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56篇文章
< 1 2 2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周黏膜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疗效的Meta分析
1
作者 王绪 高越 +1 位作者 田雨顺 胡志朝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3期14-24,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环周黏膜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EMR-CI)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 目的系统评价环周黏膜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EMR-CI)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等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2年11月22日。收集关于EMR-CI和ESD治疗RNEN疗效的中英文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并对纳入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临床对照研究。EMR-CI组199例,ESD组443例。有效性结局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EMR-CI组组织学完全切除率与E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6,95%CI:0.30~1.02,P=0.060);EMR-CI组内镜下完整切除率与E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33,95%CI:0.09~1.17,P=0.090);EMR-CI组病变直径较ESD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86,95%CI:-1.33~-0.40,P=0.000);EMR-CI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E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2.48,95%CI:-16.42~-8.54,P=0.000);EMR-CI组水平切缘阳性率与E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74,95%CI:0.64~4.75,P=0.280);EMR-CI组垂直切缘阳性率高于E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41,95%CI:1.09~5.32,P=0.030)。因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发生率极低,无法进行Meta分析。安全性结局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总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和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R-CI治疗RNEN,可以在明显节约手术时间和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前提下,达到与ESD相似的内镜下完整切除率、组织学完全切除率和水平切缘阳性率,但需注意该术式与ESD在垂直切缘阳性率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周黏膜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EMR-CI) 内镜黏膜剥离(ESD)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 META分析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直肠良性畸胎瘤1例
2
作者 刘兵团 夏挺松 +3 位作者 冷霞 花晨 沈卫东 刘鹏飞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3期390-392,共3页
畸胎瘤是妇科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妇女,临床以良性成熟性畸胎瘤为主[1],成熟的畸胎瘤多是良性的,多发生于卵巢、睾丸、尾骨等处。发生于直肠的畸胎瘤极为罕见[2-3],而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畸胎瘤是妇科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妇女,临床以良性成熟性畸胎瘤为主[1],成熟的畸胎瘤多是良性的,多发生于卵巢、睾丸、尾骨等处。发生于直肠的畸胎瘤极为罕见[2-3],而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切除的直肠畸胎瘤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经ESD术切除的直肠畸胎瘤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畸胎瘤 内镜黏膜剥离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非治愈性切除后追加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沈明 吴伟宏 郑伟明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5期860-863,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非治愈性切除后追加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接诊的52例ESD非治愈性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后续治疗方案分为A组10例、B组42例。A组术后行追加外科手术...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非治愈性切除后追加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接诊的52例ESD非治愈性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后续治疗方案分为A组10例、B组42例。A组术后行追加外科手术治疗,B组术后仅密切随访。记录A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率、死亡率,并分析早期胃癌患者ESD非治愈性切除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A组患者8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2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ESD至追加外科手术时间为8~54 d,平均(21.02±6.03)d;手术时间(249.75±33.18)min,术中出血量(186.11±24.43)mL,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21.94±3.24)枚,术后有1例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0%;两组患者均随访至2023年12月31日,随访时间(21.69±6.10)月,A组复发率、死亡率分别为10.00%、0.00%,B组为9.52%、2.38%,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脉管侵犯是早期胃癌患者ESD非治愈性切除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ESD非治愈性切除的早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方案中,追加外科手术、密切随访均是可行的,对于肿瘤直径≥2 cm、存在脉管侵犯的高危复发患者,可建议积极使用追加外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剥离 非治愈性切除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粗蒂性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4
作者 潘学东 乔振国 《大医生》 2024年第8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粗蒂性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结肠粗蒂性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粗蒂性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结肠粗蒂性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剥离组(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39例)和切除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3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剥离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切除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切除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剥离组,出血量少于剥离组,止血夹使用数量少于剥离组(均P<0.05);切除组患者病灶直径及蒂部直径均小于剥离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IL-6、IL-8水平均升高,但切除组增长幅度均小于剥离组(均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下降,且切除组低于剥离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上升,且切除组高于剥离组(均P<0.05);切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剥离组(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均可有效治疗结肠粗蒂性息肉,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炎症反应更轻,更利于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剥离 内镜下黏膜切除 结肠粗蒂性息肉
