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7篇文章
< 1 2 2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周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直径小于1 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作者 石磊 赵元顺 +4 位作者 张浩 钱晶瑶 杨潇 李文 张姝翌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环周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EMR-P)治疗直径小于1 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77例直径<1 cm的RNE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内镜... 目的探讨环周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EMR-P)治疗直径小于1 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77例直径<1 cm的RNE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组(n=46)、EMR-P组(n=40)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组(n=91),比较3组患者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内镜下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EMR-P组完整切除率为95.0%,ESD组完整切除率为97.8%,高于EMR组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P组手术时间为(9.86±2.23)min,长于EMR组的(4.12±0.88)min,EMR-P组和EMR组手术时间短于ESD组的(19.55±3.6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住院时间为(2.45±0.29)d,EMR-P组住院时间为(2.43±0.23)d,EMR-P组和EMR组住院时间短于ESD组的(3.30±0.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整块切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R-P用于治疗直径<1 cm的RNEN,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且组织学完整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 环周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EMR-P)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中应用价值的多中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洋洋 钟世顺 +2 位作者 高丽影 林静莹 梁玮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食管黏膜病变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福建省食管癌早诊早治促进联盟各单位行ESD治疗的474例食管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灶位置、病灶长度、环周情况、术后病理、浸润深度对ESD的疗效及并发...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食管黏膜病变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福建省食管癌早诊早治促进联盟各单位行ESD治疗的474例食管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灶位置、病灶长度、环周情况、术后病理、浸润深度对ESD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共纳入474个食管黏膜病变患者,共479个病灶,均行ESD治疗。ESD整块切除病灶有457个(95.4%),完整切除411个(85.8%),治愈性切除405个(84.6%)。术后复发病灶6个(1.3%)。ESD并发症情况:并发出血病灶10个(2.1%),出血的发生与病灶的位置、长度、环周情况及浸润深度存在关联性;并发狭窄病灶有32个(6.7%),狭窄的发生与病灶的大小及环周情况存在关联性;均无穿孔发生。术后复发与病灶长度存在关联性。结论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有效且安全。当病变长度大于5 cm或环周超过2/3时,操作难度大,出血和狭窄的发生率高,需充分评估病灶后再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黏膜病变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血管淋巴管瘤1例
3
作者 张燕宁 许少策 +3 位作者 谢龑峰 冯彦虎 王祥 王鹏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1-653,共3页
血管淋巴管瘤是少见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胰腺、脾脏和下肢,很少发生在胃肠道。2020年我们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成功治疗1例直肠血管淋巴管瘤,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因“腹痛、腹胀1个... 血管淋巴管瘤是少见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胰腺、脾脏和下肢,很少发生在胃肠道。2020年我们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成功治疗1例直肠血管淋巴管瘤,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因“腹痛、腹胀1个月”就诊于我科,无便血、里急后重。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特殊。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9-9)及粪检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血管淋巴管瘤 阳性体征 肿瘤标志物 血生化 CA125 临床资料 血常规
下载PDF
个体化预测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4
作者 龚婷婷 钱爱华 陈希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236-242,共7页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本院行ESD治疗且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的234例病人临床资料,依据有无发生DPPB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本院行ESD治疗且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的234例病人临床资料,依据有无发生DPPB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早期胃癌病人ESD后发生DPPB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早期胃癌ESD后发生DPPB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以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列线图模型进行评价。结果:234例行ESD治疗的早期胃癌病人中共23例(9.8%)发生DPPB。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活检次数≥3次(95%CI:2.482~20.424,P=0.000)、病变最大直径≥3 cm(95%CI:1.620~13.244,P=0.004)、浸润深度至黏膜下层(95%CI:1.421~10.536,P=0.008)、术中出血(95%CI:1.160~11.300,P=0.027)是早期胃癌ESD后发生DPPB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8(95%CI:0.743~0.932)。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3.328,P=0.505。结论:活检次数≥3次、病变最大直径≥3 cm、浸润深度至黏膜下层、术中出血是早期胃癌ESD后发生DPPB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4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早期胃癌ESD后发生DPPB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术后迟发性出血 影响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两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径≥20 mm结肠肿瘤的效果和经济效益比较
5
作者 许灵玲 金希 +2 位作者 周雨薇 金添 丁林平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187-1191,I0008,共6页
