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后感染监测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陈涛 李莹莹 +1 位作者 冯晨曦 封安强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3期342-346,共5页
目的规范内镜下治疗早期胃癌的诊疗行为,降低内镜下粘膜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感染发生。方法目标性监测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ESD早期胃癌患者,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术后感染高危因素,对比分析感染组... 目的规范内镜下治疗早期胃癌的诊疗行为,降低内镜下粘膜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感染发生。方法目标性监测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ESD早期胃癌患者,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术后感染高危因素,对比分析感染组与未感染组SAA,CRP和PCT表达水平,住院天数、费用和恢复时间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RP、SAA、PCT在ESD术后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ESD术后感染率为6.04%,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1.5%,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84.6%;手术时间大于2 h(OR=2.796,95%CI:1.213~6.875,P=0.010)和并发穿孔(OR=5.617,95%CI:2.068~5.184,P=0.012)是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SAA,CRP和PCT在感染组中表达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PCT对术后感染诊断价值优于CRP和SAA;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相比,住院天数和费用增加,恢复时间延迟(P<0.05)。结论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并发穿孔,可以有效预防ESD术后感染。PCT有助于指导ESD术后感染临床诊断和抗感染治疗。从卫生经济学和患者预后方面考虑,预防ESD术后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粘膜剥离 后感染 监测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对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影响
2
作者 王志刚 段万里 +3 位作者 管振锋 梁亮 程永毅 孙羿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05-310,共6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对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入组38例非肌层浸润型膀胱肿瘤患者,分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内镜粘膜下剥离术(bladder tumor-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BT-ESD)组及传统经尿道膀胱肿...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对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入组38例非肌层浸润型膀胱肿瘤患者,分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内镜粘膜下剥离术(bladder tumor-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BT-ESD)组及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conventional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cTURBT)组,留取术前及术后患者外周静脉血标本,应用Cyttel^(TM)-CTC平台检测技术(即阴性富集技术结合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标本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数量,分析两种术式围手术期外周血中CTCs计数的差异。结果:BT-ESD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外周血CTCs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2);cTURBT组患者术后外周血循环CTCs计数较术前显著升高(P<0.001);术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计数在cTURBT组明显高于BT-ESD组(P<0.001);cTURBT组患者术后外周血CTCs计数(P=0.002)及围手术期外周血CTCs数量变化(P=0.002)与膀胱肿瘤复发密切相关。结论:与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相比,经尿道膀胱肿瘤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不会显著增加循环肿瘤细胞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内镜下粘膜剥离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循环肿瘤细胞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下载PDF
IDEAS模式访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经内镜粘膜切除术患者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付艳芳 黄佳 +2 位作者 张娟 樊小勇 徐玲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186-189,共4页
探讨经内镜粘膜切除术(EMR)患者采用IDEAS模式访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行EMR的8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访视及护理)、观察组(40例,IDEAS模式访视联合FTS理念),对两... 探讨经内镜粘膜切除术(EMR)患者采用IDEAS模式访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行EMR的8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访视及护理)、观察组(40例,IDEAS模式访视联合FTS理念),对两组焦虑、生理指标、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舒张压、APAIS评分、收缩压及脉率均比干预前低,且观察组更低( 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更短(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行EMR患者采用IDEAS模式访视联合FTS理念可缓解术前焦虑,改善不良生理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粘膜切除 IDEAS模式访视 加速康复外科 并发症
下载PDF
牙线牵引辅助改良圈套器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切除消化道早期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
4
作者 易世勇 陈文峰 +1 位作者 吴文华 范文伟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61-563,567,共4页
