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南部石炭—二叠纪陆缘生物礁及其建造环境 被引量:4
1
作者 田树刚 翟大兴 范嘉松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1-794,共14页
内蒙古南部发现大量石炭—二叠纪陆缘生物礁(阿木山组、三面井组和林西组)。本文在深入研究含礁地层、沉积相序和造礁环境的基础上,识别研究区三种板块边缘生物礁建造体系,即陆缘碳酸盐台地、简单火山岛弧与复合火山岛弧。按礁体形态结... 内蒙古南部发现大量石炭—二叠纪陆缘生物礁(阿木山组、三面井组和林西组)。本文在深入研究含礁地层、沉积相序和造礁环境的基础上,识别研究区三种板块边缘生物礁建造体系,即陆缘碳酸盐台地、简单火山岛弧与复合火山岛弧。按礁体形态结构、古地理位置和成因机制,将生物礁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层礁、点礁、堤礁、圆丘礁、锥礁、塔礁和柱礁。综合分析沉积类型、造礁生物(蓝细菌、钙藻和苔藓虫等)和古地貌特征,进一步划分生物礁建造古地理单元,即近岸-潮坪、泻湖、礁滩障壁、火山岛弧、弧前与弧后盆地、弧前三角洲和外侧岛弧。最终统计各单元生物礁发育,建立古地理分布模式。成果对促进生物礁基础研究,及恢复华北板块北缘古地理环境和大地构造演化提供可靠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缘生物礁 造礁环境 石炭—二叠纪 内蒙古南部
下载PDF
内蒙古南部地区走向文明的进程及特征初探
2
作者 肖瑞玲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47-52,共6页
内蒙古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各文化遗存 ,显示出其已超过了简单氏族、部落组织社会实体的存在 ,最早出现了“中华文明的曙光”。夏商周时期各青铜文化遗存中大型城堡、祭祀坛、墓葬中阶级分层的尖锐对立及青铜礼器、武器、权杖首等政... 内蒙古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各文化遗存 ,显示出其已超过了简单氏族、部落组织社会实体的存在 ,最早出现了“中华文明的曙光”。夏商周时期各青铜文化遗存中大型城堡、祭祀坛、墓葬中阶级分层的尖锐对立及青铜礼器、武器、权杖首等政治、经济不平等的社会特征 ,说明了地方性政治统一体的出现。它们揭示了人类走向文明进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南部地区 文明进程 特征 复杂性
下载PDF
内蒙古南部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与二年生苜蓿生长初析
3
作者 李跃进 《内蒙古草业》 1991年第1期50-53,39,共5页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南部黄土丘陵区非灌水条件下的土壤水分状况与二年生苜蓿生长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储水量变化与苜蓿生物量积累趋势基本相一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受苜蓿生长影响表现出"上保水、下耗水"现象,40厘米...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南部黄土丘陵区非灌水条件下的土壤水分状况与二年生苜蓿生长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储水量变化与苜蓿生物量积累趋势基本相一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受苜蓿生长影响表现出"上保水、下耗水"现象,40厘米以下苜蓿地土壤含水量低于天然草地土壤含水量3—4%(θv),而表层土壤含水量依然高于天然草地2%(θv)左右。全生育期内,苜蓿地土壤水分消耗超过天然草地70毫米左右,1米以下土壤含水量已经反映出少量亏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南部 黄土丘陵区 土壤水分 苜蓿 生长
下载PDF
内蒙古中南部战国秦汉丧葬用币初探
4
作者 戴昊鹏 齐溶青 李鹏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3期117-121,共5页
东周秦汉之际,随着中原政权对北地的经略,中原农耕人群不断迁徙至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与本地人群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丧葬用币习俗。当地战国秦汉墓葬的丧葬用币材质单一,口含钱币的特征尤为明显。在体现出特殊性的同时,亦常见... 东周秦汉之际,随着中原政权对北地的经略,中原农耕人群不断迁徙至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与本地人群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丧葬用币习俗。当地战国秦汉墓葬的丧葬用币材质单一,口含钱币的特征尤为明显。在体现出特殊性的同时,亦常见与中原地区同时期墓葬相同的做法。内蒙古中南部丧葬用币葬俗的发展,与当地孝文化的传播以及以往礼制的传承密不可分。墓葬中厌胜钱的发现则是当地先民追求财富、趋福避祸思想的体现。通过对内蒙古中南部战国秦汉墓葬丧葬用币情况的分析,对进一步了解当地钱币随葬葬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南部 战国秦汉 丧葬用币 葬俗 厌胜钱
下载PDF
陕北、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东周时期洞室墓研究
5
作者 韩虎强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5期154-157,共4页
文章通过对陕北、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东周时期洞室墓的类型学划分,综合考虑墓葬形制、随葬品、人骨葬式和头向等特征,梳理出这一地区东周时期洞室墓的发展进程及其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变迁。
关键词 陕北 内蒙古南部 东周时期 洞室墓
下载PDF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东周时期殉马习俗研究
6
作者 包曙光 代佳平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37,共8页
