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洪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6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和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的影响。方法159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和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的影响。方法159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7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JOA、VAS评分,手术前后脊柱稳定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JO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7 d、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3.26±1.74)、(1.40±0.6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1±1.69)、(2.55±0.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7 d、3个月JOA评分分别为(18.77±1.80)、(25.65±1.8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15±1.87)、(22.63±1.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腰椎曲度、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度及腰骨倾斜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腰椎曲度、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度及腰骨倾斜角均大于术前,且实验组患者腰椎曲度、腰椎前凸角度、腰骨倾斜角及椎间隙高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能有效缓解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程度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波 雷博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究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TD)以及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ID)治疗老年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VAS、JO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50例老年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探究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TD)以及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ID)治疗老年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VAS、JO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50例老年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PETD组和PEID组,每组75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PEID组的手术用时短于PETD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少于PETD组(P<0.05);两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JOA、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D与PEID治疗老年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其中PEID的应用能够更好地缩短患者的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老年患者 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俊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6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中纳入对象均为山东国欣颐养集团肥城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例数:64例;纳入年限:2020年1~12月),将此次纳入患者采取随机分...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中纳入对象均为山东国欣颐养集团肥城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例数:64例;纳入年限:2020年1~12月),将此次纳入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均分为A、B两组,术前通过影像学方法明确患者椎间盘突出节段,并应用网格定位板进行定位;术中指导患者以侧卧位、患侧在上的体位接受治疗,合理调整穿刺方向及路线。其中,B组针对平面突出者,穿刺针接近水平;脱出型突出者则需增加穿刺针角度;A组则保持椎间盘平面与穿刺角度间为15°~45°夹角。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主要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透视次数)及手术效果[主要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程度(应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及功能障碍评分(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估),二者均为评分越低改善效果越理想]。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20.30±2.15)mL,手术时间(59.41±6.22)min,透视次数(12.50±3.31)次;B组术中出血量(19.77±1.56)mL,手术时间(45.86±2.94)min,透视次数(8.29±1.96)次,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B组患者手术时间及透视次数对比A组则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对比A组均出现了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应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干预可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椎间孔入路 脊柱 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老年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结合术后口服十七味大活血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卢奔腾 赵飞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5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结合术后口服十七味大活血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内镜下髓核摘除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后... 目的:观察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结合术后口服十七味大活血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内镜下髓核摘除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后口服十七味大活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d、术后30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术后7、30d,两组患者VAS评分、腰椎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术后30d的VAS评分、腰椎功能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结合术后口服十七味大活血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能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气滞血瘀型 中药制剂 十七味大活血胶囊 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刘兆斌 张在永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分为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组(颈椎后路组)、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组(颈椎前路组),每...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分为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组(颈椎后路组)、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组(颈椎前路组),每组各34例。对比两组手术节段ROM、颈椎曲度、颈部恢复情况、颈部、上肢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手术节段ROM、颈椎曲度、NDI、颈部、上肢VAS评分、SF-36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手术节段ROM、颈椎曲度、SF-36评分均高于手术前(P<0.05),NDI、颈部、上肢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颈椎后路组手术节段ROM、颈椎曲度、SF-36评分均高于颈椎前路组(P<0.05),NDI、颈部、上肢VAS评分均低于颈椎前路组(P<0.05)。颈椎后路组总有效率91.18%(31/34)高于颈椎前路组70.59%(24/34)(χ2=4.660,P<0.05)。颈椎后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颈椎前路组(χ2=5.314,P<0.05)。结论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临床效果较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髓核摘除术联合纤维环缝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6
