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就目标启动对内隐乐观偏差的影响
1
作者 易海静 《社会科学前沿》 2023年第1期122-128,共7页
研究发现启动成就目标可以对个体的风险偏好产生影响,而金钱启动效应则会使人产生更强的内隐乐观偏差。我们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并采用无意识目标启动范式来检验成就目标启动对大学生内隐乐观偏差的影响。我们使用成就动机量表和艾森... 研究发现启动成就目标可以对个体的风险偏好产生影响,而金钱启动效应则会使人产生更强的内隐乐观偏差。我们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并采用无意识目标启动范式来检验成就目标启动对大学生内隐乐观偏差的影响。我们使用成就动机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作为启动刺激,将被试随机分为成功追求组,避免失败组和无关组。使用inquisit2.0专业软件编制的Greenwald的内隐联想测验程序(IAT)测量三组被试的内隐乐观偏差水平。结果发现:成就目标启动对内隐乐观偏差不存在不显著影响;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内隐乐观偏差效应,但大学生的内隐乐观偏差在性别、高低年级组、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就目标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乐观偏差
下载PDF
特质焦虑高分大学生的内隐自我积极偏差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芸 张珊明 张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50-956,共7页
目的:探索特质焦虑高分大学生的信息加工是否存在内隐自我积极偏差。方法:选取特质焦虑高分组[特质焦虑量表(T-AI)T分>60分且特质抑郁量表(T-DEP)T分<60分]和特质焦虑低分组(T-AI和T-DEP的T分均<60分)大学生各50人,采用阈上启... 目的:探索特质焦虑高分大学生的信息加工是否存在内隐自我积极偏差。方法:选取特质焦虑高分组[特质焦虑量表(T-AI)T分>60分且特质抑郁量表(T-DEP)T分<60分]和特质焦虑低分组(T-AI和T-DEP的T分均<60分)大学生各50人,采用阈上启动范式在他人和自我启动下,完成形容词属性归类任务,比较两组被试的反应时。结果:特质焦虑高分组和特质焦虑低分组启动类型和词汇类型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高分组对自我积极偏差内字词的反应时快于该偏差外字词的反应时,低分组对偏差内字词的反应时快于偏差外字词的反应时。结论:特质焦虑高分大学生的信息加工存在内隐自我积极偏差,该偏差可能是焦虑个体信息加工后期对威胁刺激(自我积极偏差外字词)的回避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自我积极偏差 高特质焦虑 大学生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偏差行为的心理基础——身份认同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淑华 《心理研究》 2017年第2期36-41,共6页
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法(SC-IAT),结合问卷调查法,考察了312名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与偏差行为状况,探索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困惑对偏差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偏差行为在不同身份认同类型上的表现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内... 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法(SC-IAT),结合问卷调查法,考察了312名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与偏差行为状况,探索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困惑对偏差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偏差行为在不同身份认同类型上的表现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内农外农、内城外城、内城外农、内农外城;身份认同不一致者比身份认同一致者的偏差行为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身份认同 外显身份认同 内隐偏差行为 外显偏差行为
下载PDF
条件性推理测验:人格测验的新思路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中权 张厚粲 +1 位作者 王力 柳恒超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09-1211,共3页
条件性推理测验关注人们如何解决表面上看上去类似于传统归纳推理测验的问题,其真实目的是根据反应者是否将基于某种内隐偏差的解决方案视为合理的,进而评估反应者的人格倾向。有证据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自陈问卷的有意扭曲等相关问... 条件性推理测验关注人们如何解决表面上看上去类似于传统归纳推理测验的问题,其真实目的是根据反应者是否将基于某种内隐偏差的解决方案视为合理的,进而评估反应者的人格倾向。有证据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自陈问卷的有意扭曲等相关问题,获得更可靠的结果。这种测评思路在成就动机和攻击性两个领域的研究中已经获得初步成效,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都较为理想。然而也需指出,这一新思路尚处在发展中,还有一些问题如施测方法、测验构建和思路拓展等需作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性推理 内隐偏差 合理化机制 成就动机 攻击性
下载PDF
勿以恶小而为之:滑坡效应的心理机制及预防策略 被引量:5
5
作者 欧红蕾 孙炳海 +1 位作者 张文海 李伟健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0-660,共11页
滑坡效应是指个体的不道德程度有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加剧的倾向,即不道德行为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它广泛存在于个体自身层面以及人际互动过程中,会影响个体正常社会交往,甚至阻碍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滑坡效应的研究方式包括实验者操纵法... 滑坡效应是指个体的不道德程度有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加剧的倾向,即不道德行为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它广泛存在于个体自身层面以及人际互动过程中,会影响个体正常社会交往,甚至阻碍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滑坡效应的研究方式包括实验者操纵法和自发性欺骗法,心理机制包括道德推脱、内隐偏差、自我非人化等,对应的干预措施包括提升预防定向动机和塑造积极的描述性社会规范。未来研究可从心理过程和生理机制的角度进一步探讨滑坡效应的适用范围、神经干预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效应 道德推脱 内隐偏差 自我非人化 预防定向 描述性社会规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