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放大结肠镜在早期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詹丽英 李志晋 +2 位作者 胡俊 叶晶珠 童春华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11期76-77,83,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fuji intelligent chromo endoscopy,FICE)放大结肠镜在早期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4医院行结肠镜检查发现大肠新生物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101例,采用F...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fuji intelligent chromo endoscopy,FICE)放大结肠镜在早期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4医院行结肠镜检查发现大肠新生物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101例,采用FICE放大结肠镜对病变进行腺管开口分型及毛细血管形态分型,同时取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101例患者共发现大肠新生性病变152个。病理检查诊断为:非肿瘤性病变45个,肿瘤性病变107个。FICE放大结肠镜对肿瘤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4%(142/152)、85.7%(42/49)、97.1%(100/103)。结论 FICE放大结肠镜可以观察病变黏膜表层微细结构及毛细血管的形态,对大肠肿瘤性病变诊断符合率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 放大结肠镜 大肠癌 早期 癌前病变 诊断
下载PDF
醋酸染色联合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检测Barrett食管上皮和Barrett相关性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宏超 梁倩萍 +2 位作者 杨德生 方立峰 郑权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醋酸染色联合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技术在Barrett食管(BE)和Barrett相关性肿瘤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经胃镜检查诊断为BE患者,分别采用普通模式、醋酸染色联合FICE模式对病变形态、腺管开口分型及毛细血管形态观察,对病变... 目的探讨醋酸染色联合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技术在Barrett食管(BE)和Barrett相关性肿瘤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经胃镜检查诊断为BE患者,分别采用普通模式、醋酸染色联合FICE模式对病变形态、腺管开口分型及毛细血管形态观察,对病变作出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比较。结果醋酸联合FICE对BE腺管开口形态及毛细血管结构清晰度均优于普通放大内镜(P=0.00<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癌的病例中,不规则的黏膜形态在普通模式组和醋酸染色联合FICE组中的阳性率分别是16.7%、100%,不规则血管形态的阳性率分别是16.7%、83.3%;醋酸染色联合FICE对Barrett食管肿瘤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3.3%、敏感性91.6%、特异性93.8%,与普通放大内镜相比在符合率、敏感性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醋酸染色联合FICE可清楚观察BE黏膜病变形态、腺管开口形态及毛细血管结构,对于提高诊断Barrett相关性肿瘤病变的准确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 醋酸 Barrett上皮
下载PDF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下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安斌 李艳霞 +1 位作者 余世界 沈磊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822-1824,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FICE)下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诊断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LST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FICE染色放大内镜诊断LST的腺管开口分型,及ESD治疗LST的疗效,术后腺管开口分型与病理结...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FICE)下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诊断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LST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FICE染色放大内镜诊断LST的腺管开口分型,及ESD治疗LST的疗效,术后腺管开口分型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64例LST患者中,腺管开口Ⅱ型4例、ⅢL型35例、Ⅳ型20例、Ⅴi型5例。病理结果提示4例Ⅱ型患者均为炎性息肉,35例ⅢL型患者中管状腺瘤21例,管状绒毛状腺瘤15例,20例Ⅳ型患者中管状绒毛状腺瘤1例,绒毛状腺瘤16例,早癌3例,5例Ⅴi型患者中绒毛状腺瘤1例,早癌4例。ESD治疗LST的术后安全有效。结论放大内镜诊断LST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LST恶性程度高,可尽早采用ESD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和HIF-1α的表达在大肠息肉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胡中邦 陈斌 +1 位作者 黄伟 刘尚忠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9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在大肠息肉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大肠息肉样病变进行黏膜表面细微腺管开口形态分型及微血管形态观察,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变组织H...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在大肠息肉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大肠息肉样病变进行黏膜表面细微腺管开口形态分型及微血管形态观察,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变组织HIF-1α的表达。结果炎症性息肉和癌性息肉的腺管开口形态分型及微血管分型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性息肉HIF-1α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炎症性息肉HIF-1α的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腺管开口分型及微血管分型形态的大肠息肉HIF-1α的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能够清楚观察大肠息肉患者的膜表面微细结构及微血管形态,有利于息肉样病变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HIF-1α在肿瘤性息肉患者组织中的高表达有利于结肠早期癌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缺氧诱导因子-1Α 大肠息肉样病变
