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腓骨头复合瓣重建内踝缺损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发惠 吴水培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80-783,共4页
目的为带血供腓骨头复合瓣移植重建内踝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察供区与受区血管及骨的形态学。成人干燥胫骨40侧(左右各20侧),测量内踝底部宽度、内踝前部长度、内踝后部长度、内踝中部厚度及内踝与前踝的夹角。成人干燥腓骨40侧(左右... 目的为带血供腓骨头复合瓣移植重建内踝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察供区与受区血管及骨的形态学。成人干燥胫骨40侧(左右各20侧),测量内踝底部宽度、内踝前部长度、内踝后部长度、内踝中部厚度及内踝与前踝的夹角。成人干燥腓骨40侧(左右各20侧),测量腓骨头中部宽度、厚度,腓骨头内侧关节面的外倾斜角。成人下肢截肢自愿捐献的新鲜标本30侧,经股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重点观测胫前返动脉与腓骨头的血供关系及受区的内踝前动脉。结果内踝呈前低后高向下突出,内踝底部宽(2.6±0.2)cm,内踝中部厚(1.3±0.2)cm,内踝前部长(1.4±1.9)cm,内踝后部长(0.6±0.1)cm,内踝与前踝夹角为(11.89±3.60)°。腓骨头中部厚(1.8±0.6)cm,中部宽(2.7±0.4)cm。腓骨头内侧面有一圆形浅凹的关节面,朝向内上方,与胫骨外侧髁外下的关节面构成胫腓关节,其关节面外倾角为(39.2±1.3)°。胫前返动脉直接起始于胫前动脉占93.3%,与腓浅动脉共干起始于胫前动脉占6.7%。胫前返动脉起始点距腓骨头尖下(4.5±0.7)cm;主干经胫骨前肌深面,贴胫骨近端外侧面向前外上走行,主干长为(0.5±0.2)cm,外径为(2.0±0.4)mm。伴行静脉2支注入胫前静脉,外径分别为(2.1±0.5)mm和(2.6±0.4)mm;在距其起始点(1.0±0.4)cm处较为恒定地发出腓骨头支1~2支,外径为(1.7±1.3)mm。内踝前动脉起自胫前动脉或足背动脉,外径(1.6±0.4)mm,伴行静脉2支,外径分别为(1.3±0.5)mm和(1.1±0.4)mm。结论带血供腓骨头复合瓣移植修复内踝缺损具有可行性,其关节面结构是重建内踝的重要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踝缺损 腓骨头复合瓣 应用解剖 修复重建
下载PDF
带骨膜髂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固定游离股前外皮瓣修复内踝缺损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斌 郑松 +1 位作者 吴斌 刘明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带骨膜髂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固定游离股前外皮瓣修复重建内踝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4例内踝骨质缺损合并三角韧带、皮肤缺损患者(皮肤缺损面积:5 cm×6 cm~9 cm×13 cm)采用带骨膜髂骨移植锁定钢板内固定,... 目的探讨带骨膜髂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固定游离股前外皮瓣修复重建内踝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4例内踝骨质缺损合并三角韧带、皮肤缺损患者(皮肤缺损面积:5 cm×6 cm~9 cm×13 cm)采用带骨膜髂骨移植锁定钢板内固定,重建内踝和三角韧带,游离股前外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4例均获随访,时间5~20个月。患者创面全部愈合,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18周。足踝部功能恢复良好,踝穴稳定,无内、外翻畸形,能正常负重,无皮瓣溃疡发生,皮瓣外观满意。结论带骨膜髂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固定游离股前外皮瓣,应用于修复重建内踝缺损创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踝缺损 髂骨移植 股前外游离皮瓣 重建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设计游离腓骨头复合组织瓣移植精准修复内踝缺损
3
作者 欧学海 李刚 +2 位作者 段宏昊 杜晓龙 张丽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设计游离腓骨头复合组织瓣移植精准修复内踝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21年11月,西安市红会医院手外科共收治4例外伤导致踝部内侧损伤一期修复创面后内踝骨缺损的患者,均于外院行一期治疗,其... 目的探讨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设计游离腓骨头复合组织瓣移植精准修复内踝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21年11月,西安市红会医院手外科共收治4例外伤导致踝部内侧损伤一期修复创面后内踝骨缺损的患者,均于外院行一期治疗,其中3例伴内侧韧带缺损,清创后采用游离皮瓣修复,皮瓣面积4.0 cm×7.0 cm~10.0 cm×15.0 cm;1例不伴韧带缺损者采用植皮覆盖创面,植皮面积3.0 cm×5.0 cm。