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超声胃镜及内镜下肿瘤挖除术对上消化道异物包埋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小华 何洁 +1 位作者 罗忠金 陈清虹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7-31,共5页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异物包埋患者的胃镜、超声胃镜(EUS)、CT等影像学特点,及采用内镜下肿瘤挖除术(ESE)的方式处理异物包埋的临床疗效,以提高临床对上消化道异物包埋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2例已经手术、内镜或临床确诊的上消化道异物...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异物包埋患者的胃镜、超声胃镜(EUS)、CT等影像学特点,及采用内镜下肿瘤挖除术(ESE)的方式处理异物包埋的临床疗效,以提高临床对上消化道异物包埋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2例已经手术、内镜或临床确诊的上消化道异物包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资料、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无明确的异物吞服史;临床表现为慢性腹痛,反复发作;异物位于食管1例、胃11例.异物的影像学表现:CT表现为上消化道管壁的致密影,伴脂肪间隙正常或模糊;胃镜表现为病灶隆起,类似黏膜下肿瘤;EUS表现为不规则低回声或不规则低回声伴高回声改变.临床处理:2例病灶表面深挖活检后利用异物钳或圈套器将异物取出体外,10例采用ESE的方式取出包埋的异物.患者症状均消失.结论 CT、胃镜、超声胃镜三者联合对上消化道异物包埋的诊断有效,ESE手术对于上消化道管壁异物包埋的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异物包埋 CT 超声胃镜 内镜下肿瘤挖除术
下载PDF
内镜下肿瘤挖除术治疗固有肌层来源胃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陈佳园 黄智铭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269-272,290,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治疗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行ESE治疗的59例固有肌层来源的SMT患者的资料,对其临床特征、ESE后...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治疗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行ESE治疗的59例固有肌层来源的SMT患者的资料,对其临床特征、ESE后的病理诊断、并发症及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完成整块切除58例(98.3%),1例转为外科手术。病理学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51例,平滑肌瘤7例,神经鞘瘤1例。术后并发胃穿孔7例,均经钛夹封闭创面及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在后期随访中,未发现残余肿瘤和肿瘤复发。术中并发穿孔的可能危险因素有:肿瘤直径、病变深度、患者年龄(P<0.05或0.01)。结论对于来源于固有肌层的SMT,行ESE治疗安全、有效。病变直径较大、病变部位深、年龄大的患者,并发胃穿孔的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 固有肌层 胃黏膜下肿瘤 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对胃黏膜下肿瘤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蹇明盛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4期152-155,共4页
目的研究胃黏膜下肿瘤患者开展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胃黏膜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实行内镜消化道全层切除术... 目的研究胃黏膜下肿瘤患者开展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胃黏膜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实行内镜消化道全层切除术,研究组实行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对比两组手术结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费用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BDI评分比对照组更低,ADL、SF-36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有效性、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下肿瘤 内镜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 消化道全层切除术
下载PDF
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和黏膜下肿瘤挖除术的治疗对比 被引量:14
4
作者 田雪丽 黄永辉 +2 位作者 姚炜 李渊 陆京京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1-176,共6页
目的:评价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和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治疗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 目的:评价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和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治疗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并行STER治疗(n=28)和ESE治疗(n=14)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和内镜结果、治疗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2例病变均顺利完成切除,成功率100%。两组间(STER组vs. ESE组)从性别、年龄、病变大小[1. 5(1. 0~6. 0) cm vs.1. 3(0. 5~2. 0) cm,P=0. 0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TER组的病变切除时间长于ESE组[46. 5 (11. 0~163. 0)min vs. 19. 5(6. 0~56. 0) min,P=0. 007],创面钛夹缝合时间短于ESE组[3. 5(1. 0~11. 0) min vs. 8. 0 (2. 0~33. 0) min,P=0. 00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总的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 0(14. 0~167. 0) min vs.31. 5(10. 0~88. 0) min,P=0. 080]。术后一次性整块切除率(92. 9%vs. 85. 7%)、治疗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10. 7%vs. 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ER组术后发生肺炎2例,纵隔气肿1例,保守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ESE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经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确诊平滑肌瘤28例,间质瘤14例。STER组6例间质瘤均为极低危险度; ESE组4例间质瘤为极低危险度,4例间质瘤为中等危险度[病变大小约1. 0~2. 0 cm,核分裂像(6~8)个/50高倍视野]。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6. 5个月(24~60个月),中等危险度间质瘤的患者最短随访时间为32个月,均未见肿瘤残留、复发及隧道内种植。结论:STER和ESE均可成为治疗来源于上消化道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的有效、安全的方案选择之一,与STER相比,ESE切除病变时间短,但创面缝合时间长,总的手术时间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 内镜 对比研究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除术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展浩 彭志华 曾利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1期1856-1857,共2页
