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蒙古南部地区走向文明的进程及特征初探
1
作者
肖瑞玲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47-52,共6页
内蒙古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各文化遗存 ,显示出其已超过了简单氏族、部落组织社会实体的存在 ,最早出现了“中华文明的曙光”。夏商周时期各青铜文化遗存中大型城堡、祭祀坛、墓葬中阶级分层的尖锐对立及青铜礼器、武器、权杖首等政...
内蒙古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各文化遗存 ,显示出其已超过了简单氏族、部落组织社会实体的存在 ,最早出现了“中华文明的曙光”。夏商周时期各青铜文化遗存中大型城堡、祭祀坛、墓葬中阶级分层的尖锐对立及青铜礼器、武器、权杖首等政治、经济不平等的社会特征 ,说明了地方性政治统一体的出现。它们揭示了人类走向文明进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南部地区
文明进程
特征
复杂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龋病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全超
曹建恩
朱泓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2-378,共7页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5个考古地点出土人骨的龋病患病情况做了研究,在与其他国内材料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类型与龋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龋病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人群中患病率最高,在农牧兼营的人群中龋病率其次...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5个考古地点出土人骨的龋病患病情况做了研究,在与其他国内材料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类型与龋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龋病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人群中患病率最高,在农牧兼营的人群中龋病率其次,在以畜牧业为生的游牧人群中患病率最低。龋病是反映内蒙古地区该时段古代居民经济模式的一个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中
南部
地区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
龋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矽卡岩及其成矿分带
被引量:
1
3
作者
肖成东
魏永富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4年第B12期9-15,共7页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作为一个重要的锡铜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其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非常发育。通过对本区黄岗梁、白音诺和浩布高三个重要的矽卡岩及其大中型Fe(Sn)、Pb、Zn多金属矿床的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矽卡岩及其矿床具有明显的分带...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作为一个重要的锡铜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其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非常发育。通过对本区黄岗梁、白音诺和浩布高三个重要的矽卡岩及其大中型Fe(Sn)、Pb、Zn多金属矿床的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矽卡岩及其矿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区域上由南西向北东,矽卡岩由石榴石矽卡岩为主,向辉石矽卡岩为主的变化趋势。矿化由Sn(Fe)向中部的Pb(Zn)多金属和北东部的Cu(Au)多金属的变化趋势;而矿区的矽卡岩分带则表现为近矽卡岩带和远矽卡岩带,近矽卡岩带以石榴石矽卡岩为主,与Fe(Sn)矿化关系密切,为早期矽卡岩矿化的产物;远矽卡岩带以辉石矽卡岩为主,其矿化与Pb、Zn多金属有成因联系,为岩浆期后热液成矿的结果。这一分带特征无论对于斑岩和矽卡岩成矿系列的成矿研究,还是区域的进一步找矿预测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成矿分带
控制因素
内蒙古
东
南部
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战国秦汉时期陶窑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婉琪
索秀芬
《草原文物》
2015年第1期93-100,共8页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范围西起贺兰山,东至大马群山,北始阴山,南至明长城。行政区划包括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南部、包头市南部、呼和浩特市南部、乌兰察布市南部。地理单元包括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土默特平原、蛮汗山区...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范围西起贺兰山,东至大马群山,北始阴山,南至明长城。行政区划包括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南部、包头市南部、呼和浩特市南部、乌兰察布市南部。地理单元包括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土默特平原、蛮汗山区、丰镇丘陵、和林格尔丘陵、清水河丘陵山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中
南部
地区
战国秦汉时期
陶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汉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人口构成研究
5
作者
王沛
孙危
《博物馆研究》
2015年第4期64-73,共10页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在汉代主要为朔方、五原、云中、西河、定襄和雁门诸郡,现今在这里发现了大量汉代墓葬。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通过该地区汉墓葬俗、随葬品和人骨资料的梳理,发现居住在此地的人口主要为汉人、匈奴人,还有可能有少量...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在汉代主要为朔方、五原、云中、西河、定襄和雁门诸郡,现今在这里发现了大量汉代墓葬。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通过该地区汉墓葬俗、随葬品和人骨资料的梳理,发现居住在此地的人口主要为汉人、匈奴人,还有可能有少量羌人和鲜卑人;而汉人又可以析分为地方官吏和贵族地主阶级、军事首领及各时期迁入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移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中
南部
地区
汉墓
人口构成
葬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居民的迁徙与融合
被引量:
9
6
作者
张全超
朱泓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7-91,共5页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处于整个"中国北方长城地带"的中段。东周时期,由于环境、人群、生业模式等多种因素,加之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条件,各个古代人群在该区发生大规模碰撞,并由此而引发了人群南北方向的大范围迁徙,...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处于整个"中国北方长城地带"的中段。东周时期,由于环境、人群、生业模式等多种因素,加之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条件,各个古代人群在该区发生大规模碰撞,并由此而引发了人群南北方向的大范围迁徙,其结果是加强了东周时期这一地区古代文明的交汇和人群间的融合,促进了"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最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时期
内蒙古
中
南部
地区
人群迁徙
人群融合
原文传递
园子沟遗址陶器分期研究
7
作者
车亚风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第3期19-23,35,共6页
园子沟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岱海镇园子沟村北的山坡台地上,遗址南临岱海,北依阴山支脉蛮汉山,自南向北可分为三个台地,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现存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图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86-1989年对该遗址进行了...
