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角膜规则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富存 瞿佳 徐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1-385,共5页
背景白内障手术诱发干眼的发病机制除切口对角膜神经纤维的影响外,可能还与手术改变角膜的规则性有关。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角膜前表面规则性改变及泪膜和角膜散光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 背景白内障手术诱发干眼的发病机制除切口对角膜神经纤维的影响外,可能还与手术改变角膜的规则性有关。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角膜前表面规则性改变及泪膜和角膜散光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46例5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其中30例30眼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16例2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于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测量角膜不规则指数(CIM)、形状系数(SF)和散光值,对患者主观感觉进行评分,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测量泪膜稳定性值、泪膜破裂时间(BUT)与基础泪液分泌试验I(SIt)值;分别行各组内、两组间参数比较。结果两组术眼CIM值随着手术前后时间的不同发生变化,术后CIM值均明显高于手术前,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2.864,P=0.000),其中术后1d、1周、1个月两组术眼CIM值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点两组间术眼CIM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62,P=0.804)。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间s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4.600,P=0.428;F分组=0.009,P=0.925)。两组术眼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BUT值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9.384,P:0.000),术后1周、1个月各组BUT值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但各时间点两组间术眼BUT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00,P=0.983)。小切口组术眼手术后1周、1个月SI t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1d、1周、1个月均存在手术源性散光(SIA),但随时间的推移,两组SIA值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1.479,P=0.000),不同时间点两组间的SI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8.709,P=0.005);其中术后各时间点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组SIA值均明显低于小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术后早期,角膜前表面不规则性增加,泪膜稳定性下降,均可产生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角膜前表面规则性 源性散光
下载PDF
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早期角膜屈光状态和中央角膜厚度对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竺向佳 周鹏 +2 位作者 何雯雯 张可可 卢奕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29-833,共5页
背景 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是目前白内障治疗的主流术式,其术后视力的恢复受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角膜屈光和中央角膜厚度(CCT)改变的影响,其中角膜屈光改变和CCT对视力波动的影响研究较少. 目的... 背景 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是目前白内障治疗的主流术式,其术后视力的恢复受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角膜屈光和中央角膜厚度(CCT)改变的影响,其中角膜屈光改变和CCT对视力波动的影响研究较少. 目的 分析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早期患者的视力波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2.6mm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折叠型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5例29眼,白内障手术均由同一医师完成.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14d及术后1个月、2个月进行电脑验光和主觉验光,检查术眼裸眼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CCT及角膜散光值,结果均采用矢量分析法.对术眼手术前后UCVA、BCVA、等效球镜度(SE)、角膜散光值和CCT进行比较,并分析UCVA和BCVA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术眼术后1d平均UCVA(LogMAR)为0.52±0.06,2个月为0.64±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1,P<0.05);术眼术后1d平均BCVA(LogMAR)为0.24±0.04,术后2个月为0.13±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1,P<0.05).术眼术后1、14、60 d的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62,P=0.039),术后1d的SE为(-1.74±0.28)D,术后14 d为(-1.99±0.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5,P<0.05);术眼术后2个月SE为(-1.69±0.24)D,明显低于术后14d的S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87,P<0.05).术眼术前J0成分为(0.06±0.06)D,术后1d增加到(0.29±0.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5,P<0.01);术后14 d J0成分为(0.38±0.07)D,明显高于术后1d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7.858,P<0.01);术后2个月J0成分为(0.27±0.07)D,与术后14d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t=-5.649,P<0.01).术眼手术前后CC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92,P<0.001).术眼术前平均CCT为(547.1±25.3) μm,术后ld为(599.4±56.9)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6,P<0.01),至术后14 d为(557.0±27.1)μm,明显低于术后l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5,P<0.01),术后2个月时CCT为(551.0±25.9) μm,与术后14d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2,P<0.05).术后UCVA仅与角膜J45相关,UCVA=0.513-1.183×C J45(F=16.724;t=-4.089,P=0.026);BCVA仅与CCT相关,BCVA=-1.314+0.003×CCT(F=22.322;t =4.725,P=0.018). 结论 在无明显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下,2.6mm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IOL植入术术后早期术眼UCVA呈下降趋势,其波动主要受角膜散光改变的影响;而BCVA呈上升趋势,主要受CCT改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视力 中央角膜厚度 散光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眼眼压及滤过泡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晓贞 李松峰 +2 位作者 吴葛玮 李树宁 王宁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1-55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眼眼压及滤过泡的影响。