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示态势:打开虚拟社区之门——教育博客话语中“内隐动词与第一人称共现”的人际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钟兰凤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6,共6页
本文首先阐述了话语和语法之间的关系,然后试图从语言的功能视角探讨教育博客话语中“内隐动词(private verbs)与第一人称共现”这一语法结构所具有的人际意义。作为网络博客的一个语域,教育博客主要发生在教育者之间,尤其是教师之间。... 本文首先阐述了话语和语法之间的关系,然后试图从语言的功能视角探讨教育博客话语中“内隐动词(private verbs)与第一人称共现”这一语法结构所具有的人际意义。作为网络博客的一个语域,教育博客主要发生在教育者之间,尤其是教师之间。众所周知,当教师们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时,他们是权威人士。但是当他们进入虚拟社区——教育博客,与其他教师探讨教育教学时,他们频繁地使用“内隐动词”来标示他们的态势。这些态势更多地倾向真实、包容和批判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势标示 教育博客 内隐动词 人际意义
下载PDF
汉英电子语篇中“第一人称与内隐动词共现”结构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秋杨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29-32,共4页
语言的功能不仅客观地表达命题思想,还表达交际主体的观点、情感和态度。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借助表达实际意义和客观描述的词语,同时还会添加自己的主观见解,把自己说话的目的和动机同时传达给交际对方。语言... 语言的功能不仅客观地表达命题思想,还表达交际主体的观点、情感和态度。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借助表达实际意义和客观描述的词语,同时还会添加自己的主观见解,把自己说话的目的和动机同时传达给交际对方。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第一人称与内隐动词共现结构"编入了"自我"这一标记着语言主观性特征的语义成分,在博客这一异步交际产生的电子语篇中的大量使用,起到了传递个人情感和表现主观性的作用。本文考察该结构在汉英博客中的使用频率、语篇功能和语篇话题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人称与内隐动词共现”结构 使用频率 语篇功能 语篇主题 汉英对比
下载PDF
“第一人称与内隐动词共现”结构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演变
3
作者 李秋杨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21-126,共6页
文章从汉英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第一人称和内隐动词共现"结构出发,探讨"我想"和"I think"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演变情况。文章认为,这一结构经历了从"思考义"到"认知义",再到"话... 文章从汉英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第一人称和内隐动词共现"结构出发,探讨"我想"和"I think"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演变情况。文章认为,这一结构经历了从"思考义"到"认知义",再到"话语义"的语义阶段。在整个语法化过程中,"我想"和"I think"经历了句法再分析,由"我+想+NP+VP"逐渐演变为"我想+NP+VP"作为话语标记的常规构式。并在这一过程中,受内隐动词"想"/"think"的影响发生语义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动词 语法化 语义演变 主观化
下载PDF
“我想”与I think的语义和功能考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秋杨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16-21,共6页
网络博客们在虚拟社区中以键盘输入的书面形式进行交流,他们经常以"第一人称与内隐动词共现"这一结构缩短博客们和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读者"身临其境"的效果。本文通过对电子语篇中的语法化形式"我想"... 网络博客们在虚拟社区中以键盘输入的书面形式进行交流,他们经常以"第一人称与内隐动词共现"这一结构缩短博客们和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读者"身临其境"的效果。本文通过对电子语篇中的语法化形式"我想"和I think语义、功能的探讨,对比分析汉英博客中内隐认知动词与第一人称共现形式的使用情况。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中西方网络博客们在虚拟空间中体现出的社会背景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动词 我想 语义 功能
下载PDF
汉日内隐否定义动词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毅燕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55-66,共12页
本文平行对比分析了汉日内隐否定义动词的语义、句法、语用表现,主要阐明三个问题。其一,隐性否定与分析式否定的句法表现的差异主要源于二者词汇概念结构里否定辖域的差异。其二,汉语中与内隐否定义动词同现的否定成分中的否定并不是... 本文平行对比分析了汉日内隐否定义动词的语义、句法、语用表现,主要阐明三个问题。其一,隐性否定与分析式否定的句法表现的差异主要源于二者词汇概念结构里否定辖域的差异。其二,汉语中与内隐否定义动词同现的否定成分中的否定并不是一种冗余,缘由是句义基本一致的前提下,肯定宾语和否定宾语的表义功能并不相同。其三,汉日内隐否定义动词与否定成分同现的产生机制的表现略有不同,汉语是非受事成分通过述题化的句法操作进入宾语位置,而日语是通过常规语义语法映射路径,借助不同句法标记的引介进入相应的句法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否定义动词 词汇概念结构 否定辖域 语言机制
原文传递
漯项东片方言的定型名源动词“心里”
6
作者 刘永华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76,共4页
中原官话漯项片东片的"心里"一词演化成了地道的"定型名源动词"。由名词到能带表示命题的复杂谓词性宾语的内隐动词,"心里"与"心上"、"乐"、"图"、"苦"、"... 中原官话漯项片东片的"心里"一词演化成了地道的"定型名源动词"。由名词到能带表示命题的复杂谓词性宾语的内隐动词,"心里"与"心上"、"乐"、"图"、"苦"、"量"等词相类,共同形成了汉语中一个极有特色的内隐动词范畴。其用法和意义、动词化过程和机制等问题都具有典型性和类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源动词 内隐动词 动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