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洪涌教授从“内蕴湿热”论治过敏性紫癜的经验 被引量:7
1
作者 袁相凤 杨洪涌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10期1848-1850,共3页
杨洪涌教授认为,湿热内蕴为过敏性紫癜(HSP)的发病基础,外风引动、瘀热伤络为过敏性紫癜的病机关键,正气受损为病势之转归,阴伤贯穿疾病始终。经过多年实践,消风除湿、凉血止血、化瘀滋阴相结合,组方严谨,并总结出经验方自拟消风除湿汤... 杨洪涌教授认为,湿热内蕴为过敏性紫癜(HSP)的发病基础,外风引动、瘀热伤络为过敏性紫癜的病机关键,正气受损为病势之转归,阴伤贯穿疾病始终。经过多年实践,消风除湿、凉血止血、化瘀滋阴相结合,组方严谨,并总结出经验方自拟消风除湿汤加减治疗HSP,平时注重"治未病",临床常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内蕴湿热 自拟消风除湿 杨洪涌
下载PDF
清热利湿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湿热内蕴证糖尿病肠病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李明哲 柳越冬 +2 位作者 陈萌 张威 石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方治疗糖尿病肠病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8例湿热内蕴证糖尿病肠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加予清热利湿方日2次口服治疗,统计肠炎疾病量表(inflamm...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方治疗糖尿病肠病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8例湿热内蕴证糖尿病肠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加予清热利湿方日2次口服治疗,统计肠炎疾病量表(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estionnaire,IBDQ)评分及相关症状体征。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IBDQ评分各分项得分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分数增加较为明显,且观察组在全身症状、肠道症状、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总分等方面得分增加均高于对照组,在全身症状改善方面尤为显著。两组在生活质量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量表中生理机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 physical,RP)、活力(vitality,VT)、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整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等方面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22/24),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均耐受良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1年内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清热利湿方可以有效清热利湿,改善患者病情,是针对糖尿病肠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湿热内蕴证糖尿病肠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肠病 湿 湿内蕴 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芍药汤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3
作者 高亚 曹晖 +3 位作者 宾东华 曾婷婷 黄若茹 夏裔灵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0期1336-1339,1344,共5页
目的:观察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110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美沙拉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 目的:观察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110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美沙拉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芍药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3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临床症状、Mayo、Geboes指数评分、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肠道菌群水平;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及总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ayo活动指数、Geboes指数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高于治疗前,大肠杆菌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大肠杆菌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1例恶心,1例皮肤瘙痒,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反应(P>0.05)。结论:芍药汤能够有效改善湿热内蕴证UC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肠黏膜愈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恢复胃肠道菌群平衡,提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湿内蕴 芍药汤 炎症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化湿解毒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4
作者 张新春 刘世举 《河南中医》 2024年第2期249-253,共5页
目的:观察化湿解毒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大肠杆菌、乳酸菌和双岐杆菌等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60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 目的:观察化湿解毒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大肠杆菌、乳酸菌和双岐杆菌等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60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组给予化湿解毒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腹胀、腹痛、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及乳酸菌等肠道菌群数量,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及内镜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道菌群中大肠杆菌数量低于本组治疗前,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AI及内镜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湿解毒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可调节患者肠道菌群数量,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湿内蕴 湿解毒方 美沙拉嗪肠溶片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清肠化湿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疗效及对IL-6、IL-1β、IL-22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笑 祁月英 龚汶 《四川中医》 2024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究清肠化湿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5月我院就诊104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作为观... 目的:探究清肠化湿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5月我院就诊104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清肠化湿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DAL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IL-6、IL-1β、IL-22]、生活质量[炎性肠病生活质量表(IBDQ)]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DAL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IL-6、IL-1β、IL-22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IBDQ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清肠化湿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介质产生,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肠化湿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因子 湿内蕴
下载PDF
从三焦论治湿热内蕴型干眼临证撷要
6
作者 武珊 陈春丽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9期3975-3977,共3页