作者 余洋 王永涛 +2 位作者 谢一舟 冯成郅 樊效鸿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髓核摘除术(UBED)联合纤维环缝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83例LDH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单纯UBED治疗,41例)和观察组(采用UBED联合纤维环缝合术治疗,42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髓核摘除术(UBED)联合纤维环缝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83例LDH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单纯UBED治疗,41例)和观察组(采用UBED联合纤维环缝合术治疗,42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VAS评分、ODI、复发率及再手术情况,采用改良MacNab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5个月。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观察组长(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VAS评分及ODI术后3 d、1个月、6个月、12个月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术后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术后1个月ODI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时段两组疼痛VAS评分、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及再手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D联合纤维环缝合术治疗LDH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术后早期恢复更快,但存在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大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纤维环缝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腕踝针对椎间盘源性腰痛行UBE下髓核摘除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史俊丽 陆文杰 徐涵斌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期8-10,14,共4页
目的探讨腕踝针对椎间盘源性腰痛行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髓核摘除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进行UBE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6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腕踝针对椎间盘源性腰痛行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髓核摘除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进行UBE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6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试验组术后采用腕踝针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及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价量表(JOA)、改良Oswestry腰椎功能指数(ODI)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JOA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可提高UBE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疗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踝针 椎间盘源性腰痛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下载PDF
脊柱内镜单节段髓核摘除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9
8
作者 胡明 王立奎 方卫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76-681,共6页
目的:研究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脊柱内镜下单节段髓核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间我科住院治疗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病人75例,通过椎间盘造影确定责任间盘,行脊柱内镜下单节段(责任间盘)髓核摘除术,比较... 目的:研究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脊柱内镜下单节段髓核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间我科住院治疗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病人75例,通过椎间盘造影确定责任间盘,行脊柱内镜下单节段(责任间盘)髓核摘除术,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 index,ODI),并通过MacNab标准来评价手术疗效。75例病人通过椎间盘造影的诱发痛情况分为3组,其中单节段诱发痛组(S组),双节段诱发痛组(D组),无诱发痛组(N组),每组25例。所有病人均行单节段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后均无感染、血肿、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结果:3组病人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指数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间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改良MacNab疗效评定:S组(优17例,良5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88.0%),D组(优11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4.0%),N组(优15例,良7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88.0%),3组病人间术后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大多数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脊柱内镜下单节段髓核摘除术可取得良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疼痛缓解率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与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9
作者 冯明顺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22期34-36,共3页
目的 对比分析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与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UBE组(40例)与PELD组(40例).UBE组用单侧双通... 目的 对比分析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与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UBE组(40例)与PELD组(40例).UBE组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PELD组用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ODI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UBE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P<0.05),而住院时间、VAS评分、ODI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UBE与PELD都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效果相当,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疗效
原文传递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及护理研究
10
作者 季日峰 张元军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LDH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80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椎间盘后路摘除术,观察组采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与术后康复锻炼。观察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LDH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80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椎间盘后路摘除术,观察组采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与术后康复锻炼。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t=3.01~20.87,P<0.01);观察组术后疼痛及ODI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t=7.45,10.14;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49,P=0.034)。结论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LDH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后路摘除术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腰椎功能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任晓兵 黄磊 缪世昌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9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术与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方法:将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PELD术治疗,观察组采用UBE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术与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方法:将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PELD术治疗,观察组采用UBE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术后1个月、1年,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1年,两组患者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技术可更好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腰背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腰部功能
