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升结肠颗粒细胞瘤内镜下挖除1例经验分享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王博智 郑轶瑾 +2 位作者 王鹏浩 李文芳 李廷坚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结肠颗粒细胞瘤是较罕见的结肠粘膜下肿瘤。由于多数患者没有临床症状,随着内镜体检的普及,该肿瘤偶然被发现。经内镜下结肠颗粒细胞瘤切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较大的颗粒细胞瘤,可以通过内镜下辅助牵引手段,采用内镜下挖除等方式,达... 结肠颗粒细胞瘤是较罕见的结肠粘膜下肿瘤。由于多数患者没有临床症状,随着内镜体检的普及,该肿瘤偶然被发现。经内镜下结肠颗粒细胞瘤切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较大的颗粒细胞瘤,可以通过内镜下辅助牵引手段,采用内镜下挖除等方式,达到内镜下完整切除肿瘤的目的。本文通过报告一例诊治经过并文献复习,探讨结肠颗粒细胞瘤特点及内镜下挖除术的辅助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颗粒细胞瘤 内镜下挖除 辅助牵引
下载PDF
内镜下挖除术在消化道粘膜下肿物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小环 《黑龙江中医药》 2019年第1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挖除术在消化道粘膜下肿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0例消化道粘膜下肿瘤患者为对象,患者就诊时间段均为2012年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患者均行内镜下挖出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00例患者消化道粘膜肿瘤中包括... 目的:探讨内镜下挖除术在消化道粘膜下肿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0例消化道粘膜下肿瘤患者为对象,患者就诊时间段均为2012年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患者均行内镜下挖出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00例患者消化道粘膜肿瘤中包括胃粘膜肿瘤73例,食管粘膜肿瘤66例,乙状结肠32例,十二指肠粘膜肿瘤7例,直肠年粘膜肿瘤22例;185例成功完成内镜下挖除术治疗,成功率为92.50%,手术时间为45.50±2.30min,2例术中大出血,1例成功保守治疗,1例转开腹手术;所有患者术后均为出血,11例发生消化道穿孔,发生率5.50%。结论:内镜下挖除术治疗消化道粘膜肿瘤,成功率高,消化道穿孔发生率低,术后无出血,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粘膜肿瘤 内镜下挖除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在黏膜下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秀华 文卫 +2 位作者 范志宁 王敏 梁军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处理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tumor,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1~11月内镜发现的22例黏膜下病灶(食管11例、贲门2例、胃8例、结肠1例)作为入选对象,通...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处理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tumor,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1~11月内镜发现的22例黏膜下病灶(食管11例、贲门2例、胃8例、结肠1例)作为入选对象,通过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检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性质,进行ESE治疗,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20例(91%)完整挖除,2例ESE术后创面仍有肿瘤残留且病理报告低度恶性,转外科手术扩大切除治疗。病灶直径0.5~3.5 cm(平均1.5 cm),手术时间20~220 min(平均75 min)。3例穿孔均保守治愈。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6.5月),20例完整挖除者均未见复发。结论 ESE对消化道的SMT具有可完整挖除病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黏膜下肿瘤 消化道 治疗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12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杨维忠 温必盛 +3 位作者 赖雪珍 庞华兰 徐艺华 陈晓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3569-3571,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等.方法: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下肿瘤12例,经超声内镜检查肿瘤均位于食管固有肌层,对12例患者实行ESE.手术后1、3mo复查胃镜.结果:1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9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等.方法: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下肿瘤12例,经超声内镜检查肿瘤均位于食管固有肌层,对12例患者实行ESE.手术后1、3mo复查胃镜.结果:1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90-150(平均100)min,肿瘤直径为1.1-2.2(平均1.5)cm.12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整挖除出固有肌层肿瘤,无出血、穿孔及食管狭窄等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平滑肌瘤11例,间质瘤1例.结论:ESE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安全、有效,可达到外科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食管固有肌层肿瘤
下载PDF
58例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平 王军 +7 位作者 刘海燕 王晓敏 兰丽 曹艳 沈晓春 杨莹莹 陈东风 兰春慧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4期3375-3377,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护理方法。方法58例患者于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及术前饮食准备;治疗中做好术中护理;术后给予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结果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镜中心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护理方法。方法58例患者于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及术前饮食准备;治疗中做好术中护理;术后给予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结果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镜中心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E治疗。病变直径5~30mm,均一次性完整挖除病变,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开始至完整剥离病变的时间)40~135min,平均(51.7±14.2)min,术中出血5例(8.6%),经氩离子凝固术、电活检钳凝固术或金属夹闭合创面止血成功,有7例术中并发穿孔,穿孔发生率12.1%(7/58),应用金属夹夹闭缝合穿孔,腹腔穿刺抽气,术后给予胃肠减压、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抗炎等治疗,均保守治疗成功。58例患者均无术后出血。ESE治疗后住院5~14d,平均7.5d,穿孔患者术后1个月胃镜复查见穿孔均闭合,所有患者接受随访3~26个月,未见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是提高治疗质量、减少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胃肠道间质瘤 护理体会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固有肌层间质瘤 被引量:3