目的探究胃黏膜下肿瘤采取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治疗的60例胃黏膜下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内镜消化道全层切除术(EFR),观察组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比较两组手... 目的探究胃黏膜下肿瘤采取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治疗的60例胃黏膜下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内镜消化道全层切除术(EFR),观察组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性指标、术后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短、手术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Beck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IADL量表、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E治疗胃黏膜下肿瘤可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出血量与住院费用,改善负性情绪,提高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下肿瘤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 安全性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30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蹇明盛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第10期127-130,共4页
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期间进入该院治疗的胃黏膜下肿瘤患者60例,作为该项研究对象。盲选法实施分组,给对照组患者提供内镜消化道全层切除术治疗,给观察组患者提供内镜... 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期间进入该院治疗的胃黏膜下肿瘤患者60例,作为该项研究对象。盲选法实施分组,给对照组患者提供内镜消化道全层切除术治疗,给观察组患者提供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同时评价两组患者心理、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状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6.30±4.03)min、术中出血量(120.44±15.25)mL、住院时间(10.37±1.19)d、住院费用(3.50±0.48)万元相较对照组(66.09±4.12)min、(167.30±22.01)mL、(12.66±2.11)d、(4.22±0.89)万元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04、9.585、5.178、3.900,P<0.05);观察组患者Beck量表(13.57±2.05)分、IADL量表(20.38±3.19)分、SF-36量表(83.66±6.91)分明显较对照组(17.60±2.73)分、(16.87±3.09)分、(71.66±6.89)分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5、4.329、6.73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3/30)明显较对照组33.33%(10/3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5)。结论在胃黏膜下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临床选用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良好改善患者心理,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 胃黏膜下肿瘤 心理 自理能力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改良术在上消化道间质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吴联晖 宋鹏 +2 位作者 罗佳 林明芳 黄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33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改良术在上消化道间质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2013—2016年收治的行内镜下治疗的上消化道间质瘤患者77例,根据手术类型不同分为传统组22例与改良组55例,传统组患者予以内...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改良术在上消化道间质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2013—2016年收治的行内镜下治疗的上消化道间质瘤患者77例,根据手术类型不同分为传统组22例与改良组55例,传统组患者予以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改良组患者予以ESE改良术治疗,术后随访1.0~1.5年。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转外科手术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及术后病理和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出血率、转外科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穿孔率低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少于传统组(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1.2年,术后复查胃镜创面愈合良好,无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改良的ESE技术应用于上消化道间质瘤治疗,不仅可完整切除瘤体,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间质瘤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内镜黏膜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黏膜肿瘤疗效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瑶莉 姜萌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991-994,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黏膜肿瘤的效果。方法:106例食管固有肌层黏膜肿瘤患者,按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53例。对照组行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SE),观察组采用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黏膜肿瘤的效果。方法:106例食管固有肌层黏膜肿瘤患者,按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53例。对照组行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SE),观察组采用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和随访结果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中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钛夹使用量和根治性手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后6月和1年随访结果发现其肿瘤残留及复发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相应治疗后6个月,两组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以及情感角色等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躯体疼痛和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STER和ESE治疗食管固有肌层黏膜肿瘤可获得良好效果,但STER术创伤更小,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固有肌层黏膜肿瘤 内镜黏膜隧道肿瘤除术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不行标记和黏膜下注射的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治疗胃小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9
作者 陈振光 罗瑶 +3 位作者 于金源 吴松阳 吴宁 叶再元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146-1150,1156,共6页
目的探讨不行标记和黏膜下注射的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NMSI-ESE)治疗胃小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树兰(杭州)医院胃肠外科诊断为胃小胃肠间质瘤的4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3例行NMSI-ESE,26例... 目的探讨不行标记和黏膜下注射的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NMSI-ESE)治疗胃小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树兰(杭州)医院胃肠外科诊断为胃小胃肠间质瘤的4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3例行NMSI-ESE,26例行传统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SE)。