干眼是眼科门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病情复杂且缠绵难愈。三焦作为气和津液运行的通道,有运行水液、通行诸气的功能。湿热内蕴型干眼的病机为“湿热内蕴,三焦闭塞”,特点为各种原因引起的湿热之邪内蕴三焦,导致三焦气机不畅,进而... 干眼是眼科门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病情复杂且缠绵难愈。三焦作为气和津液运行的通道,有运行水液、通行诸气的功能。湿热内蕴型干眼的病机为“湿热内蕴,三焦闭塞”,特点为各种原因引起的湿热之邪内蕴三焦,导致三焦气机不畅,进而津液输布异常,津不上承,目失濡润而发为此病,且伴有阴液的亏损。笔者基于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规律,并根据传统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辨证加减,结合临床自拟利湿舒目汤,治则以清热祛湿、疏利三焦为主,同时兼顾滋养阴液。因此,文章对从三焦理论治疗湿热内蕴型干眼的经验进行了整理,并附上典型医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湿内蕴 三焦 中药内治 医案
下载PDF
清热利湿止血汤治疗湿热内蕴型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疗效及对尿隐血红细胞计数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孟金玲 桂志红 +1 位作者 吴凌慧 金菊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413-416,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止血汤治疗湿热内蕴型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疗效及对尿隐血、红细胞计数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60例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止血汤治疗湿热内蕴型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疗效及对尿隐血、红细胞计数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60例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热利湿止血汤,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尿隐血、红细胞、尿蛋白定量(24 h)、离心红细胞情况。结果治疗后,关于尿道灼痛、腰酸腹胀、足心灼热中医证候评分,治疗组得分分别为(0.84±0.13)分、(0.74±0.19)分、(1.05±0.26)分,对照组得分分别为(1.15±0.18)分、(1.38±0.22)分、(1.34±0.31)分,2组得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81%(P<0.05);治疗后,治疗组红细胞计数、离心红细胞数量、尿蛋白定量(24 h)分别为(195±42)个/μl、(13±3)个/HP、(0.58±0.24)g/24 h,对照组分别为(220±52)个/μl、(16±4)个/HP、(0.73±0.31)g/24 h,2组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尿隐血(++++)、(+++)、(++)例数低于对照组,(+)、(-)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对照组1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止血汤可以改善湿热内蕴型肾小球源性血尿的血尿症状,降低尿隐血、红细胞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红细胞 湿止血汤 湿内蕴 肾小球源性血尿 尿隐血
下载PDF
刺血拔罐法联合清热利湿解毒法治疗对湿热内蕴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于男 万康敏 陶阳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8期983-987,共5页
目的探讨刺血拔罐法联合清热利湿解毒法治疗对湿热内蕴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所收治湿热内蕴证PHN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拔罐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普... 目的探讨刺血拔罐法联合清热利湿解毒法治疗对湿热内蕴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所收治湿热内蕴证PHN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拔罐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胶囊,拔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刺血拔罐法,联合组在拔罐组基础上服用除湿胃苓汤,三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三组治疗3 d、7 d、14 d、治疗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中医证候积分;于治疗前后比较三组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肽(NPY)水平,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前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SP、PGE2、β-EP、5-HT、NGF、NP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7 d、14 d及治疗后三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另外两组(均P<0.05)。治疗后,三组SP、PGE2、NGF、NPY、5-HT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另外两组;三组β-EP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另外两组(均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另外两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血拔罐法联合清热利湿解毒法对湿热内蕴证PHN患者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疼痛介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血拔罐法 湿解毒法 湿内蕴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疼痛介质
下载PDF
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疗效及对面部皮肤屏障功能、血清IL-2、IL-6和INF-γ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宋鑫 吴科佳 鲍映雪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1期180-183,共4页
目的:研究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SD)患者的疗效及对面部皮肤屏障功能、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NF-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82例面部SD(湿热内蕴型)... 目的:研究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SD)患者的疗效及对面部皮肤屏障功能、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NF-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82例面部SD(湿热内蕴型)患者,应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西药治疗,试验组此基础上采用清热除湿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皮肤屏障功能、炎性因子等。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红色丘疹、油腻性鳞屑或斑片、瘙痒等主次症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试验组角质层含水量(SCH)、表皮脂质含量、皮肤PH高于对照组,经皮肤水分流失量(TEWL)低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治疗后IL-2、INF-γ水平高于对照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内蕴型面部SD患者,能够提升治疗效果,缓解SD相关症状,改善面部皮肤屏障功能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 湿 湿内蕴 皮肤屏障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通痹土茯苓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内蕴型观察分析
10
作者 王蕾 吴学文 卜芸芸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9期41-43,共3页
目的:分析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内蕴型患者中,通痹土茯苓汤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12月本院74例湿热内蕴型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37例)、观察组(常规治疗+通痹土茯苓汤,37例),全面分析... 目的:分析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内蕴型患者中,通痹土茯苓汤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12月本院74例湿热内蕴型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37例)、观察组(常规治疗+通痹土茯苓汤,37例),全面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通痹土茯苓汤可有效减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降低炎性反应,且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是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湿内蕴 通痹土茯苓汤 秋水仙碱
下载PDF
维生素E乳联合金蝉止痒胶囊用于急性湿疹湿热内蕴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11