6
作者 车金标 黄留业 +1 位作者 崔俊 衣龙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3年第6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sub—mucosalexcavation,ESE)治疗胃固有肌层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超声(EUS)发现的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tumor,SMT)行ESE治疗: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sub—mucosalexcavation,ESE)治疗胃固有肌层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超声(EUS)发现的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tumor,SMT)行ESE治疗: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周围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17例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均成功挖除,2例ESE治疗中发生穿孔.应用金属止血夹成功夹闭。术后病理诊断为间质瘤,其中胃底8例,胃体8例,胃窦1例。病变最大直径0.7~4,3(平均1.5)cm。全组未出现ESE术后出血,随访2~30个月,恢复良好,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ESE治疗小的胃固有肌层间质瘤安全、有效,能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且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固有肌层 黏膜下肿瘤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下载PDF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 被引量:76
7
作者 周平红 姚礼庆 +5 位作者 徐美东 陈巍峰 钟芸诗 马黎丽 张轶群 秦新裕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8年第10期3-5,9,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E)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消化道SMT超声内镜检查后,应用头端弯曲的Hook刀进行ESE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E)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消化道SMT超声内镜检查后,应用头端弯曲的Hook刀进行ESE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86例消化道SMT食管18例,胃34例,十二指肠5例,乙状结肠13例,直肠16例。超声内镜诊断62例病变位于黏膜下层,23例位于固有肌层,1例位于直肠腔外。病变最大直径0.5~3.2cm(平均1.9cm)。79例病变成功完成ESE治疗,ESE成功率91.9%(79/86)。ESE手术时间15~105min(平均45minl。2例ESE术中出现内镜难以控制的大出血,1例成功保守治疗,1例转开腹手术;所有病例未出现ESE术后出血。2例出现消化道穿孔,应用金属夹缝合成功,未转开腹手术;2例直肠类癌剥离深至肌层,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好转。ESE穿孔发生率4.7%(4/86)。结论:ESE治疗消化道SMT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下层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对于来源于固有肌层肿瘤和腔外病变,应慎行ES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内窥镜外科手术 黏膜下肿瘤 消化道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对于消化道固有肌层小于2cm肿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玉珏 李敏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702-706,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消化道固有肌层小于2 cm肿瘤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ESE治疗的55例固有肌层小于2 cm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明确ESE治疗固有肌层肿瘤类型、部位、整块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并发症原因...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消化道固有肌层小于2 cm肿瘤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ESE治疗的55例固有肌层小于2 cm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明确ESE治疗固有肌层肿瘤类型、部位、整块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并发症原因及治疗措施,统计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术后病理、免疫组化及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病人术前与术后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并通过随访追踪术后情况。结果 55例病变中54例均在胃镜下一次性完整切除,其中1例因术中发现瘤体过大转入外科手术。ESE手术时间42~102 min,平均(70.96±17.84)min。住院日5~30 d,平均(12.95±5.72)d,平均住院费用(13 163.17±7 333.72)元。术中发生穿孔10例,穿孔发生率18.2%(10/55),创面术中予以钛夹或OTSC夹闭创面;术后经胃肠减压、抑酸、抗感染等保守治疗后,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及死亡病例发生;术中均有不同程度渗血,经内镜下热活钳、APC电凝或钛夹夹闭后出血停止。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术后病理诊断平滑肌瘤25例,血管球瘤1例,血管瘤1例,神经鞘瘤1例,间质瘤27例。间质瘤中极低危险度18例,低危险度7例,中度危险度2例。切缘均为阴性。所有病人术后随访,未发现肿瘤残留及复发。15例病人术前及术后焦虑自评量得分及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后得分。