方法共收集27例33眼抗青光眼术后有功能性滤过泡眼患者,观察术前及术后各随访阶段眼压变化,并于术前及术后第18个月做滤过泡UBM检查,观察巩膜瓣下滤过通道的可...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眼眼压及滤过泡的影响。方法共收集27例33眼抗青光眼术后有功能性滤过泡眼患者,观察术前及术后各随访阶段眼压变化,并于术前及术后第18个月做滤过泡UBM检查,观察巩膜瓣下滤过通道的可见性及滤过泡内反射强度的变化。结果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平均眼压较术前分别升高了5.16mmHg(1kPa=7.5mmHg)、3.74mmHg、3.07mmHg、2.99mmHg、2.72mmHg、2.55mmHg和2.65mmHg,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术后18个月滤过泡内部巩膜瓣下滤过通道的可见性及滤过泡内反射强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能够升高眼压,但对滤过泡UBM图像中特征性结构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眼压 超声生物显微镜 滤过泡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后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谭娅 周希瑗 +1 位作者 徐智勇 王秀青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3-376,共4页
背景 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的发生率增加,而玻璃体切割术后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难度更大,且手术并发症更多.对玻璃体切割术后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有助于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目的 分析和比较玻... 背景 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的发生率增加,而玻璃体切割术后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难度更大,且手术并发症更多.对玻璃体切割术后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有助于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目的 分析和比较玻璃体切割术后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纳入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收治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者193例200眼,依据白内障术前是否行玻璃体切割术分为玻璃体切割组及非玻璃体切割组,前者依据患眼是否有硅油亚分为硅油眼组和无硅油眼组.对各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眼的术中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玻璃体切割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后囊膜破裂、悬韧带松弛、瞳孔不易扩大及虹膜弹性差的发生率分别为7.84%、3.92%、1.96%和1.96%,非玻璃体切割组分别为5.37%、0.67%、7.38%和1.34%,2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06、0.160、0.303、1.000);硅油眼组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0.00%、3.57%、3.57%和3.57%,无硅油眼组分别为17.39%、4.35%、0.00%和0.00%,硅油眼组后囊膜破裂的发生率高于无硅油眼组,2个组间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2).非玻璃体切割组、硅油眼组和无硅油眼组术中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分别为14.77%、10.71%和21.74%,硅油眼组和无硅油眼组与非玻璃体切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70、0.392).各组均未见虹膜损伤及脉络膜出血.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眼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与非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眼相比无明显增加,但与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眼比较,术中无硅油眼的后囊膜更容易破裂,术中应仔细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并发症 内障/手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并发症 晶状体 后囊膜破裂
下载PDF
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摘出术后早期中央角膜厚度变化与眼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明玥 肖伟 +1 位作者 濮伟 赵岱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31-934,共4页
目的测量并观察生后12个月以内行先天性白内障摘出术患儿术后术眼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及眼压(intralocular pressure,IOP)的变化。方法选取26例(49眼)生后12个月内行白内障摘出术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为观察组,... 目的测量并观察生后12个月以内行先天性白内障摘出术患儿术后术眼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及眼压(intralocular pressure,IOP)的变化。方法选取26例(49眼)生后12个月内行白内障摘出术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为观察组,按行手术时月龄分为三组:1组:月龄≤3个月,2组:3个月<月龄≤6个月;3组:6个月<月龄≤12个月。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测量术眼CCT与IOP。另选取与各观察组最后一次随访时的患儿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相对正常眼婴幼儿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CCT为(578.39±47.79)μm、(581.34±51.54)μm、(588.29±49.90)μm,均显著大于术前(563.56±37.14)μm及对照组(534.96±40.34)μm(均为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IOP测量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IOP测量值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CCT与IOP线性相关(r=0.538,P=0.004)。结论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摘出术后早期的CCT显著大于正常同龄婴儿,且与IOP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中央角膜厚度 眼压 内障摘出术
下载PDF
眼内麻醉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云娥 陈世豪 +2 位作者 刘晓强 王勤美 瞿 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 前瞻性研究国产利多卡因眼内麻醉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对80例132眼白内障作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在表面麻醉和结膜下麻醉基础上加眼内麻醉(1%国产利多卡因),记录患者的术中感觉。其中 20例患者1眼作... 目的 前瞻性研究国产利多卡因眼内麻醉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对80例132眼白内障作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在表面麻醉和结膜下麻醉基础上加眼内麻醉(1%国产利多卡因),记录患者的术中感觉。其中 20例患者1眼作表面麻醉和结膜下麻醉,另1眼加眼内麻醉作为对照。结果88.6%无不适感,9.1%有轻度压力感,2.3%有明显压力感;20例双眼对照患者中眼内麻醉的术眼较对侧眼感觉更为舒适。无术后并发症。结论1%利多卡因眼内麻醉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眼内麻醉 表面麻醉 方法
下载PDF