作者 李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4期34-38,共5页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内蕴证患者时予以维生素E乳联合金蝉止痒胶囊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0例急性湿疹湿热内蕴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维生素E乳联合金蝉止痒胶囊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内蕴证患者时予以维生素E乳联合金蝉止痒胶囊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0例急性湿疹湿热内蕴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维生素E乳联合金蝉止痒胶囊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语言评分法(VRS)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14、28 d的VRS评分分别为(1.29±0.24)、(0.65±0.24)分,均较对照组的(2.19±0.29)、(1.29±0.31)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4、28 d的EASI评分分别为(1.17±0.32)、(0.52±0.17)分,均较对照组的(2.31±0.42)、(1.32±0.27)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较对照组(84.44%)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较对照组(17.78%)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维生素E乳联合金蝉止痒胶囊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内蕴证患者疗效显著,用药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肢体瘙痒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腹泻、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情况,确保患者尽早恢复健康,适合将其推广至基层医疗机构,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湿 湿内蕴 金蝉止痒胶囊 瘙痒程度 安全性
下载PDF
清热调糖饮对湿热内蕴证2型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的调控作用
12
作者 吴晶 陆润兰 +1 位作者 赵海燕 宁雪峰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清热调糖饮对湿热内蕴证2型糖尿病(T2DM)患者危险因素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兰州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76例湿热内蕴证T2DM患者,采用数字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6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 目的研究清热调糖饮对湿热内蕴证2型糖尿病(T2DM)患者危险因素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兰州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76例湿热内蕴证T2DM患者,采用数字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6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清热调糖饮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各组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震动感觉阈值(VPT)和踝肱指数(ABI)和中医证候积分等。其中糖代谢指标包括C肽、空腹胰岛素(INS)、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糖化血红蛋白(GHB)、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及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脂代谢指标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经治疗,对照组GHB、LAGE低于治疗前;研究组GHB、IRI、LAGE、TC和LDL低于治疗前,且C肽、FBG、IRI、TC、LDL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PT和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证型转变率分别为27.78%和20.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89%和1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调糖饮联合二甲双胍可调控湿热内蕴证T2DM的危险因素,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糖饮 2型糖尿病 湿内蕴 危险因素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加味三仁汤治疗湿热内蕴型痛风性肾病临床观察
13
作者 焦璐璐 王体敬 《山西中医》 2024年第6期19-22,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三仁汤治疗湿热内蕴型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湿热内蕴型痛风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予非布司他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三仁汤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观察加味三仁汤治疗湿热内蕴型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湿热内蕴型痛风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予非布司他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三仁汤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24小时尿蛋白总量(24 h-UTP)、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尿酸(UA)、肌酐(Scr)、尿素氮(BUN)、β_(2)微球蛋白(β_(2)-MG)、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评估加味三仁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为70.9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UTP、eGFR、UA、Scr、BUN、β_(2)-MG、Cys-C、Hcy、RBP、NAG、IL-6、TNF-α、CRP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三仁汤可以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肾病 湿内蕴 加味三仁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加味萆薢分清饮治疗湿热内蕴型高尿酸血症临床观察
14
作者 张志勇 韦永明 黄丽梅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9期3906-3908,共3页
目的研究加味萆薢分清饮治疗湿热内蕴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贵港市中医医院2023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湿热内蕴型高尿酸血症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观察组应用基础治疗联合加味萆薢... 目的研究加味萆薢分清饮治疗湿热内蕴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贵港市中医医院2023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湿热内蕴型高尿酸血症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观察组应用基础治疗联合加味萆薢分清饮疗法。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血尿酸、血脂、C反应蛋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尿酸、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萆薢分清饮能改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中医证候,降低尿酸及血脂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痹 高尿酸血症 湿内蕴 加味萆薢分清饮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清热调糖饮治疗湿热内蕴型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吴晶 赵海燕 +1 位作者 李蔚 陆润兰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6期87-93,共7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清热调糖饮治疗湿热内蕴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组方的有效成分,并预测其潜在靶点。利用DisGenet检索2型糖尿病靶点,通过Venny软件获取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清热调糖饮治疗湿热内蕴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组方的有效成分,并预测其潜在靶点。利用DisGenet检索2型糖尿病靶点,通过Venny软件获取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基因靶点的交集。利用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清热调糖饮与2型糖尿病的共同基因靶点有133个,其中君药黄连可作用的疾病靶点占比最高,为86.47%;其次为玉米须、大黄;茯苓的作用靶点最少。经GO分析,生物过程共387条,细胞组成共40条,分子功能共74条,其中与胰岛素代谢相关的共6条,与内皮功能相关的共11条。KEGG分析筛选得到134条通路(P<0.01),其中基因数目≥10的通路有88条,与糖尿病相关的信号通路共7条,与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的高富集信号通路共4条。结论:清热调糖饮配伍科学,可能通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ecept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RAGE)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等实现对湿热内蕴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调糖饮 湿内蕴 2型糖尿病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清热解毒方熏洗辅助常规护理在湿热内蕴型下肢慢性溃疡创面愈合中应用价值
