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种植窗检测结合个体化胚胎移植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
1
作者 李婷婷 陈柔竹 +2 位作者 陈培根 杨梦 方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29-733,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种植窗检测(ERT)结合个体化胚胎移植(ET)改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妊娠结局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诊断为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行ERT的428例作为ERT组,...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种植窗检测(ERT)结合个体化胚胎移植(ET)改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妊娠结局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诊断为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行ERT的428例作为ERT组,运用SPSS 26.0软件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选择不行ERT的39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并比较子宫内膜种植窗(WOI)正常、延迟1 d、延迟2 d患者个体化ET后的妊娠结局。结果:ERT组临床妊娠率(47.73%vs.12.79%)和活产率(38.97%vs.9.76%)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ERT组的不孕因素中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因素占比较对照组高(P<0.05)。428例行ERT患者中发现有316例(73.83%)为WOI正常,有112例(26.17%)为WOI移位。WOI正常、WOI延迟1 d和WOI延迟2 d患者妊娠结局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T技术结合个体化移植方案可以改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助孕结局,尤其是WOI移位患者,ERT技术具有应用前景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种植窗检测 反复种植失败 个体化移植
下载PDF
不同子宫内膜种植窗检测方法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2
作者 王彦飞 谢广妹 +5 位作者 桑元坤 王丽 朱若昕 王嘉羚 张丽媛 冯帆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1-385,共5页
目的:采用子宫内膜容受性阵列(ERA)测序或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测方法评估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子宫内膜种植窗,探讨两种技术对于改善此类患者临床结局的有效性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 目的:采用子宫内膜容受性阵列(ERA)测序或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测方法评估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子宫内膜种植窗,探讨两种技术对于改善此类患者临床结局的有效性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诊断为RIF的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和使用检测技术不同,分为对照组(n=36)、基因组(n=35)和组织学组(n=54),比较3组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结果:①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基因组和组织学组患者的胚胎植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组与组织学组患者的胚胎植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②3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rank检验显示:基因组和组织学组患者50%达活产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组与组织学组50%患者达活产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照组患者平均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基因组和组织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组患者花费成本显著高于组织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对于RIF的患者可行子宫内膜种植窗检测,可有效缩短达活产时间,减少移植胚胎数目;②ERA测序和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测作为评估子宫内膜种植窗的方法均具有局限性,尚不能明确哪种检测方法在准确性和实用性方面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容受性阵列测序 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测 反复种植失败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联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袁振亚 袁牧 +2 位作者 朱云霞 宋雪梅 林继慧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05-310,共6页