目的:研究牙线牵引辅助改良圈套器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切除消化道早期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消化道早期病变的病人94例,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A组:传统手术组,使用啄木鸟切开刀进行ES... 目的:研究牙线牵引辅助改良圈套器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切除消化道早期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消化道早期病变的病人94例,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A组:传统手术组,使用啄木鸟切开刀进行ESD术;B组:改良手术组,使用牙线牵引辅助改良圈套器进行ESD术,改良圈套器即将普通圈套器尖端突出2 mm左右,代替常规电切刀,同时加用牙线牵引辅助下用改良圈套器进行粘膜下剥离,然后分别从手术完整切除率、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手术完成率均为100%,两组完整切除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62.52±8.20)minvs(75.70±12.03)min,P<0.05]。改良手术组产生费用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4737.94±330.14)元vs(7571.76±875.51)元,P<0.05]。结论:使用牙线牵引辅助改良圈套器行ESD术安全、有效,在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费用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并无增加住院时间及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不单提高了手术效率,同时明显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可以造福广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粘膜剥离(ESD) 改良圈套器(圈套器尖端) 牙线牵引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5
作者 张静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79-82,共4页
分析早期、消化道肿瘤在内镜下行EMR(黏膜切除术)ESD(剥离术)医治价值。方法 分析对象总例数:60(消化道肿瘤),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患者在院时间为2021.1至2022.1,将入选的患者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划分为两组开展治疗研究,组别共分成实验... 分析早期、消化道肿瘤在内镜下行EMR(黏膜切除术)ESD(剥离术)医治价值。方法 分析对象总例数:60(消化道肿瘤),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患者在院时间为2021.1至2022.1,将入选的患者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划分为两组开展治疗研究,组别共分成实验组和参比组,每组中患者人数有30例,参比组肿瘤患者根据其病灶数量、大小行EMR手术,实验组依照患者病灶情况行ESD手术,2组手术方式经在内镜下实施,但剥离和切除存一定差异,分析不同手术方案最终获得的临床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且比较何组价值更高。结果 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结果经过对比显示,实验组排气、下床等康复相关指标更加优异,所用时间相较参比组更短,数据对比(P<0.05);2组EMR、ESD手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局部病灶复发率均为实验组更低,结果对比P<0.05;2组EMR、ESD手术后对比病患术后疼痛程度,即VAS相关得分,均为实验组痛感更轻、评分更,参比组、实验组2者结果对比P<0.05,提示统计学意义存在;随访2组肿瘤术后相关指标,实验组病灶整块切除率、局部及综合治愈率相较于另一组,明显更高,P<0.05;手术给患者造成应激性刺激,采集血标本发现实验组体内炎性因子水平相对较低,EMR组、ESD组结果对比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研究人员见证下受试患者填写生活质量评分表和满意问卷表,实验组评价结果相较参比组更加优异,2组对比后,结果显示P<0.05。结论 对消化道肿瘤(早期)患者及时采用ESD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更高,镜下手术创伤小,肿瘤病灶清除效果佳,可尽量规避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等事件发生,减轻病痛折磨,促进病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消化道肿瘤 内镜下粘膜切除 内镜黏膜下剥离 价值分析
下载PDF
夹线牵引辅助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洁云 田晓锋 +2 位作者 刘林霞 佟广海 陆博文 《交通医学》 2023年第1期54-56,59,共4页
目的:观察夹线牵引辅助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行ESD治疗的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86例,按术中有无牵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夹线牵引,对照组无夹线牵引。比较两组手术时... 目的:观察夹线牵引辅助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行ESD治疗的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86例,按术中有无牵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夹线牵引,对照组无夹线牵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固有肌层损伤率、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及穿孔、迟发性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固有肌层的损伤率(8.7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块切除率(100.00%)、完全切除率(93.48%)、穿孔(0.00%)及迟发性出血发生率(2.1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范围<1/2环周观察组手术时间(54.51±10.60 min)少于对照组(69.40±11.5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变范围≥1/2环周及不同位置病灶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线牵引辅助ESD术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安全有效,能减少固有肌层损伤,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早癌 内镜粘膜剥离 夹线牵引
下载PDF
从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到内镜粘膜下层剥离术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斌 郭强 《云南医药》 CAS 2007年第5期500-504,共5页
内镜下剥离胃粘膜治疗胃肿瘤最早源于1968年高频电胃息肉切除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最初为粘膜剥脱活检术(strip biopsy),主要用于常规活检难以确诊的病变或对肿瘤浸润深度难以估计的病例进行... 内镜下剥离胃粘膜治疗胃肿瘤最早源于1968年高频电胃息肉切除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最初为粘膜剥脱活检术(strip biopsy),主要用于常规活检难以确诊的病变或对肿瘤浸润深度难以估计的病例进行大块活检的方法,后来逐步运用到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切除。近年来,内镜治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更多新的内镜下治疗器具不断开发,内镜粘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就此发展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消化道肿瘤 内镜下粘膜切除 内镜粘膜下层剥离
