≥ 1.3mm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股动脉 内膜-中膜厚度 超声检查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脑循环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朱世明 刘爽 +2 位作者 边红 宋志民 孙晓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与脑循环动力学 (CVA)之间相关性及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 CVA检测仪检测分析 12 0例急性期和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 IMT、IMT/D比率及 CVA各项...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与脑循环动力学 (CVA)之间相关性及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 CVA检测仪检测分析 12 0例急性期和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 IMT、IMT/D比率及 CVA各项指标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 IMT及IMT/D比率均明显大于健康成人 ;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组 Vmean、Qmean比急性期组明显降低 ,而 R、DR明显增高 ,超早期组 CVA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期组。颈动脉 IMT及 IMT/D比率与 Vm ean、Qm ean呈显著直线负相关 ,与 R、Zc呈显著直线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 IMT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 内膜厚度 脑循环动力学 研究
下载PDF
胸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修复术中内膜脱套一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岳晓星 杨阳 +1 位作者 陈鹏杰 卢永明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第7期964-965,共2页
近年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数量急速上升,对其临床特点、误诊因素和并发症的关注不断提高,主动脉内膜脱套作为主动脉夹层和腔内修复治疗中的一个少见并发症,目前的关注度明显不足。主动脉内膜脱套是主动脉外科中一种罕见并发症,... 近年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数量急速上升,对其临床特点、误诊因素和并发症的关注不断提高,主动脉内膜脱套作为主动脉夹层和腔内修复治疗中的一个少见并发症,目前的关注度明显不足。主动脉内膜脱套是主动脉外科中一种罕见并发症,被定义为内膜层沿整个管腔的环状撕脱,在管腔内形成一圆锥样漂浮结构导致严重的主动脉狭窄甚至管腔闭塞,避免灾难性的灌注不良。对其误诊导致的死亡率较高,但如果及时发现并补救却疗效明显。本文分析胸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修复术中内膜脱套1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膜 腔内治疗 胸主动脉夹 主动脉狭窄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内膜层 误诊因素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肌层界面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素巧 董晓瑜 +2 位作者 申莉瑛 韩翠欣 陈靖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肌层界面(endometrial-myometrial interface,EMI)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含部分肌层)和对照组40例子宫肌...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肌层界面(endometrial-myometrial interface,EMI)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含部分肌层)和对照组40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含部分肌层)的组织进行标记及分析。结果腺肌病组MMP-2的表达强度EMI处显著高于远肌层(P<0.05)。EMI处MMP-2表达,腺肌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组EMI处的内膜腺体中MMP-2的高表达,可使子宫内膜的侵蚀能力增强,可能参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肌界面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子宫腺肌病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的结构、功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何莹 任青 程忠平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2期2317-2320,共4页
尽管目前对于子宫腺肌病的诊疗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在过去的50多年里,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最被广泛接受的是子宫腺肌病是由内膜基底层向下浸润生长嵌入肌层导致的,但内膜是如何浸润生长的仍在研究中。而子宫内膜... 尽管目前对于子宫腺肌病的诊疗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在过去的50多年里,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最被广泛接受的是子宫腺肌病是由内膜基底层向下浸润生长嵌入肌层导致的,但内膜是如何浸润生长的仍在研究中。而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的自我损伤与自我修复导致子宫内膜浸润、增殖,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肌结合带 自我损伤与自我修复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内膜-肌层界面MMP-7的表达及其与痛经、贫血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志敏 刘素巧 +2 位作者 周淑艳 申艳梅 谷惠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8期929-931,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内膜-肌层界面(EMI)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痛经、贫血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子宫腺肌病(实验组)和60例对照组患者的EMI及深肌层分别进行MMP-7组织标记,并对其与患者痛经、贫...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内膜-肌层界面(EMI)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痛经、贫血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子宫腺肌病(实验组)和60例对照组患者的EMI及深肌层分别进行MMP-7组织标记,并对其与患者痛经、贫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EMI处MMP-7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798、8.518,均P<0.05);实验组MMP-7的表达强度在增殖期和分泌期均高于深肌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410、9.552,均P<0.05)。在子宫腺肌病患者EM I处M M P-7的高表达与患者痛经及贫血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319、0.271,均P<0.05)。