下载PDF
内镜术后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2
作者 白忠旭 李广伟 +1 位作者 王红军 孙晓智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后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后并发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患者8例,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15~62岁,平均(27.63±14.99)岁;6例...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后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后并发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患者8例,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15~62岁,平均(27.63±14.99)岁;6例患者第一次手术时采用椎间孔入路,2例采用椎板间入路。分别记录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治疗策略,应用腿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评分和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症状复发的时间间隔为18~90 d,平均(47.13±22.95)d。在保守治疗期间,2例患者疼痛无明显改变,6例患者疼痛进行性加重。7例患者假性囊肿较前突出椎间盘增大,2例假性囊肿向上或向下游离。假性囊肿位于侧隐窝区6例,椎管中央区2例。翻修手术的时间间隔为6~90 d,平均(26.25±27.99)d。经皮穿刺抽吸治疗2例,其中1例患者疼痛无缓解后再次行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其余6例均行内镜下髓核摘除术。NRS评分从翻修术前的(7.50±0.76)分降至翻修术后的(1.38±1.06)分(t=13.301,P=0.000)。按MacNab标准评定,2例患者为优,6例为良。结论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是脊柱内镜术后罕见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早期,多见于年轻男性患者,MRI检查可明确诊断,保守治疗无效且疼痛剧烈、快速进行性加重是行翻修手术的适应证,翻修手术建议行内镜下囊肿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 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翻修手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燕 王立飞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PTED治疗。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日本骨科学会...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PTED治疗。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评分及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结果:本组106例患者,手术时间(67.54±9.45)h,出血量(33.09±6.06)mL,切口长度(0.81±0.17)cm,术后下床时间(1.86±0.81)d,住院时间(4.74±1.90)d。术后硬膜撕裂4例,感染2例,血肿3例,总发生率8.49%(9/106)。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8.32±0.91)分,降低至术后6个月的(0.55±0.19)分;JOA评分由术前的(12.31±1.75)分,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23.98±4.3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20个月,中位数14.3个月,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为2.83%。结论: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入路 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发率
原文传递
经皮内镜治疗重度肥胖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亮科 禤天航 +4 位作者 曹正霖 关宏刚 王鹏 霍智铭 陈超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6期759-761,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重度肥胖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对照组患者接受椎板开窗内固定融合术(PLIF),两...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重度肥胖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对照组患者接受椎板开窗内固定融合术(PLIF),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采用腿痛VAS、背痛VAS评分及改良型MacNab标准评价其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的腿痛VAS、改良MacNab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背痛VAS评分、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失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PELD与PLIF均是治疗重度肥胖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但前者治疗该病更具微创性,术后腰痛症状出现几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重度肥胖 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内固定融合术 微创手术
下载PDF
不同入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忠磊 《医疗装备》 2022年第14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泰安市中医二院行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80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泰安市中医二院行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80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38例)与对照组(42例)。试验组实施经皮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ID)治疗,对照组实施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TD)治疗,两组均获得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行X线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及术前和术后3个月腰部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腰椎功能[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下腰痛评分表(JOA)评估]。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行X线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VAS、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3个月VAS、J 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EID与PETD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可有效缓解患者腰部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但相较于PETD,PEID手术时间更短,术中患者行X线透视的次数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经皮椎板间入路 经皮椎间孔入路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两种入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蒋勇 何升华 +3 位作者 赖居易 冯华龙 洪强 蓝志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06-413,共8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与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与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术中操作要点。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58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PETD组和PEID组,每组79例。PETD组男41例,女38例,年龄(41.38±6.25)岁,病程(10.06±3.14)个月;PEID组男43例,女36例,年龄(41.18±5.78)岁,病程(9.99±2.8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放射次数、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目测类比评分、JOA评分、ODI指数、改良Macnab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1年随访。(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X线放射次数PETD组均明显高于PEID组(P<0.05)。(2)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6、12个月目测类比评分、ODI指数、JOA评分两组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末次随访PETD组优良率89.87%(71/79),PEID组为87.34%(69/7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ETD组发生2例并发症,PEID组出现3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D与PEI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短期疗效相当,而在手术时间、穿刺定位难度、X线放射次数方面,PEID更具优势。通过严格把握适应证,熟练内镜技术、精细术中操作,熟悉常见并发症的注意要点,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经皮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手术入路 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17