下载PDF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及粘膜剥离术(ESD)在早期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吴永梅 王君 +1 位作者 邱枫 苟冬梅 《新疆医学》 2012年第10期94-97,共4页
消化道肿瘤是一种常见病,也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死因之一,全球每年死于消化道肿瘤的病人高达数百万.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治疗在于早发现、早治疗.近年来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从单纯的检查诊断进入到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时期。由剥脱活检术(st... 消化道肿瘤是一种常见病,也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死因之一,全球每年死于消化道肿瘤的病人高达数百万.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治疗在于早发现、早治疗.近年来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从单纯的检查诊断进入到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时期。由剥脱活检术(strip biopsy)发展而来的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目前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病变如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粘膜切除 消化道肿瘤 早期癌 粘膜剥离 应用 有效治疗 消化道病变 主要死因
下载PDF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9
作者 朱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67-69,共3页
分析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在我院门诊内镜中心处置的67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参考组(33例),参考组患者采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 分析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在我院门诊内镜中心处置的67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参考组(33例),参考组患者采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结肠息肉患者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结肠息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相较于氩离子凝固术(APC),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粘膜切除 结肠息肉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配合研究
10
作者 刘永妮 米叶色·热夏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164-167,共4页
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配合;方法 抽取我院结肠息肉的患者200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配合;结果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配合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配合;方法 抽取我院结肠息肉的患者200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配合;结果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配合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结肠息肉患者开展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后,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1],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粘膜切除 结肠息肉 综合护理配合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的方法和术中护理要点分析
11
作者 谭秀萍 张颜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39-142,共4页
研究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的方法以及术中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21年5月份至2023年5月份期间诊治的152例ESD患者进行数据研究,对ESD方法以及术中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此次实验中,严重并发症未发生,对比... 研究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的方法以及术中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21年5月份至2023年5月份期间诊治的152例ESD患者进行数据研究,对ESD方法以及术中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此次实验中,严重并发症未发生,对比护理前的生活质量分值,护理后明显改善,P<0.05。结论 做好ESD患者的术中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粘膜剥离 方法 中护理要点
下载PDF
内镜粘膜切除术联合橡皮胶圈套扎治疗食管平滑肌瘤
12
作者 文武 蹇贻 郑丽萍 《西部医学》 2012年第10期1897-1898,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粘膜切除术联合橡皮胶圈套扎(EMR-L)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8例上消化内镜发现食管粘膜下隆起病变的患者接受超声内镜检查确诊病变源于粘膜肌层,确定无手术禁忌后,进行EMR-L切除病变。病变标本送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内镜粘膜切除术联合橡皮胶圈套扎(EMR-L)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8例上消化内镜发现食管粘膜下隆起病变的患者接受超声内镜检查确诊病变源于粘膜肌层,确定无手术禁忌后,进行EMR-L切除病变。病变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18例患者顺利完成EMR-L切除病变,耗时20~45分钟,平均为(25±4.7)分钟。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食管平滑肌瘤。2例患者发生急性出血,予药物喷洒、电凝或钛夹钳夹等治疗后出血停止。无急性或延迟性食管穿孔及食管管腔狭窄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EMR-L可有效、安全地切除食管粘膜肌层的平滑肌瘤,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粘膜切除 套扎 食管 平滑肌瘤 治疗
下载PDF
