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蒙古贝力克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
15
1
作者
陈生生
樊祺诚
+1 位作者
赵勇伟
史仁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695-2708,共14页
内蒙贝力克地区存在一片面积为400km2、以发育三级熔岩台地为特征的新生代玄武岩,台地时代分别为2.31~2.41Ma、1.56~1.61Ma、0.51~0.61Ma。岩性为具有过渡性质的拉斑玄武岩,分为石英拉斑玄武岩与橄榄拉斑玄武岩,它们都起源于具有交...
内蒙贝力克地区存在一片面积为400km2、以发育三级熔岩台地为特征的新生代玄武岩,台地时代分别为2.31~2.41Ma、1.56~1.61Ma、0.51~0.61Ma。岩性为具有过渡性质的拉斑玄武岩,分为石英拉斑玄武岩与橄榄拉斑玄武岩,它们都起源于具有交代性质的石榴石橄榄岩源区。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这两种岩性之间没有演化关系,而是源区不同程度、深度部分熔融的结果;并且在上升过程中,都受到下地壳麻粒岩的混染作用,其中石英拉斑玄武岩混染程度最大。大地构造背景上,贝力克与赤峰同处在兴蒙造山带南缘,它们表现出与华北西部北缘(集宁、大同、汉诺坝、繁峙)相似的岩浆源区和岩石圈地幔热状态,但不同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类型,即兴蒙造山带南源呈现DMM-EMⅡ特点,而华北西部北缘具有DMM-EMⅠ混合趋势。这种差异可能与岩石圈地幔不同的时代及构造背景有关。在软流圈熔体与上覆岩石圈地幔相互反应的拉斑玄武岩成因模式基础上,认为华北岩石圈减薄现象不仅局限于克拉通内部,其处在克拉通西北部,乃至兴蒙造山带南缘也同样经历了岩石圈减薄过程,只是存在不同时间、程度的岩石圈减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贝力克
新生代
拉斑玄武岩成因
岩石圈地幔演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贝力克玄武岩台地火山地质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
11
2
作者
陈生生
樊祺诚
+1 位作者
赵勇伟
隋建立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0-439,共10页
根据火山地质特征,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的新生代玄武岩可以划分为阿巴嘎玄武岩、贝力克玄武岩和达里诺尔玄武岩,呈NW-SE向展布。贝力克玄武岩以面积小、没有火山锥体、岩性较为单一(绝大多数为拉斑玄武岩)及不含慢源包体的熔岩台地而显...
根据火山地质特征,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的新生代玄武岩可以划分为阿巴嘎玄武岩、贝力克玄武岩和达里诺尔玄武岩,呈NW-SE向展布。贝力克玄武岩以面积小、没有火山锥体、岩性较为单一(绝大多数为拉斑玄武岩)及不含慢源包体的熔岩台地而显著区别于另两种玄武岩。贝力克玄武岩以发育4级高低错落有致、大小不一的熔岩台地为特征,各级熔岩台地标高变化依次为:1034~1057m、1070~1120m、1150~1200m和1280m以上。结合前人年代学研究结果,贝力克玄武岩台地的年代为上新世中期至更新世中期,并形成一种台地标高越高其年龄越老,即上老下新的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是新构造运动使得地壳发生差异性抬升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
古
贝
力克
玄武岩台地
地质特征
成因探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贝力克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
15
1
作者
陈生生
樊祺诚
赵勇伟
史仁灯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695-2708,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2088)
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91014007)联合资助
文摘
内蒙贝力克地区存在一片面积为400km2、以发育三级熔岩台地为特征的新生代玄武岩,台地时代分别为2.31~2.41Ma、1.56~1.61Ma、0.51~0.61Ma。岩性为具有过渡性质的拉斑玄武岩,分为石英拉斑玄武岩与橄榄拉斑玄武岩,它们都起源于具有交代性质的石榴石橄榄岩源区。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这两种岩性之间没有演化关系,而是源区不同程度、深度部分熔融的结果;并且在上升过程中,都受到下地壳麻粒岩的混染作用,其中石英拉斑玄武岩混染程度最大。大地构造背景上,贝力克与赤峰同处在兴蒙造山带南缘,它们表现出与华北西部北缘(集宁、大同、汉诺坝、繁峙)相似的岩浆源区和岩石圈地幔热状态,但不同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类型,即兴蒙造山带南源呈现DMM-EMⅡ特点,而华北西部北缘具有DMM-EMⅠ混合趋势。这种差异可能与岩石圈地幔不同的时代及构造背景有关。在软流圈熔体与上覆岩石圈地幔相互反应的拉斑玄武岩成因模式基础上,认为华北岩石圈减薄现象不仅局限于克拉通内部,其处在克拉通西北部,乃至兴蒙造山带南缘也同样经历了岩石圈减薄过程,只是存在不同时间、程度的岩石圈减薄过程。
关键词
内蒙贝力克
新生代
拉斑玄武岩成因
岩石圈地幔演化
Keywords
Beilike
Inner Mongolia
Cenozoic
Petrogenesis of the tholeiite
Evolution of the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分类号
P588.145 [天文地球—岩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贝力克玄武岩台地火山地质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
11
2
作者
陈生生
樊祺诚
赵勇伟
隋建立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0-43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047)资助
文摘
根据火山地质特征,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的新生代玄武岩可以划分为阿巴嘎玄武岩、贝力克玄武岩和达里诺尔玄武岩,呈NW-SE向展布。贝力克玄武岩以面积小、没有火山锥体、岩性较为单一(绝大多数为拉斑玄武岩)及不含慢源包体的熔岩台地而显著区别于另两种玄武岩。贝力克玄武岩以发育4级高低错落有致、大小不一的熔岩台地为特征,各级熔岩台地标高变化依次为:1034~1057m、1070~1120m、1150~1200m和1280m以上。结合前人年代学研究结果,贝力克玄武岩台地的年代为上新世中期至更新世中期,并形成一种台地标高越高其年龄越老,即上老下新的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是新构造运动使得地壳发生差异性抬升的结果。
关键词
内蒙
古
贝
力克
玄武岩台地
地质特征
成因探讨
Keywords
Beilike Inner Mongolia
basalt platform
geological features
genesis
分类号
P317.3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蒙古贝力克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陈生生
樊祺诚
赵勇伟
史仁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内蒙古贝力克玄武岩台地火山地质及成因探讨
陈生生
樊祺诚
赵勇伟
隋建立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