下载PDF
环周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直径小于1 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5
作者 石磊 赵元顺 +4 位作者 张浩 钱晶瑶 杨潇 李文 张姝翌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环周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EMR-P)治疗直径小于1 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77例直径<1 cm的RNE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内镜... 目的探讨环周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EMR-P)治疗直径小于1 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77例直径<1 cm的RNE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组(n=46)、EMR-P组(n=40)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组(n=91),比较3组患者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内镜下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EMR-P组完整切除率为95.0%,ESD组完整切除率为97.8%,高于EMR组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P组手术时间为(9.86±2.23)min,长于EMR组的(4.12±0.88)min,EMR-P组和EMR组手术时间短于ESD组的(19.55±3.6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住院时间为(2.45±0.29)d,EMR-P组住院时间为(2.43±0.23)d,EMR-P组和EMR组住院时间短于ESD组的(3.30±0.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整块切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R-P用于治疗直径<1 cm的RNEN,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且组织学完整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 环周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EMR-P) 内镜黏膜切除(EMR) 内镜黏膜剥离(ESD) 治疗方法
下载PDF
改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丽 刘敏 +2 位作者 李强 姬瑞 周永宁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R-NENs)是一类异质性肿瘤,发病率逐渐上升。对于早期无转移肿瘤,多采用内镜下切除治疗,由于多数R-NENs呈浸润性生长,累及黏膜下深层组织,传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R-NENs)是一类异质性肿瘤,发病率逐渐上升。对于早期无转移肿瘤,多采用内镜下切除治疗,由于多数R-NENs呈浸润性生长,累及黏膜下深层组织,传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疗效及安全性不尽如人意,因此多种改良EMR(modified EMR,m-EMR)用于治疗R-NENs,本文就m-EMR在R-NENs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R-NENs有效、规范的内镜下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改良内镜下黏膜切除 内镜下黏膜切除 内镜黏膜剥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中应用价值的多中心分析
7
作者 陈洋洋 钟世顺 +2 位作者 高丽影 林静莹 梁玮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食管黏膜病变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福建省食管癌早诊早治促进联盟各单位行ESD治疗的474例食管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灶位置、病灶长度、环周情况、术后病理、浸润深度对ESD的疗效及并发...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食管黏膜病变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福建省食管癌早诊早治促进联盟各单位行ESD治疗的474例食管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灶位置、病灶长度、环周情况、术后病理、浸润深度对ESD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共纳入474个食管黏膜病变患者,共479个病灶,均行ESD治疗。ESD整块切除病灶有457个(95.4%),完整切除411个(85.8%),治愈性切除405个(84.6%)。术后复发病灶6个(1.3%)。ESD并发症情况:并发出血病灶10个(2.1%),出血的发生与病灶的位置、长度、环周情况及浸润深度存在关联性;并发狭窄病灶有32个(6.7%),狭窄的发生与病灶的大小及环周情况存在关联性;均无穿孔发生。术后复发与病灶长度存在关联性。结论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有效且安全。当病变长度大于5 cm或环周超过2/3时,操作难度大,出血和狭窄的发生率高,需充分评估病灶后再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剥离 食管黏膜病变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橡皮圈联合金属夹的内牵引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刘雪 张静智 曾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7-40,共4页
目的分析橡皮圈联合金属夹的内牵引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ESD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ESD治疗,... 目的分析橡皮圈联合金属夹的内牵引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ESD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ESD治疗,观察组采用橡皮圈联合金属夹的内牵引技术辅助ESD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并发症、随访情况。结果两组的病灶面积、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位时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黏膜暴露到完整剥离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均无原发病灶残留,内镜复查显示手术创面均愈合良好;均未出现复发。结论橡皮圈联合金属夹的内牵引技术在ESD中作用明显,可充分暴露创面视野,有助于提高剥离精准度,缩短手术时间,能够减少ESD手术并发症及麻醉发生风险,促进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行大力地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剥离 橡皮圈 金属夹 内牵引技 并发症 复发
下载PDF