下载PDF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早期胃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小振 徐斌 《中国民康医学》 2018年第13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早期胃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常规内镜检查的7 521例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4 214例,B组3 307例,患者有新生性病变可纳入进一步研究,其中A组纳入进一步研究174例,B组纳入深入研究127...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早期胃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常规内镜检查的7 521例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4 214例,B组3 307例,患者有新生性病变可纳入进一步研究,其中A组纳入进一步研究174例,B组纳入深入研究127例,A组采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放大技术,B组采用常规染色放大技术,比较两组患者胃黏膜微结构及诊断。结果:A组纳入进一步研究患者174例,发现病灶195个,其中胃癌15个,不典型增生19个;B组纳入进一步研究患者127例,发现病灶134个,其中胃癌12个,不典型增生9个。两组患者诊断时均能清楚显示胃黏膜微血管及胃小凹形态,且A组显示更加清晰;且A组胃癌及不典型增生诊断符合率为94.12%,B组胃癌及不典型增生诊断符合率为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早期胃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染色放大技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 染色放大技术 诊断
下载PDF
蓝激光成像技术联合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孔结慧 贾柳萍 +2 位作者 黄鹤 伦伟健 洪寅生 《广州医药》 2020年第6期66-70,共5页
目的分析应用蓝激光成像技术(BLI)联合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及下级医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普通内镜下发现的108例食管可疑病变患者,分别给予白光、FICE和BLI不同模式进行观察诊断,再... 目的分析应用蓝激光成像技术(BLI)联合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及下级医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普通内镜下发现的108例食管可疑病变患者,分别给予白光、FICE和BLI不同模式进行观察诊断,再结合放大模式对病变部位的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进行观察、分型、判断性质。最后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内镜数据和病理数据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方法、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统计每种内镜检查模式诊断的准确性,分析各方法下IPCL分型与病理诊断之间的相关性。结果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白光内镜、FICE、BLI以及FICE+BLI等模式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阴性预测及Kappa值呈逐步升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FICE、BLI以及BLI与FICE联合诊断时,IPCL分型与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均呈正相关,且BLI联合FICE的相关性强于BLI或FICE单独诊断。结论BLI联合FICE可显著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结合放大内镜下IPCL分型可判断早期食管癌病理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激成像技术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早期食管癌
下载PDF
超声内镜联合智能分光比色内镜系统检查及Septin9 DNA甲基化检测在低位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程进伟 罗程 余志金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1期90-92,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EUS)联合智能分光比色内镜系统(FICE)检查及Septin9 DNA甲基化检测在低位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3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低位直肠肿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50例健康...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EUS)联合智能分光比色内镜系统(FICE)检查及Septin9 DNA甲基化检测在低位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3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低位直肠肿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进行EUS、FICE检查,两组均行Septin9 DNA甲基化检测,比较两组Septin9阳性率,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EUS、FICE诊断结果、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Septin9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ICE检查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低于EUS检查、Septin9 DNA甲基化检测、EUS联合FICE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联合FICE检测与Septin9 DNA甲基化检测能较为准确地诊断低位直肠肿瘤,联合诊断时需要综合多项诊断情况,对患者病灶进行准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智能电子比色内镜系统 Septin9 低位直肠肿瘤