目的比较混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H-ESD)与传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C-ESD)治疗直径≥20 mm的结肠肿瘤的效果和经济效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H-ESD(71例)与C-ESD(85例)治疗的直径≥20 mm... 目的比较混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H-ESD)与传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C-ESD)治疗直径≥20 mm的结肠肿瘤的效果和经济效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H-ESD(71例)与C-ESD(85例)治疗的直径≥20 mm的结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病理特征、疗效、并发症、复发情况和经济效益。结果H-ESD患者与C-ESD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术前活检病理类型、术前诊断、术后活检病理类型、肿瘤起源层次、随访检查方法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ESD患者结肠肿瘤的最长径、表面积均小于CESD患者(均P<0.05)。H-ESD患者与C-ESD患者疗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H-ESD患者与C-ESD患者手术时间、手术相关设备成本、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ESD患者总成本低于C-ESD患者(P<0.05),即H-ESD比C-ESD经济效益更好。结论H-ESD与C-ESD在治疗直径≥20 mm的结肠肿瘤方面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但前者经济效益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混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结肠肿瘤
下载PDF
橡皮圈联合金属夹的内牵引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刘雪 张静智 曾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7-40,共4页
目的分析橡皮圈联合金属夹的内牵引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ESD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ESD治疗,... 目的分析橡皮圈联合金属夹的内牵引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ESD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ESD治疗,观察组采用橡皮圈联合金属夹的内牵引技术辅助ESD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并发症、随访情况。结果两组的病灶面积、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位时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黏膜暴露到完整剥离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均无原发病灶残留,内镜复查显示手术创面均愈合良好;均未出现复发。结论橡皮圈联合金属夹的内牵引技术在ESD中作用明显,可充分暴露创面视野,有助于提高剥离精准度,缩短手术时间,能够减少ESD手术并发症及麻醉发生风险,促进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行大力地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橡皮圈 金属夹 内牵引技术 并发症 复发
下载PDF
体内牙线牵引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7
作者 郎海波 张杰 +3 位作者 代静 曹艳 李奇 鞠红岩 《中国医药》 2024年第6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体内牙线牵引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行ESD的98例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镜... 目的探讨体内牙线牵引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行ESD的98例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镜下治疗方法分为牙线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则行标准ESD,牙线组在ESD术中加用体内牙线牵引辅助。比较2组患者ESD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发生率、病灶切除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结果牙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比例短于/低于对照组[25.0(17.3,30.0)min比45.0(32.0,64.0)min、39.2%(20/51)比53.2%(25/47)](均P<0.05)。2组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均无迟发穿孔发生。结论体内牙线牵引法在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可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降低术中出血发生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结直肠癌 体内牙线牵引法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牙线辅助内牵引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8
作者 郎海波 张杰 王晓玥 《中国医药》 2024年第5期718-722,共5页
目的评估牙线辅助内牵引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进行结肠镜检查并接受治疗的34例直肠NEN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评估牙线辅助内牵引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进行结肠镜检查并接受治疗的34例直肠NEN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内镜手术方法将其分为牙线内牵引下ESD治疗组(10例)和传统ESD治疗组(24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组织病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病变位于距肛门3~10 cm处,肿瘤直径3~12 mm,均为单发病灶,2组肿瘤最大径、完整切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牙线内牵引下ESD治疗组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ESD治疗组[23.5(16.8,25.3)min比30.0(22.8,36.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传统ESD治疗组有2例(8.3%)出现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未累及固有肌层,无淋巴血管受累。牙线内牵引下ESD治疗组无一例术后病理显示肿瘤紧贴烧灼缘,而传统ESD治疗组有5例(20.8%)术后病理显示肿瘤紧贴烧灼缘。牙线内牵引下ESD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ESD治疗组[6(5,7)d比8(7,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6)。结论牙线辅助内牵引下ESD治疗直肠NEN,手术方法便捷,有利于暴露手术视野,提高完整切除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直肠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牙线牵引
下载PDF
冷内镜黏膜切除术对最大径<20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疗效
9
作者 何彤云 陆会飞 +2 位作者 胡丕伟 王新强 邱雷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9期22-25,32,共5页
目的 比较冷内镜黏膜切除术(cold snare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CS-EMR)与常规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最大径<20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colorectal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CLST)的临床疗... 目的 比较冷内镜黏膜切除术(cold snare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CS-EMR)与常规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最大径<20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colorectal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CLS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内镜下切除治疗CLST患者2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MR组和CS-EMR组,每组各124例。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灶特征、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病灶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及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MR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EMR组,钛夹数量、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EMR组,术中出血、迟发性出血及迟发性穿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EMR组(P<0.05)。结论 在最大径<20mm CLST治疗中,CS-EMR既保留手术相关并发症少的优点,又具有与EMR相似的治疗效果,且减轻患者的费用负担,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切除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一次性电圈套器在牙线牵引技术辅助结肠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取出病变组织的应用