内镜下分片粘膜切除术与粘膜剥离术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刚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3期58-60,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内镜下分片粘膜切除术(EPMR)与粘膜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1月该院收治的52例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将采用内镜下分片粘膜... 目的对比分析内镜下分片粘膜切除术(EPMR)与粘膜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1月该院收治的52例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将采用内镜下分片粘膜切除术(EPMR)治疗的26例患者设为EPMR组,另将26例行内镜粘膜剥离术治疗的患者设为ESD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 EPMR组手术操作平均时间(39.30±4.11)min,较ESD组的(64.23±9.25)min明显缩短(t=12.554,P=0.000)。ESD组的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以及治愈性切除率均显著高于EPMR组(P<0.05)。ES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与EPMR组的3.8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4,P=0.552)。随访1年,ESD组疾病复发率3.85%,较EPMR组的23.08%明显降低(χ~2=4.127,P=0.042)。结论与内镜下分片粘膜切除术相比,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效果更好,病灶整块切除率高,可有效减少疾病复发,且其安全性良好,但该术式手术操作较为复杂,故需由内镜治疗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操作,并需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下粘膜剥离 内镜下分片粘膜切除
下载PDF
依托咪酯及丙泊酚分别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麻醉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颜廷凤 《系统医学》 2018年第24期41-43,共3页
目的探析依托咪酯及丙泊酚分别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于该院接受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88例进行分组麻醉,并对比麻醉效果。分组依据为信封法,A组采取依托咪酯联合... 目的探析依托咪酯及丙泊酚分别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于该院接受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88例进行分组麻醉,并对比麻醉效果。分组依据为信封法,A组采取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麻醉,B组则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各4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A组麻醉诱导时间为(76.5±3.4)s、呼之睁眼时间为(7.2±2.1)min,定向力恢复时间为(16.7±3.2)min均显著短于B组(t=15.714,6.105,6.373,P<0.05)。比较不同时间点MAP、HR的变化,显示A组在T2、T5时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与B组比较,A组低氧血症以及体动等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更低(χ~2=4.062,4.423,P<0.05)。结论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相比较,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效果更佳,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内镜粘膜剥离 麻醉效果
下载PDF
金属钛夹应用于内镜下粘膜剥离切除术切除直肠息肉186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怡 杨桂芳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2016年第4期14-15,3-4,共2页
目的:观察金属钛夹在内镜下粘膜剥离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切除直肠息肉中的应用、并发症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来在EMR切除直肠息肉并使用钛夹处理创面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6例患者术后直肠息... 目的:观察金属钛夹在内镜下粘膜剥离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切除直肠息肉中的应用、并发症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来在EMR切除直肠息肉并使用钛夹处理创面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6例患者术后直肠息肉均予以切除,并使用钛夹处理创面。息肉治疗成功率98.4%(183/186)。3例不成功案例中2例为钛夹1周内脱落导致下消化道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好转,1例为术后第3天钛夹撕脱伤致肠穿孔转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出现腹痛或里急后重感16例。结论:金属钛夹在直肠息肉EMR中的应用具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1对于直径较小(<10mm)的息肉,靠近肛门(距肛门<5cm),如果创面平整、无明显渗血,尽量少用或不用金属钛夹;2钛夹数量不宜太多(<3枚);3相较于消化道其它部位息肉的切除,直肠息肉EMR术后的患者应适当延长流质饮食时间(建议流质饮食1周);4术后帮助患者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太硬蹭掉金属钛夹,导致钛夹过早脱落致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钛夹 直肠息肉 内镜下粘膜剥离切除(EMR) 并发症
下载PDF
食管粘膜下肿瘤的内镜下切除术 被引量:11
16
作者 苏鲁 王伟 +7 位作者 潘洪珍 赖雪珍 陈晓莉 杨维忠 徐艺华 庞华兰 陈芳 洪梅燕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1531-1535,共5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切除食管粘膜下肿瘤的方法,并依据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确定其诊断。方法自2003~2007年我们对38例食管粘膜下肿瘤进行了内镜下切除,对位于粘膜肌层的肿瘤进行圈套电切或电铲除的方法切除,对超声胃镜确定位于...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切除食管粘膜下肿瘤的方法,并依据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确定其诊断。方法自2003~2007年我们对38例食管粘膜下肿瘤进行了内镜下切除,对位于粘膜肌层的肿瘤进行圈套电切或电铲除的方法切除,对超声胃镜确定位于固有肌层的肿瘤做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ESD)切除,并对切下的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通过连续切片进行CD34、CD117、Vimentin、Desmin染色方法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术后3个月随访胃镜检查。结果位于粘膜肌层的26例肿瘤,平均直径为15mm(10~35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7min(3~31min);位于固有肌层的12例肿瘤,平均直径为20mm(12~32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10min(96~145min),其中1例术后3个月复发,进行第二次ESD手术。免疫组化结果:本组38例CD34为100%阴性,CD117为100%阴性,Vimentin为81.6%阴性;Desmin为100%阳性(++~+++),均确定为平滑肌瘤。结论消化内镜下可安全有效地进行食管粘膜下肿瘤切除术,包括源于固有肌层的平滑肌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粘膜下肿瘤 平滑肌瘤 内镜下切除 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内镜粘膜切除术在结直肠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建江 崔峻辉 +1 位作者 毛伟芳 顾秀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61-163,166,共4页
