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对贲门周围黏膜下肿瘤患者复发的影响
1
作者 王锐 李多 +4 位作者 彭昭 崔利军 张翔 樊凯丽 吴文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55-2560,共6页
目的 分析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对贲门周围黏膜下肿瘤(SMT)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 92例贲门周围SMT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别予以STE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两组均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 目的 分析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对贲门周围黏膜下肿瘤(SMT)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 92例贲门周围SMT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别予以STE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两组均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治疗效果,术前、术后1周生活质量、睡眠情况、炎症指标、免疫指标,术后1周并发症,术后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低,剥离速度更快(P <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全血CD8+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 <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两组生活质量核心46问卷调查(QLQ-C46)、卡式评分(KPS),全血CD4^(+)、CD4^(+)/CD8^(+)水平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 <0.05)。术后1周,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更低(P <0.05),术后12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贲门周围SMT接受STER治疗的效果良好,可改善围术期指标,提高生活质量、睡眠情况,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且未增加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周围黏膜下肿瘤 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 复发 生活质量 炎症指标 免疫指标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效果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仟慧 徐长龙 +1 位作者 李发全 董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8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分析其复发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2月收治的结肠息肉12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EMR组(采用EMR,69例)和电切术组(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51例)2组。比较2组手术相...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分析其复发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2月收治的结肠息肉12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EMR组(采用EMR,69例)和电切术组(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51例)2组。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和复发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EMR术后结肠息肉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EMR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电切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电切术组(P<0.01)。术后2个月,EMR组总有效率(67/69,97.10%)高于电切术组(44/51,86.27%)(P<0.05);EMR组并发症发生率(2/69,2.90%)低于电切术组(7/51,13.73%)(P<0.05)。术后6个月,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和息肉直径为影响EMR术后结肠息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EMR治疗结肠息肉效果良好,利于改善手术相关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体质量指数和息肉直径为影响EMR术后结肠息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 内镜下高频电切 结肠息肉 相关指标 治疗结果 复发 并发症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早期食管癌患者内镜下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现状
3
作者 刘博文 殷云勤 高宇辉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切除术(ER)已成为治疗早期食管癌的首选方法。相比于外科手术,ER具有创伤小、愈合快、保留器官完整性等优点,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与外科手术的患者相当,但肿瘤复发率相对偏高。因此,探究ER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对...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切除术(ER)已成为治疗早期食管癌的首选方法。相比于外科手术,ER具有创伤小、愈合快、保留器官完整性等优点,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与外科手术的患者相当,但肿瘤复发率相对偏高。因此,探究ER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对于复发风险的评估及后续治疗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目前对于ER术后复发的食管癌患者,多采取再次行ER或追加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该文就早期食管癌患者ER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内镜下切除 内镜下黏膜切除 内镜黏膜下剥离 复发 危险因素 治疗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
4
作者 梁广胜 何丁文 +2 位作者 熊力伟 吴鸿 傅小星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南昌市人民医院治的135例LDH患者临床资料,均行PELD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复发情况。收集患者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南昌市人民医院治的135例LDH患者临床资料,均行PELD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复发情况。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从事体力劳动、突出类型、病程、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突出基底部宽度、纤维环破口等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ELD治疗LDH患者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135例患者中复发20例,复发率为14.81%。复发与未复发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从事体力劳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突出基底宽度、纤维环破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60岁、男性、体重指数≥25kg/m2、从事体力劳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d、突出基底部宽度≥15mm、纤维环破口≥5mm是PELD治疗LDH患者复发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PELD治疗LDH患者术后仍存在一定复发风险,年龄≥60岁、男性、体重指数≥25kg/m2、从事体力劳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d、突出基底部宽度≥15mm、纤维环破口≥5mm是PELD治疗LDH患者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开展针对性干预以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 腰椎间盘切除 疾病复发 高危因素