颞侧巩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被引量:4
7
作者 任淑兰 张蕊 孔凡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477-478,共2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行小切口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对50例50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角膜曲率、滤过泡等情况。结果:随访3~12mo,...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行小切口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对50例50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角膜曲率、滤过泡等情况。结果:随访3~12mo,所有患者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眼压与术前基本相同,滤过泡形态无改变。术后1wk角膜曲率为0.75~1.25D,在术后3mo恢复到术前状态。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经颞侧巩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障 颞侧巩膜小切口 内障摘出术 小切口 青光眼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前房形态的远期变化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彩霞 陈云飞 +2 位作者 谢青 陈惠 彭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58-960,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前房形态的远期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PACG患者48例(48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 目的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前房形态的远期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PACG患者48例(48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检查患者裸眼视力和眼压,同时利用0cT检查前房相关参数变化。结果术前患者裸眼视力为数指~0.5(0.16±0.08),术后3个月为0.2~0.8(0.45±0.1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眼压为22~38(27.6±3.5)mmHg(1kPa=7.5mmHg),术后3个月为12~21(13.8±5.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中央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及500μm房角开放距离均显著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瞳孔直径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各象限前房角均增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可有效改善PAcG患者眼前段结构的狭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前房形态
下载PDF
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夏天 石荣先 程浩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6期457-459,共3页
目的观察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治疗Ⅲ级以上硬核型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64眼)Ⅲ级以上硬核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其中A组31眼行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B组33眼行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术... 目的观察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治疗Ⅲ级以上硬核型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64眼)Ⅲ级以上硬核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其中A组31眼行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B组33眼行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术中观察前房稳定性、能量释放及时间,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观察角膜水肿和视力情况。结果术中B组前房稳定性略低于A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能量使用及乳化时间B组明显少于A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B组角膜水肿情况明显少于A组(P<0.05);术后第7天B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好于A组(P<0.05)。结论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好的手术方式,尤其对于硬核型白内障来说,优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硬核型白内障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田祥 彭书祥 欧开霞 《临床眼科杂志》 2001年第5期394-395,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30 6例 (30 6眼 )有核白内障 ,作 6~8m m的角巩膜切口 ,晶状体圈娩出晶状体核 ,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 3天 ,2 0 8眼视力≥ 0 .5 (6 8% )。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30 6例 (30 6眼 )有核白内障 ,作 6~8m m的角巩膜切口 ,晶状体圈娩出晶状体核 ,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 3天 ,2 0 8眼视力≥ 0 .5 (6 8% )。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是一种疗效好、设备便宜、容易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障摘出术 小切口 人工晶体植入 治疗
下载PDF
伴有瞳孔膜闭的白内障摘出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匡大立 尹忠贵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 探讨伴有瞳孔膜闭的白内障摘出术的手术技巧并观察其手术效果。方法 对 32例伴有瞳孔膜闭的白内障患者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中不分离机化膜与虹膜之间的粘连 ,采用机械牵拉和沿瞳孔周围多处... 目的 探讨伴有瞳孔膜闭的白内障摘出术的手术技巧并观察其手术效果。方法 对 32例伴有瞳孔膜闭的白内障患者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中不分离机化膜与虹膜之间的粘连 ,采用机械牵拉和沿瞳孔周围多处剪开的方法扩张瞳孔 ,用压迫法和截囊针头刺入晶状体赤道部转动核相结合的方法娩出晶状体核。结果  32例患者晶状体核均顺利娩出 ,5例后囊膜破裂 ,其中 3例裂口小 ,无玻璃体脱出 ,仍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另 2例伴12点处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玻璃体脱出 ,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瞳孔基本成圆形 ,直径 3~ 5mm不等 ,9例瞳孔区出现轻度渗出 ,2例瞳孔上移。结论 术中不分离机化膜与虹膜的粘连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和扩张瞳孔有利于晶状体的娩出 ,减少了后囊膜破裂及玻璃体脱出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障摘出术 瞳孔膜闭 晶状体
下载PDF
超声乳化时后囊膜破裂改行前房劈核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育文 袁建树 +7 位作者 张大矛 金亚明 龚雁 杨梁燕 王夏军 王鹏赟 吴越 朱金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9年第4期248-248,共1页
关键词 内障摘出术 后囊膜破裂 超声乳化 小切口 劈核 前房 人工晶状体植入 改行
下载PDF