下载PDF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艳霞 余世界 +1 位作者 沈磊 罗和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年第12期689-692,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57例食管可疑病变患者分别接受FICE染色内镜、FICE染色放大内镜、2%Lugol液染色内镜、2%Lugol液染色放大内镜检查,并将内镜检查结果与活检病理结果进...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57例食管可疑病变患者分别接受FICE染色内镜、FICE染色放大内镜、2%Lugol液染色内镜、2%Lugol液染色放大内镜检查,并将内镜检查结果与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FCIE染色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阳性率为92.6%(25/27),Lugol液染色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阳性率为88.9%(24/2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2);FICE染色放大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阳性率为96.3%(26/27),Lugol染色放大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阳性率为92.6%(25/27),两者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556)。FICE染色放大内镜可清晰观察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形态并进行分型,早期食管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IPCL分型主要为Ⅳ和V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食管炎主要为Ⅱ和Ⅲ型,正常食管主要为I型;而2%Lugol液染色放大内镜尚不能清晰观察IPCL分型。FICE染色内镜模式下无不良反应发生;2%Lugol液染色内镜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33/257)。结论FICE染色放大内镜能准确判断早期食管癌病理分型,提高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是Lugol液染色内镜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
原文传递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艳霞 沈磊 +2 位作者 罗和生 沈志祥 于皆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价值。方法180例临床拟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先后接受FICE染色内镜、FICE放大内镜、乙酸染色内镜和乙酸染色放大内镜4种模式下的内镜检查,将4种模式下的BE诊断结果与...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价值。方法180例临床拟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先后接受FICE染色内镜、FICE放大内镜、乙酸染色内镜和乙酸染色放大内镜4种模式下的内镜检查,将4种模式下的BE诊断结果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诊断一致性采用Kappa值进行评价。结果病理确诊BE患者35例,检出率为19.4%(35/180)。FICE染色内镜诊断BE的符合率、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81.7%、82.1%、80.O%、51.9%、94.4%、0.52,乙酸染色内镜对应值分别为72.8%、73.2%、71.4%、39.1%、91.4%、0.34,FICE染色放大内镜对应值分别为97.8%、98.6%、94.3%、94.3%、98.6%、0.93,乙酸染色放大内镜对应值分别为85.6%、88.3%、74.3%、60.5%、93.4%、0.58。FICE染色内镜诊断BE与病理诊断一致性好于乙酸染色内镜(P〈0.05),FICE染色放大内镜诊断BE与病理诊断一致性好于乙酸染色放大内镜(P〈0.05)。结论FICE染色内镜诊断BE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联合放大内镜能显著提高BE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食管 病理学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原文传递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定位下EMR及ESD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尚日 李艳霞 +1 位作者 沈磊 罗和生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4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比较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定位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asal dissection,ESD)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效果。[方法]63例LST患者在FICE定位下分别... [目的]比较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定位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asal dissection,ESD)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效果。[方法]63例LST患者在FICE定位下分别行EMR(38例)及ESD(25例)治疗,对比分析EMR和ESD两种方法的切除效果、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对于最大径≤20mm的肿瘤,EMR和ESD两种方法均能整块切除,且无肿瘤残留(P>0.05);对于最大径>20mm的肿瘤,ESD能整块切除,EMR需分次切除(P<0.05),且ESD术后肿瘤残留明显少于EMR(P<0.05)。ESD手术时间明显长于EMR(P<0.05),但术后出血率和穿孔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治疗LST安全有效,而EMR操作简便,用时较短,对于≤20mm的LST仍然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原文传递
窄带成像技术与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胃肠道肿瘤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伟 申月明 +1 位作者 曾亚 张颖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和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收集评估NBI和FICE诊断准确性的研究。应用STATA 1...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和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收集评估NBI和FICE诊断准确性的研究。应用STATA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通过拟合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曲线),合并检验效应量,比较NBI与FICE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累计病例2598例,其中应用NBI 1269例,应用FICE 1329例。NBI的合并灵敏度、特异度、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95%CI 0.636~0.899)、0.827(95%CI 0.576~0.944)、0.87(95%CI 0.84~0.90)。FICE的合并灵敏度、特异度、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95%CI 0.626~0.857)、0.880(95%CI 0.617~0.971)、0.85(95%CI 0.82~0.88)。Z检验结果显示,NBI组与FICE组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24,P=0.356)。结论NBI和FICE对于鉴别胃肠道肿瘤具有相似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技术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胃肠道肿瘤 META