下载PDF
腺瘤性大肠息肉经内镜切除术后复发率统计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卢伟 秘西花 +1 位作者 高艳芳 薛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7期832-835,共4页
目的 分析腺瘤性大肠息肉经内镜切除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的复发率统计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胃肠康复中心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48例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跟踪随访3年半后,脱落病例8例,最终纳入研究... 目的 分析腺瘤性大肠息肉经内镜切除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的复发率统计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胃肠康复中心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48例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跟踪随访3年半后,脱落病例8例,最终纳入研究的患者为340例。随机将其分为甲组(n=98)、乙组(n=115)、丙组(n=127),各组首次随访时间分别为6个月、1年、1年半,统计复发率;每组间隔1年后进行第2次随访,统计复发率(包含第1次随访复发例数);每组再间隔1年后第3次随访,统计复发率(包含前两次随访复发例数)。将3次随访合计复发例数设为复发组(n=87),其余设为未复发组(n=253)。对比三组临床资料差异性,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第1次随访,乙丙两组的复发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065,P=0.798),乙组、丙组复发率高于甲组(χ^(2)=3.992、4.960,P=0.048、0.026)。第2次随访,乙丙两组的复发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1.277,P=0.258),乙组、丙组复发率高于甲组(χ^(2)=3.877、5.295,P=0.049、0.021)。第3次随访,三组的复发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1.263,P=0.53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60岁、息肉>1.5 cm、息肉数目≥3个、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无蒂腺瘤、分块切除为引发腺瘤性大肠息肉经内镜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通过对研究结果分析,建议腺瘤性大肠息肉经内镜切除术后患者初次随访时间为1年至1年半,随后间隔1年半再次随访,同时综合考量患者的年龄、息肉大小、数目、性质、手术切除方式等给予相应处理,在减少复发的同时,适当延长随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 随访 内镜下黏膜切除 腺瘤性大肠息肉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复发情况及其复发风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郑海峰 姚红平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9期1751-1754,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患者内镜下切除术后复发情况,分析其复发风险因素,并构建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结肠息肉治疗的1045例患者接受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随机将80%的患...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患者内镜下切除术后复发情况,分析其复发风险因素,并构建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结肠息肉治疗的1045例患者接受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随机将80%的患者作为训练集,20%的患者作为验证集。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相关资料等,根据随访结局将其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训练集患者行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的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并通过ROC曲线分析其预测效能。结果训练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肠息肉大小(OR=1.484)、数量(OR=2.193)、分型(OR=7.187)是结肠息肉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结肠息肉的大小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预测结肠肠息肉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效能最高,AUC分别为0.928、0.856,敏感度分别为77.7%、85.4%,特异性分别为92.7%、76.3%。结论结肠息肉的大小、数量、分型等是影响结肠息肉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结肠息肉患者术后息肉情况的随访检查,并予以适当的干预,以降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下切除 复发 随访监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对大肠扁平及亚蒂息肉切除的效果探讨
7
作者 马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18-0021,共4页
分析大肠扁平及亚蒂息肉采取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的效果。方法 针对2021年03月-2023年10月接诊的80例大肠扁平及亚蒂息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患者临床疗法划分两组。以高频切除术治疗患者进入传统组,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分析大肠扁平及亚蒂息肉采取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的效果。方法 针对2021年03月-2023年10月接诊的80例大肠扁平及亚蒂息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患者临床疗法划分两组。以高频切除术治疗患者进入传统组,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患者进入实验组,评价手术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生活质量高于传统组,并发症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大肠扁平及亚蒂息肉患者采取EMR切除的效果显著,该手术方法安全性高,术后生活质量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粘膜切除 大肠扁平 亚蒂息肉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配合及护理结果观察
8
作者 何玲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17-0020,共4页