无缝线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112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洪勋 李宏科 +2 位作者 吴玮 刘毅 薛金焕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92,共1页
目的 探讨无缝线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112例(136眼)白内障病人采用6mm挑眉式巩膜隧道切口完成白内障摘出并行人工晶状体植入108例。结果 术后1周视力达0.5以上者... 目的 探讨无缝线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112例(136眼)白内障病人采用6mm挑眉式巩膜隧道切口完成白内障摘出并行人工晶状体植入108例。结果 术后1周视力达0.5以上者96眼(71%),术后1月视力0.5以上者109眼(80%),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角膜散光轻。结论 该术式具有切口小、愈合快术后散光少、视力恢复快及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之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障摘出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 无缝线隧道式小切口技
下载PDF
爆破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德华 郝丽 刘文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3-443,共1页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疗效观察 爆破 内障患者 脉冲模式 能量释放 治疗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中双钩娩核法的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瑞 赵志和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0-441,共2页
目的探讨双钩(晶状体调位钩)娩核法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66例(275眼)白内障采用双钩使核翘起和旋转的方法娩出晶状体核,完成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采用双钩娩核... 目的探讨双钩(晶状体调位钩)娩核法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66例(275眼)白内障采用双钩使核翘起和旋转的方法娩出晶状体核,完成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采用双钩娩核时未发生一例后囊破裂。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5者212眼(77.09%),<0.5者63眼(22.91%);术后1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222眼(80.73%),<0.5者53眼(19.27%)。结论采用双钩娩核白内障摘出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白内障复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钩法 小切口 内障摘出术
下载PDF
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眼前节参数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毛罕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CPACG)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眼前节参数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CPACG患者45例(45眼),术前1 d、术后3个月...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CPACG)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眼前节参数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CPACG患者45例(45眼),术前1 d、术后3个月采用Pencat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患者中央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前房容积、500μm房角开放距离、500μm小梁网虹膜间隙面积,利用OCT检查各象限前房角,观察记录术前1 d及术后1 d、7 d、30 d患者裸眼视力,同时测量术前1d及术后7 d患者眼压。结果术前中央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前房容积、500μm房角开放距离、500μm小梁网虹膜间隙面积分别为(1.82±0.18)mm、(0.78±0.15)mm、(89.28±25.62)mm3、(0.25±0.14)mm、(0.15±0.06)mm2,术后分别为(3.42±0.26)mm、(1.84±0.21)mm、(138.44±18.78)mm3、(0.64±0.28)mm、(0.28±0.13)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各象限前房角均增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 d、7 d、30 d患者裸眼视力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7 d与术前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可有效改善CPACG患者眼前节结构,有效控制眼压,改善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眼前节
下载PDF
白内障摘出术中角膜后弹力层分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沈萍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内障摘出术 角膜后弹力层分离 全层角膜缝合
下载PDF
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出术的历史和现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一壮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0年第4期205-208,共4页
关键词 小切口手法 内障摘出术 内障囊外摘出 SURGERY 切口长度 ECCE
下载PDF
超声乳化与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疗效比较及对眼表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蔚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72-774,共3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眼表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至2010年我院白内障患者44例(44眼),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观...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眼表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至2010年我院白内障患者44例(44眼),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的视力、并发症情况,同时检查术后1d、1周、1个月的角膜知觉及泪液分泌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在0.05~0.29者4眼,0.30~0.49者6眼,0.50~0.79者8眼,0.80~1.00者4眼;对照组术后视力在0.05~0.29者6眼,0.30~0.49者10眼,0.50~0.79者4眼,0.80~1.00者2眼;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的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周、1个月,观察组中央、下方、上方的角膜知觉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患者泪液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手术切口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眼表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后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探讨
20
作者 童剑萍 楼定华 王竞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2-642,共1页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超声乳化 内障摘出术 回顾性研究 患者 内障 比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