体内牙线牵引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郎海波 张杰 +3 位作者 代静 曹艳 李奇 鞠红岩 《中国医药》 2024年第6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体内牙线牵引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行ESD的98例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镜... 目的探讨体内牙线牵引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行ESD的98例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镜下治疗方法分为牙线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则行标准ESD,牙线组在ESD术中加用体内牙线牵引辅助。比较2组患者ESD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发生率、病灶切除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结果牙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比例短于/低于对照组[25.0(17.3,30.0)min比45.0(32.0,64.0)min、39.2%(20/51)比53.2%(25/47)](均P<0.05)。2组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均无迟发穿孔发生。结论体内牙线牵引法在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可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降低术中出血发生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结直肠癌 体内牙线牵引法 内镜黏膜剥离
下载PDF
牙线辅助内牵引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0
作者 郎海波 张杰 王晓玥 《中国医药》 2024年第5期718-722,共5页
目的评估牙线辅助内牵引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进行结肠镜检查并接受治疗的34例直肠NEN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评估牙线辅助内牵引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进行结肠镜检查并接受治疗的34例直肠NEN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内镜手术方法将其分为牙线内牵引下ESD治疗组(10例)和传统ESD治疗组(24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组织病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病变位于距肛门3~10 cm处,肿瘤直径3~12 mm,均为单发病灶,2组肿瘤最大径、完整切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牙线内牵引下ESD治疗组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ESD治疗组[23.5(16.8,25.3)min比30.0(22.8,36.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传统ESD治疗组有2例(8.3%)出现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未累及固有肌层,无淋巴血管受累。牙线内牵引下ESD治疗组无一例术后病理显示肿瘤紧贴烧灼缘,而传统ESD治疗组有5例(20.8%)术后病理显示肿瘤紧贴烧灼缘。牙线内牵引下ESD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ESD治疗组[6(5,7)d比8(7,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6)。结论牙线辅助内牵引下ESD治疗直肠NEN,手术方法便捷,有利于暴露手术视野,提高完整切除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直肠 内镜黏膜剥离 牙线牵引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老年消化道早癌患者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刘鑫 李剑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912-914,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老年消化道早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8例老年消化道早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ESD)和对照组(EMR)各39例。记录与随访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老年消化道早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8例老年消化道早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ESD)和对照组(EMR)各39例。记录与随访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年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术治疗老年消化道早癌并不会增加手术难度,还可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提高病灶的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剥离 消化道早癌 内镜分片黏膜切除 整块切除 治愈性切除
下载PDF
一次性电圈套器在牙线牵引技术辅助结肠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取出病变组织的应用
12
作者 代静 张杰 杨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6期687-690,共4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电圈套器在牙线牵引技术辅助结肠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取出病变组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行结肠ESD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 目的探讨一次性电圈套器在牙线牵引技术辅助结肠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取出病变组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行结肠ESD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圈套器电凝的16例纳入圈套器电凝组,同期选择其中采用圈套器牵拉的16例纳入圈套器牵拉组。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及内镜下资料。结果两组患者间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理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圈套器电凝组患者周围黏膜的损伤程度显著低于圈套器牵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圈套器电凝组1例患者在电凝过程中,由于肠道蠕动,圈套器接触到了组织夹,损伤了黏膜。圈套器牵拉组16例患者均由于圈套器的牵拉造成了黏膜的损伤、出血,需要补充固定组织夹。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牙线牵引技术辅助ESD治疗操作完成后,使用一次性电圈套器固定于病变组织和黏膜组织之间的牙线,电凝切断牙线,可安全有效取出病变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电圈套器 牙线牵引技 结肠病变 内镜黏膜剥离
下载PDF
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疲劳预测模型的构建
13
作者 苏洁 陈晨 +1 位作者 陈露 宋年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探究早期胃癌患者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疲劳(POF)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早期胃癌POF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232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表、中文版多维度疲乏症状量... 目的探究早期胃癌患者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疲劳(POF)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早期胃癌POF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232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表、中文版多维度疲乏症状量表、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与信息需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收集相关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术后疲劳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选取2023年1-6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患者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经检验,年龄、性别、睡眠障碍、病灶切除面积、气质类型、术后疼痛和胃肠功能紊乱是早期胃癌患者PO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早期胃癌患者POF的列线图模型,经验证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H-L检验:χ^(2)=2.822,P=0.945)和区分度(AUC=0.0.909,95%CI:0.937~0.980,P<0.001),最大约登指数为0.648,灵敏度为0.832,特异度为0.813,截断值0.319,校准曲线为斜率近似于1的直线。结论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为医护人员对早期胃癌POF高风险人群筛查提供参考,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剥离 后疲劳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护理