原文传递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放大内镜对胃息肉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颖 李艳霞 罗和生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6年第5期281-283,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染色放大内镜对胃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FICE染色放大内镜下178枚胃息肉的腺管开口分型,将FICE染色放大内镜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78枚息肉中,胃底40枚,胃体75枚,胃窦63枚。...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染色放大内镜对胃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FICE染色放大内镜下178枚胃息肉的腺管开口分型,将FICE染色放大内镜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78枚息肉中,胃底40枚,胃体75枚,胃窦63枚。腺管开口Ⅰ型53枚,Ⅱ型74枚、ⅢL型34枚、Ⅲs型6枚,Ⅳ型10枚、Ⅴi型1枚。病理结果提示炎性息肉多为Ⅰ型,少数为Ⅱ型和ⅢL型,增生性息肉主要为Ⅱ型,胃底腺息肉主要为Ⅲl型,腺瘤性息肉主要为Ⅳ型。[结论]FICE染色放大内镜诊断胃息肉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可有效拟诊胃息肉性质,为胃息肉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腺管开口
原文传递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与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消化道早期癌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中良 许贺春 白洁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875-878,882,共5页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ME-NBI)与放大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ME-FICE)在消化道早期癌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337例疑似早期消化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胃镜和...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ME-NBI)与放大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ME-FICE)在消化道早期癌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337例疑似早期消化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中175例行ME-NBI检查,162例行ME-FICE检查。分析2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比较2种诊断方式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ME-NBI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符合率分别为88.00%(44/50)、84.21%(48/57)、92.65%(63/68),Kappa值分别为0.754、0.679、0.849,ME-NBI对早期胃癌、大肠癌的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ME-FICE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符合率分别为93.48%(43/46)、77.36%(41/53)、87.30%(55/63),Kappa值分别为0.864、0.550、0.733,ME-FICE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ME-NBI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敏感度分别为85.71%(18/21)、86.96%(20/23)、89.66%(26/29),特异度分别为89.66%(26/29)、82.35%(28/34)、94.87%(37/39);ME-FICE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敏感度分别为94.44%(17/18)、94.12%(16/17)、74.07%(20/27),特异度分别为92.86%(26/28)、69.44%(25/36)、97.22%(35/36);ME-NBI与ME-FICE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NBI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7、0.836、0.927,ME-FICE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AUC分别为0.929、0.777、0.893。结论ME-NBI和ME-FICE对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其中ME-NBI更适用于大肠癌、食管癌的诊断,而ME-FICE则更适用于胃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癌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 放大内镜智能分光比色 诊断价值
下载PDF
FICE放大内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 被引量:3
14
作者 詹丽英 李志晋 +2 位作者 胡俊 叶晶珠 童春华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1期56-58,62,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uji intelligent chromo endoscopy,FICE)结合放大内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胃炎的398例患者的资料,行FICE...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uji intelligent chromo endoscopy,FICE)结合放大内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胃炎的398例患者的资料,行FICE放大内镜检查者178例(FICE组),普通内镜检查者220例(普通内镜组)。内镜下对患者胃黏膜进行仔细观察,同时取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FICE组对胃黏膜小凹形态进行分型。结果 FICE组内镜下CAG胃黏膜具有特征性改变,表现为胃小凹的增宽且分布稀疏,胃黏膜病灶区的胃小凹形态主要表现为C、D及E型。FICE组对CAG诊断的符合率、敏感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4%、86.2%、93.0%、87.5%、92.1%,均明显优于普通内镜组的69.1%、37.3%、85.5%、57.1%、72.5%(P<0.05)。结论 FICE技术结合放大内镜诊断CAG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都较理想,并可精确地引导活检,避免不必要的活检创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慢性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放大内镜