目的评估联用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ERT)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技术在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FET的RIF患者,根据患者接受的评... 目的评估联用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ERT)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技术在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FET的RIF患者,根据患者接受的评估检测不同分为4组:接受ERT评估(基于转录组测序的ERT技术模型)后移植经PGT检测筛选的整倍体囊胚RIF患者(联用组,n=138)、均未接受ERT评估和PGT检测移植RIF患者(RIF组,n=324)、仅接受ERT评估后移植RIF患者(ERT组,n=147)和仅接受PGT检测筛选整倍体囊胚移植RIF患者(PGT组,n=121),比较4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及FET结局,并对RIF患者活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5.79%(273/285)接受ERT评估的RIF患者的内膜容受期会推迟1~2 d,根据ERT评估结果相应调整了移植时间。各组患者的FET结果显示,联用组的胚胎种植率、宫内妊娠率、活产率均显著高于PGT组、ERT组与RIF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实施PGT、接受ERT、接受优质囊胚移植、女方年龄4个变量是获得活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联用ERT与PGT是治疗RIF的一次成功尝试,可在单独应用ERT、PGT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RIF患者的FET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种植失败 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活产率
下载PDF
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对于反复种植失败的有效性研究及影响种植窗的临床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白云 李蕾 +1 位作者 吴月蓉 钟兰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71-75,共5页
目的 利用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技术(endometrial receptivity test,ERT)对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实施个性化移植探讨该技术对于改善此类患者临床结局的有效性,同时分析影响内膜容受性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2020年12月至2021年11... 目的 利用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技术(endometrial receptivity test,ERT)对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实施个性化移植探讨该技术对于改善此类患者临床结局的有效性,同时分析影响内膜容受性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期间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诊断为反复移植失败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技术并按检测结果再次移植胚胎分为接受组和未接受组,比较2组间的临床结局。分析影响内膜容受性的临床因素。结果 接受组再次移植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均显著高于同期未接受组(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发生卵泡未破裂黄素化是种植窗移位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对于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依据ERT检测结果移植能改善助孕结局;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发生卵泡未破裂黄素化是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发生种植窗移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移植失败 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下载PDF
有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IVUS图像内膜与中-外膜边界检测 被引量:4
5
作者 袁绍锋 杨丰 +3 位作者 徐琳 吴洋洋 黄靖 刘娅琴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6-156,共11页
针对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中各类斑块、超声阴影和血管分支等造成内膜(LU)与中-外膜(MA)边界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堆叠沙漏网络(SHGN)和有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的IVUS内膜与中-外膜检测的改进方法。首先根据血管形态特点... 针对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中各类斑块、超声阴影和血管分支等造成内膜(LU)与中-外膜(MA)边界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堆叠沙漏网络(SHGN)和有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的IVUS内膜与中-外膜检测的改进方法。首先根据血管形态特点,使用旋转、缩放和Gamma变换等方法将图像训练集扩充57倍,降低网络训练过拟合风险;然后利用对抗训练思想,构建基于L1、L2重建损失的联合损失函数,学习超声图像与其对应分割图像的映射关系,将IVUS图像分割为3种不同区域:血管外周组织、斑块区域和内腔区域;最后在图像分割结果上,采用阈值处理方法,检测最终的内膜与中-外膜边界。采用国际标准IVUS图像数据集(10位病人435幅)评价所提出的算法。实验量化评价结果为:内膜计算面积交并比(JM) 93%,面积差异百分比(PAD) 3%,Hausdorff距离(HD) 0.19 mm;中-外膜JM 95%,PAD 3%,HD 0.16 mm。这些指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性能优于现有的、近年较好的9种算法,以及Pix2Pix模型。在临床实践应用分析中,利用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所收集的100幅IVUS图像进行检验,取得较好的分割结果。这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跨数据集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内膜与中-外膜边界检测 有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堆叠沙漏网络 深度学习
下载PDF
不孕症治疗中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的价值
6
作者 张学花 张桂英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9期4973-4974,共2页
