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隐建言理论:员工沉默的新解释 被引量:3
1
作者 符纯洁 凌文辁 张军成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31,共8页
近年来探讨员工沉默背后原因的研究日渐丰富。Detert和Edmondson(2011)突破以往的社会交换视角和理性人假设,立足社会认知的视角,认为长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化过程在个体心中形成并发展了关于建言的认知图式,由这些认知图式构成一个互相... 近年来探讨员工沉默背后原因的研究日渐丰富。Detert和Edmondson(2011)突破以往的社会交换视角和理性人假设,立足社会认知的视角,认为长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化过程在个体心中形成并发展了关于建言的认知图式,由这些认知图式构成一个互相关联的系统——个体的内隐建言理论,长期、稳定地存在于个体心中并毫无意识地指引着个体关于建言的思考和行为,这为探讨员工沉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文章对内隐建言理论的源起——内隐理论、内隐建言理论的内涵与特性、个体内隐建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内隐建言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内隐认知与员工沉默关系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评介。最后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理论 内隐建言理论 员工沉默 行为 内隐认知
下载PDF
让建言更多含金量:员工建言质量的前因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江静 董雅楠 +1 位作者 李艳 杨百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93-1107,共15页
员工高质量的建议是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然而,以往研究主要聚焦在员工的"建言参与"和"建言数量"上,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员工的建言质量如何?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分别从员工建言质量的内涵、测量、前因机... 员工高质量的建议是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然而,以往研究主要聚焦在员工的"建言参与"和"建言数量"上,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员工的建言质量如何?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分别从员工建言质量的内涵、测量、前因机制的角度构建一个关于员工建言质量的系统研究。研究一基于扎根理论,探讨员工建言质量的内涵与结构,开发员工建言质量的测量工具;研究二是基于内隐建言理论,从个体和团队两个层面探讨员工与领导的批判性思维对员工建言质量的影响机制。理论贡献在于推动员工建言质量的理论构建,拓展批判性思维理论、内隐建言理论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 测量工具 批判性思维 内隐建言理论 影响机制
下载PDF
中国员工沉默动因:基于内隐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毛畅果 郭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4-144,共11页
相对于组织管理者,普通员工通常更容易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然而出于各种考虑,员工往往会选择隐瞒与工作问题相关的重要信息。这种故意的沉默行为会危害组织、团队乃至员工自身的健康发展。为什么员工会选择保持沉默?这一沉默决策是... 相对于组织管理者,普通员工通常更容易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然而出于各种考虑,员工往往会选择隐瞒与工作问题相关的重要信息。这种故意的沉默行为会危害组织、团队乃至员工自身的健康发展。为什么员工会选择保持沉默?这一沉默决策是基于怎样的认知路径和心理预期,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探讨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员工的沉默决策过程包括了对发言的意愿、机会、效果和影响的四阶段认知判断,只有当员工愿意说、觉得有机会说、说了有效果和不惹来麻烦的情况下,他们才可能发表言论;中国员工普遍持有一些内隐建言理论,这些内隐建言理论会正向影响员工沉默行为;工作年限与员工沉默呈U型相关,且员工持有的内隐建言理论会增强这种U型关系。与国外同类研究结果相比,中国员工的内隐建言理论不仅涉及工作疏离、建言机会和打击报复等方面,还包含了有关个人利益得失的独特内涵。因此,建立和完善组织内部的建言激励认可体系将有助于改变中国员工固有的内隐建言理论;此外,由于中国员工普遍认为建言不会被组织采纳,反而会带来人际负面效应,因此,要想减少中国组织中的员工沉默,管理者不应让纳谏流于形式,而要让员工真正看到建言的实际效果,并且重视营造开放和平等的建言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沉默 内隐理论 内隐建言理论 工作年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