10
作者 代静 张杰 杨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6期687-690,共4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电圈套器在牙线牵引技术辅助结肠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取出病变组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行结肠ESD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 目的探讨一次性电圈套器在牙线牵引技术辅助结肠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取出病变组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行结肠ESD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圈套器电凝的16例纳入圈套器电凝组,同期选择其中采用圈套器牵拉的16例纳入圈套器牵拉组。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及内镜下资料。结果两组患者间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理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圈套器电凝组患者周围黏膜的损伤程度显著低于圈套器牵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圈套器电凝组1例患者在电凝过程中,由于肠道蠕动,圈套器接触到了组织夹,损伤了黏膜。圈套器牵拉组16例患者均由于圈套器的牵拉造成了黏膜的损伤、出血,需要补充固定组织夹。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牙线牵引技术辅助ESD治疗操作完成后,使用一次性电圈套器固定于病变组织和黏膜组织之间的牙线,电凝切断牙线,可安全有效取出病变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电圈套器 牙线牵引技术 结肠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内镜黏膜切除术术后48 h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黎晓琴 王蕊 +6 位作者 焦威 李红英 张丽娇 王琦 秦淼 谷淼 贯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3期1454-1456,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术后48 h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4月至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EMR的胃肠息肉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未实施品管圈(2023年4月至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术后48 h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4月至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EMR的胃肠息肉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未实施品管圈(2023年4月至6月)的3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品管圈(2023年7月至9月)的2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进行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EMR术后48 h内低血糖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生命质量评分的差异,分析开展品管圈活动在降低ERM术后48 h内低血糖中的实践成果。结果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低血糖发生率的因素中,观察组输液不合理、摄入不足的患者比例分别为0.7%、1.5%,均低于对照组(4.3%、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分别为(86.94±7.32)、(84.18±7.03)、(83.00±5.96)、(82.91±6.39)、(80.42±6.11)、(78.45±7.35)、(82.69±6.72)、(80.71±6.1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1.77±11.67)、(78.09±10.97)、(76.50±9.64)、(76.75±9.86)、(75.80±7.30)、(72.38±9.97)、(76.86±9.97)、(75.94±7.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圈员们在品管圈手法掌握程度、发现问题能力、个人素质、责任心、组织协调能力、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规范了EMR的护理流程,降低了EMR术后48 h内低血糖的发生率,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品管圈的手法运用能力和团队协作及质量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症 护理 品管圈活动 内镜黏膜切除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疲劳预测模型的构建
12
作者 苏洁 陈晨 +1 位作者 陈露 宋年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探究早期胃癌患者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疲劳(POF)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早期胃癌POF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232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表、中文版多维度疲乏症状量... 目的探究早期胃癌患者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疲劳(POF)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早期胃癌POF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232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表、中文版多维度疲乏症状量表、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与信息需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收集相关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术后疲劳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选取2023年1-6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患者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经检验,年龄、性别、睡眠障碍、病灶切除面积、气质类型、术后疼痛和胃肠功能紊乱是早期胃癌患者PO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早期胃癌患者POF的列线图模型,经验证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H-L检验:χ^(2)=2.822,P=0.945)和区分度(AUC=0.0.909,95%CI:0.937~0.980,P<0.001),最大约登指数为0.648,灵敏度为0.832,特异度为0.813,截断值0.319,校准曲线为斜率近似于1的直线。结论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为医护人员对早期胃癌POF高风险人群筛查提供参考,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术后疲劳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护理
下载PDF
雷贝拉唑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老年胃早癌对患者胃动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13
作者 张兰芳 陈旭 +3 位作者 秦蕾 蒯君 周保林 杨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7期800-803,共4页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老年胃早癌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患者胃动力、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3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2例老年胃早癌患者,在组间一般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老年胃早癌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患者胃动力、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3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2例老年胃早癌患者,在组间一般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与B组。A组66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B组66例行雷贝拉唑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观察两组的胃动力指标(胃泌素、胃动素)、炎症反应(免疫炎症指数)、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临床疗效、并发症(应激性溃疡、胃出血、切口感染)。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胃泌素、胃动素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免疫炎症指数均降低,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CD4^(+)、CD4^(+)/CD8^(+)均升高,且B组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CD8^(+)均降低,但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老年胃早癌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胃动力指标,减轻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胃早癌 胃动力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老年人