园子沟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岱海镇园子沟村北的山坡台地上,遗址南临岱海,北依阴山支脉蛮汉山,自南向北可分为三个台地,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现存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图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86-1989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清理和发掘,获得了重要的田野考古资料,并于2000年出版了正式的发掘报告川(以下简称《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考古
新石器时代晚期
发掘报告
陶器分期
凉城县
内蒙古
中
南部
地区
岱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北方地区石城分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8
作者
韩冬
《东方收藏》
2020年第5期84-87,共4页
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前1700年这一时期,在中国北方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以及晋陕高原地区先后出现了多个以石城址为特色的考古学文化。本文通过分析该区域石城的布局特点及聚落结构,认为石城的建设不单纯是聚落间的一种防御行为,其本质上...
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前1700年这一时期,在中国北方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以及晋陕高原地区先后出现了多个以石城址为特色的考古学文化。本文通过分析该区域石城的布局特点及聚落结构,认为石城的建设不单纯是聚落间的一种防御行为,其本质上是处在农牧生业线边缘区域人群生产生活资源紧张,聚落间冲突剧烈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文化
聚落结构
石城址
生业
高原
地区
布局特点
北方
地区
内蒙古
中
南部
地区
原文传递
题名
内蒙古南部地区走向文明的进程及特征初探
1
作者
肖瑞玲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47-52,共6页
文摘
内蒙古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各文化遗存 ,显示出其已超过了简单氏族、部落组织社会实体的存在 ,最早出现了“中华文明的曙光”。夏商周时期各青铜文化遗存中大型城堡、祭祀坛、墓葬中阶级分层的尖锐对立及青铜礼器、武器、权杖首等政治、经济不平等的社会特征 ,说明了地方性政治统一体的出现。它们揭示了人类走向文明进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
内蒙古南部地区
文明进程
特征
复杂性
Keywords
southern Inner Mongolia, evolution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complexity
分类号
K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龋病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全超
曹建恩
朱泓
机构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2-378,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金(课题号05JJD780102)
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08JC004)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课题号J0030094)
文摘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5个考古地点出土人骨的龋病患病情况做了研究,在与其他国内材料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类型与龋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龋病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人群中患病率最高,在农牧兼营的人群中龋病率其次,在以畜牧业为生的游牧人群中患病率最低。龋病是反映内蒙古地区该时段古代居民经济模式的一个有效指标。
关键词
内蒙古
中
南部
地区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
龋病
Keywords
Inner Mongolia
Bronze Age
Early Iron Age
Dental caries
分类号
Q983.3 [生物学—人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矽卡岩及其成矿分带
被引量:
1
3
作者
肖成东
魏永富
机构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出处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4年第B12期9-15,共7页
文摘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作为一个重要的锡铜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其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非常发育。通过对本区黄岗梁、白音诺和浩布高三个重要的矽卡岩及其大中型Fe(Sn)、Pb、Zn多金属矿床的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矽卡岩及其矿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区域上由南西向北东,矽卡岩由石榴石矽卡岩为主,向辉石矽卡岩为主的变化趋势。矿化由Sn(Fe)向中部的Pb(Zn)多金属和北东部的Cu(Au)多金属的变化趋势;而矿区的矽卡岩分带则表现为近矽卡岩带和远矽卡岩带,近矽卡岩带以石榴石矽卡岩为主,与Fe(Sn)矿化关系密切,为早期矽卡岩矿化的产物;远矽卡岩带以辉石矽卡岩为主,其矿化与Pb、Zn多金属有成因联系,为岩浆期后热液成矿的结果。这一分带特征无论对于斑岩和矽卡岩成矿系列的成矿研究,还是区域的进一步找矿预测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矽卡岩
成矿分带
控制因素
内蒙古
东
南部
地区
分类号
P61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战国秦汉时期陶窑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婉琪
索秀芬
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草原文物》
2015年第1期93-100,共8页
