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面内转动自由度的广义协调曲面矩形扁壳元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洪金 董宁娟 吴敏哲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5-320,共6页
扁壳单元中引入结点转角自由度可以在不增加结点的情况下,增加位移场的阶次,提高计算精度,从而显著地提高单元性能。同时在单元中引入泡状位移场,能有效地扩大了单元位移场的解空间,所构造的单元具有计算精度高、对计算网格畸变不敏感... 扁壳单元中引入结点转角自由度可以在不增加结点的情况下,增加位移场的阶次,提高计算精度,从而显著地提高单元性能。同时在单元中引入泡状位移场,能有效地扩大了单元位移场的解空间,所构造的单元具有计算精度高、对计算网格畸变不敏感的优良特性。本文利用广义协调薄板单元RGC-12的位移函数作为扁壳元的法向位移,利广义协调矩形膜元的位移函数作为扁壳面的切向位移,通过附加面内转动自由度构造了一个具有24个自由度的4结点广义协调曲面矩形扁壳元GRC-S24。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广义泡状位移,又构造了一个具有更高计算精度的曲面矩形扁壳元GRC-S24M。并通过实例分析对这两个单元的收敛性和精度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壳元 广义协调 内转动自由度 泡状位移
下载PDF
曲线桥在地震作用下的面内转动机理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明非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65-1269,共5页
曲线桥梁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在两个主方向上的地震反应会产生耦合现象,该现象主要为梁端的横向位移和桥面板的面内转动;通过对简化的单跨曲线桥模型进行弹性时程分析,研究曲线桥在弦线方向的地震输入下的转动机理,并比较不同曲... 曲线桥梁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在两个主方向上的地震反应会产生耦合现象,该现象主要为梁端的横向位移和桥面板的面内转动;通过对简化的单跨曲线桥模型进行弹性时程分析,研究曲线桥在弦线方向的地震输入下的转动机理,并比较不同曲率半径下曲线桥的地震反应;讨论主梁-桥台相互作用对桥面板转动的影响,应用非线性时程分析计算不同曲率的曲线桥在不同地震输入角度下的地震反应,并确定最不利地震输入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桥 地震反应 内转动 地震输入角度
下载PDF
DNMR法测量分子内转动动力学活化参数
3
作者 张贵荣 戴立益 +1 位作者 Stephon Matchett 陆嘉星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99-401,398,共4页
讨论了如何用 DNMR法测量分子内转动动力学的活化参数 ,如活化焓变化和活化自由能变化等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要想用 DNMR法得到较为可靠的分子内转动动力学活化参数 ,必须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用诸如完全线形拟合法、自旋磁化强度迁移法和... 讨论了如何用 DNMR法测量分子内转动动力学的活化参数 ,如活化焓变化和活化自由能变化等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要想用 DNMR法得到较为可靠的分子内转动动力学活化参数 ,必须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用诸如完全线形拟合法、自旋磁化强度迁移法和自旋锁定技术等具体的 DNMR实验技术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测得分子内转动的速率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MR 动力学活化参数 分子内转动 测量
下载PDF
二溴腈基乙酰胺的分子结构和内转动势垒
4
作者 王一飞 梁映秋 俞柏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01-403,共3页
二溴腈基乙酰胺具有很强的抗生、杀菌作用,其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尚未见报道.本文合成并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利用CNDO/2和INDO法计算了该化合物及2-腈基乙酰胺的内转动势垒.