结论 ESE治疗对于小于2 cm固有肌层病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避免病变进一步恶化的特点,并且可以缓解病人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治疗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潘学勤 吴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3-4,9,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处理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内镜发现的黏膜下病灶22例(食道11例、贲门2例、胃8例、结肠1例)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通过术前EUS检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性...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处理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内镜发现的黏膜下病灶22例(食道11例、贲门2例、胃8例、结肠1例)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通过术前EUS检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性质,进行ESE治疗。结果 20例(91%)完整挖除,2例ESE术后创面仍有肿瘤残留且病理报告低度恶性,后行外科手术扩大切除治疗。3例穿孔均保守治愈。术后随访2~18个月,20例完整挖除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加强对行ESE患者的精心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黏膜下肿瘤 消化道 护理
下载PDF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切除术及黏膜下挖除术在贲门固有肌层肿瘤治疗中的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申星杰 刘亮 +1 位作者 齐明 朱靖宇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7期11-13,共3页
目的针对内镜经黏膜下隧道切除术(STER)及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在贲门固有肌层肿瘤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加以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内镜中心自2014年6月~2017年3月因贲门固有肌层肿瘤行STER(16例)或ESE(23例)治疗的患者。结果两组患... 目的针对内镜经黏膜下隧道切除术(STER)及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在贲门固有肌层肿瘤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加以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内镜中心自2014年6月~2017年3月因贲门固有肌层肿瘤行STER(16例)或ESE(23例)治疗的患者。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病理类型分布上同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例患者均实现一次性切除,完整切除率为100%,ESE组患者中有2例在剥离过程中发生穿孔,经金属钛夹封闭的方式妥善处理。STER治疗组和ESE治疗组患者在切除的肿瘤直径、住院总天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两项指标上,STER组数值均显著小于ESE组(P<0.05)。结论 STER和ESE相比,STER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贲门 固有肌层肿瘤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秀花 郭丽平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S01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究手术围期全面护理措施在双镜联合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2017年来我院诊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选取120例,并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两组均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手术围期全面护理措施在双镜联合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2017年来我院诊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选取120例,并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两组均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手术围期全面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病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都大大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过程中实施手术围期全面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围期全面护理措施 内镜下粘膜下挖除术 应用推广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对食管 胃黏膜下肿块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丽 张戈 +1 位作者 舒建英 杨成俊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35期5080-5082,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对消化道黏膜下肿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焉耆医院60例消化道黏膜下肿块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的外科手术,研究组行...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对消化道黏膜下肿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焉耆医院60例消化道黏膜下肿块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的外科手术,研究组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记录2组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2个月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经EUS检查研究组患者未发现术区病变残留及复发,创面完全愈合,而对照组术区出现2例新病灶。结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肿块清除彻底,可有效促使创面愈合,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黏膜下肿块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并发症 复发率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黄神安 付唆林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4822-4824,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消化科应用ESE治疗的32例十二指肠SM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及内镜复查。