文摘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范围西起贺兰山,东至大马群山,北始阴山,南至明长城。行政区划包括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南部、包头市南部、呼和浩特市南部、乌兰察布市南部。地理单元包括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土默特平原、蛮汗山区、丰镇丘陵、和林格尔丘陵、清水河丘陵山地。
关键词
内蒙古
中
南部
地区
战国秦汉时期
陶窑
Keywords
Pottery Kilns
Warring States Qin and Han Dynasty
the South Central Area ofInner Mongolia
分类号
K87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汉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人口构成研究
5
作者
王沛
孙危
机构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出处
《博物馆研究》
2015年第4期64-73,共10页
文摘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在汉代主要为朔方、五原、云中、西河、定襄和雁门诸郡,现今在这里发现了大量汉代墓葬。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通过该地区汉墓葬俗、随葬品和人骨资料的梳理,发现居住在此地的人口主要为汉人、匈奴人,还有可能有少量羌人和鲜卑人;而汉人又可以析分为地方官吏和贵族地主阶级、军事首领及各时期迁入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移民等。
关键词
内蒙古
中
南部
地区
汉墓
人口构成
葬俗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居民的迁徙与融合
被引量:
9
6
作者
张全超
朱泓
机构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出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7-91,共5页
基金
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金项目(批准号:J0030094)
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批准号:2008JC004)
文摘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处于整个"中国北方长城地带"的中段。东周时期,由于环境、人群、生业模式等多种因素,加之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条件,各个古代人群在该区发生大规模碰撞,并由此而引发了人群南北方向的大范围迁徙,其结果是加强了东周时期这一地区古代文明的交汇和人群间的融合,促进了"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最终形成。
关键词
东周时期
内蒙古
中
南部
地区
人群迁徙
人群融合
Keywords
Eastern Zhou periods
south-middle area of Inner Mongolian
Population migration
population amalgamation
分类号
Q983 [生物学—人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园子沟遗址陶器分期研究
7
作者
车亚风
机构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出处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第3期19-23,35,共6页
文摘
园子沟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岱海镇园子沟村北的山坡台地上,遗址南临岱海,北依阴山支脉蛮汉山,自南向北可分为三个台地,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现存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图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86-1989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清理和发掘,获得了重要的田野考古资料,并于2000年出版了正式的发掘报告川(以下简称《报告》)。
关键词
田野考古
新石器时代晚期
发掘报告
陶器分期
凉城县
内蒙古
中
南部
地区
岱海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北方地区石城分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8
作者
韩冬
机构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东方收藏》
2020年第5期84-87,共4页
文摘
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前1700年这一时期,在中国北方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以及晋陕高原地区先后出现了多个以石城址为特色的考古学文化。本文通过分析该区域石城的布局特点及聚落结构,认为石城的建设不单纯是聚落间的一种防御行为,其本质上是处在农牧生业线边缘区域人群生产生活资源紧张,聚落间冲突剧烈的反映。
关键词
考古学文化
聚落结构
石城址
生业
高原
地区
布局特点
北方
地区
内蒙古
中
南部
地区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蒙古南部地区走向文明的进程及特征初探
肖瑞玲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龋病研究
张全超
曹建恩
朱泓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矽卡岩及其成矿分带
肖成东
魏永富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战国秦汉时期陶窑
李婉琪
索秀芬
《草原文物》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两汉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人口构成研究
王沛
孙危
《博物馆研究》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先秦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居民的迁徙与融合
张全超
朱泓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9
原文传递
7
园子沟遗址陶器分期研究
车亚风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试析北方地区石城分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韩冬
《东方收藏》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