3个月后行3D打印辅助设计游离腓骨头复合组织瓣修复内踝缺损,术前进行双侧踝关节CT平扫及三维成像获取数据,进行双侧踝关节3D打印,打印出双侧踝关节模型,采用镜像对比打印出患侧缺损内踝的模型,体积1.5 cm×2.0 cm×3.0 cm~1.5 cm×2.0 cm×5.0 cm。于健侧膝关节外侧切取携带股二头肌腱的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内踝骨缺损,重建内侧三角韧带(3例)及内侧三角韧带止点(1例)。复合组织瓣携带膝下外侧动脉及静脉与受区血管吻合,重建移植复合组织瓣的血供。术后抗凝、抗感染、抗痉挛治疗,患肢制动1个月。术后前3个月每月复查X线片,3个月后每2个月复查X线片,并定期来院复诊,依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及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定,按照Rasmussen评分系统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所有移植组织块均成活,创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9~35(平均29)个月,术后2~3个月重建内踝骨块于受区获得骨痂,4~6个月获得骨性愈合;依据AOFAS踝及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分为89~100分,均为优;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系统评分为28~30分,均为优。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设计结合显微技术游离腓骨头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内踝缺损,可一次性修复骨缺损及韧带缺损,可以做到精准修复,受区愈合快,供区损伤小,为临床一种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踝缺损 3D打印 复合组织瓣 修复 数字医学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带血管蒂腓骨头复合组织瓣修复儿童内踝缺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付兴茂 范韶光 +3 位作者 刘勇 李树亮 王蕾 季晓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探讨以带血管蒂腓骨头复合组织瓣修复儿童内踝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2008年11月-2011年1月,收治8例内踝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患儿。男5例,女3例;年龄2~9岁,平均4.6岁。机器绞伤2例,车轮绞伤6例。内踝完全缺损,软... 目的探讨以带血管蒂腓骨头复合组织瓣修复儿童内踝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2008年11月-2011年1月,收治8例内踝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患儿。男5例,女3例;年龄2~9岁,平均4.6岁。机器绞伤2例,车轮绞伤6例。内踝完全缺损,软组织缺损范围为3.5 cm×3.0 cm^7.0 cm×4.5 cm。受伤至入院时间2~8 h,平均4.5 h。以带血管蒂腓骨头复合组织瓣行骨及软组织修复重建,其中5例复合组织瓣携带腓骨头周围皮肤,3例创面过大(>5 cm×4 cm),采用内踝上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供区2例直接缝合,6例植皮修复。结果术后带血管蒂腓骨头复合组织瓣及内踝上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1例植皮出现局部坏死吸收;其余植皮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3年,平均22个月。皮瓣颜色及弹性良好。患儿双下肢等长,其中6例无关节内、外翻畸形;2例术后1年出现进行性踝关节内翻。5例踝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正常,3例轻度受限;水平侧方及前后移动均与健侧无差别。术后10个月按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足踝功能评价标准评定,获优5例,良3例。X线片示踝穴间隙与健侧发育基本同步,6例内踝骨骺无早闭及骨桥形成,2例于术后1年出现骨桥。结论带血管蒂腓骨头复合组织瓣修复儿童内踝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近期疗效满意,重建的内踝可随患儿生长同步发育,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蒂腓骨头复合组织瓣 骨骺损伤 内踝缺损 儿童
原文传递
大隐静脉皮瓣治疗内踝软组织缺损3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饶军英 《贵州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40-40,共1页