下载PDF
瑞马唑仑用于老年食管早癌患者行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价值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张沛 杨木强 +1 位作者 赵蕾 李利霞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行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术的价值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食管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食管ESD手术,按信封随机法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行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术的价值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食管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食管ESD手术,按信封随机法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麻醉,试验组实施瑞芬太尼与瑞马唑仑麻醉,对比两组基线特征、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意识状态、麻醉苏醒质量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T1、T2与T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与SpO2指标均低于T0时(P<0.05);T1、T2与T3时,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与SpO2指标低于试验组(P<0.05)。两组术后2h、12h MMSE得分低于术前,且试验组术后2h、12h MMSE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h、12h OAAS得分高于术后2h,且试验组术后6h、12h OAA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拔管、呼吸恢复、定向力恢复和睁眼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心动过缓、低氧血症、体动反应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食管早癌患者行食管ESD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与瑞马唑仑麻醉,有助于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提高麻醉苏醒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食管内镜黏膜剥离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雷贝拉唑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老年胃早癌对患者胃动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15
作者 张兰芳 陈旭 +3 位作者 秦蕾 蒯君 周保林 杨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7期800-803,共4页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老年胃早癌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患者胃动力、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3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2例老年胃早癌患者,在组间一般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老年胃早癌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患者胃动力、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3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2例老年胃早癌患者,在组间一般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与B组。A组66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B组66例行雷贝拉唑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观察两组的胃动力指标(胃泌素、胃动素)、炎症反应(免疫炎症指数)、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临床疗效、并发症(应激性溃疡、胃出血、切口感染)。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胃泌素、胃动素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免疫炎症指数均降低,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CD4^(+)、CD4^(+)/CD8^(+)均升高,且B组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CD8^(+)均降低,但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老年胃早癌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胃动力指标,减轻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内镜黏膜剥离 胃早癌 胃动力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老年人
下载PDF
龙七胃康片辅助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王清华 王磊 +1 位作者 任亚娟 牛高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767-769,共3页
目的:探讨龙七胃康片辅助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在早期胃癌(EGC)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4例EGC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ESD组,ESD组实施ESD治疗,联合组在ESD组... 目的:探讨龙七胃康片辅助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在早期胃癌(EGC)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4例EGC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ESD组,ESD组实施ESD治疗,联合组在ESD组基础上给予龙七胃康片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术后1d、7d体液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和肠黏膜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采用评估患者术后1d、3个月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C30)]。结果:联合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ESD组(P<0.05);术后7d两组IgA、IgG、IgM水平较术后1d升高,且联合组高于ESD组(P<0.05);术后7d两组DAO、D-乳酸水平较术后1d降低,且联合组低于ESD组(P<0.05);术后3个月联合组功能领域、总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ESD组,症状领域评分低于ESD组(P<0.05)。结论:龙七胃康片辅助ESD治疗EGC能改善免疫功能,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缩短术后恢复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七胃康片 内镜下黏膜剥离 早期胃癌 体液免疫功能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朱琳 张毅 +1 位作者 李阳子 李玉玲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4年第3期82-85,共4页
