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C柱-型钢梁框架异型内节点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补拴 周伟 +3 位作者 赵冲 路瑶 赵根田 陈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3-574,共12页
由于民用建筑外观及工业建筑生产工艺要求,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结构因错位、变梁变柱等会形成异型内节点.为研究该类异型内节点的抗剪性能,以柱两侧梁错位高度、单侧梁截面高度增大等为变量参数,按1∶2缩尺比例设计制作了1个常规内节点和... 由于民用建筑外观及工业建筑生产工艺要求,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结构因错位、变梁变柱等会形成异型内节点.为研究该类异型内节点的抗剪性能,以柱两侧梁错位高度、单侧梁截面高度增大等为变量参数,按1∶2缩尺比例设计制作了1个常规内节点和3个异型内节点模型试件,并完成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分析了内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耗能、承载能力、延性性能等指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试件滞回曲线均呈现对称饱满的梭形;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在0.598~0.618,位移延性系数在3.28~4.96,表现出良好的耗能性能及变形性能;因错位、变梁形成的异型内节点与常规内节点相比,承载力分别提升约6.1%、14.0%、15.0%;位移延性系数提升了约-26.6%、11.0%、-14.1%,延性性能规律不明显,耗能能力、强度和刚度退化变化不大;对于左右梁截面尺寸相同且完全错开(即错位高度大于梁高)的Ⅰ类异型内节点,可按T形边节点进行设计;基于节点域传力机理,建立了Ⅱ类异型内节点抗剪计算模型,并提出了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位 变梁 部分外包混凝土柱 异型内节点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抗剪性能
下载PDF
简化的软化桁架模型在钢筋混凝土梁柱内节点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项凯 陆洲导 张克纯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共4页
简化的软化桁架模型源于拉压杆的概念,满足带裂缝混凝土的平衡条件、相容条件和本构关系。文中用简化的软化桁架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梁柱内节点进行抗剪强度分析,提出了用简化的软化桁架模型设计钢筋混凝土梁柱内节点的步骤。同时,通过对... 简化的软化桁架模型源于拉压杆的概念,满足带裂缝混凝土的平衡条件、相容条件和本构关系。文中用简化的软化桁架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梁柱内节点进行抗剪强度分析,提出了用简化的软化桁架模型设计钢筋混凝土梁柱内节点的步骤。同时,通过对一个钢筋混凝土梁柱内节点的验算,证明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化桁架模型 梁柱 内节点 抗剪强度
下载PDF
考虑轴压比影响的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程浩德 房贞政 周翔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9-104,共6页
通过3个不同轴压比的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加载试验,对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延性、耗能能力以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着重探讨了轴压比对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扁梁框架内节点 抗震性能 轴压比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
4
作者 乔虹 魏瑞演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648-651,共4页
通过对3个不同轴压比水准的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加载试验,对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延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进行初步研究,并判定轴压比对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对3个不同轴压比水准的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加载试验,对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延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进行初步研究,并判定轴压比对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节点的抗震性能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扁梁框架内节点 抗震性能 轴压比
下载PDF
预应力度对扁梁框架内节点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5
作者 乔虹 程浩德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46-549,共4页
通过3个不同预应力度的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加载试验,初步研究了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延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对框架节点影响的本质原因是通过施加预应力在框架结构上,预应力度增大,框架... 通过3个不同预应力度的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加载试验,初步研究了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延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对框架节点影响的本质原因是通过施加预应力在框架结构上,预应力度增大,框架节点的水平承载力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扁梁框架内节点 抗震性能 预应力度
下载PDF
双互易杂交边界点法参数及域内节点分布
6