关键词 二溴腈乙酰胺 内转动势垒 结构
下载PDF
横坡条件下斜交板滑移和平面内转动成因分析
5
作者 李净一 张宏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18-19,45,共3页
现役斜交板桥的损伤状况表明,大多数简易支座斜交板桥存在缓慢下滑及平面内的转动现象.基于塘河大桥的破坏特征,根据现有斜交板桥计算理论,找出造成其下滑和转动的原因是横向下滑力及平面内不平衡力矩,并据此提出今后进行斜交板桥设计... 现役斜交板桥的损伤状况表明,大多数简易支座斜交板桥存在缓慢下滑及平面内的转动现象.基于塘河大桥的破坏特征,根据现有斜交板桥计算理论,找出造成其下滑和转动的原因是横向下滑力及平面内不平衡力矩,并据此提出今后进行斜交板桥设计和施工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交板 下滑 平面内转动 钝角区 锐角区
下载PDF
斜交板沿横坡的下滑与平面内转动的成因分析
6
作者 李净一 张宏杰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42,共3页
通过建立斜交板在缓慢外爬过程中的几个典型受力模型,并根据前一阶段受力模型的变位及受力结果,给定后一阶段受力模型的边界条件,尝试找到斜交板在间歇性荷载及自重沿横桥向分力的作用下不断外爬,并在平面内转动的成因,发现利用盖梁形... 通过建立斜交板在缓慢外爬过程中的几个典型受力模型,并根据前一阶段受力模型的变位及受力结果,给定后一阶段受力模型的边界条件,尝试找到斜交板在间歇性荷载及自重沿横桥向分力的作用下不断外爬,并在平面内转动的成因,发现利用盖梁形成的横坡造成斜板面内的下滑,由下滑导致斜交板沿桥轴向两边约束产生差异,进而诱发斜交板的面内转动。最终模型的变位结果与塘河大桥实桥出现的问题相一致,表明通过建立典型受力模型逐次迭代锁定最终受力状态的方法对于确定斜交板爬移成因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交板 边界条件 下滑 内转动
下载PDF
含磷酰杂菲苯甲酸对苯二酯的聚集诱导发光增强性能及其在检测过渡金属离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钱立军 佟斌 +4 位作者 支俊格 杨帆 申进波 石建兵 董宇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34-1138,共5页
有机化合物因成膜以后荧光淬灭而使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所以研究、开发能在聚集状态下呈现优异发光性能的新材料就尤为重要.由于分子间π-π和极性共同相互作用,使得磷酰杂菲环的转动受到限制,从而使苯甲酸-2-[6-氧化-6-氢-二苯基(c,e)&... 有机化合物因成膜以后荧光淬灭而使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所以研究、开发能在聚集状态下呈现优异发光性能的新材料就尤为重要.由于分子间π-π和极性共同相互作用,使得磷酰杂菲环的转动受到限制,从而使苯甲酸-2-[6-氧化-6-氢-二苯基(c,e)<1,2>氧杂磷酰基]-1,4-二羟基苯二酯(OP)在达到一定规整聚集程度时,荧光强度成倍增加,具有了聚集诱导发光增强(AIEE)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低于1×10-6mol?L-1的OP会失去AIEE性质;浓度为1×10-4mol·L-1的Hg2+,Fe2+和Fe3+会分别淬灭浓度为1×10-5mol·L-1OP荧光强度的26%,34%,74%,而Pb2+,Zn2+,Cd2+,Co2+,Mn2+,Cu2+,Ni2+,Ag+等离子的淬灭效率却很低,这一性质表明该化合物可以用作过渡金属离子的特异性检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酰杂菲 聚集诱导发光增强 分子内转动受限:金属离子传感器
下载PDF
聚集诱导的荧光增强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钱妍 解令海 +1 位作者 王双清 杨国强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8年第1期1-8,共8页
聚集诱导的荧光增强(AIEE)现象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文中纵观了该领域的进展,做了一个较为详尽的综述报道。具有该性质的体系主要包括多苯基取代的烯烃类、吡喃的衍生物以及二苯基二苯并环戊二烯类等。这种反常的聚集荧光增... 聚集诱导的荧光增强(AIEE)现象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文中纵观了该领域的进展,做了一个较为详尽的综述报道。具有该性质的体系主要包括多苯基取代的烯烃类、吡喃的衍生物以及二苯基二苯并环戊二烯类等。这种反常的聚集荧光增强现象多数是由于固态或聚集状态下分子内的自由旋转运动受到极大的抑制所引起的。对于具有AIEE性质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研究有利于寻找更有效的发光功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的荧光增强 分子内转动 非辐射失活
下载PDF
复合物C_6H_5CH_3…Ar分子间的外部振动频率 被引量:4
9
作者 胡义华 吴怀选 +3 位作者 陈丽 刘美希 王小涓 杨世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47-1450,共4页
利用双光子共振电离光谱和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超声分子束中观察到 C6H5CH3 …Ar的振动光谱 .借助同位素光谱效应、内转动能级和分子间振动能级的理论计算 ,合理地归属了涉及 CH3 转动和 Ar原子振动的光谱 ,并由此获得复合物分子间各种... 利用双光子共振电离光谱和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超声分子束中观察到 C6H5CH3 …Ar的振动光谱 .借助同位素光谱效应、内转动能级和分子间振动能级的理论计算 ,合理地归属了涉及 CH3 转动和 Ar原子振动的光谱 ,并由此获得复合物分子间各种模式的振动频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物 C6H5CH3…Ar分子 外部振动频率 共振光电离光谱 内转动光谱 范德华振动
下载PDF
含磷酰杂菲侧基的苯乙烯衍生物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及其在过渡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申进波 佟斌 +4 位作者 石建兵 孙书 冯霄 支俊格 董宇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56-1660,共5页