本文系统梳理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东周时期殉马遗存的考古发现,认为该地区春秋中晚期游牧经济的形成是殉马习俗开始流行的直接原因。受不同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导致殉马习俗在殉牲组合、殉马位置和摆放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较明显的区... 本文系统梳理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东周时期殉马遗存的考古发现,认为该地区春秋中晚期游牧经济的形成是殉马习俗开始流行的直接原因。受不同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导致殉马习俗在殉牲组合、殉马位置和摆放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较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殉马与其使用人群的对应关系,反映了不同人群的生产分工、身份等级和社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南部 殉马习俗 农牧交汇
下载PDF
内蒙古东南部青铜时代生业方式及相关问题研究
7
作者 孙永刚 李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7-115,共9页
本文从气候环境、生产生活用具、动植物资源利用等方面讨论内蒙古东南部青铜时代的生业,认识到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和渔猎;喜鹊沟类遗存以饲养适合游牧的家养动物为主,同时存在渔猎行为,农业经济几乎不存在;夏家店上... 本文从气候环境、生产生活用具、动植物资源利用等方面讨论内蒙古东南部青铜时代的生业,认识到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和渔猎;喜鹊沟类遗存以饲养适合游牧的家养动物为主,同时存在渔猎行为,农业经济几乎不存在;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整体以家畜饲养业为主,但部分地区农业仍占主要地位,家马和马具大量出现代表着较成熟的游牧经济已然形成。内蒙古东南部青铜时代生业方式发生转变,西来文化因素很可能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考古 内蒙古南部 青铜时代 生业方式 家马
下载PDF
内蒙古东南部晚古生代裂谷区花岗质岩石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9
8
作者 鲍庆中 张长捷 +4 位作者 吴之理 王宏 李伟 桑家和 刘永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90-798,共9页
该区花岗质岩石主要岩性为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通过对石英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1],所获得年龄为(313±5)Ma~(323±4)Ma,属于晚石炭世侵入体;前进场和达青二长花岗岩各单元岩... 该区花岗质岩石主要岩性为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通过对石英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1],所获得年龄为(313±5)Ma~(323±4)Ma,属于晚石炭世侵入体;前进场和达青二长花岗岩各单元岩体均侵入了该区早二叠世寿山沟组海陆交互相碎屑沉积岩,侵入接触关系明确,红柱石角岩发育。测得前进场岩体和达青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分别为(280.8±3.6)Ma和(281.5±0.5)Ma,说明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晚期;乌兰陶勒盖正长花岗岩岩体获得了259Ma、羊角林高勒二长花岗岩为246~216Ma的U-Pb同位素年龄,说明在晚二叠世—三叠世又有一次侵入高峰。石炭—二叠纪裂谷发育时期,部分跨入三叠纪,先后有3次侵入高峰,即晚石炭世的石英闪长岩、早二叠世的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晚二叠世—三叠纪的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岩石 锆石SHRIMP U-PB定年 晚古生代裂谷区 内蒙古南部
下载PDF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玉米大豆轮作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丁素荣 周学超 +4 位作者 刘迎春 魏云山 李峰 王燕春 张晓荣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4,共6页
为了解决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玉米长期连作带来的土壤生态环境问题,依据8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分析不同轮作体系对大豆和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3个作物种植模式,分别为玉米连作(MC)、玉米-大豆轮作(M-S)、玉米-玉米-大豆轮... 为了解决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玉米长期连作带来的土壤生态环境问题,依据8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分析不同轮作体系对大豆和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3个作物种植模式,分别为玉米连作(MC)、玉米-大豆轮作(M-S)、玉米-玉米-大豆轮作(M-M-S),于秋季测定大豆和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性状,并比较分析不同模式产值效益。结果表明:与MC相比,M-M-S和M-S玉米产量平均增加了8.61%和15.08%,轮作玉米的穗长、穗粗、百粒重均高于MC。不同轮作模式间大豆产量差异不显著,与M-S相比,M-M-S有增加大豆产量、株高、单株荚数及百粒重的趋势,产量平均增加了13.06%。在旱涝年份,轮作对产量影响效果大于常年。不同模式的年均产值和成本表现为MC> M-M-S>M-S,M-M-S与MC效益持平且高于M-S,产投比为M-M-S>MC>M-S。因此,在研究区域内M-M-S模式较M-S模式具有更好的产量和经济生态效益表现,更加适于在内蒙古东南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轮作 大豆 玉米 产量 经济效益 内蒙古南部
下载PDF