作者 樊志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65-1268,共4页
为了解决双互易杂交边界点法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障碍和缺点,如自由参数过多、域内节点数量及分布无规律可循等缺点,选取不同的有代表性的算例,分别研究双互易杂交边界点法自由参数的选择、自由参数与精度之间的关系、域内节点的布置数量... 为了解决双互易杂交边界点法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障碍和缺点,如自由参数过多、域内节点数量及分布无规律可循等缺点,选取不同的有代表性的算例,分别研究双互易杂交边界点法自由参数的选择、自由参数与精度之间的关系、域内节点的布置数量和位置与精度之间的关系等.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得出:子域半径的较佳取值为0.85,子域半径与形状参数的最佳比值为1.0~1.3;当域内节点数量与边界节点数量接近时,计算效率达到最大;域内节点宜较多地布置在平行于梯度大的方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网格法 双互易杂交边界点法 自由参数 内节点
下载PDF
无内节点等参有限单元的电磁场计算
7
作者 刘念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3期183-187,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无内节点的等参有限单元,给出了求取形状函数的方法,并通过电磁场计算实例,证实了这种等参有限单元在电磁场计算中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内节点 等参 有限单元 电磁场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的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
8
作者 杨迎春 雷超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5期22-25,共4页
为了分析轴压比对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运用ANSYS软件,模拟了单调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的荷载-位移曲线,并与相应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在有限元模拟试验的扁梁框架内节点的基础上,用ANSYS软... 为了分析轴压比对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运用ANSYS软件,模拟了单调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的荷载-位移曲线,并与相应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在有限元模拟试验的扁梁框架内节点的基础上,用ANSYS软件模拟了未做过试验的不同轴压比下的扁梁框架内节点荷载-位移曲线,模拟结果表明,轴压比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试件的承载力,但是太大的轴压比则会使试件的延性不足,反而会对抗震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扁梁框架内节点 ANSYS软件 轴压比 骨架曲线
下载PDF
广交会大厦内节点板式钢管混凝土柱施工技术
9
作者 耿凌鹏 陈一乔 李剑洺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0,共3页
广交会大厦工程外框柱采用方形钢管混凝土柱,为确保柱内尤其节点板范围混凝土密实,采用内节点板式方形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介绍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指出通过在节点板上设置50~70m... 广交会大厦工程外框柱采用方形钢管混凝土柱,为确保柱内尤其节点板范围混凝土密实,采用内节点板式方形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介绍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指出通过在节点板上设置50~70mm排浆、排气孔,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在节点板面50~100mm分层抛落浇注振捣混凝土,来确保节点板范围混凝土施工质量。经检测,本工程全部钢管混凝土柱质量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交会大厦 内节点 方形钢管混凝土柱 混凝土 施工技术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内节点梁端加固的试验研究
10
作者 余钢 《山西建筑》 2007年第21期73-75,共3页
为对比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区梁端加固前后及采用不同加固方法加固后的性能,共进行了6个梁柱中节点模型试件的试验研究,对加固前后以及不同加固方法加固的试件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到框架节点区加固的有益结论,可为实际工程加固提... 为对比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区梁端加固前后及采用不同加固方法加固后的性能,共进行了6个梁柱中节点模型试件的试验研究,对加固前后以及不同加固方法加固的试件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到框架节点区加固的有益结论,可为实际工程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内节点 低周反复荷载 加大截面法加固 粘钢加固
下载PDF
基于5G通信的多节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严 孟雪飞 +1 位作者 耿庆田 黄煜纯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2,共8页
提出了基于5G通信的多节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通过簇头节点在网格中心的位置以及簇内节点的能量耗损情况,计算5G通信内部产生移动汇聚节点所需的能量,得到无线传感器网格划分的最佳数量.根据网络节点发送过程以及5G通信内部节点数... 提出了基于5G通信的多节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通过簇头节点在网格中心的位置以及簇内节点的能量耗损情况,计算5G通信内部产生移动汇聚节点所需的能量,得到无线传感器网格划分的最佳数量.根据网络节点发送过程以及5G通信内部节点数据聚集能力受限状况,计算出最优簇头数目,得出网络分簇结果.选择合适的访问路径,更新多条路径选择策略,增强最优路径内的信息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增加网络密度适应性,降低了数据传输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传感器节点 能量耗损 内节点 适应度函数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空间框架节点二维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旭红 房贞政 陈浩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7,共8页
