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路黏小管成形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范道青 钟华 《国际眼科纵览》 2017年第3期187-191,共5页
黏小管成形术是在黏小管切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Schlemm管手术,通过扩张Schlemm管重建自然房水外流通道,增加房水外流来降低眼压,避免了结膜瘢痕化及滤过泡相关并发症问题.黏小管成形术从最初的外路手术到近来改良的内路黏小管... 黏小管成形术是在黏小管切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Schlemm管手术,通过扩张Schlemm管重建自然房水外流通道,增加房水外流来降低眼压,避免了结膜瘢痕化及滤过泡相关并发症问题.黏小管成形术从最初的外路手术到近来改良的内路黏小管成形术(ab-interno canaloplasty,ABiC)变得更加微创、简单、标准化,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不论是单独手术或是联合白内障手术,均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ABiC在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微创青光眼手术 小管成形术 内路小管成形术(abic)
原文传递
微导管辅助的内路部分黏小管成形联合内路部分小梁切开术与内路全周小梁切开术的早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8
2
作者 尹鹏 石砚 +5 位作者 王一玮 王怀州 辛晨 曹凯 万月 王宁利 《眼科》 CAS 2020年第4期304-308,共5页
目的评估微导管辅助的内路部分小梁切开术联合内路部分黏小管成形术(简称GABiC)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疗效。设计回顾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北京同仁医院18岁以上既往无其他抗青光眼手术史POAG患者30... 目的评估微导管辅助的内路部分小梁切开术联合内路部分黏小管成形术(简称GABiC)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疗效。设计回顾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北京同仁医院18岁以上既往无其他抗青光眼手术史POAG患者30例(30眼)。方法回顾行GABiC术与微导管辅助的内路360°小梁切开术(GATT)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主要指标眼压、降眼压药物用药情况、并发症、条件成功率、完全成功率。结果GABiC组7眼;GATT组23眼。术后3个月,GABiC组和GATT组眼压分别为17.0±2.2 mmHg和14.7±3.0 mmHg(P=0.081);用降眼压药物分别为(0.3±0.8)种、(0.1±0.4)种(P=0.865);绝对成功率分别为86%(6/7例)和83%(19/23例)(P=1.000);条件成功率分别为100%(7/7例)和96%(22/23例)(P=1.000)。术后眼压反弹分别为14%、48%(P=0.193),睫状体脱离分别为100%、100%,前房出血分别为57%、87%(P=0.120)。结论短期随访结果显示,GABiC治疗POAG的效果和安全性与GATT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路360°小梁切开术 内路小管成形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微创青光眼手术
原文传递
黏小管成形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军 王怀洲 王宁利 《国际眼科纵览》 2018年第2期78-82,共5页
黏小管成形术作为一种新型非穿透性手术,通过扩张Schlemm管重建自然房水外流通道以加强房水外流,从而达到降眼压目的。黏小管成形术从最初的外路手术到近来改良的内路黏小管成形术(ab-interno canaloplasty,ABiC),变得更加简单、... 黏小管成形术作为一种新型非穿透性手术,通过扩张Schlemm管重建自然房水外流通道以加强房水外流,从而达到降眼压目的。黏小管成形术从最初的外路手术到近来改良的内路黏小管成形术(ab-interno canaloplasty,ABiC),变得更加简单、微创和标准化,二者均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治疗效果;其降眼压作用是非滤过泡依赖性的,术中无需使用抗代谢药物,与滤过泡相关的并发症也极罕见。黏小管成形术不论单独手术或联合白内障手术均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管成形术 内路小管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