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88例,在47例观察组采用LC...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88例,在47例观察组采用LC联合ERCP和EST手术,在4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和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疼痛程度。结果两组结石一次性清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93.6%对95.1%,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8.1±6.2)ml,显著少于对照组【(43.9±7.5)ml,P<0.05】,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5.7±25.5)min、(2.2±0.4)d和(7.6±1.0)d,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30.2±26.7)min、(3.0±0.6)d和(12.7±1.3)d,P<0.05】;术后48 h和72 h VAS评分分别为(3.7±0.6)分和(2.5±0.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0.7)分和(2.9±0.5)分,P<0.05】;术后7 d,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46.1±5.6)U/L和(42.5±5.2)U/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9.8±5.4)U/L和(64.7±5.1)U/L,P<0.05】,而血脂肪酶水平为(808.2±105.7)U/L,显著高于对照组【(721.9±103.0)U/L,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1%(P<0.05)。结论采用LC联合ERCP和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可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88例,在47例观察组采用LC联合ERCP和EST手术,在4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和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疼痛程度。结果两组结石一次性清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93.6%对95.1%,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8.1±6.2)ml,显著少于对照组【(43.9±7.5)ml,P<0.05】,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5.7±25.5)min、(2.2±0.4)d和(7.6±1.0)d,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30.2±26.7)min、(3.0±0.6)d和(12.7±1.3)d,P<0.05】;术后48 h和72 h VAS评分分别为(3.7±0.6)分和(2.5±0.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0.7)分和(2.9±0.5)分,P<0.05】;术后7 d,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46.1±5.6)U/L和(42.5±5.2)U/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9.8±5.4)U/L和(64.7±5.1)U/L,P<0.05】,而血脂肪酶水平为(808.2±105.7)U/L,显著高于对照组【(721.9±103.0)U/L,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1%(P<0.05)。结论采用LC联合ERCP和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可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文摘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PAD患者118例,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s EST+EPBD组(60例)和EST组(58例),比较两组的ERCP成功率和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手术前后血清TBil和DBil水平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s EST+EPBD组的ERCP成功率和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均显著高于EST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TBil和DBil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 EST+EPBD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EST组(P<0.05)。结论对胆总管结石合并PAD患者实施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ERCP成功率和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