结论 M M P-7在子宫内膜-肌层界面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和发展,并与痛经的发生、贫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肌病 子宫内膜-肌界面 基质金属蛋白酶-7 痛经 贫血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的血管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强 张凤花 +1 位作者 高天明 徐潇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6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EMI)的血管形态学改变。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4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科病房住院患者,25例子宫腺肌病子宫标本与25例子宫平滑肌瘤子宫标本分别称子宫腺肌... 目的:探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EMI)的血管形态学改变。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4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科病房住院患者,25例子宫腺肌病子宫标本与25例子宫平滑肌瘤子宫标本分别称子宫腺肌病组和子宫肌瘤组。均于标本宫底“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EndometrialMyometrialInterface,EMI)取材,石蜡切片HE染色后确诊为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识别幼稚型和成熟型血管,计算血管密度。ZeissLSM51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测量计算单个血管内皮面积、血管直径及周长。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子宫腺肌病组EMI检出血管223条,成熟型127条(57%),幼稚型96条(43%);子宫肌瘤组EMI检出血管52条,成熟型51条(98%),幼稚型1条(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腺肌病组子宫底EMI血管密度(8.92±0.84)条,大于子宫肌瘤组宫底EMI血管密度(2.20±0.19)条,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子宫腺肌症组EMI血管直径、周长、面积分别为(23.79±4.82)μm,(74.71±11.82)μm,(177.81±21.42)μm2。子宫肌瘤组EMI血管直径、周长、面积分别为(6.46±2.68)μm,(42.68±6.88)μm,(68.93±6.90)μm2。子宫腺肌病组血管直径、周长、面积均大于子宫肌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腺肌病EMI与子宫肌瘤组EMI比较,血管密度增大;幼稚型血管血管比例增大,单个血管直径、周长、面积均大于子宫肌瘤EMI。子宫腺肌病组EMI血管改变提示子宫内膜向子宫肌层侵入同时有新生血管增生,影像学所示EMI增厚主要组织学成分为增生血管。采用手术或药物减少EMI可能治疗子宫腺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交界区 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神经轴突导向生长因子-1在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江晓红 钟少平 +3 位作者 车璇 朱伟英 沈春娟 朱巍立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轴突导向生长因子-1(Netrin-1)在子宫腺肌病(ADM)内膜肌层交界区(EMI)子宫肌层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Netrin-1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标本共30份(患者30例),分为ADM组(实验组)15例和... 目的观察神经轴突导向生长因子-1(Netrin-1)在子宫腺肌病(ADM)内膜肌层交界区(EMI)子宫肌层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Netrin-1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标本共30份(患者30例),分为ADM组(实验组)15例和子宫肌瘤组(对照组)15例,行组织解剖获取EMI肌层,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Real-time PCR和Westem-blotting方法,检测Netrin-1在两组EMI肌层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Netrin-1强阳性表达于增生子宫平滑肌细胞周围神经纤维,同时弱表达于增生血管内皮细胞。EMI在免疫组化染色片子下结构可与外周肌层分辨。在子宫肌瘤患者子宫组织EMI中则未见神经纤维表达。在放大200光镜视野下,每视野ADM纤维数为(3.81±0.17)个,而在子宫肌瘤患者中未见神经纤维表达。Netrin-1m RNA在子宫肌瘤及ADM组织中表达情况为(1.00±0.00)及(32.78±3.37),ADM患者Netrin-1m RNA水平高于子宫肌瘤组织(P<0.05)。Netrin-1蛋白在子宫肌瘤及ADM组织中表达情况为(1.00±0.00)及(26.57±1.26),ADM组织中Netrin-1表达高于子宫肌瘤组织(P<0.05)。结论 Netrin-1可能通过在EMI发挥促血管新生及神经纤维增生来影响ADM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神经轴突导向生长因子-1 子宫内膜交界区
下载PDF
剖宫产疤痕妊娠介入治疗后对子宫肌层及内膜的血流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超群 徐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20-126,共7页
目的运用超声多普勒检测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子宫肌层及内膜动脉的PI、RI值,并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阐述子宫肌层及内膜的血流变化与宫腔粘连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住院部经... 目的运用超声多普勒检测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子宫肌层及内膜动脉的PI、RI值,并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阐述子宫肌层及内膜的血流变化与宫腔粘连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住院部经阴道超声诊断孕周为5~8周II型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为实验对象,实验对象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宫腔镜下清宫术。术后于月经复潮第1月、第3月的第5日抽血测FSH、LH、E2值。并于经净后3 d阴道超声测量子宫肌层及内膜血流的PI、RI值和子宫内膜厚度。若清宫术后出现经量减少或闭经患者,行宫腔镜检查确定有无宫腔粘连及宫腔粘连分度。结果(1)纳入30名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于子宫动脉栓后1、3月的FSH、LH及E2指标数值均在正常范围。且比较栓塞后1月、3月FSH、LH、E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子宫肌层及内膜的血流PI、RI值于栓塞后24 h下降幅度最大;且子宫肌层及内膜PI持续下降至栓塞后3月;自栓塞后1月起子宫肌层及内膜血流的RI值开始上升,至栓塞后3月时仍低于栓塞前水平;(3宫腔粘连与既往流产次数、清宫术中出血量、清宫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呈正相关;与栓塞术前子宫肌层血流RI、栓塞后1月子宫内膜血流PI呈负相关。将与宫腔粘连有相关性的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既往人工流产史及栓塞后1月内膜血流PI是宫腔粘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子宫肌层及内膜血流存在影响。栓塞后1月子宫内膜血流恢复不佳与宫腔粘连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剖宫产疤痕妊娠 子宫肌内膜 血流影响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小鼠子宫内膜基底/功能层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平滑肌细胞中ROCK1蛋白表达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陶娅玲 朱亮亮 +2 位作者 邹嘉乐 杜威 付先芸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8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病(AM)小鼠子宫组织及内膜基底/功能层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平滑肌细胞中与Rho相关的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ROCK1)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内膜侵袭能力相关性。