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环周黏膜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EMR-CI)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目的系统评价环周黏膜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EMR-CI)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等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2年11月22日。收集关于EMR-CI和ESD治疗RNEN疗效的中英文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并对纳入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临床对照研究。EMR-CI组199例,ESD组443例。有效性结局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EMR-CI组组织学完全切除率与E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6,95%CI:0.30~1.02,P=0.060);EMR-CI组内镜下完整切除率与E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33,95%CI:0.09~1.17,P=0.090);EMR-CI组病变直径较ESD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86,95%CI:-1.33~-0.40,P=0.000);EMR-CI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E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2.48,95%CI:-16.42~-8.54,P=0.000);EMR-CI组水平切缘阳性率与E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74,95%CI:0.64~4.75,P=0.280);EMR-CI组垂直切缘阳性率高于E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41,95%CI:1.09~5.32,P=0.030)。因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发生率极低,无法进行Meta分析。安全性结局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总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和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R-CI治疗RNEN,可以在明显节约手术时间和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前提下,达到与ESD相似的内镜下完整切除率、组织学完全切除率和水平切缘阳性率,但需注意该术式与ESD在垂直切缘阳性率方面的差异。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术结合残余痔组织剥除、痔上黏膜套扎术(M-M procedure,excision of residual piles tissue and above mucosa ligation,MEAL)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目的观察外剥内扎术结合残余痔组织剥除、痔上黏膜套扎术(M-M procedure,excision of residual piles tissue and above mucosa ligation,MEAL)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中心接受MEAL的54例环状混合痔病人作为实验组(MEAL组);以同期47例行单纯外剥内扎术(M-M组)和36例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组)的病人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各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皮赘残留、痔疮复发、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情况。结果随访时间为(351.80±110.28)d,MEAL组的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EAL组的创面愈合时间(11.55±1.67)d短于M-M组(12.38±1.91)d及TST组(12.38±2.11)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AL组的痔疮复发率1.85%(1/54)、皮赘残留发生率18.52%(10/54)均低于M-M组痔疮复发率14.89%(7/47)、皮赘残留发生率36.17%(17/47)及TST组痔疮复发率16.66%(6/36)、皮赘残留发生率41.67%(1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组均无肛门失禁及肛门狭窄病例。结论基于M-M的MEAL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减少创面、降低复发率等优点,在保护肛门的同时,明显减少了皮赘残留的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环周黏膜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EMR-CI)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等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2年11月22日。收集关于EMR-CI和ESD治疗RNEN疗效的中英文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并对纳入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临床对照研究。EMR-CI组199例,ESD组443例。有效性结局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EMR-CI组组织学完全切除率与E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6,95%CI:0.30~1.02,P=0.060);EMR-CI组内镜下完整切除率与E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33,95%CI:0.09~1.17,P=0.090);EMR-CI组病变直径较ESD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86,95%CI:-1.33~-0.40,P=0.000);EMR-CI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E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2.48,95%CI:-16.42~-8.54,P=0.000);EMR-CI组水平切缘阳性率与E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74,95%CI:0.64~4.75,P=0.280);EMR-CI组垂直切缘阳性率高于E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41,95%CI:1.09~5.32,P=0.030)。因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发生率极低,无法进行Meta分析。安全性结局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总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和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R-CI治疗RNEN,可以在明显节约手术时间和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前提下,达到与ESD相似的内镜下完整切除率、组织学完全切除率和水平切缘阳性率,但需注意该术式与ESD在垂直切缘阳性率方面的差异。
文摘目的观察外剥内扎术结合残余痔组织剥除、痔上黏膜套扎术(M-M procedure,excision of residual piles tissue and above mucosa ligation,MEAL)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中心接受MEAL的54例环状混合痔病人作为实验组(MEAL组);以同期47例行单纯外剥内扎术(M-M组)和36例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组)的病人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各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皮赘残留、痔疮复发、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情况。结果随访时间为(351.80±110.28)d,MEAL组的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EAL组的创面愈合时间(11.55±1.67)d短于M-M组(12.38±1.91)d及TST组(12.38±2.11)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AL组的痔疮复发率1.85%(1/54)、皮赘残留发生率18.52%(10/54)均低于M-M组痔疮复发率14.89%(7/47)、皮赘残留发生率36.17%(17/47)及TST组痔疮复发率16.66%(6/36)、皮赘残留发生率41.67%(1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组均无肛门失禁及肛门狭窄病例。结论基于M-M的MEAL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减少创面、降低复发率等优点,在保护肛门的同时,明显减少了皮赘残留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