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群落植物功能群组成沿水热梯度变化的样带研究 被引量:100
1
作者 白永飞 张丽霞 +1 位作者 张焱 陈佐忠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8-316,共9页
用样带法调查了草原群落植物功能群组成沿水热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 ,降水量的减少 ,热量和干燥度的增加 ,群落植物生活型功能群组成中 ,多年生杂类草的相对多度逐渐减少 ,而多年生丛生禾草的相对多度逐渐增加 ,多... 用样带法调查了草原群落植物功能群组成沿水热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 ,降水量的减少 ,热量和干燥度的增加 ,群落植物生活型功能群组成中 ,多年生杂类草的相对多度逐渐减少 ,而多年生丛生禾草的相对多度逐渐增加 ,多年生丛生禾草对多年生杂类草具有强烈的生态替代作用。在植物生态类群功能群组成中 ,中旱生植物的作用逐渐减弱 ,而旱生植物的作用显著增强。草地的利用方式对群落组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永久样地和割草场中不耐牧种的相对生物量显著地高于放牧场 ,而放牧场中耐牧种的相对生物量则显著地高于永久样地和割草场。受草地利用强度的影响 ,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含量对上述植物功能群相对多度的影响呈非线性。在样带梯度上 ,大气降水递减和利用强度增加所引起的群落结构与组成的简单化 ,可能是导致草原群落生产力和稳定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 草原群落 植物功能群 水热梯度变化 样带研究 生态替代
下载PDF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退化草甸植被特征调查报告
2
作者 陈敏 王静 宝音 《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25-26,共2页
草甸是锡林河流域的一种重要植被类型,它的种类组成复杂,生产力高,多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利用,绝大部分成为退化草甸,本文试图通过对退化草甸的调查研究,弄清这种草甸的植物种类的区系组成,植被特征,以及它的生产力和土壤结构类型。
关键词 植被特征 开发利用 过度放牧 草甸 退化 生产力 植被类型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 种类组成 土壤结构类型
下载PDF
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暗栗钙土矿质氮动态变化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小红 董云社 +1 位作者 齐玉春 耿元波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7-393,共7页
通过野外采样,分析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三个不同放牧强度羊草草原0~30cm表层土壤中矿质氮(NH4+-N+NO3--N)的浓度特征,研究了它们在生长季期间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羊草草原暗栗钙土中矿质氮主要以NH4+-N形式存在,矿质氮含量仅占土... 通过野外采样,分析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三个不同放牧强度羊草草原0~30cm表层土壤中矿质氮(NH4+-N+NO3--N)的浓度特征,研究了它们在生长季期间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羊草草原暗栗钙土中矿质氮主要以NH4+-N形式存在,矿质氮含量仅占土壤全氮的0·20%~0·92%;土壤矿质氮含量随草地放牧强度升高而降低,围封禁牧多年的羊草样地矿质氮含量高于轮牧地和自由放牧地;生长季期间0~10cm、10~20cm和20~30cm各层次土壤NH4+-N和NO3--N含量随土壤温度、水分和植物生长吸收的变化而波动明显,不同深度土壤矿质氮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层0~10cm土壤矿质氮含量波动幅度最大:在4月和7、8月份,NO3--N和NH4+-N浓度分别出现峰值;NH4+-N和NO3--N含量随采样深度增加而降低,各采样点0~30cm土壤中NH4+-N含量均高于NO3--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草原 暗栗钙土 动态变化 NH4^+-N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 NO3^- 放牧强度 土壤矿质氮 氮含量 N含量 表层土壤 变化情况 土壤全氮 围封禁牧 土壤温度 植物生长 变化趋势 波动幅度 采样深度 生长季 放牧地 8月份 采样点 浓度
下载PDF
Fe、Mn、Cu在锡林河流域温带草原植被中的含量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耿元波 章申 +4 位作者 董云社 孟维奇 齐玉春 杨小红 刘立新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9-386,共8页
本文研究了Fe、Mn、Cu三个同周期的植物营养元素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三个主要草原群落植被中的含量特征,研究表明:三个元素在凋落物及根系中的含量较高,在立枯中较低,在活体中最低;沿降水、气温和海拔梯度,活体、凋落物中的含量按贝加尔... 本文研究了Fe、Mn、Cu三个同周期的植物营养元素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三个主要草原群落植被中的含量特征,研究表明:三个元素在凋落物及根系中的含量较高,在立枯中较低,在活体中最低;沿降水、气温和海拔梯度,活体、凋落物中的含量按贝加尔针茅草原、羊草草原、大针茅草原递减,Cu例外,在植物生长末期是递增的;立枯中的元素含量在生长初期递增,在后期递减,Cu也例外,初期和后期都是递增的;在植物系统各组成部分中,生长初期三个元素的含量要高于生长后期;地上部植物体分解程度越高,三个元素的含量也越高;Cu强烈富集于根系中;土壤及降水分别是影响植物元素含量及植物分解的重要因子;三个元素在各草原群落地上部活体中的含量都能够满足牲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特征 CU 草原植被 Fe Mn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 温带 植物营养元素 植物元素含量 草原群落 生长初期 大针茅草原 海拔梯度 羊草草原 植物生长 组成部分 植物系统 生长后期 分解程度 凋落物 地上部 活体 递增 植物体 根系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地下生物量的分布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尹承军 陈佐忠 黄德华 《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30-31,共2页