下载PDF
瑞马唑仑用于老年食管早癌患者行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价值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张沛 杨木强 +1 位作者 赵蕾 李利霞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行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术的价值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食管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食管ESD手术,按信封随机法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行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术的价值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食管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食管ESD手术,按信封随机法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麻醉,试验组实施瑞芬太尼与瑞马唑仑麻醉,对比两组基线特征、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意识状态、麻醉苏醒质量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T1、T2与T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与SpO2指标均低于T0时(P<0.05);T1、T2与T3时,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与SpO2指标低于试验组(P<0.05)。两组术后2h、12h MMSE得分低于术前,且试验组术后2h、12h MMSE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h、12h OAAS得分高于术后2h,且试验组术后6h、12h OAA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拔管、呼吸恢复、定向力恢复和睁眼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心动过缓、低氧血症、体动反应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食管早癌患者行食管ESD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与瑞马唑仑麻醉,有助于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提高麻醉苏醒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
下载PDF
miR-27b-3p联合miR-215对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
15
作者 李瑾 朱付英 +1 位作者 徐娅 兰运彤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830-834,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7b-3p联合miR-215对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复发的预测效能。方法2021年1月~2022年2月医院收治的早期胃癌病人122例,所有病人均接受ESD术,随访10~15个月,平均(12.57±1.83)个月,根据早期胃癌病人ES...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7b-3p联合miR-215对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复发的预测效能。方法2021年1月~2022年2月医院收治的早期胃癌病人122例,所有病人均接受ESD术,随访10~15个月,平均(12.57±1.83)个月,根据早期胃癌病人ESD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对比两组miR-27b-3p、miR-215相对表达量及临床资料,分析早期胃癌病人ESD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miR-27b-3p、miR-215相对表达量及二者联合对早期胃癌病人ESD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0~15个月,平均(12.57±1.83)个月,122例病人失访3例,随访率为97.54%,其中12例复发,剩余107例均未复发。复发组miR-27b-3p低于非复发组(P<0.05),复发组miR-215相对表达量高于非复发组(P<0.05)。复发组病变大小≥3 cm、浸润深度为SM2~SM3例数占比高于非复发组(P<0.05),复发组R0切除例数占比低于非复发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大小≥3 cm、浸润深度为SM2~SM3、miR-27b-3p相对表达量、miR-215相对表达量为早期胃癌病人ESD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miR-27b-3p、miR-215相对表达量及二者联合预测早期胃癌病人ESD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AUC分别为0.783、0.845、0.935。结论miR-27b-3p、miR-215可用于预测早期胃癌病人ESD术后复发风险,二者联合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7b-3p 微小RNA-215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复发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消化道早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
16
作者 杨晓艳 史伟东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2441-2443,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早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5例经ESD治疗的消化道早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ESD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24例、未感染组61例,... 目的:探讨消化道早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5例经ESD治疗的消化道早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ESD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24例、未感染组61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D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术中穿孔等均为ESD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术中穿孔为消化道早癌患者ESD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针对合并以上因素的患者可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术后感染 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一种新型黏膜下填充剂辅助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可行性研究
17