中亚造山带东南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壳增生和古亚洲洋演化:来自内蒙古东南部林西-东乌旗地区岩浆岩的证据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建峰 李锦轶 +5 位作者 赵硕 张进 郑荣国 张文龙 吕前露 郑培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81-2215,共35页
本文在系统收集内蒙古林西-东乌旗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锆石Hf同位素资料基础上,通过分析岩浆岩岩石组合随时空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探讨了中亚造山带东南部洋盆演化和地壳增生等重要地质... 本文在系统收集内蒙古林西-东乌旗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锆石Hf同位素资料基础上,通过分析岩浆岩岩石组合随时空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探讨了中亚造山带东南部洋盆演化和地壳增生等重要地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二连浩特-贺根山蛇绿岩带南、北两侧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在年代学上显示不同的活动期次,具有不同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构造岩浆岩带。蛇绿岩带以北晚泥盆世-中二叠世岩浆活动在时间上呈连续分布的特征,并在晚石炭-早二叠世时期达到活动峰值。火成岩构造组合分析表明,晚泥盆世-石炭纪和早-中二叠世岩浆活动分别与二连浩特-贺根山洋盆向乌里雅斯太大陆边缘之下的俯冲和洋盆闭合后俯冲板片断离引起的软流圈上涌造成的区域伸展背景有关。蛇绿岩带以南岩浆活动时间上呈现石炭纪、早-中二叠世、晚二叠世-三叠纪幕式分布特征,各期岩浆活动前锋有随时间向南迁移的趋势。这三期岩浆活动分别与古亚洲洋板片向宝力道岛弧之下的俯冲、板片后撤以及洋盆消失之后古板块的碰撞造山作用有关。锆石Hf同位素分析表明,中亚造山带东南部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时期存在显著的地壳增生;其中二连浩特-贺根山蛇绿岩带以北表现为地壳的垂向增生,以南表现为地壳的侧向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火成岩构造组合 地壳增生 内蒙古南部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内蒙古中南部出露地壳元素丰度值的估算 被引量:4
11
作者 孟月玥 陈岳龙 +4 位作者 林宇 李大鹏 王忠 刘金宝 冷福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0-890,共11页
运用区域大规模采样方法,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所采样品进行元素丰度值加权计算,这是建立区域地壳模型的基础工作之一,同时也为化探异常的检出提供较为准确的背景值。研究区涉及内蒙古地轴和内蒙古中部造山系2个构造单元。采用加权求平均... 运用区域大规模采样方法,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所采样品进行元素丰度值加权计算,这是建立区域地壳模型的基础工作之一,同时也为化探异常的检出提供较为准确的背景值。研究区涉及内蒙古地轴和内蒙古中部造山系2个构造单元。采用加权求平均值的方法,得到内蒙古中南部出露地壳10种常量元素氧化物和40种微量元素的丰度值。经地表热流值、地震平均波速和元素比值方法检验后证明所得结果合理。计算所得内蒙古中南部出露地壳平均成分为花岗闪长质,与目前一般认为的结论相同。将结果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后可知,内蒙古中南部出露的地壳与全球上地壳的组成基本一致。由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图解和内蒙古中南部出露地壳的元素丰度与中国东部出露地壳元素丰度的对比可以看出,整体上,内蒙古中南部具有较强的壳内分异作用和地壳增生作用(地幔物质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南部 出露地壳 元素丰度
下载PDF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龋病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全超 曹建恩 朱泓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2-378,共7页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5个考古地点出土人骨的龋病患病情况做了研究,在与其他国内材料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类型与龋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龋病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人群中患病率最高,在农牧兼营的人群中龋病率其次...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5个考古地点出土人骨的龋病患病情况做了研究,在与其他国内材料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类型与龋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龋病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人群中患病率最高,在农牧兼营的人群中龋病率其次,在以畜牧业为生的游牧人群中患病率最低。龋病是反映内蒙古地区该时段古代居民经济模式的一个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南部地区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 龋病
下载PDF
内蒙古东南部季风气候尾闾区全新世降水量时空差异性的孢粉学证据(英文)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鸿雁 崔海亭 +1 位作者 田育红 徐丽宏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7期864-871,共8页