静脉皮瓣是一种非生理循环的新型皮瓣,它的问世改变了常规游离皮瓣中必须具备一套完整的动静脉系统的传统概念[1]。虽然治疗内踝皮肤缺损的方法很多,选用大隐静脉皮瓣有一定的风险,对于少许特殊病人转移静脉皮瓣往往是最佳选择,虽然有风... 静脉皮瓣是一种非生理循环的新型皮瓣,它的问世改变了常规游离皮瓣中必须具备一套完整的动静脉系统的传统概念[1]。虽然治疗内踝皮肤缺损的方法很多,选用大隐静脉皮瓣有一定的风险,对于少许特殊病人转移静脉皮瓣往往是最佳选择,虽然有风险,但只要术者操作轻柔、仔细认真,熟练掌握静脉转移皮瓣的技术,如蒂部小心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皮瓣 软组织缺损 治疗 大隐 内踝皮肤缺损 转移皮瓣 生理循环 静脉系统
下载PDF
外踝上筋膜蒂皮瓣及带蒂筋膜瓣修复跟腱区及内踝皮肤缺损2例
6
作者 王振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365-365,共1页
关键词 跟腱区损伤 内踝皮肤缺损 外科皮瓣 修复
下载PDF
内踝上皮瓣修复内踝软组织缺损
7
作者 谢彬 郭立利 +1 位作者 连福明 张朝晖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5期97-98,共2页
目的 探讨内踝上皮瓣修复内踝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采用内踝上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内踝软组织缺损8例.观察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8例皮瓣全部成活, 随访4~24个月, 平均随访8.5个月, 皮瓣感觉恢复, 质地良好, 大部分外形不臃肿.结论 内踝... 目的 探讨内踝上皮瓣修复内踝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采用内踝上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内踝软组织缺损8例.观察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8例皮瓣全部成活, 随访4~24个月, 平均随访8.5个月, 皮瓣感觉恢复, 质地良好, 大部分外形不臃肿.结论 内踝上皮瓣供血血管变异少, 血运可靠, 切取简便安全, 质地好, 厚薄适中, 不牺牲小腿的主要血管, 是一种修复内踝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动脉 穿支 内踝上皮瓣 内踝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内踝皮肤缺损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邹远兵 范清华 郑从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11期1391-1392,共2页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对内踝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为以后的治疗提供更科学的指导与参考。方法筛选从2004年2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内踝皮肤缺损患者3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行腓...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对内踝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为以后的治疗提供更科学的指导与参考。方法筛选从2004年2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内踝皮肤缺损患者3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对照组患者行邻近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观察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坏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下床所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较观察组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踝皮肤缺损的患者实施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术后出现坏死情况通过及时的对症处理能有效治愈,是内踝皮肤缺损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 内踝皮肤缺损
下载PDF
腓肠神经伴小隐静脉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内踝皮肤缺损创面两例
9
作者 崔宙开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8年第3期176-177,共2页
小腿逆行岛状皮瓣可用于修复小腿下1/3和足踝创面,但筋膜组织的代谢率低,筋膜皮瓣抗感染能力差。我们利用肌肉代谢率高,抗感染能力强的优点,切取带蒂肌肉的远端腓肠筋膜皮瓣修复内踝皮肤缺损创面,获得成功。
关键词 小腿逆行岛状皮瓣 筋膜皮瓣修复 内踝皮肤缺损 腓肠神经 创面 小隐静脉 抗感染能力 代谢率低
下载PDF
腓骨头复合瓣重建内踝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水培 孙军健 +1 位作者 申屠刚 于凤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098-1100,共3页