以2-(6-氧化-6-氢-二苯基(c,e)<1,2>氧杂磷酰基)-1,4-二羟基苯(ODOPB)为中心结构单元,通过两步酯化反应,在两侧分别引入4-戊氧基苯甲酰基和4-乙烯基苯甲酰基,得到苯乙烯衍生物(MED).由于磷酰杂菲基团的大π共轭结构和极性共同作用... 以2-(6-氧化-6-氢-二苯基(c,e)<1,2>氧杂磷酰基)-1,4-二羟基苯(ODOPB)为中心结构单元,通过两步酯化反应,在两侧分别引入4-戊氧基苯甲酰基和4-乙烯基苯甲酰基,得到苯乙烯衍生物(MED).由于磷酰杂菲基团的大π共轭结构和极性共同作用,使得形成聚集体后分子内转动受到限制,降低了非辐射去活效率,使MED在达到一定聚集程度时,荧光强度成倍增加,呈现出聚集诱导发光增强(AIEE)特性.同时,Pt2+,Ru3+,Fe3+的加入对MED有显著的猝灭效果;而Fe2+只是在形成聚集体过程中才有猝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酰杂菲 聚集诱导发光增强 分子内转动受限 金属离子传感器
下载PDF
范德华复合物C_6H_5CH_3…N_2的共振双光子电离光谱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义华 吴怀选 +2 位作者 王小涓 张兴初 杨世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由复合物C6H5CH3…N2共振双光子电离光谱获得了复合物分子间范德华振动模式和N2的内转动的大量信息.通过对比同位素分子C6D5CD3…N2的光谱,我们合理地归属了所观察到的C6H5CH3…N2复合物的所有谱线.由光解离碎片的机理分析,推得复合物C6... 由复合物C6H5CH3…N2共振双光子电离光谱获得了复合物分子间范德华振动模式和N2的内转动的大量信息.通过对比同位素分子C6D5CD3…N2的光谱,我们合理地归属了所观察到的C6H5CH3…N2复合物的所有谱线.由光解离碎片的机理分析,推得复合物C6H5CH3…N2的激发态和基态的键能大约是494和474cm-1,与理论计算值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德华复合物 C6H5CH3…N2 共振双光子电离光谱 激发态 基态 键能 内转动 分子间范德华振动模式 苯分子 氮分子
下载PDF
1,2,5-三苯基吡咯的合成及其聚集程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
12
作者 冯霄 佟斌 +4 位作者 申进波 赵玮 支俊格 石建兵 董宇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82-1485,共4页
采用Schulte-Reisch方法,在氯化亚铜催化下,由1,4-二苯基丁二炔与苯胺反应成功制备了1,2,5-三苯基吡咯(TPP)。通过将溶液反应改进为本体反应,不仅提高了收率,而且降低了反应温度,缩短了反应时间。当水的含量在THF-水混合溶剂中低于60%时... 采用Schulte-Reisch方法,在氯化亚铜催化下,由1,4-二苯基丁二炔与苯胺反应成功制备了1,2,5-三苯基吡咯(TPP)。通过将溶液反应改进为本体反应,不仅提高了收率,而且降低了反应温度,缩短了反应时间。当水的含量在THF-水混合溶剂中低于60%时,因TPP没有产生聚集,其荧光强度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但水含量增加到70%时,因聚集紧密程度较低,π—π堆积作用诱发非辐射能量转移,使荧光强度被猝灭;而当水的含量超过80%以上时,TPP呈现高紧密聚集,使分子内旋转受到限制,降低了非辐射能量转移,使发光得到增强。由于乙腈与TPP之间所形成的较强电荷转移相互作用影响了聚集紧密程度,没有呈现高聚集诱导发光增强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5-三苯基吡咯(TPP) 聚集 π—π堆积 分子内转动受限
下载PDF
复合物C_6H_5CH_3…Ar和C_6D_5CD_3…Ar的共振电离光谱
13
作者 詹业宏 胡义华 +4 位作者 周金运 陈丽 王小涓 李佐周 杨世和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71-175,共5页
本文报道了复合物C6H5CH3A3和C6D5CD3Ar的共振电离光谱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在超声束中,利用双光子共振电离光谱技术和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揭示了复合物中甲基的内转动和Ar原子振动的信息,利用同位素效应以及内转动... 本文报道了复合物C6H5CH3A3和C6D5CD3Ar的共振电离光谱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在超声束中,利用双光子共振电离光谱技术和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揭示了复合物中甲基的内转动和Ar原子振动的信息,利用同位素效应以及内转动和振动能级计算,合理地归属了实验中观察到的涉及 CH3转动和 Ar振动的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电离光谱 甲基内转动 范德瓦尔斯振动 复合物
下载PDF
Engineering The Neck Hinge Reshapes The Processive Movement of Kinesin-3
14
作者 LI Dong REN Jin-Qi +2 位作者 SONG Yin-Long LIANG Xin FENG Wei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30-2740,共11页
Objective In kinesin-3,the neck coil correlates with the following segments to form an extended neck that contains a characteristic hinge diverse from a proline in KIF13B to a long flexible linker in KIF1A.The functio... Objective In kinesin-3,the neck coil correlates with the following segments to form an extended neck that contains a characteristic hinge diverse from a proline in KIF13B to a long flexible linker in KIF1A.The function of this neck hinge for controlling processive