作者 林丽琳 陈素玉 +3 位作者 黄瑞 陈建华 林娟 施宏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6期8-11,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黏膜下填充剂辅助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可行性。方法:7例实验家猪采用双盲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在同一例实验家猪的食管和胃分别开展ESD,对照组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黏膜下注射,实验组则使用新型黏膜下填...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黏膜下填充剂辅助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可行性。方法:7例实验家猪采用双盲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在同一例实验家猪的食管和胃分别开展ESD,对照组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黏膜下注射,实验组则使用新型黏膜下填充剂进行黏膜下注射,术后饲养1个月后以内镜评估食管、胃创面愈合情况,之后解剖食管和胃创面进行病理评估。主要观察与比较两组创面的单位面积手术时间,并发症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两组实验家猪的胃单位面积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食管单位面积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复查,两组实验家猪出现术后并发症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新型黏膜下填充剂可加快食管ESD手术进程,缩短手术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不影响创面愈合,但没有提高胃ESD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下填充剂 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动物实验 实验家猪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18
作者 朱琳 张毅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3期1504-1508,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LRG)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8例早期胃癌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LRG组(n=47,LRG治疗)和ESD组(n=51,E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情...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LRG)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8例早期胃癌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LRG组(n=47,LRG治疗)和ESD组(n=51,E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心功能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应激反应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P)]以及术后心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SD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进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LRG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RG组,术后心脏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LR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天、3天、7天,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ESD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LG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两组患者CK-MB、cTnⅠ、hs-CRP、TNF-α、IL-6、Cor、ACTH、EP均高于本组术前,LRG组患者LVEF、CI、CO均低于本组术前,ESD组患者CK-MB、cTnⅠ、hs-CRP、TNF-α、IL-6、Cor、ACTH、EP均低于LRG组,LVEF、CI、CO均高于LR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RG比较,ESD治疗早期胃癌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因此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更轻,对患者心功能的不良影响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冠心病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效果
下载PDF
环周黏膜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疗效的Meta分析
19
作者 王绪 高越 +1 位作者 田雨顺 胡志朝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3期14-24,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环周黏膜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EMR-CI)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 目的系统评价环周黏膜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EMR-CI)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等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2年11月22日。收集关于EMR-CI和ESD治疗RNEN疗效的中英文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并对纳入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临床对照研究。EMR-CI组199例,ESD组443例。有效性结局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EMR-CI组组织学完全切除率与E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6,95%CI:0.30~1.02,P=0.060);EMR-CI组内镜下完整切除率与E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33,95%CI:0.09~1.17,P=0.090);EMR-CI组病变直径较ESD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86,95%CI:-1.33~-0.40,P=0.000);EMR-CI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E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2.48,95%CI:-16.42~-8.54,P=0.000);EMR-CI组水平切缘阳性率与E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74,95%CI:0.64~4.75,P=0.280);EMR-CI组垂直切缘阳性率高于E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41,95%CI:1.09~5.32,P=0.030)。因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发生率极低,无法进行Meta分析。安全性结局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总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和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R-CI治疗RNEN,可以在明显节约手术时间和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前提下,达到与ESD相似的内镜下完整切除率、组织学完全切除率和水平切缘阳性率,但需注意该术式与ESD在垂直切缘阳性率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周黏膜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EMR-CI)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 META分析
下载PDF
消化道早癌治疗中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价值分析
20
作者 汪嵘 王志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00-0103,共4页
探讨消化道早癌治疗中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与新疆建设兵团第六师总医院(医联体协作单位)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8例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B组给予消化内... 探讨消化道早癌治疗中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与新疆建设兵团第六师总医院(医联体协作单位)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8例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B组给予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治疗中,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分别为(45.29±6.77)min(78.53±18.92)mL(4.92±1.62)d,均优于A组的(92.35±10.56)min(129.64±25.73)mL(7.37±1.8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70)低于A组(17.95);临床治疗有效率(94.87%)高于A组(79.49%),P<0.05。结论 在消化道早期癌症治疗中,采取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能够显著提升手术效果,帮助患者及时清除肿瘤病灶,以阻止癌细胞扩散,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癌 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