内蒙古高原东南部森林草原过渡带位于中国东部季风气候尾闾区 ,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区域。这一地区降水量存在着明显的东南至西北 (SE_NW)梯度。在现代植被和表土花粉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过渡带孢粉_降水量... 内蒙古高原东南部森林草原过渡带位于中国东部季风气候尾闾区 ,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区域。这一地区降水量存在着明显的东南至西北 (SE_NW)梯度。在现代植被和表土花粉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过渡带孢粉_降水量转换函数。将研究区森林草原过渡带内 3个湖泊沉积剖面的孢粉分析结果代入转换函数 ,定量恢复了这一地区全新世降水量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 :3个剖面全新世以来降水量变化的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 ,北部的好鲁库剖面在 110 0aBP以前一直呈减弱的趋势 ,而南部的碌轴湾剖面和小牛场剖面降水量在分别在 780 0 - 6 2 0 0aBP和 72 0 0 - 5 0 0 0aBP出现降水量的峰值 ,作者推断这种时空差异性与西南季风的影响、地形条件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南部 季风气候尾闾区 全新世 降水量 时空差异性 孢粉学证据 森林草原过渡带 孢粉-气候转换函数
下载PDF
内蒙古中南部先秦两汉时期人地关系的考古学观察——以浑河下游区域性考古调查资料出发 被引量:6
14
作者 党郁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63,共10页
内蒙古中南部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地带的中段,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对气候变化反映明显。我们从内蒙古中南部浑河下游区域性考古调查资料出发,对仰韶文化早期至两汉时期的遗址数量、规模、海拔高度和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变迁进行分... 内蒙古中南部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地带的中段,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对气候变化反映明显。我们从内蒙古中南部浑河下游区域性考古调查资料出发,对仰韶文化早期至两汉时期的遗址数量、规模、海拔高度和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变迁进行分析和研究,借以探讨这一地区的人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南部 先秦两汉时期 人地关系
下载PDF
内蒙古中南部南流黄河两岸地区龙山时代石城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金松 党郁 《草原文物》 2021年第1期58-66,共9页
中国史前聚落城址的建筑发端于仰韶文化,目前可知郑州西山仰韶晚期城(距今5300〜4800年),是迄今中原地区最早的史前城址。其圆形城址布局,方块版筑法建筑技术,墙外壕沟环绕,有城门、门房等城墙附属设施,奠定了中原地区从圆形环壕聚落逐... 中国史前聚落城址的建筑发端于仰韶文化,目前可知郑州西山仰韶晚期城(距今5300〜4800年),是迄今中原地区最早的史前城址。其圆形城址布局,方块版筑法建筑技术,墙外壕沟环绕,有城门、门房等城墙附属设施,奠定了中原地区从圆形环壕聚落逐渐向方形聚落转变的态势。而内蒙古中南部从环壕聚落发展到按照地势走向营建而成的不甚规则的石城聚落,这种建筑模式对毗邻的陕西、山西地区影响深远,在中国早期筑城史上形成独特的文化区域,且对之后的秦汉长城及附属设施的营建产生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南部 南流黄河两岸地区 龙山时代 石城区系
下载PDF
内蒙古东南部山地人工林造林立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温阳 田润民 +4 位作者 刘宗顺 刘秀容 宝金山 庞晓燕 杨跃文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5-12,共8页
调查了内蒙古东南部山地主要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油松、樟子松人工林立地条件和林分生长情况,依据立地因子(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坡向、坡度)和林分因子(优势木高、树龄),应用统计学方法划分了造林立地类型,用... 调查了内蒙古东南部山地主要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油松、樟子松人工林立地条件和林分生长情况,依据立地因子(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坡向、坡度)和林分因子(优势木高、树龄),应用统计学方法划分了造林立地类型,用样地资料拟合了4个针叶树种的生长模型,分别编制了适宜该区的立地指数表,并对该区针叶树造林立地质量做出了评价。研究表明,内蒙古东南部山地针叶树人工林中57.11%的立地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近30%立地质量较差,仅有13.22%的林分生产力水平处于优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南部山地 人工林 立地类型 立地质量评价
下载PDF
内蒙古中南部先秦两汉时期人群龋病与生业模式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旭 《农业考古》 2020年第1期7-15,共9页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先秦两汉时期11组古代人群的龋病状况做了统计与分析,在与我国北方地区16组古代人骨材料对比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其生业模式与龋患的关系。龋病的罹患情况是反映人群摄入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有效指标,龋病与人类社会...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先秦两汉时期11组古代人群的龋病状况做了统计与分析,在与我国北方地区16组古代人骨材料对比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其生业模式与龋患的关系。