草原地下生物量及其分布的研究,是草原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力及物质循环研究的重要 内容。1981、1985和1989年作者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在不同季节的分配作了测定本文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寻求地下生... 草原地下生物量及其分布的研究,是草原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力及物质循环研究的重要 内容。1981、1985和1989年作者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在不同季节的分配作了测定本文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寻求地下生物量的分布规律。用 x 表示地下某处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为 cm,y 表示单位面积地表0cm 到地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生物量 大针茅草原 内蒙古典型草原 羊草草原 不同季节 分布规律 植物群落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 分布模型 第一性生产力
下载PDF
Variation of Water-Use Efficiency of Leymus chinensis and Cleistogenes squarrosa in Different Plant Communities in Xilin River Basin, Nei Mongol 被引量:6
6
作者 陈世苹 白永飞 韩兴国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12期1484-1490,共7页
Water is usually considered to be a key limiting factor for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steppe plants in the Xilin River Basin, Nei Mongol. Foliar delta C-13 values, an indicator of long-term intercellular carbon d... Water is usually considered to be a key limiting factor for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steppe plants in the Xilin River Basin, Nei Mongol. Foliar delta C-13 values, an indicator of long-term intercellular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and thus of water-use efficiency (WUE) in plants, were measured on Leymus chinensis (Trin.) Tzvel. and Cleistogenes squarrosa (Trin.) Keng. in six communities of different habitats in die Xilin River Basin. The foliar delta C-13 values of both species tended to increase with decreasing soil water content (SWC) an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foliar delta C-13 Values and SWC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indicating that the two species could change WUE according to water availability. We also found relatively constant leaf water contents (LWC) of the two species in different habitats. Our results implied that the two steppe species might have adapted to different soil water regimes either through adjusting stomatal conductance to get a proper WUE, or through enhancing the osmosis-regulating ability to keep a relatively stable LWC. Our findings could partially explain why the two plant species have a wide distribution range and become dominant in the Xilin River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lin River Basin Leymus chinensis Cleistogenes squarrosa water-use efficiency delta C-13 value
下载PDF
不同改良措施下退化羊草草原恢复速率的研究
7
作者 陈敏 李忠厚 宝音.陶格涛 《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44-44,共1页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退化羊草草原在不同人工改良措施下的恢复速率。在羊草草原的典型退化地段,采用了三种恢复措施:(1)围栏禁牧自然恢复;(2)表面蔬松土壤;(3)翻耕播种羊草。经过五年的观察取样。
关键词 改良措施 退化羊草草原 恢复速率 恢复措施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 定量分析方法 自然恢复 动态参数 研究 翻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