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时间、瘤体挖除时间、金属夹使用数量、手术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ESE组比较,NMSI-ESE组的手术时间更短[38.95(26.50,53.25)min vs 47.30(38.50,52.25)min,Z=-2.60,P=0.011]、瘤体挖除时间更短[17.27(8.75,24.50)min vs 27.08(18.75,35.00)min,Z=-4.32,P<0.001]、手术费用更少[3308(3190,3450)元vs 4107(3972,4232)元,Z=-20.95,P<0.001]、金属夹使用数量更少[(3.86±0.91)个vs(5.04±1.22)个,t=-4.00,P<0.001]及术后住院时间更短[3.1(2.0,4.0)d vs 3.5(3.0,4.0)d,Z=-2.20,P=0.031],而在术中穿孔、R0切除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内,两组患者均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NMSI-ESE治疗胃小胃肠间质瘤安全、有效,且较传统ESE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不行黏膜下注射治疗小型胃固有肌层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一鑫 黄亮 +3 位作者 孟立娜 吕宾 包海标 金海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616-622,共7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不行黏膜下注射治疗源自胃固有肌层的小型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1月—2020年10月,在浙江省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诊断为小型胃固有肌层肿瘤(肿瘤直径...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不行黏膜下注射治疗源自胃固有肌层的小型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1月—2020年10月,在浙江省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诊断为小型胃固有肌层肿瘤(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纳入随机对照研究,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行未行黏膜下注射的ESE治疗)和对照组(行传统ESE治疗),比较2组的瘤体暴露时间、瘤体挖除时间、手术费用、住院周期、金属夹使用数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有138例患者入组,其中观察组76例、对照组62例,所有病灶被顺利完整切除。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中位瘤体暴露时间更短[2.00 min比3.30 min,Z=-2.426,P=0.045]、中位瘤体挖除时间更短[16.8 min比34.4 min,Z=-4.324,P<0.001]、中位手术费用更少[2903元比3178元,Z=-5.112,P<0.001]、金属夹使用数量更少[(4.0±0.6)个比(5.1±1.3)个,t=1.452,P=0.003]、术后腹胀发生率更低[9.2%(7/76)比22.6%(14/62),χ^(2)=2.512,P=0.049]、术后腹痛发生率更低[11.8%(9/76)比32.3%(20/62),χ^(2)=4.242,P=0.014],而在住院周期以及术后发热、穿孔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源自胃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瘤体直径在2.0 cm范围内时,行未行黏膜下注射的ESE治疗安全、有效,且较传统的ESE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内窥镜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 胃黏膜下肿瘤 注射
原文传递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比较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赫 陈颖彤 +4 位作者 赵黎黎 王翔 刘莉 王敏 范志宁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1期1480-1484,共5页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和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SE)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5月于内镜中心接受STER或ESE手术治疗的167例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所行术式分为...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和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SE)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5月于内镜中心接受STER或ESE手术治疗的167例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所行术式分为两组,其中STER组90例,ESE组77例,对比分析两组的基线特征、手术相关指标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和肿瘤病理类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位随访时间、肿瘤残留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STER组的肿瘤直径显著大于ESE组(P <0. 05),两组的完全切除率均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 0. 05)。STER组手术时间长于ESE组(P <0. 01),手术速度快于ESE组(P <0. 05)。STER组和ESE组中肿瘤直径≥20 mm亚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手术速度、完全切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STER组住院时间短于ESE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ESE组(P <0. 05,P <0. 01)。结论 STER和ESE均可有效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STER在手术速度和治疗大病灶(直径≥20 mm)方面较ESE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除术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 固有肌层肿瘤 食管 内镜黏膜下剥离 大病灶
原文传递
ESE与STER治疗胃食管连接处固有肌层肿瘤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岳金萍 惠娜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SE)和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胃食管连接处固有肌层肿瘤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胃食管连接处固有肌层肿...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SE)和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胃食管连接处固有肌层肿瘤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胃食管连接处固有肌层肿瘤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对照组(n=45)采用ESE治疗,研究组(n=45)采用STER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的肿瘤复发率、肿瘤残留率分别为0、2.22%,对照组分别为2.22%、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E与STER治疗胃食管连接处固有肌层肿瘤均有一定的疗效,并发症较少发生。与ESE相比较,STER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疼痛程度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连接处固有肌层肿瘤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牙线牵引技术在内镜切除胃黏膜下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巧英 夏金荣 +3 位作者 谭学明 卓红燕 蒋洁 文敏 《现代医学》 2022年第10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比较牙线牵引技术辅助和非牵引常规方法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SE)切除胃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下肿瘤,接受ESE治疗的患者4... 目的:比较牙线牵引技术辅助和非牵引常规方法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SE)切除胃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下肿瘤,接受ESE治疗的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应用牙线牵引技术辅助ESE内镜切除来源于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对照组采用非牵引常规方法ESE完成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黏膜下注射量和次数,出血、穿孔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黏膜下注射量及次数、术中出血、穿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牙线牵引技术辅助ESE内镜切除胃黏膜下肿瘤可使手术视野更清晰,并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穿孔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 胃黏膜下肿瘤 牙线牵引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