方法 出生2d的雌性ICR小鼠3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模型...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病(AM)小鼠子宫组织及内膜基底/功能层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平滑肌细胞中与Rho相关的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ROCK1)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内膜侵袭能力相关性。方法 出生2d的雌性ICR小鼠3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模型组30只。模型组采用初生小鼠枸橼酸他莫昔芬灌胃法制作AM模型,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饲养至12周龄,引颈处死两组小鼠后取子宫组织,HE染色后镜下观察两组小鼠子宫组织AM病灶内膜浸润程度,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小鼠子宫组织ROCK1蛋白、ras同源基因家族(Rho),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小鼠子宫内膜基底层(NJ)、内膜功能层(NG)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平滑肌细胞ROCK1蛋白,分析AM小鼠病灶的子宫内膜浸润深度与ROCK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空白组子宫组织无内膜浸润,模型组AM病灶轻度、中度、重度浸润分别为8、12、6例。模型组、空白组子宫组织ROCK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54±0.079、0.079±0.006,二者比较,P<0.01;模型组、空白组子宫组织Rho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42±0.094、0.109±0.073,二者比较,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J平滑肌细胞、NJ上皮细胞、NJ间质细胞、NG上皮细胞、NG间质细胞ROCK1蛋白OD值均升高(P均<0.05)。在模型组NJ处,上皮细胞ROCK1蛋白OD值升高,显著高于间质细胞及平滑肌细胞(P均<0.05);与模型组NG上皮细胞比较,NJ间质细胞ROCK1蛋白OD值降低(P<0.05)。与无浸润者比较,轻、中、重度浸润小鼠子宫NJ及NG平滑肌细胞、间质细胞、上皮细胞ROCK1蛋白OD值升高(P均<0.01);与轻度及中度浸润组比较,重度浸润组小鼠子宫NJ及NG平滑肌细胞、间质细胞、上皮细胞ROCK1蛋白OD值升高(P均<0.01)。AM小鼠子宫NJ间质细胞及上皮细胞间、NG间质及上皮细胞间ROCK1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13,0.893,0.866,0.897;P均<0.05)。结论 AM小鼠子宫组织Rho、ROCK1高表达,子宫NJ、NG不同细胞ROCK1蛋白均呈高表达。子宫不同部位上皮细胞ROCK1蛋白的表达与间质表达呈正相关,ROCK1蛋白高表达与AM的侵袭能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同源基因家族 与Rho相关的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子宫腺肌病 内膜基底 内膜功能 上皮细胞 间质细胞 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基于内膜-肌层交界区细胞探讨少腹逐瘀汤对子宫腺肌病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思宁 谭雅文 叶润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对子宫腺肌病痛经在细胞水平上的治疗机制。【方法】进行人体外内膜-肌层交界区(EMI)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确定少腹逐瘀汤抑制EMI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设置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末端脱...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对子宫腺肌病痛经在细胞水平上的治疗机制。【方法】进行人体外内膜-肌层交界区(EMI)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确定少腹逐瘀汤抑制EMI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设置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评价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测定EMI细胞雌二醇(E;)、前列腺素E;(PG-E2)、雌激素受体(ER)的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EMI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或P<0.01),E2、PG-E2、ER、IL-6、VEGF的表达量降低(P<0.05或P<0.01),NGF表达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可有效促进EMI细胞凋亡,抑制EMI细胞的增殖,可能通过减少雌激素、血管生成因子、炎症因子表达,达到减轻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目的,体现了其中医"活血化瘀止痛"功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子宫腺肌病 痛经 活血化瘀止痛 镇痛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雌激素 血管生成因子 炎症因子 内膜-肌交界区(EMI)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22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中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接受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并按...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中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接受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并按其诊断子宫肌层浸润程度结果分为两组,一组为浅肌层浸润,另一组为深肌层浸润。诊断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将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此观察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结果: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浅肌层浸润组的灵敏度为61.25%,准确度为93.33%;对深肌层浸润组的灵敏度为38.75%,准确度为91.18%。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中,有肯定的应用价值,并且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 诊断
下载PDF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罗琴音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1期120-121,131,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诊断中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接受诊断及治疗的76例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后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诊断中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接受诊断及治疗的76例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后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超声诊断浸润子宫肌层敏感度及准确度。结果超声诊断浅肌层浸润、深肌层浸润灵敏度分别为59.2%、40.8%,准确度分别为93.3%、91.2%;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具有较好准确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1在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肌层界面的表达