针对结肠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临床护理配合路径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将研究时间确定为2022年6月-2023年9月,于上述时段内入院接受EMR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划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护... 针对结肠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临床护理配合路径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将研究时间确定为2022年6月-2023年9月,于上述时段内入院接受EMR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划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病例数量均为24例,对患者护理后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在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方面均显示出缩短表现(P<0.05);患者在护理干预前未在再生黏膜功能相关指标比较上显示统计差异(P>0.05),在护理干预后显示出EGF、PGE2指标升高表现,且实验组相比参照组具有更高上升幅度(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配合应用在结肠息肉患者的EMR治疗当中,一方面可对其术后相关指标进行改善,另一方面可对术后再生黏膜功能的恢复产生推进性作用,并且能够显示出良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粘膜切除 结肠息肉 护理配合
下载PDF
鼻内镜Messerklinger中鼻甲成形术与鼻内镜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CRSwNP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秦晨晨 杜辉虎 +2 位作者 汪永宽 刘建敏 李玲 《西部医学》 2024年第6期910-915,共6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Messerklinger中鼻甲成形术与鼻内镜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拟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CRSwNP患者94例,随机分为鼻甲成形组和鼻甲部分切除组,每组47例... 目的探讨鼻内镜Messerklinger中鼻甲成形术与鼻内镜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拟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CRSwNP患者94例,随机分为鼻甲成形组和鼻甲部分切除组,每组47例。鼻甲成形组选择鼻内镜Messerklinger中鼻甲成形术治疗,鼻甲部分切除组选择鼻内镜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的鼻功能和粘膜组织炎症生化指标含量[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白介素细胞-6(IL-6)、MUC5AC阳性表达面积百分率]变化,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和术后随访1年的复发率。结果与鼻甲部分切除组比较,鼻甲成形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性提升(93.62%vs 76.60%,P<0.05);观察各项鼻功能指标和粘膜组织炎症生化指标发现,两组进行组间、时间点及组间·时间点的交互效应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术后1周及3个月后的鼻粘膜纤毛输送速率相比术前有显著性提高,鼻气道阻力、内镜Lund-Kennedy、嗅觉功能评分和粘膜组织YKL-40、IL-6含量及MUC5AC阳性表达面积百分率相比术前显著降低(均P<0.05),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甲成形组随访1年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鼻甲部分切除组(P<0.05)。结论CRSwNP患者选择鼻内镜Messerklinger中鼻甲成形术治疗,能提升临床疗效,促使患者的鼻功能、鼻粘膜炎症改善,效果比鼻内镜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更好,且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复发率也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 内镜Messerklinger中鼻甲成形 内镜中鼻甲部分切除 复发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价值分析
10
作者 池娟 郑东阳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8期58-61,共4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胃肠道息肉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70例胃肠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5例。参照组采用内镜下电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内镜下...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胃肠道息肉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70例胃肠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5例。参照组采用内镜下电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息肉一次清除率、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息肉一次清除率(97.14%)高于参照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5)。术前,两组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2.86%)低于参照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内镜下电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能有效提高息肉一次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组织的创伤较轻,并且远期复发率较低,临床治疗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 胃肠道息肉 清除率 炎症因子水平 复发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早期胃癌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及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相兵 周广威 吴娟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早期胃癌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及复发率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灌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早期胃癌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及复发率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灌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ESD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胃肠功能指标,肿瘤完整切除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术后胃肠通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肠肽、胃蛋白酶原Ⅰ水平均升高,胃动素、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均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管活性肠肽、胃蛋白酶原Ⅱ水平更低,胃动素、胃蛋白酶原Ⅰ水平更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肿瘤完整切除率更高;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EMR,ESD可以加快早期胃癌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下黏膜切除 内镜黏膜下剥离 胃肠功能 复发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在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卜雄建 陈雪飞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在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疗的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另择同期接受开颅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在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疗的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另择同期接受开颅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疗的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缓解率与肿瘤全切率,垂体功能、炎症反应、应激指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肿瘤切除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研究组全切除率、临床缓解率更高(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总甲状腺素(TT4)水平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 d,两组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提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至术后1个月,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16.67%vs 45.83%,P<0.05)。