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昆仑造山带昆中带的独居石电子探针化学年龄:多期构造变质事件记录
被引量:
56
1
作者
陈能松
孙敏
+3 位作者
王勤燕
赵国春
陈强
舒桂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97-1306,共10页
青藏高原北缘东昆仑造山带昆中带的云母片岩发育两个世代独居石.第一世代独居石包裹在环带状石榴石变斑晶的核部,Y2O3含量较高,平均为(1.012±0.088)wt%;第二世代包裹在边部和基质矿物蓝晶石、斜长石和石英中,并分散在基质中与云母...
青藏高原北缘东昆仑造山带昆中带的云母片岩发育两个世代独居石.第一世代独居石包裹在环带状石榴石变斑晶的核部,Y2O3含量较高,平均为(1.012±0.088)wt%;第二世代包裹在边部和基质矿物蓝晶石、斜长石和石英中,并分散在基质中与云母矿物共生,Y2O3含量较低,平均为(0.479±0.100)wt%.电子探针Th-U-Pbtotal化学定年法测得第一世代两颗独居石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55±18)和(420±20)Ma,第二世代6颗独居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46.1±3.8)Ma.这些年龄表明石榴石变斑晶的核和边及其相关的矿物组合记录了两期重要构造变质事件:奥陶纪独居石的生长可能与冈瓦纳大陆晚泛非期持续的汇聚过程或原特得斯洋消亡的构造变质事件有关,而三叠纪独居石的生长与古特提斯洋消亡的构造变质事件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
电子探针
Th-U-Pbtotal化学年龄
环带状石榴石
冈瓦纳大陆汇聚
特提斯演化
东昆仑造山带
青藏高原北缘
原文传递
题名
东昆仑造山带昆中带的独居石电子探针化学年龄:多期构造变质事件记录
被引量:
56
1
作者
陈能松
孙敏
王勤燕
赵国春
陈强
舒桂明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97-130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272030
49972023)
香港杰出研究奖基金资助
文摘
青藏高原北缘东昆仑造山带昆中带的云母片岩发育两个世代独居石.第一世代独居石包裹在环带状石榴石变斑晶的核部,Y2O3含量较高,平均为(1.012±0.088)wt%;第二世代包裹在边部和基质矿物蓝晶石、斜长石和石英中,并分散在基质中与云母矿物共生,Y2O3含量较低,平均为(0.479±0.100)wt%.电子探针Th-U-Pbtotal化学定年法测得第一世代两颗独居石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55±18)和(420±20)Ma,第二世代6颗独居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46.1±3.8)Ma.这些年龄表明石榴石变斑晶的核和边及其相关的矿物组合记录了两期重要构造变质事件:奥陶纪独居石的生长可能与冈瓦纳大陆晚泛非期持续的汇聚过程或原特得斯洋消亡的构造变质事件有关,而三叠纪独居石的生长与古特提斯洋消亡的构造变质事件相联系.
关键词
独居石
电子探针
Th-U-Pbtotal化学年龄
环带状石榴石
冈瓦纳大陆汇聚
特提斯演化
东昆仑造山带
青藏高原北缘
分类号
P588.35 [天文地球—岩石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昆仑造山带昆中带的独居石电子探针化学年龄:多期构造变质事件记录
陈能松
孙敏
王勤燕
赵国春
陈强
舒桂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5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