16
作者 侯美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5期2651-2654,共4页
目的:探究清热解毒方熏洗辅助常规护理在湿热内蕴型下肢慢性溃疡创面愈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选取58例湿热内蕴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究清热解毒方熏洗辅助常规护理在湿热内蕴型下肢慢性溃疡创面愈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选取58例湿热内蕴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热解毒方熏洗辅助干预。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不同时间创面愈合面积比率、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生命质量问卷(VLU-QOL)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局部破溃及创面腐肉较多、脓水浸淫或秽臭难闻、创周皮肤漫肿灼热及总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第1周,两组创面愈合面积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2周、第3周、第4周,观察组创面愈合面积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VLU-QO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湿热内蕴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实施清热解毒方熏洗辅助常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各项临床症状,促进创面快速且有效愈合,改善足踝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方 熏洗 常规护理 湿内蕴 下肢慢性溃疡 创面愈合
下载PDF
金蝉止痒胶囊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丘疹性荨麻疹湿热内蕴型临床观察
17
作者 张宗良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8期1574-1577,共4页
目的:观察金蝉止痒胶囊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丘疹性荨麻疹湿热内蕴型的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加用金蝉止痒胶囊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症候积分及总积分,VRS、EASI评... 目的:观察金蝉止痒胶囊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丘疹性荨麻疹湿热内蕴型的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加用金蝉止痒胶囊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症候积分及总积分,VRS、EA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瘙痒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OSC、IL-4、CRP指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而IFN-γ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蝉止痒胶囊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丘疹性荨麻疹湿热内蕴型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疹性荨麻疹 湿内蕴 金蝉止痒胶囊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
下载PDF
清热除湿汤与皮炎汤治疗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18
作者 王娣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7期182-185,共4页
目的 分析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实施清热除湿汤与皮炎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南京市江宁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0)实施清热除湿汤治疗... 目的 分析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实施清热除湿汤与皮炎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南京市江宁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0)实施清热除湿汤治疗,研究组(n=30)实施皮炎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面部油脂改善情况、大便干燥、口渴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面部皮肤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2,P<0.05)。结论 皮炎汤治疗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可以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及面部皮肤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内蕴 面部脂溢性皮炎 湿 皮炎汤 中医症状 生活质量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加味大柴胡汤治疗湿热内蕴型高尿酸血症疗效观察
19
作者 戴欣珏 陈婧 +2 位作者 王青 车名花 姚丽琴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3期3312-3315,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大柴胡汤治疗湿热内蕴型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2月—2024年1月宜兴市中医医院治疗的66例湿热内蕴型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患者在生... 目的观察加味大柴胡汤治疗湿热内蕴型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2月—2024年1月宜兴市中医医院治疗的66例湿热内蕴型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大柴胡汤口服60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血肌酐、尿pH值和治疗60 d后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主症评分、次症评分、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第15天、第30天、第60天,治疗组患者的血尿酸、血肌酐水平和对照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2组患者尿pH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第30天、第60天的血尿酸、血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尿pH值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60 d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9%(31/33)比78.8%(26/33),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1%(3/33),但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加味大柴胡汤治疗湿热内蕴型高尿酸血症疗效优于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更有助于减轻症状和降低血尿酸,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大柴胡汤 湿内蕴 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 血肌酐
下载PDF
肝豆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汪美霞 詹宇婷 +3 位作者 董婷 汪瀚 王晓旸 杨文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3573-3578,共6页
目的了解肝豆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8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湿热内蕴型Wilson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 目的了解肝豆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8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湿热内蕴型Wilson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以谷胱甘肽、二巯丙磺酸钠保肝驱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清热解毒、通腑利尿之中药肝豆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酶(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水平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A、Ⅳ-C、PCⅢ、L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Ⅳ-C、PCⅢ、L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西医综合保肝驱铜治疗的同时,临床辨证使用肝豆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Wilson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和Hcy水平,改善肝功能。其作用机制为通过通腑利尿法竞争性抑制铜离子在胃肠道的吸收,同时增加体内多余铜的排泄,从而减轻铜毒导致的脏器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湿内蕴 肝豆汤加减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