movement,however,remains unclear.Methods We made a series of modifications to the neck hinges of KIF13B and KIF1A and tested their movement using a single-molecule motility assay.Results In KIF13B,the insertion of flexible residues before or after the proline differentially impacts the processivity or velocity,while the removal of this proline increases the both.In KIF1A,the deletion of entire flexible neck hinge merely enhances the processivity.The engineering of these hinge-truncated necks of kinesin-3 into kinesin-1 similarly boosts the processive movement of kinesin-1.Conclusion The neck hinge in kinesin-3 controls its processive movement and proper modifications tune the motor motility,which provides a novel strategy to reshape the processive movement of kinesin mo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cellular transport molecular motor kinesin-3 neck hinge processive movement
下载PDF
热力学数据对1,3-丁二烯燃烧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任娜娜 薛洁 +2 位作者 王治钒 姚晓霞 王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150,共10页
基于G4方法,计算了1,3-丁二烯框架燃烧反应机理中102个物种的热力学数据,并考察了振动非谐性、频率校正因子以及受阻内转动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振动非谐性或采用不同的频率校正因子,对热力学数据的影响不大;考虑内转动后,对热力... 基于G4方法,计算了1,3-丁二烯框架燃烧反应机理中102个物种的热力学数据,并考察了振动非谐性、频率校正因子以及受阻内转动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振动非谐性或采用不同的频率校正因子,对热力学数据的影响不大;考虑内转动后,对热力学数据有较大影响.而且考虑内转动后,得到的热力学数据与实验热力学数据吻合得更好.用所得热力学数据模拟了1,3-丁二烯的绝热燃烧温度以及点火延迟时间,结果显示,要得到可靠的绝热火焰温度,对小分子(如CO和CO_(2)等)的热力学数据需要采用实验结果.将用所得热力学数据模拟得到的点火延迟时间,与机理本身的热力学数据所得点火延迟时间进行对比,二者差别显著,表明所得热力学数据主要通过改变一些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常数来影响点火延迟时间.进一步确定了用所得热力学数据对点火延迟时间有显著影响的一些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数据 非谐性 频率校正因子 受阻内转动 燃烧反应机理
下载PDF
异物入耳怎么办
16
《山东肉类科技》 CAS 1998年第4期16-16,共1页
当虫、蚁爬入耳内或不小心将哪些体积小的物品掉入耳内时,千万别随便用手乱捅乱挖,以免使异物越陷越深,甚至引起耳内感染。 异物入耳的处理方法有: 1.如果虫子在左耳,应用手紧按右耳;如果虫子在右耳,就紧按左耳,这样可以促使虫子倒退出... 当虫、蚁爬入耳内或不小心将哪些体积小的物品掉入耳内时,千万别随便用手乱捅乱挖,以免使异物越陷越深,甚至引起耳内感染。 异物入耳的处理方法有: 1.如果虫子在左耳,应用手紧按右耳;如果虫子在右耳,就紧按左耳,这样可以促使虫子倒退出来。 2.一般小虫均有趋光性,可用手电筒照射耳内,把虫子引诱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异物 处理方法 手电筒 果虫 外耳道 橄榄油 刺激性 白酒 内转动 芝麻油
下载PDF
借助模型实现真形与变形互化
17
作者 胡明兴 《中学数学教学》 1995年第S1期64-65,共2页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建立,不仅是立几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重点考核的内容之一。本文谈谈如何借助模型实现真形与变形的互化,培养提高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由模型到图形,化“真形”为“变形” 从某种...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建立,不仅是立几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重点考核的内容之一。本文谈谈如何借助模型实现真形与变形的互化,培养提高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由模型到图形,化“真形”为“变形” 从某种意义上讲,平面的确定,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是由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来确定的,所以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出发点。对于初学立几的学生,在解决立几问题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把问题局限在平面几何的范围内,即在一个平面内来考虑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在讲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准备四张透明的长方形塑料板作为平面,几根不同颜色的细铁丝,作为直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想象能力 模型实现 位置关系 轴截面 圆锥顶点 平面内 内转动 真实形状 培养学生 做法和体会
下载PDF
圆可以看成圆心角是360°的扇形吗?