目的 :探讨内镜粘膜切除术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在结直肠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 996年 6月~ 1 998年 2月间电子肠镜检出的 34例 38个病变行 EMR,并比较 EMR标本与普通活检标本对早期癌的检出率。结果 :... 目的 :探讨内镜粘膜切除术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在结直肠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 996年 6月~ 1 998年 2月间电子肠镜检出的 34例 38个病变行 EMR,并比较 EMR标本与普通活检标本对早期癌的检出率。结果 :对 34例 38个病变施行 EMR成功 37次 ,失败 1次 ,成功率 97.4% (37/ 38)。成功的 37次中包括分割切除 (Endoscopic Picemeal MucosalResection:EPMR) 9次 .EPMR术中并发少量出血 2例 (5.4% )。病理检查发现多发息肉癌变率(1 0 0 % )高于单发息肉 (2 9.41 % ) ,P=0 .0 0 1 .肿瘤最大径 <1 .5cm腺瘤癌变率为 36 .37% (8/ 2 2 )、≥ 1 .5cm为 73.33% (1 1 / 1 5) ,P=0 .0 45;EMR标本与普通活检标本对早期癌的检出率分别是52 %和 2 6 % (P<0 .0 0 1 ) ,而且普通活检的漏检率达 50 % (8/ 1 6病变 )。结论 :内镜下大肠粘膜切除术能够对常规圈套法不能摘除的肿瘤样病灶切取活检 ,以达到病理学诊断定性质、定范围、定深度的理想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粘膜切除 内镜息肉切除 诊断 结直肠肿瘤 EMR
下载PDF
兰索拉唑治疗内镜粘膜下剥离术诱发胃溃疡4周与8周疗效的随机对照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海波 刘延军 +2 位作者 陈树伟 武文龙 李凤臣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54-57,共4页
目的比较使用兰索拉唑治疗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诱发的医源性胃溃疡4 w与8 w疗程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 84例胃腺瘤或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接受ESD后口服兰索拉唑(30 mg/天)分别治疗4 w与8 w。8 ... 目的比较使用兰索拉唑治疗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诱发的医源性胃溃疡4 w与8 w疗程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 84例胃腺瘤或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接受ESD后口服兰索拉唑(30 mg/天)分别治疗4 w与8 w。8 w后随访,胃镜下比较2组治疗溃疡的效果。结果 84例患者中69例患者进入分析,4 w治疗组34例,8 w治疗组35例。ESD后8 w,4 w治疗组有23例(68%)患者在溃疡疤痕期,8 w治疗组有24例(69%)患者在溃疡疤痕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4 w治疗组溃疡面积减少率为(0.0081±0.015),8 w治疗组为(0.0037±0.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在>30 mm大溃疡的分析中,4 w与8 w疗程的溃疡疤痕期比例与溃疡面积减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ESD诱导的胃溃疡,使用兰索拉唑治疗4 w与8 w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质子泵抑制剂治疗4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粘膜剥离 ESD相关胃溃疡 质子泵抑制剂 疗程
下载PDF
内镜粘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92例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袁晓英 袁农 +3 位作者 阳光 刘军 Binmoeller KennethF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52-254,共3页
目的 评价内镜粘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浅表肿瘤病变的效果 ,并对其适应症、并发症和操作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符合内镜粘膜切除术适应症的 92例患者 ,应用辅助吸引帽切除术和 /或注射高渗肾上腺素盐水圈套切除术 ,切除了1 0 1... 目的 评价内镜粘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浅表肿瘤病变的效果 ,并对其适应症、并发症和操作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符合内镜粘膜切除术适应症的 92例患者 ,应用辅助吸引帽切除术和 /或注射高渗肾上腺素盐水圈套切除术 ,切除了1 0 1处病变。对手术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处理 ,以及手术前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研究 ,并随访了部分患者的无癌生存率。结果  92例患者 ,EMR切除病变 1 0 1处 ,完全切除率达 89%。术后病理诊断腺癌 1 6例 ,类癌 3例 ,重度异型增生 1 3例 ,低度异型增生 3例 ,腺瘤 4 7例 ,其他良性病变 1 9例。并发症主要是出血 ,2 2例占 2 1 .8% ,均经处理而痊愈 ,无 1例发生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腺癌完全切除患者无癌生存时间平均 2 7个月。结论 内镜粘膜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胃肠道癌和癌前病变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对大多数患者能达到完全切除 ,其效果好、易操作、较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粘膜切除 胃肠道浅表肿瘤病变
下载PDF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隆起型病变 被引量:10
20
作者 文武 蹇贻 +1 位作者 陈曦 吴晓英 《西部医学》 2010年第5期869-870,873,共3页
目的总结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经验。方法72例患者经内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隆起型病变,并明确病变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确定患者无手术禁忌证后,择期选择单独直接圈套切除或EMR—L或EPMR或联合以上方法切除... 目的总结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经验。方法72例患者经内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隆起型病变,并明确病变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确定患者无手术禁忌证后,择期选择单独直接圈套切除或EMR—L或EPMR或联合以上方法切除病变。病变标本固定、标注后送病理检查。结果EMR耗费时间为15~70分钟,平均为(30±3.1)分钟。病理结果为:息肉、粘膜肌层来源的平滑肌瘤、黄斑瘤、Peutz—Jeghers综合征、低\高级别上皮内或粘膜内瘤变、异住胰腺、LST、类癌、纤维瘤。所有高级别上皮内或粘膜内瘤变的病理标本均未发现离切缘2mm内范围内存在瘤变灶。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急性和1例延迟出血,相应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术后无穿孔或管腔狭窄出现。结论EMR是治疗消化道隆起型病变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粘膜切除 消化道隆起型病变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