采用拟静力试验方法对预应力混凝土和普通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内节点进行了不同轴压比下单、双向循环加载的试验研究,得到不同加载方式下试件的滞回曲线。分析了各个试件的破坏形式、承载力、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通过比较和对滞回曲线... 采用拟静力试验方法对预应力混凝土和普通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内节点进行了不同轴压比下单、双向循环加载的试验研究,得到不同加载方式下试件的滞回曲线。分析了各个试件的破坏形式、承载力、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通过比较和对滞回曲线的分析得出:双向水平荷载作用对构件耦合作用明显,构件存在扭转效应,构件的强度退化和刚度退化比单向荷载作用严重,节点的耗能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空间框架内节点 二维拟静力试验 刚度 滞回曲线 骨架曲线
下载PDF
混凝土框架内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和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秦全 王立成 宋玉普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3-68,共6页
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内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即受剪通用分析模型和简化拉-压杆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并利用国内已有的试验结果分析对比了两种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框架内节点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节点核心区名义剪力的改... 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内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即受剪通用分析模型和简化拉-压杆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并利用国内已有的试验结果分析对比了两种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框架内节点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节点核心区名义剪力的改进计算方法。改进的节点名义剪力计算方法能够考虑梁端剪力的往复作用,提高了试验中内节点水平剪力实际值的精确性。对受剪通用分析模型从原理上进行了分析,指出节点受剪通用分析模型的改进需要考虑柱轴压力对核心区混凝土裂缝的约束作用。通过考虑梁端往复荷载作用下梁受压区混凝土高度,改进了简化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与实际值的对比分析表明,改进简化拉-压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值更为接近且较为保守,改进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平均比值为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柱内节点 节点名义剪力 受剪通用分析模型 简化拉-压杆模型
原文传递
新型异形钢管混凝土节点力学性能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茜 白晓红 +1 位作者 焦燏烽 刘小敏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71,8,共6页
为了研究新型异形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抗震性能,对5个缩尺比为1/2的节点模型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其滞回曲线、承载力和耗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内隔板式异形钢管混凝土节点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在试验的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 为了研究新型异形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抗震性能,对5个缩尺比为1/2的节点模型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其滞回曲线、承载力和耗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内隔板式异形钢管混凝土节点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在试验的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对试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由有限元分析得出试件在各个受力阶段混凝土损伤、应力的发展规律,获得了钢管约束力对节点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钢管混凝土 内节点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考虑剪拉比影响的预应力扁梁内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5
作者 程浩德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17-319,共3页
通过2个不同剪拉比下的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延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剪拉比对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扁梁框架内节点 抗震性能 剪拉比
原文传递