对照组复发7例,经手术治疗后,全切4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例发生尿崩症,1例发生颅内感染。研究组复发8例,经手术治疗后,全切6例,次全切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例发生尿崩症。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可提高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临床缓解率与肿瘤全切率,降低炎症反应、应激指标,改善垂体功能,安全性较高,对复发性颅咽管瘤的治疗效果也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颅咽管瘤 神经内镜 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 颅咽管瘤切除 垂体功能 复发
下载PDF
老年胃肠道息肉患者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吉林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9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电凝切除术对老年胃肠道息肉患者息肉切除情况、炎症因子、安全性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搜集整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高邮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5例老年胃肠道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 目的探讨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电凝切除术对老年胃肠道息肉患者息肉切除情况、炎症因子、安全性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搜集整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高邮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5例老年胃肠道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47例)与B组(48例),A组患者行内镜下电凝切除术,B组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两组均观察至出院,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息肉切除情况、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d炎症因子,观察期间并发症与随访期间复发情况。结果B组患者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均高于A组;与A组比,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息肉切除、术后进食、术后肠鸣音恢复、住院等时间均缩短;与术前比,术后1d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升高,但B组均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B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6.25%)相比较于A组(21.28%)更低,(P<0.05),但两组患者复发率组间比较(A组0.00%对比B组2.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老年胃肠道息肉,其复发率均较低,但与内镜下电凝切除术相比,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可有效提高息肉切除率,改善围术期指标,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 内镜下电凝切除 炎症反应 复发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肠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14
作者 丁一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1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肠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肠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内镜...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肠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肠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肠息肉,虽然手术时间长一些,但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 肠息肉 治疗效果 中出血量 并发症 复发
下载PDF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胃肠道广基息肉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陈向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62-0065,共4页
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胃肠道广基息肉的效果。方法 观察2023年1月~2023年7月间收治的100例胃肠道广基息肉患者,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行电凝电切术,观察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比较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 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胃肠道广基息肉的效果。方法 观察2023年1月~2023年7月间收治的100例胃肠道广基息肉患者,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行电凝电切术,观察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比较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开展,可以使胃肠道广基息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提高,减少炎症反应对机体的干扰,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同时疾病复发率减少,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EMR) 胃肠道广基息肉 效果 炎症反应 复发
下载PDF
改良鼻内镜下经鼻腔翼管神经切断术与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及其对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东 陈彩娣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8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鼻内镜下经鼻腔翼管神经切断术与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效果,并分析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6例AR患者,按照手术方法进行分组,... 目的探讨改良鼻内镜下经鼻腔翼管神经切断术与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效果,并分析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6例AR患者,按照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将接受改良鼻内镜下经鼻腔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切断组(n=50),接受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切除组(n=46)。采用鼻部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 naire,RQLQ)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评分及肺通气功能。结果切断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切除组(P<0.05);治疗后两组RQLQ评分、VAS、SNOT-20评分显著降低,且切断组显著低于切除组(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呼气流量、最大通气量显著升高,且切断组显著高于切除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短期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AR患者比较,改良鼻内镜下经鼻腔翼管神经切断术能更有效缓解鼻腔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且不增加并发症及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鼻内镜下经鼻腔翼管神经切断 鼻甲部分切除 过敏性鼻炎 复发