[目的]探索内踝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的新方法。[方法]根据内踝部骨与复合软组织的缺损面积,设计以胫前动脉返支为蒂的腓骨头肌腱骨瓣,移植重建内踝和三角韧带,并组合游离移植背阔肌皮瓣修复内踝创面,临床应用7例,均为男性,... [目的]探索内踝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的新方法。[方法]根据内踝部骨与复合软组织的缺损面积,设计以胫前动脉返支为蒂的腓骨头肌腱骨瓣,移植重建内踝和三角韧带,并组合游离移植背阔肌皮瓣修复内踝创面,临床应用7例,均为男性,分别因机器、车祸、猎枪弹伤。骨及软组织缺损,创面最小19cm×12cm,最大24cm×12cm。[结果]6例患者创面Ⅰ期愈合,1例创面感染,经抗感染换药6个月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6年,平均3年,移植骨及皮瓣愈合良好,踝关节稳定,关节活动正常,内踝部外形好,效果满意。[结论]腓骨头复合瓣移植重建内踝是修复内踝缺损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踝缺损 腓骨头腱骨瓣 背阔肌瓣 三角韧带
下载PDF
儿童内踝外伤性缺损的修复重建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雪涛 张成进 +2 位作者 王成琪 刘光军 刘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以带血管蒂腓骨头骨骺复合组织瓣修复重建儿童内踝外伤性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7月-2007年12月,收治8例车轮绞伤导致内踝PetersonⅥ型骨骺损伤患儿。男5例,女3例;年龄2~10岁。左侧5例,右侧3例。内踝完全缺如,... 目的探讨以带血管蒂腓骨头骨骺复合组织瓣修复重建儿童内踝外伤性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7月-2007年12月,收治8例车轮绞伤导致内踝PetersonⅥ型骨骺损伤患儿。男5例,女3例;年龄2~10岁。左侧5例,右侧3例。内踝完全缺如,均伴内踝周围皮肤缺损,范围4.0cm×2.0cm~9.5cm×5.5cm。受伤至入院时间为6~8h2例,24~168h6例。术中设计腓骨头骨骺复合组织瓣一期修复内踝及其周围软组织缺损。切取皮瓣4.5cm×2.5cm~10.0cm×6.0cm,截取腓骨头骨骺长度2.5~3.0cm。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无血运障碍;供区愈合良好。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内踝骨骺6~9周愈合。皮瓣色泽及弹性较好,无瘢痕挛缩。无踝关节内翻畸形发生,负重及行走满意。6例踝关节屈伸正常;2例轻度受限,背屈18~20°,跖屈35°。距骨无内移,踝关节无过度外翻。按美国矫形足髁协会足踝功能评判标准,优7例,良1例。内踝骨骺无早闭发生,骨化中心逐渐明显或增大,发育与对侧基本保持同步。供区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正常,无内翻不稳定。结论腓骨头骨骺复合组织瓣可一期修复儿童内踝骨骺及周围软组织缺损,重建的内踝可随儿童的生长同步发育,是重建儿童内踝外伤性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骺损伤 内踝缺损 腓骨头骨骺复合组织瓣 修复重建 儿童
原文传递
游离髂骨复合组织瓣修复内踝骨与皮肤缺损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增兵 王世辉 +3 位作者 刘永峰 黄永军 刘晓春 黄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4期431-432,共2页
目的探讨游离髂骨复合组织瓣修复内踝骨与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3-03—2015-09对7例内踝骨质缺损合并三角韧带以及内踝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带旋髂浅动脉髂骨复合组织瓣重建内踝和三角韧带,修复内踝部皮肤及皮... 目的探讨游离髂骨复合组织瓣修复内踝骨与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3-03—2015-09对7例内踝骨质缺损合并三角韧带以及内踝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带旋髂浅动脉髂骨复合组织瓣重建内踝和三角韧带,修复内踝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缺损。结果 7例均获得随访9~31个月,平均25个月。内踝创面皮瓣全部成活,伤口愈合良好,游离移植髂骨瓣未出现骨质吸收,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17周。重建内踝形态良好,踝穴稳定,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皮瓣外观及质地满意。结论游离髂骨复合组织瓣修复内踝骨与皮肤缺损,可获得满意的踝关节外观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踝缺损 髂骨 复合组织瓣 修复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