18
作者 仲小红 《教育科学论坛》 1998年第2期33-33,共1页
对于这个问题,必须从圆和扇形的概念入手,对它们的本质进行分析。圆的定义是当一条线段绕着它的固定的一端,在平面内转动一周时,它的另一端就能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这条封闭的曲线叫做圆。画圆时,固定的一点叫做圆心;从圆心到圆上任意... 对于这个问题,必须从圆和扇形的概念入手,对它们的本质进行分析。圆的定义是当一条线段绕着它的固定的一端,在平面内转动一周时,它的另一端就能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这条封闭的曲线叫做圆。画圆时,固定的一点叫做圆心;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心角 扇形 内转动 线段 圆心距 封闭 半径 曲线 画圆 本质属性
下载PDF
关于小圆自转的界定
19
作者 祝正平 《数学教学》 1997年第3期30-32,共3页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小圆自转的问题来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几何》(人教版)第三册第189页“想一想”. 题目:如图1,如果⊙O的周长为20πcm,⊙A、⊙B周长都是4πcm,⊙A在⊙O内沿⊙O滚动,⊙B在⊙O外沿...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小圆自转的问题来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几何》(人教版)第三册第189页“想一想”. 题目:如图1,如果⊙O的周长为20πcm,⊙A、⊙B周长都是4πcm,⊙A在⊙O内沿⊙O滚动,⊙B在⊙O外沿⊙O滚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的周长 圆心移动 教师用书 内转动 圆心角 九年义务教育 解题依据 爱因斯坦 《几何》 思维品质
下载PDF
Andrographolide inhibits NF-KB activation and attenuates neointimal hyperplasia in arterial restenosis 被引量:11
20
作者 YuJiu Wang Jin Tao Wang +1 位作者 QuanXin Fan Jian Guo Geng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933-941,共9页
The NF-kB transcription factors modulate the expression of tissue factor (TF), E-selectin (CD62E) and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VCAM-1), which are essential for thrombosis and inflammation. We have prev... The NF-kB transcription factors modulate the expression of tissue factor (TF), E-selectin (CD62E) and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VCAM-1), which are essential for thrombosis and inflammation. We have previously shown that andrographolide (Andro) covalently modifies the reduced cysteine^62 of p50-a major subunit of NF-kB transcription factors, thus blocking the binding of NF-kB transcription factors to the promoters of their target genes, preventing NF-kB activation and inhibiting inflamm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Here we report that Andro, but not its inactive structural analog 4H-Andro,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the proliferation of arterial neointima (-60% reduction) in a murine model of arterial restenosis. Consistently, p50^-/- mice manifested attenuated neointimal hyperplasia upon arterial ligation. Notably, the same dosage of Andro did not further reduce neointimal formation in p50^-/- mice, which implicates the specificity of Andro on p50 for treating experimental arterial restenosis. The upregulation of NF-kB target genes, including TF, E-selectin and VCAM-1, and the increased deposition of leukocytes (mainly CD68^+ macrophages) were clearly detected within the injured arterial walls, all of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abolished by treatment with Andro or genetic deletion of p50. The expression ofTF, E-selectin and VCAM-I was also markedly upregulated in the patient sample of thrombotic vasculitis, indicating the clinical relevance of NF-kB activation in the pathogeneses of occlusive arterial diseases. Our data thus indicate that, by the downregulation of the NF-kB target genes that are critical in thrombosis and inflammation, specific inhibitors of p50, such as Andro, may be therapeutically valuabl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thrombotic arterial diseases, including neointimal hyperplasia in arterial reste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kB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ROGRAPHOLIDE neointimal hyperplasia arterial restenosis TF E-SELECTIN VCAM-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