目的评价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食管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实施常规外科手术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病... 目的评价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食管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实施常规外科手术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病灶剥离与切除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研究组的出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病灶剥离与切除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其可以有效优化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与病灶剥离与切除效果,并大幅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剥离 食管早癌 病灶剥离 后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内镜喉罩对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气道管理和术后恢复的影响
18
作者 朱骏生 郭姚邑 +5 位作者 张鑫龙 陈璇 单涛 侯丕红 史宏伟 斯妍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8-472,共5页
目的评价内镜喉罩用于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患者围术期气道管理和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胃ESD的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18~64岁,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喉罩组(E组)和气管插管组(C... 目的评价内镜喉罩用于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患者围术期气道管理和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胃ESD的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18~64岁,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喉罩组(E组)和气管插管组(C组),每组45例。麻醉诱导后E组行内镜喉罩通气,消化内镜从喉罩的内镜通道置入;C组则采取气管内插管通气,消化内镜经口置入。记录插管情况(插管成功时间、插管一次性成功例数)、消化内镜置入情况(消化内镜置入时间和退镜例数)、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以及PACU停留时间。记录入室时(T_(0))、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后即刻(T_(1))、消化内镜置入时(T_(2))、内镜退出时(T_(3))、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即刻(T_(4))、离开PACU时(T_(5))的HR、MAP。记录T_(1)—T_(3)时的平均气道压和气道峰压。记录E组改变体位前后、手术结束时的气道密封压和内窥镜显露分级(EVGS)。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麻醉科医师和消化内镜医师的满意度。结果与T_(0)时比较,T_(1)、T_(4)时两组HR和MAP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E组置入喉罩成功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T_(1)、T_(4)时HR和MAP明显降低,围拔管期呛咳以及术后咽痛、声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插管或置入喉罩一次性成功率、消化内镜置入时间和退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内镜喉罩的密封性和对位良好。结论内镜喉罩可缩短胃ESD患者的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时间,对消化内镜操作不造成干扰,缩短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剥离 全身麻醉 内镜喉罩 气管导管
下载PDF
早期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并发食管狭窄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艳华 白霞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796-799,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并发食管狭窄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8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均行ESD治疗,术后统计其食管狭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早期食管癌行ESD术后并发食管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9... 目的分析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并发食管狭窄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8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均行ESD治疗,术后统计其食管狭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早期食管癌行ESD术后并发食管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98例行ESD治疗的早期食管癌患者,其术后并发食管狭窄共16例,发生率为16.33%(16/98);其中术后30 d内发生食管狭窄共10例(62.50%),术后30~60 d发生食管狭窄共4例(25.00%),术后60 d以上发生食管狭窄共2例(12.50%);16例食管狭窄者,其中轻度狭窄5例(31.25%),中度狭窄8例(50.00%),重度狭窄3例(18.7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病灶部位、体重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病理类型、迟发出血与早期食管癌患者行ESD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无关(P>0.05);病灶纵向长径、组织浸润深度、术后创面与ESD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纵向长径≥50 mm、组织浸润深度m3-sml、术后创面>3/4食管周径为早期食管癌患者行ESD后食管狭窄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期食管癌患者行ESD治疗后食管狭窄发生率较高,而其发生的影响因素众多,如病灶纵向长径≥50 mm、组织浸润深度m3-sml、术后创面>3/4食管周径等。因此,临床需对上述因素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此尽可能的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狭窄 内镜黏膜剥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食管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创面保护浙江省专家共识
20
作者 浙江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浙江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3 位作者 沈哲 毛鑫礼 徐磊 季峰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121-1123,I0003,共4页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微创治疗中,但是治疗所带来的出血、穿孔、狭窄等并发症不容忽视。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ESD技术的推广应用,但是目前尚无统一的预防指南,也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微创治疗中,但是治疗所带来的出血、穿孔、狭窄等并发症不容忽视。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ESD技术的推广应用,但是目前尚无统一的预防指南,也缺乏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策略标准。为促进食管肠道ESD后创面保护的规范化,浙江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浙江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总结了ESD术后创面保护的临床经验,制定出本共识,以期为临床医生合理保护ESD术后创面和促进愈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剥离 创面愈合 专家共识 保护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