龋病的罹患情况是反映人群摄入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有效指标,龋病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农业出现相关,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不同生业模式人群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摄取量的多寡决定了其龋齿发病率的高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人群龋齿发病率最高,并随着时代发展而进一步增加;以畜牧或渔猎采集经济为生的古代人群龋病发病率较低;农牧兼营的混合经济人群龋齿发病率居中,并且因农业经济所占比重的不同,其变异范围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南部 古病理学 龋病 生业模式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墓制的初步研究——以内蒙古中南部和东南部的墓葬资料为中心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建恩 孙金松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65-75,共11页
历年来,内蒙古地区考古工作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及东南部,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这两个地区的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已基本完善,但是在墓葬制度的系统研究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试图对内蒙古东南部及中南部青铜时代至... 历年来,内蒙古地区考古工作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及东南部,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这两个地区的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已基本完善,但是在墓葬制度的系统研究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试图对内蒙古东南部及中南部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墓葬形制作一综合研究,在墓葬分类基础上,对其特征、年代、文化性质、分布区域及其起源进行探讨,认为内蒙古地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墓葬形制,内蒙古东南部与中南部间存在明显的区别,两个区域不同考古学文化流行的墓葬形制组合的差异,与不同的来源有着密切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南部和东南部 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 墓葬
下载PDF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矽卡岩及其成矿分带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成东 魏永富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4年第B12期9-15,共7页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作为一个重要的锡铜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其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非常发育。通过对本区黄岗梁、白音诺和浩布高三个重要的矽卡岩及其大中型Fe(Sn)、Pb、Zn多金属矿床的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矽卡岩及其矿床具有明显的分带...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作为一个重要的锡铜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其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非常发育。通过对本区黄岗梁、白音诺和浩布高三个重要的矽卡岩及其大中型Fe(Sn)、Pb、Zn多金属矿床的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矽卡岩及其矿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区域上由南西向北东,矽卡岩由石榴石矽卡岩为主,向辉石矽卡岩为主的变化趋势。矿化由Sn(Fe)向中部的Pb(Zn)多金属和北东部的Cu(Au)多金属的变化趋势;而矿区的矽卡岩分带则表现为近矽卡岩带和远矽卡岩带,近矽卡岩带以石榴石矽卡岩为主,与Fe(Sn)矿化关系密切,为早期矽卡岩矿化的产物;远矽卡岩带以辉石矽卡岩为主,其矿化与Pb、Zn多金属有成因联系,为岩浆期后热液成矿的结果。这一分带特征无论对于斑岩和矽卡岩成矿系列的成矿研究,还是区域的进一步找矿预测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成矿分带 控制因素 内蒙古南部地区
下载PDF
内蒙古中南部史前石板墓相关问题浅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党郁 线琦 《草原文物》 2017年第2期56-63,共8页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墓葬发现较多,石板墓发现地点较多,主要集中于南流黄河两岸地区,目前可知发现的地点有准格尔旗寨子上、清水河县城嘴子、西岔、下塔、后城嘴等多处遗址点。但是墓葬中随葬器物较少,且陶器基本不见,所以关...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墓葬发现较多,石板墓发现地点较多,主要集中于南流黄河两岸地区,目前可知发现的地点有准格尔旗寨子上、清水河县城嘴子、西岔、下塔、后城嘴等多处遗址点。但是墓葬中随葬器物较少,且陶器基本不见,所以关于石板墓年代、分期以及文化因素分析等相关问题难以深入研究。本文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所发现的石板墓材料出发,对之进行对比分析,就其时代、文化因素等相关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南部 新石器时代 石板墓 葬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