卵泡监测是不孕症和内分泌失调治疗中的主要观察手段,尤其是不孕症的促排卵治疗时,通过观察卵泡的生长速度、卵泡形态及卵泡的大小,可以正确的预测排卵时间,指导不孕症准确掌握易受精期,同时观察卵泡的数目、大小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卵泡监测是不孕症和内分泌失调治疗中的主要观察手段,尤其是不孕症的促排卵治疗时,通过观察卵泡的生长速度、卵泡形态及卵泡的大小,可以正确的预测排卵时间,指导不孕症准确掌握易受精期,同时观察卵泡的数目、大小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治疗 阴道超声 检测卵泡及子宫内膜
下载PDF
深度全卷积网络的IVUS图像内膜与中—外膜边界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袁绍锋 杨丰 +3 位作者 徐琳 刘树杰 季飞 黄靖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35-1348,共14页
目的心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内膜和中—外膜(MA)轮廓勾画是冠脉粥样硬化和易损斑块定量评估的必要过程。由于存在斑点噪声、图像伪影和各类斑块,重要组织边界的自动分割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为此,提出一种用于检测20 MHz心电门控IVUS... 目的心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内膜和中—外膜(MA)轮廓勾画是冠脉粥样硬化和易损斑块定量评估的必要过程。由于存在斑点噪声、图像伪影和各类斑块,重要组织边界的自动分割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为此,提出一种用于检测20 MHz心电门控IVUS图像内膜和MA边界方法。方法首先利用深度全卷积网络(DFCN)学习原始IVUS图像与所对应手动分割图像之间映射,预测出目标或者背景的概率图,实现医学图像语义分割。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心血管先验形状信息,采用数学形态学闭、开操作,平滑内膜和MA边界,降低分割过程中错误分类像素或区域的影响。结果针对来自10位病人的IVUS图像及其标注信息所组成的435幅国际标准公开数据集,从线性回归、Bland-Altman分析和面积交并比(JM)、面积差异百分比(PAD)、Hausdorff距离(HD)、平均距离(AD)等性能指标上,评价本文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检测结果与手动勾画结果的相关性可达到0.94,其超过94.71%的结果落在95%置信区域内,具有良好一致性。内膜和MA边界的AD指标分别为:0.07 mm和0.08 mm;HD指标分别为:0.21 mm和0.30 mm。JM指标分别为0.92和0.93;PAD指标分别为5%和4%。此外,对临床所采集的100幅IVUS图像进行了测试,证明本文学习的模型在跨数据集上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结论与现有的国际算法比较,本文方法提高了各类斑块、声影区域和血管分支等因素的识别能力,不受超声斑点的影响,能准确地、可重复地检测出IVUS图像中的关键目标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分析 深度学习 深度全卷积网络 先验形状信息 心血管内超声 内膜检测 中—外膜检测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改善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顾娟 孙擎擎 +2 位作者 胡方方 曹义娟 祁玉娟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5期582-587,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ERA)对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231例胚胎RIF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71例接受ERA的RI...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ERA)对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231例胚胎RIF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71例接受ERA的RIF患者,根据ERA结果分别纳入种植窗(WOI)位移组(n=68,发生WOI位移)及WOI正常组(n=103,WOI未发生位移);将拒绝进行ERA的60例RIF患者纳入对照组。WOI位移组中,根据患者ERA检测的WOI结果,确定其采取个体化胚胎移植(pET)时间;另2组患者按照内膜转化日后3 d或者5 d进行卵裂期或者囊胚期ET。采用方差分析及χ^(2)检验,对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ET情况及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经本院生殖伦理委员会通过(审批文号:XZZXYY-SZZX-20170918-002),并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结果①本组171例接受ERA的RIF患者中,WOI位移率为39.8%(68/171),其中WOI推后者占98.5%(67/68)。②3组患者卵裂期和囊胚期平均移植胚胎数目和流产率分别比较,以及囊胚期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WOI位移组卵裂期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9.7%、50.0%,均分别高于WOI正常组的20.8%、29.0%和对照组的17.3%、25.0%,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44,χ^(2)=4.70、P=0.030;χ^(2)=4.40、P=0.036,χ^(2)=4.76、P=0.029)。④WOI位移组囊胚期胚胎种植率为42.1%,分别高于WOI正常组的19.1%和对照组的20.5%,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0、P=0.006;χ^(2)=4.51、P=0.034)。结论对于胚胎RIF患者,采取ERA后的pET方案,可改善其IVF-ET临床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 反复种植失败 女(雌)性
原文传递
心内膜自动检测技术测量左室腔面积可靠性的研究
9
作者 张梅 张运 +2 位作者 姚桂华 赵玉霞 范觉新 《中华物理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23-225,共3页
对30例正常人进行了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用手工描绘和心内膜自动检测技术测量左室乳头肌短轴观和心尖四胜观的左室腔面积。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测量的乳头肌短轴观的左室舒张末期面积(EDAs)、收缩末期面积(ESAs)、面... 对30例正常人进行了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用手工描绘和心内膜自动检测技术测量左室乳头肌短轴观和心尖四胜观的左室腔面积。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测量的乳头肌短轴观的左室舒张末期面积(EDAs)、收缩末期面积(ESAs)、面积变化分数(FACs)均高度相关(r分别为0.86,0.80,O.79);心尖四腔观的左室舒张末期面积(EDAa)、收缩末期面积(ESAa)、面积变化分数(FACa)亦均高度相关(r分别为0.80,0.86,0.90),表明利用心内膜自动检测技术能够检测、识别心内膜轮廓,测量左室腔的面积,这为无创性评价左室功能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腔面积 超声心动图 内膜自动检测
