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解析与特征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曹子旭
马明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77,共6页
立足于“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聚焦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景观,以文化地理学“景观-基因”理论为基础,基于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景观具有人工营建与草原环境相协调的核心价值,提出了“时间-空间-文化”三维耦合...
立足于“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聚焦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景观,以文化地理学“景观-基因”理论为基础,基于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景观具有人工营建与草原环境相协调的核心价值,提出了“时间-空间-文化”三维耦合的景观基因识别、提取方法,解译出“逐水草居、农牧结合、聚散有致、内生植入、崇尚自然、天人合一、共融开放、热情豪迈”八大景观基因。从景观空间格局、景观过程、景观感知3个维度总结出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的景观特征:景观空间格局的地域系统性、景观过程的历史演化性、景观感知的民族融合性。拓展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景观类型辨析和传承保护的理论视野,为内蒙古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科学的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
传统村落
景观基因
景观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低能见度天气大气能见度微观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闫宾
《内蒙古气象》
2018年第5期31-32,共2页
对2010年1月到2015年12月锡林浩特地区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能见度<10km)气溶胶的光学特性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大气能见度微观影响因子。结果显示,近年来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主要污染物是PM10,气溶胶散射是最主要...
对2010年1月到2015年12月锡林浩特地区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能见度<10km)气溶胶的光学特性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大气能见度微观影响因子。结果显示,近年来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主要污染物是PM10,气溶胶散射是最主要的影响大气能见度的微观因子(对能见度衰减贡献比例为75.19%),水汽对大气能见度影响非常明显(对能见度衰减贡献比例为2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
低能见度
大气能见度
微观影响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四种主要物种的植物-土壤反馈作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曲耀冰
任慧琴
+2 位作者
高韶勃
赵念席
高玉葆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3-359,共7页
植物-土壤反馈对解释群落组成变化和预测群落动态具有重要意义,是群落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本研究以内蒙古典型草原区4种主要物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和冰草(Agropy...
植物-土壤反馈对解释群落组成变化和预测群落动态具有重要意义,是群落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本研究以内蒙古典型草原区4种主要物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土壤反馈研究的两阶段法进行盆栽实验,研究了单种种植植物对土壤的影响(所得土壤用S-植物种拉丁名首字母表示,分别为S-Lc、S-Sg、S-Sk、S-Ac),以及这些受影响土壤对后续种植植物个体水平和群落水平的植物-土壤反馈作用。结果表明:(1)4种植物单种后对土壤C∶N、速效磷含量以及p H值3个指标具有显著影响(P<0.05);(2)个体水平的植物-土壤反馈具有物种特异性,羊草和冰草的分蘖数、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5个观测指标的最高值均出现在S-Sk;克氏针茅5个观测指标的最高值出现在S-Lc;大针茅分蘖数和株高的最高值出现在S-Ac,而生物量的最高值出现在SLc;(3)大针茅和克氏针茅的反馈效应值(FV)显著小于0,表现为负反馈;冰草表现为中性反馈;羊草表现为中性至弱正反馈;(4)4种物种两两间净配对反馈值(I)均为负值,且克氏针茅-羊草以及克氏针茅-冰草间反馈值显著小于0,表明这些物种两两间能稳定共存。这些结果为内蒙古草原区植物群落组成变化对地下部土壤、后续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主要物种种间关系的影响的预测提供了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土壤反馈
反馈效应值
净配对反馈值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
原文传递
题名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解析与特征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曹子旭
马明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内蒙古草原人居环境院士专家工作站
出处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77,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西北荒漠区建筑文化原型与绿色建筑技术数据库研究”(编号2017YHC0702400)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传统村落类型与特征研究”(编号2021MS05063)共同资助。
文摘
立足于“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聚焦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景观,以文化地理学“景观-基因”理论为基础,基于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景观具有人工营建与草原环境相协调的核心价值,提出了“时间-空间-文化”三维耦合的景观基因识别、提取方法,解译出“逐水草居、农牧结合、聚散有致、内生植入、崇尚自然、天人合一、共融开放、热情豪迈”八大景观基因。从景观空间格局、景观过程、景观感知3个维度总结出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的景观特征:景观空间格局的地域系统性、景观过程的历史演化性、景观感知的民族融合性。拓展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景观类型辨析和传承保护的理论视野,为内蒙古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科学的方法指导。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
传统村落
景观基因
景观特征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ypical steppe region of Inner Mongolia
traditional village
landscape gene
landscape feature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低能见度天气大气能见度微观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闫宾
机构
内蒙古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气象》
2018年第5期31-32,共2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城市气象科学基金项目(UMRF201107)资助
文摘
对2010年1月到2015年12月锡林浩特地区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能见度<10km)气溶胶的光学特性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大气能见度微观影响因子。结果显示,近年来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主要污染物是PM10,气溶胶散射是最主要的影响大气能见度的微观因子(对能见度衰减贡献比例为75.19%),水汽对大气能见度影响非常明显(对能见度衰减贡献比例为21.55%)。
关键词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
低能见度
大气能见度
微观影响因子
Keywords
Inner Mongolia Typical Steppe
Low Visibility
Atmospheric Visibility
Microcosmic Impact Factors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四种主要物种的植物-土壤反馈作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曲耀冰
任慧琴
高韶勃
赵念席
高玉葆
机构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3-35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505
3157042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0706)资助
文摘
植物-土壤反馈对解释群落组成变化和预测群落动态具有重要意义,是群落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本研究以内蒙古典型草原区4种主要物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土壤反馈研究的两阶段法进行盆栽实验,研究了单种种植植物对土壤的影响(所得土壤用S-植物种拉丁名首字母表示,分别为S-Lc、S-Sg、S-Sk、S-Ac),以及这些受影响土壤对后续种植植物个体水平和群落水平的植物-土壤反馈作用。结果表明:(1)4种植物单种后对土壤C∶N、速效磷含量以及p H值3个指标具有显著影响(P<0.05);(2)个体水平的植物-土壤反馈具有物种特异性,羊草和冰草的分蘖数、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5个观测指标的最高值均出现在S-Sk;克氏针茅5个观测指标的最高值出现在S-Lc;大针茅分蘖数和株高的最高值出现在S-Ac,而生物量的最高值出现在SLc;(3)大针茅和克氏针茅的反馈效应值(FV)显著小于0,表现为负反馈;冰草表现为中性反馈;羊草表现为中性至弱正反馈;(4)4种物种两两间净配对反馈值(I)均为负值,且克氏针茅-羊草以及克氏针茅-冰草间反馈值显著小于0,表明这些物种两两间能稳定共存。这些结果为内蒙古草原区植物群落组成变化对地下部土壤、后续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主要物种种间关系的影响的预测提供了实验数据。
关键词
植物-土壤反馈
反馈效应值
净配对反馈值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
Keywords
plant-soil feedback
feedback effect value
net pairwise feedback
Inner MongoliaSteppe.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解析与特征研究
曹子旭
马明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低能见度天气大气能见度微观影响因子分析
闫宾
《内蒙古气象》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四种主要物种的植物-土壤反馈作用
曲耀冰
任慧琴
高韶勃
赵念席
高玉葆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