17
作者 刘素巧 高英芳 +3 位作者 吴小华 申莉瑛 董晓瑜 陈靖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6期896-897,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肌层界面(endometrial-myometrial interface,EMI)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及其抑制物-1(TIMP-1)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40例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含部分肌...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肌层界面(endometrial-myometrial interface,EMI)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及其抑制物-1(TIMP-1)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40例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含部分肌层)和40例子宫肌瘤的子宫内膜(含部分肌层)的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腺肌病组MMP-9的表达强度EMI处显著高于远肌层(P<0.05)。EMI处MMP-9表达,腺肌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MI处TIMP-1在增生期和分泌期的表达,腺肌病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IMP-1在EMI和远肌层的表达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组EMI处的内膜腺体中MMP-9的高表达,可使子宫内膜的侵蚀能力增强,可能参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肌界面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子宫腺肌病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保守性治疗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梁锋 王丹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3年第22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年轻未育患者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保守性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住院的诊断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患者8例,均年轻未育,异位囊肿单发、位于浅肌层,行彩超检查结合临床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例拒绝手术要求保守药物治疗,为... 目的研究年轻未育患者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保守性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住院的诊断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患者8例,均年轻未育,异位囊肿单发、位于浅肌层,行彩超检查结合临床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例拒绝手术要求保守药物治疗,为观察组;4例行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为对照组。结果 8例患者经治疗后,随访2年,痛经等症状均明显好转。2例患者正常妊娠,1例流产,1例足月分娩1子。结论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又称囊性腺肌病,临床非常少见,对于年轻未育的妇女,保守性手术囊肿剥除为有效的方法 ;对于惧怕手术,要求保守药物治疗的年轻未育的患者来说,GnRH-a联合LNG-IUS治疗效果更佳,并可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因本研究病例少,随访时间2年,对于保守药物治疗的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内膜异位囊肿 保守性治疗
下载PDF
子宫内膜肌层功能失调综合征与子宫腺肌症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司宇 孔宪超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3年第8期680-681,683,共3页
子宫腺肌症(ADM)和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均以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功能异常为特征。磁共振等影像检查为发现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提供了有力证据,并对ADM的组织学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子宫内膜肌层功能失调综合征"的提出,对正... 子宫腺肌症(ADM)和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均以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功能异常为特征。磁共振等影像检查为发现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提供了有力证据,并对ADM的组织学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子宫内膜肌层功能失调综合征"的提出,对正确理解ADM及EMs的发病机制有很大帮助,并解释了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与ADM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交界区 子宫内膜功能失调
下载PDF
单层子宫内膜厚度测定在无症状绝经期宫腔积液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静 徐小敏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34-936,共3页
目的:探讨单层子宫内膜厚度测定预测绝经期无症状宫腔积液内膜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绝经后超声提示宫腔积液而无症状的105例患者的资料,总结单层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积液与内膜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单层子宫内膜厚度测定预测绝经期无症状宫腔积液内膜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绝经后超声提示宫腔积液而无症状的105例患者的资料,总结单层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积液与内膜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层内膜厚度≤3mm患者的组织学检查为病理性改变的概率显著低于内膜厚度>3mm者(P<0.01);子宫内膜病理性改变患者的内膜厚度大于绝经期子宫内膜患者(P<0.01);宫腔积液≤5mm者的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宫腔积液>5mm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层子宫内膜厚度≤3mm的绝经期无症状宫腔积液患者可随访,而单层内膜厚度>3mm的患者需行组织学检查明确内膜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厚度 无症状绝经期 宫腔积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