结果 ESE平均时间70min,切除病变平...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消化科应用ESE治疗的32例十二指肠SM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及内镜复查。结果 ESE平均时间70min,切除病变平均直径1.5cm。术中3例患者出血量大,4例患者出现穿孔,术中出血、穿孔均保守治愈。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2例,行急诊内镜止血成功,术后无穿孔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十二指肠囊肿12例,十二指肠间质瘤6例,十二指肠异位胰腺5例,十二指肠脂肪瘤4例,十二指肠类癌3例,十二指肠平滑肌瘤2例。随访患者十二指肠SMT未见复发。结论ESE是治疗以腔内生长为主的十二指肠SMT安全、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十二指肠 黏膜下肿瘤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
14
作者 尚品杰 夏永欣 刘晓政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4期2587-2590,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5例NET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ESE组(48例)和EMR组(47例)。对...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5例NET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ESE组(48例)和EMR组(4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ESE组一次性完整病灶切除成功率高于EMR组,ESE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EMR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E组术中出血率、术中穿孔率、术后出血率较EMR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EM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E较EMR治疗NET的效果更为显著,一次性完整病灶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且可降低复发风险,但术中术后出血率及术中穿孔率较高,临床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 安全性
下载PDF
牙线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在治疗胃黏膜下肿瘤中的应用
15
作者 许捷鸿 陈志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2年第15期680-685,共6页
背景胃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往往侵及肌层,边界难以辨认,导致内镜下黏膜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ision,ESE)操作难度增高,手术过程延长.牙线牵引辅助技术方法简便,能充分显露手术视野,降低手术难度,有效缩短手术... 背景胃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往往侵及肌层,边界难以辨认,导致内镜下黏膜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ision,ESE)操作难度增高,手术过程延长.牙线牵引辅助技术方法简便,能充分显露手术视野,降低手术难度,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目的探讨牙线牵引辅助对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在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22-03在我院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ision,ESE)的胃黏膜下肿瘤患者75例,分为AB两组,A组行传统ESE术,共41例;B组行牙线牵引辅助ESE术,共3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黏膜下注射补充用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迟发出血、发热等并发症.结果A组手术平均时间为(77.61±7.84)min、B组为(66.24±4.24)min;术中出血量A组为(13.51±10.25)mL,B组为(7.91±4.23)mL;术中黏膜下补充注射量A组为(44.85±4.75)mL、B组为(38.50±4.73)mL,2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黏膜下补充注射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黏膜下补充注射量均大于B组;而两组一次完整切除率,A组为95.1%、B组为97.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患者迟发出血1例(2.4%),发热2例(4.9%);B组患者无迟发性出血,术后发热1例(2.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线牵引辅助技术可为ESE治疗胃黏膜下肿瘤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实现针对黏膜下肿瘤的精准剥离和挖除,缩短手术时间,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下肿瘤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牙线牵引 辅助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衍生技术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震宇 王小云 +4 位作者 龚镭 唐学军 彭晓斌 吴高珏 胡臻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4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衍生技术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采用ESE方法对23例消化道NET进行治疗,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疗效,随访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结...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衍生技术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采用ESE方法对23例消化道NET进行治疗,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疗效,随访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肿瘤直径0.4~3.0 cm,中位大小1.0 cm,均一次性完整剥离切除,ESE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20~75 min,中位手术时间30 min,1例出现迟发性出血,1例因肿瘤侵犯固有肌层主动穿孔全层切除。术后23例病理诊断为NET,其中G1级21例、G2级2例,3例胃NET中,1型2例,2型1例,基底和切缘均未见病变累及。中位随访28个月,无1例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ESE治疗消化道NET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 神经内分泌肿瘤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下载PDF
