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食管粘膜下肿瘤的内镜下切除术
被引量:
11
1
作者
苏鲁
王伟
+7 位作者
潘洪珍
赖雪珍
陈晓莉
杨维忠
徐艺华
庞华兰
陈芳
洪梅燕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1531-1535,共5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切除食管粘膜下肿瘤的方法,并依据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确定其诊断。方法自2003~2007年我们对38例食管粘膜下肿瘤进行了内镜下切除,对位于粘膜肌层的肿瘤进行圈套电切或电铲除的方法切除,对超声胃镜确定位于...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切除食管粘膜下肿瘤的方法,并依据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确定其诊断。方法自2003~2007年我们对38例食管粘膜下肿瘤进行了内镜下切除,对位于粘膜肌层的肿瘤进行圈套电切或电铲除的方法切除,对超声胃镜确定位于固有肌层的肿瘤做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ESD)切除,并对切下的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通过连续切片进行CD34、CD117、Vimentin、Desmin染色方法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术后3个月随访胃镜检查。结果位于粘膜肌层的26例肿瘤,平均直径为15mm(10~35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7min(3~31min);位于固有肌层的12例肿瘤,平均直径为20mm(12~32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10min(96~145min),其中1例术后3个月复发,进行第二次ESD手术。免疫组化结果:本组38例CD34为100%阴性,CD117为100%阴性,Vimentin为81.6%阴性;Desmin为100%阳性(++~+++),均确定为平滑肌瘤。结论消化内镜下可安全有效地进行食管粘膜下肿瘤切除术,包括源于固有肌层的平滑肌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粘膜下肿瘤
平滑肌瘤
内镜下电切除术
内镜下
粘膜下层剥离
术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食管间叶源性肿瘤的内镜下切除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小茜
张红梅
+1 位作者
孙秀菊
冯玉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切除食管间叶源性肿瘤的方法,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对39例食管间叶源性肿瘤进行内镜下切除:超声内镜显示起源于黏膜肌层且直径小于1.0cm的肿瘤进行圈套器高频电切除,对起源于黏膜肌层但直径大于1.0cm或病变...
目的探讨内镜下切除食管间叶源性肿瘤的方法,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对39例食管间叶源性肿瘤进行内镜下切除:超声内镜显示起源于黏膜肌层且直径小于1.0cm的肿瘤进行圈套器高频电切除,对起源于黏膜肌层但直径大于1.0cm或病变扁平圈套切除困难的肿瘤、固有肌层的肿瘤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结果完全切除率:起源于黏膜肌层的28例肿瘤,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完全切除率100%,起源于固有肌层的11例肿瘤,1例术中出血较多,内镜下止血无效转外科手术,2例与肌层粘连紧密无法切除,完全切除率72.7%,两组完全切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起源于黏膜肌层的28例肿瘤,出血1例,无穿孔,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起源于固有肌层的11例肿瘤,出血2例,穿孔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为:36.3%。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可安全有效地切除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间叶源性肿瘤,对于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间叶源性肿瘤,完全切除率下降,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增加,应外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间叶源性肿瘤
超声
内镜
内镜下电切除术
原文传递
题名
食管粘膜下肿瘤的内镜下切除术
被引量:
11
1
作者
苏鲁
王伟
潘洪珍
赖雪珍
陈晓莉
杨维忠
徐艺华
庞华兰
陈芳
洪梅燕
机构
海南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出处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1531-1535,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切除食管粘膜下肿瘤的方法,并依据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确定其诊断。方法自2003~2007年我们对38例食管粘膜下肿瘤进行了内镜下切除,对位于粘膜肌层的肿瘤进行圈套电切或电铲除的方法切除,对超声胃镜确定位于固有肌层的肿瘤做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ESD)切除,并对切下的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通过连续切片进行CD34、CD117、Vimentin、Desmin染色方法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术后3个月随访胃镜检查。结果位于粘膜肌层的26例肿瘤,平均直径为15mm(10~35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7min(3~31min);位于固有肌层的12例肿瘤,平均直径为20mm(12~32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10min(96~145min),其中1例术后3个月复发,进行第二次ESD手术。免疫组化结果:本组38例CD34为100%阴性,CD117为100%阴性,Vimentin为81.6%阴性;Desmin为100%阳性(++~+++),均确定为平滑肌瘤。结论消化内镜下可安全有效地进行食管粘膜下肿瘤切除术,包括源于固有肌层的平滑肌瘤。
关键词
食管粘膜下肿瘤
平滑肌瘤
内镜下电切除术
内镜下
粘膜下层剥离
术
免疫组织化学
Keywords
Esophageal submucosal tumors
Esophageal leiomyoma
Endoscopic elecrtosection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分类号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管间叶源性肿瘤的内镜下切除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小茜
张红梅
孙秀菊
冯玉光
机构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7-11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内镜下切除食管间叶源性肿瘤的方法,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对39例食管间叶源性肿瘤进行内镜下切除:超声内镜显示起源于黏膜肌层且直径小于1.0cm的肿瘤进行圈套器高频电切除,对起源于黏膜肌层但直径大于1.0cm或病变扁平圈套切除困难的肿瘤、固有肌层的肿瘤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结果完全切除率:起源于黏膜肌层的28例肿瘤,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完全切除率100%,起源于固有肌层的11例肿瘤,1例术中出血较多,内镜下止血无效转外科手术,2例与肌层粘连紧密无法切除,完全切除率72.7%,两组完全切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起源于黏膜肌层的28例肿瘤,出血1例,无穿孔,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起源于固有肌层的11例肿瘤,出血2例,穿孔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为:36.3%。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可安全有效地切除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间叶源性肿瘤,对于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间叶源性肿瘤,完全切除率下降,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增加,应外科手术治疗。
关键词
食管间叶源性肿瘤
超声
内镜
内镜下电切除术
Keywords
Esophageal mesenchymal tumors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ndoscopic electrosection
分类号
R571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食管粘膜下肿瘤的内镜下切除术
苏鲁
王伟
潘洪珍
赖雪珍
陈晓莉
杨维忠
徐艺华
庞华兰
陈芳
洪梅燕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食管间叶源性肿瘤的内镜下切除
张小茜
张红梅
孙秀菊
冯玉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