原文传递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聚类的B超图像颈动脉内膜和中膜厚度检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戚贵玲 何冰冰 +3 位作者 张榆锋 李支尧 莫鸿 程洁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0-1088,1094,共10页
内、中膜厚度是临床上用于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程度的主要指标。目前,基于B超图像测量内、中膜厚度通常由专业医生手动标记内、中膜边界来实现,过程繁琐耗时,人为影响因素多。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的聚类灰度阈值法,以... 内、中膜厚度是临床上用于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程度的主要指标。目前,基于B超图像测量内、中膜厚度通常由专业医生手动标记内、中膜边界来实现,过程繁琐耗时,人为影响因素多。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的聚类灰度阈值法,以检测B超图像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首先基于GMM对颈动脉图像灰度聚类,然后用灰度阈值法检测血管壁内、中膜的分界,最后测量二者的厚度。与直接使用灰度阈值法的测量技术相比,颈动脉B超图像的聚类解决了内、中膜灰度边界模糊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灰度阈值法的稳定性与检测精度。本研究选取120例健康颈动脉临床试验数据,以两名专家分别手动精细测量4次的内、中膜厚度的均值作为参考值,最终研究结果显示,经GMM聚类后估计的内、中膜厚度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0.1047±0.0762和0.0974±0.0683;与直接进行灰度阈值估计的结果相比,NRMSE的均值分别减小19.6%和22.4%,表明本文所提方法测量精度有所提高;标准差分别减小17.0%和21.7%,表明所提方法稳定性增加。综上,本文方法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图像 颈动脉 内膜和中膜检测 高斯混合模型 聚类
原文传递
In vivo detection of mucosal healing-involved histiocytes by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
11
作者 Gheorghe Hundorfean Abbas Agaimy +4 位作者 Mircea T Chiriac Walter GeiBdrfer Jochen Wacker Markus F Neurath Jonas Mudt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2期4447-4449,共3页
Histiocytes have a pivotal role in wound repair and intestinal epithelial recovery-the most important goal to sustain gut functionality.Yet,an in vivo description of colonic histiocytes by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 Histiocytes have a pivotal role in wound repair and intestinal epithelial recovery-the most important goal to sustain gut functionality.Yet,an in vivo description of colonic histiocytes by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 is missing.Here,we report the case of a 45-yearsold male patient who was referred to our clinic with weight loss and a history of two consecutive Clostridium difficile colitis episodes,the latter cured 3 wk before present admission.Stool microbiology was negative.Conventional colonoscopy showed atrophy and a light mucosal oedema in the distal colon.During on-going endoscopy,we performed a fluorescein-aided CLE which revealed large polygonal(histiocytes-like) cells with copious cytoplasm and large nuclei in the lamina propria of the sigmoid colon as well as regenerative epithelial changes.Histopathological assessment of biopsies from the same areas confirmed the endomicroscopical findings:Periodic acid-Schiff-and CD68-positive foamy histiocytes in the colonic lamina propria and an advanced epithelial recovery.Since stool microbiology was repeatedly negative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nalysis from colonic biopsies could not detect any mRNA for Thropheryma whippleii and common pathogens,we interpreted this particular setting as a mucosal healing process after consecutive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s.In conclusion,by describing these colonic histiocytes,we highlight the clinical usefulness of CLE in describing the entity of histiocytes in vivo and in real-time during the process of post-infectious mucosal healing in the col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microscopy Mucosal healing Advanced colonic imaging Colonic histiocyt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