异位胰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的护理体会1例
17
作者 刘子燕 高峰鸿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期294-295,共2页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是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基础上发展而来,相比ESD,能够切除更深层次的黏膜下病变,近年来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物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2010年5月7日为1例胃窦后壁黏膜下肿物的患者行ESE.该患者术前行超声胃...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是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基础上发展而来,相比ESD,能够切除更深层次的黏膜下病变,近年来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物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2010年5月7日为1例胃窦后壁黏膜下肿物的患者行ESE.该患者术前行超声胃镜检查提示为黏膜下肿物,源于固有肌层.患者同意选择行ESE治疗,手术顺利,术后将切除的肿物送病检,提示为异位胰腺,基底及周边切除完整.术后1周复查内镜,溃疡形成、钛夹脱落,出院.现将ESE手术前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 异位胰腺 护理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及隧道肿瘤切除术在食管间叶源性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方华蓥 张开光 +6 位作者 张明黎 王业涛 苟雅雯 吕超蓝 宋继中 叶飞 余跃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2352-2353,共2页
目的研究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及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在食管间叶源性肿瘤(SM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STER或ESE治疗病例,其中STER组26例及ESE组14例,对其病变来源层次、术后病理类型、手术操作时间、出血... 目的研究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及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在食管间叶源性肿瘤(SM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STER或ESE治疗病例,其中STER组26例及ESE组14例,对其病变来源层次、术后病理类型、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病灶大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内镜显示病变位于黏膜肌层4例,黏膜下层4例,固有肌层32例。所有病变均一次性完整切除。术后病理40例,其中平滑肌瘤36例,神经鞘瘤2例,脂肪瘤1例,间质瘤1例。STER组及ESE组切除肿瘤大小分别为(1.76±0.80)、(1.36±0.64)cm,两组肿瘤大小无统计学意义。STER组手术时间(50.19±22.11)min明显比ESE组手术时间(75.00±30.88)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ER组术中出血量(14.23±15.36)m L明显少于ESE组(28.50±17.65)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TER及ESE是内镜下切除食管SMT的两种不同方式。与ESE手术方式相比,STER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在减少术后并发症上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间叶源性瘤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下载PDF
内镜套扎器辅助黏膜下挖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震凯 刘丹 +7 位作者 刘翔 沈蒙蒙 董国华 刘灿辉 吴行 马云 汪芳裕 樊志敏 《胃肠病学》 2020年第6期358-362,共5页
背景:目前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内镜技术多样,但多因操作难度大、对操作者要求高、培训周期长等原因而无法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目的:评价内镜套扎器辅助黏膜下挖除术(ESE-LD)治疗消化道小SM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南京中... 背景:目前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内镜技术多样,但多因操作难度大、对操作者要求高、培训周期长等原因而无法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目的:评价内镜套扎器辅助黏膜下挖除术(ESE-LD)治疗消化道小SM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和东部战区总医院2014年1月—2019年7月因消化道小SMT(直径<2 cm)接受ESE-LD治疗的患者7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消化道小SMT中,病变起源于黏膜下层42例,起源于固有肌层33例。病变位于食管18例,胃30例,十二指肠6例,结直肠21例。病变直径0.5~2 cm,平均(13±3)mm。所有病灶均一次性整块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6.7±3.2)min,平均住院时间(5.08±1.21)d。无病例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穿孔并发症,无病例需外科手术干预。术后平均随访(33.8±5.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ESE-LD治疗直径小于2 cm的消化道SMT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有利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套扎器辅助黏膜下挖除术 胃肠肿瘤 黏膜下肿瘤 治疗结果 安全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
作者 孙晓庆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第5期458-459,共2页
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超声内镜的发展,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消化道早期病变及黏膜下肿瘤(尤其来源于固有肌层)在国内逐渐开展。周平红等Ⅲ将应用ESD器械切除消化道早期病变和黏膜下挖除肿瘤的方法命名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 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超声内镜的发展,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消化道早期病变及黏膜下肿瘤(尤其来源于固有肌层)在国内逐渐开展。周平红等Ⅲ将应用ESD器械切除消化道早期病变和黏膜下挖除肿瘤的方法命名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2011—02-11笔者所在科应用ESE治疗黏膜下肿瘤患者3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黏膜下肿瘤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