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视角:基于内部多元主义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大海 柳亦博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88,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加速转型,公共部门在实际的社会管理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根源性弊端,即内部多元主义倾向。这种内部的多元主义不仅表现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制度运行的矛盾,同时也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加速转型,公共部门在实际的社会管理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根源性弊端,即内部多元主义倾向。这种内部的多元主义不仅表现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制度运行的矛盾,同时也表现在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裂化,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无序竞争。因此,扬弃和超越这种内部多元主义的困扰,建构一种服务型的、整体性的新型政府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历史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内部多元主义 整体性治理 服务型政府
下载PDF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视角:基于内部多元主义的分析
2
作者 汪大海 柳亦博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20,共7页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加速转型,公共部门在实际的社会管理过程中遭遇到诸多困境,在中央政府层面表现出社会管理部门的"条块分割",在地方政府层面则表现为社会管理聚焦领域的"碎片化",这些困境深层次的成因大多可归...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加速转型,公共部门在实际的社会管理过程中遭遇到诸多困境,在中央政府层面表现出社会管理部门的"条块分割",在地方政府层面则表现为社会管理聚焦领域的"碎片化",这些困境深层次的成因大多可归结于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根源性弊端——内部的多元主义倾向。这种内部的多元主义不仅表现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制度运行的矛盾,同时也表现在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裂化,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无序竞争。针对内部多元主义的两种表征,分别阐述了其生成及演化机理,随后对如何扬弃和超越内部多元主义提出政策建议,认为建构服务型的、整体性的政府是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内部多元主义 整体性治理 服务型政府
下载PDF
内部多元主义与中国智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
3
作者 邓淑宜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4-140,共7页
智库评价作为智库研究的一个热点在近年来的"智库热"中兴起。有效的智库评价可以指引智库发展方向、合理配置智库建设资源;根据内部多元主义理论,智库评价的有效性在于符合"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体系,以及在这种体... 智库评价作为智库研究的一个热点在近年来的"智库热"中兴起。有效的智库评价可以指引智库发展方向、合理配置智库建设资源;根据内部多元主义理论,智库评价的有效性在于符合"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体系,以及在这种体系影响下形成的智库生态。借助内部多元主义理论,可以对既有的智库评价方案进行有效性检验,并指导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多元主义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智库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智库热”与政策思想市场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沐 邓淑宜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5期1-9,共9页
[目的 /意义]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目标以来,中国大陆掀起了一股智库建设的热潮,进而带动了智库研究的热情,形成了实践和理论上的"智库热"。只有将当前的"智库热"置于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 [目的 /意义]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目标以来,中国大陆掀起了一股智库建设的热潮,进而带动了智库研究的热情,形成了实践和理论上的"智库热"。只有将当前的"智库热"置于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体制中进行分析,才能准确把握这股"智库热"的本质。[方法 /过程]本文提出近年的"智库热"正在形成一个政策思想市场,基于思想市场理论和内部多元主义理论,这个市场具有需求主导、圈层结构、多元竞争、价值信号等特征。本文分析了过去5年有关智库机构、智库活动、智库研究的详实数据并对国内30余家不同类型智库进行了深度访谈。[结果 /结论 ]本文从点到面剖析了近年来的"智库热",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具有内部多元主义特征的政策思想市场在近年的"智库热"中逐渐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政策思想市场 内部多元主义
下载PDF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s Manifested in AI-Kharrat's Novels
5
作者 Yaseen Kittani 《Sociology Study》 2013年第4期309-320,共12页
This study deals with two novels of Eduar AI-Kharrat: Rama wal-Tinnin (Rama and the Dragon, 1979) and al-Zaman al-Akhar (The Other Time, 1985). The text in both novels is of the pluralist, polyphonic and modernis... This study deals with two novels of Eduar AI-Kharrat: Rama wal-Tinnin (Rama and the Dragon, 1979) and al-Zaman al-Akhar (The Other Time, 1985). The text in both novels is of the pluralist, polyphonic and modernistic type and the real and the imaginary are juxtaposed. The narrative imitates at its diverse levels the internal conflict, argument, and uncertainty of the protagonist Michael, who finally finds his self-realization in an imaginary time, "the other time", which is also the title of one of the novels.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alternation of the perspectives and the narrative vision through the destruction of the narrator's identity and the text itself, the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e shift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ird person,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self, the ambiguity of the signs, the severity of the crisis,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flict at its diverse levels and multiplicities. Toward this plurality and shift, it is necessary to systematically depend upon what the theories of Bakhtin and Genette have to offer in order to cover the narrative levels and multiple voices prevailing in the tex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harrat polyphonic focalization diegetic level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