螺栓连接叠合梁-预制剪力墙节点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夏康 胡翔 薛伟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7-455,共9页
为了提高全预制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叠合梁与预制剪力墙连接的施工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螺栓连接叠合梁-预制剪力墙平面内节点方法。该节点的预制剪力墙竖向通过单排套筒灌浆连接,且预制剪力墙与叠合梁通过螺栓连接。通过开展轴压比0... 为了提高全预制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叠合梁与预制剪力墙连接的施工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螺栓连接叠合梁-预制剪力墙平面内节点方法。该节点的预制剪力墙竖向通过单排套筒灌浆连接,且预制剪力墙与叠合梁通过螺栓连接。通过开展轴压比0.2/0.5下2个螺栓连接叠合梁-预制剪力墙平面内节点和2个现浇对比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个节点最终的破坏形态均为梁端受弯破坏,节点核心区箍筋在试验过程中始终处于弹性状态;4个节点的滞回曲线均较饱满;预制节点与现浇节点的承载力相差-11.6%~25.7%;由于预制梁端灌浆料较早剥落,预制节点延性为3.0、1.9,比现浇节点低25.0%~48.6%;预制节点的刚度退化规律与现浇节点基本一致;相对侧移角不超过1.5%时,预制节点耗能与现浇节点相当。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四折线恢复力模型。螺栓连接叠合梁-预制剪力墙平面内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梁-预制剪力墙平面内节点 螺栓连接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承载力 延性 刚度退化 恢复力模型 耗能
下载PDF
轴压比对扁梁节点抗震性能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17
作者 周翔 《福建建设科技》 2007年第4期26-27,共2页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分析轴压比对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抗震性能影响的方法,并通过3个不同轴压比的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加载试验进行验证。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扁梁框架内节点 非线性有限元 抗震性能 轴压比
下载PDF
高频电阻加热-轧制复合板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楠 陈海耿 +3 位作者 孙世刚 王成军 崔苗 于九明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89-992,共4页
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高频加热-轧制复合过程中的动态温度场.使用的简化模型中热传导方程的离散采用隐式差分法、区域的离散采用内节点法,并以Maxwell方程的解确定内热源分布.考虑到铁磁性物质在温度跨越Curie点时磁导率的突变,推导了... 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高频加热-轧制复合过程中的动态温度场.使用的简化模型中热传导方程的离散采用隐式差分法、区域的离散采用内节点法,并以Maxwell方程的解确定内热源分布.考虑到铁磁性物质在温度跨越Curie点时磁导率的突变,推导了适用于该情况的Maxwell方程一般解.在此基础上分别模拟了钢-铝,钢-铜和钢-不锈钢这3类板的复合.给出了工艺参数的优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复合 邻近效应 内节点 CURIE点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非均匀的最少分簇能耗均衡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娟 许利军 +1 位作者 刘明 郑世珏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784-2787,共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邻近基站的节点由于承载过多的数据量而过早死亡,从而引发热点问题。采用簇结构可以减轻热点问题,同时降低整个网络的能量消耗,但是簇头昂贵。为此提出了一种非均匀的最少分簇能耗均衡算法(EBUC),在该算法中,首先建立...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邻近基站的节点由于承载过多的数据量而过早死亡,从而引发热点问题。采用簇结构可以减轻热点问题,同时降低整个网络的能量消耗,但是簇头昂贵。为此提出了一种非均匀的最少分簇能耗均衡算法(EBUC),在该算法中,首先建立了一个最少覆盖模型,以优化簇头个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通过调整簇内节点个数和融合相关度来均衡能耗,从而有效减轻热点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簇内节点个数和限制融合相关度的大小,该算法可有效延长网络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点 最少覆盖模型 能耗均衡 内节点 融合相关度
下载PDF
基于多方向天线阵列的信标收发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经纬 李茜 韩仲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5-770,共6页
基于多方向天线阵列的同步无线Mesh网络在节点满足全向覆盖的同时实现了各方向天线的高增益与天线之间的动态切换,并大幅提高整个网络的吞吐量和覆盖范围。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上述多方向天线阵列的同步无线Mesh网络下的信标收发技术... 基于多方向天线阵列的同步无线Mesh网络在节点满足全向覆盖的同时实现了各方向天线的高增益与天线之间的动态切换,并大幅提高整个网络的吞吐量和覆盖范围。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上述多方向天线阵列的同步无线Mesh网络下的信标收发技术,并针对多方向天线阵列的多方向覆盖与天线之间的切换特性对时间帧结构、节点多方向信标发送的天线号序列生成算法、信标结构、Hello时隙的使用过程进行了详细设计。通过该技术的使用,网络内所有已入网节点均能够在每个发送信标的时刻安排合适的天线,尽可能降低了未入网节点在接收信标时出错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方向天线阵列 信标 信标时隙 Hello请求包 Hello响应包 网络内节点 未入网节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