下载PDF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结合醋酸染色放大结肠镜在大肠细小息肉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卫中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765-767,共3页
目的探讨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结合醋酸染色放大结肠镜对大肠细小息肉性质判断的准确性。方法将328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普通白光结肠镜(WLE)检查123例,FICE结合放大结肠镜检查205例,比较两组患者细小息肉检出率,... 目的探讨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结合醋酸染色放大结肠镜对大肠细小息肉性质判断的准确性。方法将328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普通白光结肠镜(WLE)检查123例,FICE结合放大结肠镜检查205例,比较两组患者细小息肉检出率,并将FICE结合染色放大的内镜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比较,检测其诊断符合率。结果WLE组息肉检出率为17.1%,FICE结合放大内镜组息肉检出率为30.7%(P〈0.05)。对大肠肿瘤性息肉及非肿瘤性息肉诊断符合率为95.1%(193/203)、肿瘤性息肉诊断敏感性为89.5%(34/38)、特异性为96.4%(159/165)。结论与WLE相比,FICE结合放大内镜可提高大肠息肉检出率,细致观察黏膜表面腺管开口及微血管形态,对大肠细小息肉的内镜即时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操作转换简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腺管开口 微血管形态
原文传递
胃蛋白酶原联合FICE放大内镜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艳红 胡俊 +1 位作者 李志晋 吴淑芬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10期1677-1679,共3页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变化结合智能分光比色(FICE)放大内镜对胃癌前病变(PLGC)及胃癌(GC)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568名胃部疾病患者及120名健康受检者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并将568...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变化结合智能分光比色(FICE)放大内镜对胃癌前病变(PLGC)及胃癌(GC)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568名胃部疾病患者及120名健康受检者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并将5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FICE放大内镜组和普通白光内镜组),各284例。FICE放大内镜组于FICE放大模式下进行观察,并在可疑病灶处活检;普通白光内镜组按肉眼判断常规活检。比较2组阳性检出率情况,并比较各种不同胃部疾病患者及健康受检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慢性浅表性胃炎(CSG)不伴肠上皮化生(IM)及异型增生(Dys)患者、胃溃疡(GU)患者,血清PGⅠ、PGR水平显著升高(P <0. 05),CSG伴IM及Dys患者、CAG患者、早期GC患者及GC患者血清PGⅠ、PGR水平显著降低(P <0. 05)。FICE放大内镜组阳性检出率85. 2%,普通白光内镜组阳性检出率53. 2%,2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 39,P <0. 05)。结论血清PGⅠ、PGⅡ、PGR可作为PLGC及GC筛查的一项血清学指标,结合FICE放大内镜技术,可以显著提高PLGC及GC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胃癌 胃癌前病变
下载PDF
FICE和BLI技术在消化道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洁丽 王江红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5173-5176,共4页
单独使用白光内镜对消化道微小病变的观察判断较为困难。2005年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uji intelligent chromo endoscopy,FICE)作为一种致力于提高对内镜下病变发现阳性率的新型图像增强内镜而被开发并广泛应用。FICE在胃肠道病变中... 单独使用白光内镜对消化道微小病变的观察判断较为困难。2005年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uji intelligent chromo endoscopy,FICE)作为一种致力于提高对内镜下病变发现阳性率的新型图像增强内镜而被开发并广泛应用。FICE在胃肠道病变中成像清晰明亮,对比度高,能更好地勾勒出病灶边缘,显示血管形态结构,便于对黏膜腺凹与绒毛进行观察,其效果近似色素内镜,与色素内镜相比有更高的优视率,并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避免了染料喷洒不均及喷洒过程繁琐等缺点,可替代色素内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蓝色激成像 放大内镜
下载PDF
FICE对Barret食管并肠化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晓凌 刘运祥 +3 位作者 黄留业 徐宁 崔俊 张波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6期9-10,14,共3页
目的探讨FICE在早期发现Barret食管(BE)中的肠上皮化生(SIM)等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1-2010.12共50例经胃镜检查诊断为BE患者,分别采用普通模式、FICE模式对病变范围、腺管开口分型及毛细血管形态观察,对病变作出诊断,并与病... 目的探讨FICE在早期发现Barret食管(BE)中的肠上皮化生(SIM)等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1-2010.12共50例经胃镜检查诊断为BE患者,分别采用普通模式、FICE模式对病变范围、腺管开口分型及毛细血管形态观察,对病变作出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比较。结果在对鳞柱状上皮交界的病变轮廓,腺管开口形态及毛细血管形态观察中,FICE优于普通内镜。FICE模式下通过Endo分型,检出SIM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86%,94%。结论 FICE可清楚观察BE粘膜病变轮廓,腺管开口形态及毛细血管结构,操作转换简便,对BE食管进行靶向活检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 BARRET食管 肠上皮化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