下载PDF
胃上皮内瘤变与早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后复发率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连元 令狐恩强 +5 位作者 王志强 卢忠生 孟江云 王向东 杜红 王红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1年第12期101-103,共3页
目的调查早期胃癌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后的复发率,以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301医院内镜中心数据库中的数据,筛选出2000年8月至2011年8月11年间行EMR治疗早期胃癌的38例病人、54例次临床... 目的调查早期胃癌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后的复发率,以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301医院内镜中心数据库中的数据,筛选出2000年8月至2011年8月11年间行EMR治疗早期胃癌的38例病人、54例次临床资料,进行随访调查研究,其中男28人,女10人,年龄50~94岁,平均67.9岁,1例病例失访,失访率为2.6%。将临床资料按术后病理类型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癌,随访平均周期为28个月,进行复发率等分析。结果切除病灶31个,病灶直径0.6~2.5cm,随访后统计总术后复发率为22.2%,各类型复发率分别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2%;癌21.1%。结论内经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胃癌的术后复发率较高,如患者有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适应征且患者经济情况允许建议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粘膜切除 上皮内瘤变 早癌 复发
下载PDF
IDEAS模式访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经内镜粘膜切除术患者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付艳芳 黄佳 +2 位作者 张娟 樊小勇 徐玲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186-189,共4页
探讨经内镜粘膜切除术(EMR)患者采用IDEAS模式访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行EMR的8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访视及护理)、观察组(40例,IDEAS模式访视联合FTS理念),对两... 探讨经内镜粘膜切除术(EMR)患者采用IDEAS模式访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行EMR的8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访视及护理)、观察组(40例,IDEAS模式访视联合FTS理念),对两组焦虑、生理指标、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舒张压、APAIS评分、收缩压及脉率均比干预前低,且观察组更低( 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更短(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行EMR患者采用IDEAS模式访视联合FTS理念可缓解术前焦虑,改善不良生理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粘膜切除 IDEAS模式访视 加速康复外科 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9
作者 朱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67-69,共3页
分析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在我院门诊内镜中心处置的67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参考组(33例),参考组患者采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 分析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在我院门诊内镜中心处置的67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参考组(33例),参考组患者采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结肠息肉患者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结肠息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相较于氩离子凝固术(APC),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粘膜切除 结肠息肉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20
作者 张静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79-82,共4页
分析早期、消化道肿瘤在内镜下行EMR(黏膜切除术)ESD(剥离术)医治价值。方法 分析对象总例数:60(消化道肿瘤),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患者在院时间为2021.1至2022.1,将入选的患者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划分为两组开展治疗研究,组别共分成实验... 分析早期、消化道肿瘤在内镜下行EMR(黏膜切除术)ESD(剥离术)医治价值。方法 分析对象总例数:60(消化道肿瘤),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患者在院时间为2021.1至2022.1,将入选的患者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划分为两组开展治疗研究,组别共分成实验组和参比组,每组中患者人数有30例,参比组肿瘤患者根据其病灶数量、大小行EMR手术,实验组依照患者病灶情况行ESD手术,2组手术方式经在内镜下实施,但剥离和切除存一定差异,分析不同手术方案最终获得的临床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且比较何组价值更高。结果 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结果经过对比显示,实验组排气、下床等康复相关指标更加优异,所用时间相较参比组更短,数据对比(P<0.05);2组EMR、ESD手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局部病灶复发率均为实验组更低,结果对比P<0.05;2组EMR、ESD手术后对比病患术后疼痛程度,即VAS相关得分,均为实验组痛感更轻、评分更,参比组、实验组2者结果对比P<0.05,提示统计学意义存在;随访2组肿瘤术后相关指标,实验组病灶整块切除率、局部及综合治愈率相较于另一组,明显更高,P<0.05;手术给患者造成应激性刺激,采集血标本发现实验组体内炎性因子水平相对较低,EMR组、ESD组结果对比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研究人员见证下受试患者填写生活质量评分表和满意问卷表,实验组评价结果相较参比组更加优异,2组对比后,结果显示P<0.05。结论 对消化道肿瘤(早期)患者及时采用ESD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更高,镜下手术创伤小,肿瘤病灶清除效果佳,可尽量规避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等事件发生,减轻病痛折磨,促进病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消化道肿瘤 内镜下粘膜切除 内镜黏膜下剥离 价值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