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粘膜下肿瘤的内镜下切除术 被引量:11
1
作者 苏鲁 王伟 +7 位作者 潘洪珍 赖雪珍 陈晓莉 杨维忠 徐艺华 庞华兰 陈芳 洪梅燕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1531-1535,共5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切除食管粘膜下肿瘤的方法,并依据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确定其诊断。方法自2003~2007年我们对38例食管粘膜下肿瘤进行了内镜下切除,对位于粘膜肌层的肿瘤进行圈套电切或电铲除的方法切除,对超声胃镜确定位于...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切除食管粘膜下肿瘤的方法,并依据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确定其诊断。方法自2003~2007年我们对38例食管粘膜下肿瘤进行了内镜下切除,对位于粘膜肌层的肿瘤进行圈套电切或电铲除的方法切除,对超声胃镜确定位于固有肌层的肿瘤做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ESD)切除,并对切下的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通过连续切片进行CD34、CD117、Vimentin、Desmin染色方法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术后3个月随访胃镜检查。结果位于粘膜肌层的26例肿瘤,平均直径为15mm(10~35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7min(3~31min);位于固有肌层的12例肿瘤,平均直径为20mm(12~32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10min(96~145min),其中1例术后3个月复发,进行第二次ESD手术。免疫组化结果:本组38例CD34为100%阴性,CD117为100%阴性,Vimentin为81.6%阴性;Desmin为100%阳性(++~+++),均确定为平滑肌瘤。结论消化内镜下可安全有效地进行食管粘膜下肿瘤切除术,包括源于固有肌层的平滑肌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粘膜下肿瘤 平滑肌瘤 内镜下电切除术 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食管间叶源性肿瘤的内镜下切除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小茜 张红梅 +1 位作者 孙秀菊 冯玉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切除食管间叶源性肿瘤的方法,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对39例食管间叶源性肿瘤进行内镜下切除:超声内镜显示起源于黏膜肌层且直径小于1.0cm的肿瘤进行圈套器高频电切除,对起源于黏膜肌层但直径大于1.0cm或病变... 目的探讨内镜下切除食管间叶源性肿瘤的方法,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对39例食管间叶源性肿瘤进行内镜下切除:超声内镜显示起源于黏膜肌层且直径小于1.0cm的肿瘤进行圈套器高频电切除,对起源于黏膜肌层但直径大于1.0cm或病变扁平圈套切除困难的肿瘤、固有肌层的肿瘤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结果完全切除率:起源于黏膜肌层的28例肿瘤,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完全切除率100%,起源于固有肌层的11例肿瘤,1例术中出血较多,内镜下止血无效转外科手术,2例与肌层粘连紧密无法切除,完全切除率72.7%,两组完全切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起源于黏膜肌层的28例肿瘤,出血1例,无穿孔,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起源于固有肌层的11例肿瘤,出血2例,穿孔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为:36.3%。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可安全有效地切除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间叶源性肿瘤,对于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间叶源性肿瘤,完全切除率下降,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增加,应外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间叶源性肿瘤 超声内镜 内镜下电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