作者 张颉鸿 袁航 +2 位作者 杨永竑 卢一生 符楚迪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91-495,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UB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单节段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ELD组(采用PELD治疗,30例)与UBED组(采用UBED治疗,30例)...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UB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单节段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ELD组(采用PELD治疗,30例)与UBED组(采用UBED治疗,3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疼痛VAS评分、ODI、JOA评分。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32个月。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UBED组少(短)于PELD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VAS评分、ODI、JOA评分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疼痛VAS评分、ODI:术后1周UBED组均低于PELD组(P<0.05),术后3个月、1年、2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术后3个月UBED组高于PELD组(P<0.05),术后1周、1年、2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的临床疗效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PELD,UB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手术操作便捷性和短期疗效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PEID与PETD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18
作者 夏立恒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1期146-148,152,共4页
目的:比较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PEID)与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PETD)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92例L_(5)-S_(1)LD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比较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PEID)与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PETD)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92例L_(5)-S_(1)LD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PETD治疗,观察组接受PEI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水平、手术前后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创伤应激因子指标[降钙素原(PCT)、磷脂酶A2(PLA2)、C反应蛋白(CRP)、M型脑钠肽(M-ENK)]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ODI、NRS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血清PCT、PLA2、CRP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M-ENK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D与PETD治疗L_(5)-S_(1)LDH患者的手术效果相当,但PEID可降低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改善创伤应激因子指标水平,优于PETD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疼痛 创伤应激 并发症
下载PDF
PTES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技巧及疗效 被引量:9
19
作者 顾宇彤 吕德荣 +6 位作者 崔展 刘佐庆 周晓岗 冯振洲 董健 姜晓幸 叶云 《中国临床医学》 2017年第4期497-503,共7页
目的:探讨PTES(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urgery)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使用PTES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其中伴高髂嵴24例,... 目的:探讨PTES(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urgery)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使用PTES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其中伴高髂嵴24例,均无中央椎管骨性狭窄及椎间不稳。记录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住院天数;对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下肢疼痛情况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2年,用Macnab法进行疗效评级,观察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手术时间为(56.3±11.5) min/节段,术中中位透视次数为5(3~14)次,中位出血量为5(2~20) mL,中位住院天数为3(2~4) d,术后平均随访(26.2±2.0)个月。下肢疼痛术前中位VAS评分为9(6~10)分,术后即刻为1(0~3)分,术后2年时为0(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周有3例患者出现下肢疼痛反跳,均在术后2个月内缓解。术后2年,疗效优良率达98.1%(51/52)。无神经损伤、感染、腹腔脏器损伤、大血管破裂等并发症发生,无患者复发。结论:PTES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包括伴高髂嵴的病例)有效而安全,该术式具有定位简单、穿刺容易、步骤简略、较少透视的特点,学习曲线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经椎间孔 腰5/骶1 髂嵴
下载PDF
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是否修复纤维环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彬 张廷伟 +5 位作者 刘永强 吴瑞 李佳佳 谭远超 周纪平 王利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567-1572,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全可视内镜下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月共82例LDH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5例采用全内镜下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复,... [目的]探讨采用全可视内镜下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月共82例LDH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5例采用全内镜下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复,另外47例采用单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未修复纤维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两组患者均无硬膜囊撕裂、神经根损伤、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修复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未修复组[(66.8±11.2)min vs(58.4±12.9)min,P=0.034],但是两组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切口愈合等级和术后住院天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8个月以上。随访过程中,椎间盘突出复发,修复组为1例(2.8%),未修复组为2例(4.2%),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腰痛VAS和腿痛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腰痛VAS和腿痛VAS评分,以及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10 d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责任椎管面积和腰椎前凸角均显著增加(P<0.05);修复组责任椎间隙高度无显著变化(P>0.05),但未修复组末次随访时责任椎间隙高度显著减小(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患者间责任椎管面积、腰椎前凸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末次随访时,修复组的椎间隙高度显著大于未修复组[(9.0±0.2)mm vs (7.4±0.5)mm,P=0.023]。[结论]内镜下髓核切除联合纤维环修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可行的技术。虽然修复组与未修复组早期临床效果相似,但缝合修复纤维环缺损有利于保持椎间隙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纤维环缝合修复术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