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金川寺演化禅师的册封与西迁
1
作者 谢雪娇 赵长治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1-27,共7页
通过对明代金川寺演化禅师册封与朝贡历史进行梳理,讨论其地望与西迁历史。由分析金川寺演化禅师与中央王朝之间的互动,指出元代以来土司制度逐渐在嘉绒地区推行。及至明代,面对西北蒙古势力的威胁,明王朝与嘉绒地区政教精英阶层更是形... 通过对明代金川寺演化禅师册封与朝贡历史进行梳理,讨论其地望与西迁历史。由分析金川寺演化禅师与中央王朝之间的互动,指出元代以来土司制度逐渐在嘉绒地区推行。及至明代,面对西北蒙古势力的威胁,明王朝与嘉绒地区政教精英阶层更是形成了互惠共存的协作关系。明王朝建立的藏区政教领袖册封制度与定期朝贡制度,进一步稳固与加深了嘉绒地方势力与中央王朝之间的隶属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寺 金川寺演化禅师 册封朝贡 地望与西迁
下载PDF
中国武术向琉球群岛传播的路径、嬗变与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马俊成 俞特 +1 位作者 林小美 庞俊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67,共8页
通过历史学、文献学、逻辑学等研究方法对明清时期及民国初期中国武术向琉球群岛的传播进行研究,发现中国武术向琉球群岛的传播主要以册封朝贡体系为先行保障,以“闽人三十六姓”、旅居中国的琉球人、中国武术家为传播主体,以武术文化... 通过历史学、文献学、逻辑学等研究方法对明清时期及民国初期中国武术向琉球群岛的传播进行研究,发现中国武术向琉球群岛的传播主要以册封朝贡体系为先行保障,以“闽人三十六姓”、旅居中国的琉球人、中国武术家为传播主体,以武术文化和武术技术为主要传播内容,经过名称嬗变、技术嬗变和流派嬗变并最终演变成空手道。对中国武术嬗变为空手道的历程研究为中国武术国际传播与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琉球群岛 传播 嬗变 册封朝贡体系 闽人三十六姓 空手道
下载PDF
关于藩属体制的几个理论问题——对中国古代疆域理论发展的理论阐释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大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3-231,共9页
先秦时期的"天下观"、服事制理论、夷夏观是藩属体制形成的思想基础;秦汉统一王朝带来的"二元天下"结构是藩属体制得以确立的现实基础;册封朝贡并不能概括藩属体制的特点,而是藩属体制之下的具体政策;以历朝各代为... 先秦时期的"天下观"、服事制理论、夷夏观是藩属体制形成的思想基础;秦汉统一王朝带来的"二元天下"结构是藩属体制得以确立的现实基础;册封朝贡并不能概括藩属体制的特点,而是藩属体制之下的具体政策;以历朝各代为核心的藩属体制只是中华大地之上众多藩属体系中的一个,藩属体系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是呈现多样化态势的;藩属体制的发展具有两种不同的趋向,一是成为了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与中国发展成为了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疆域理论 藩属体制 “二元天下” 册封朝贡体制
下载PDF
汉、晋与日本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碧波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8-103,共6页
自汉代始,中日(倭)之间有了正式的政治文化关系,汉光武之诏封"汉委奴国王"、魏明帝之诏封倭女王卑弥呼为"亲魏倭王",证明中日(倭)之间已建立册封朝贡制度和宗藩关系,从而构建了东亚政治新格局。此时期正是日本大和... 自汉代始,中日(倭)之间有了正式的政治文化关系,汉光武之诏封"汉委奴国王"、魏明帝之诏封倭女王卑弥呼为"亲魏倭王",证明中日(倭)之间已建立册封朝贡制度和宗藩关系,从而构建了东亚政治新格局。此时期正是日本大和王朝统一与形成时期,由于地缘战略的驱动,开始了向朝鲜半岛扩张与殖民,并形成了东北亚政治新格局。这两种政治格局的交差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及以后相当一段时期东亚史以及国际关系史的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倭)的册封朝贡制度 宗藩关系 东亚与东北亚政治新格局
下载PDF
“朝贡—册封”秩序论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宝俊 刘波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9-121,共13页
"朝贡—册封"秩序是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形态,是历代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主要模式。这种秩序衍生出古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规范和制度,构筑起以中国为中心的相对独立、封闭的区域性国际关系体系。一方面,作为区域内压... "朝贡—册封"秩序是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形态,是历代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主要模式。这种秩序衍生出古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规范和制度,构筑起以中国为中心的相对独立、封闭的区域性国际关系体系。一方面,作为区域内压倒性大国的中国无意打破现状,向"天朝"之外做体制性经营,从而维持了东亚地区国家间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另一方面,"朝贡—册封"秩序的扩散,为儒家文化在东亚地区的固化奠定了基础,也为当代东亚区域意识兴起、区域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了相应的路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亚 朝贡册封”秩序 国际体系
原文传递
土木之变时期李朝搜集明朝情报的活动 被引量:5
6
作者 荷见守义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0-23,17,共5页
明代中国和李朝之间建立的册封朝贡体制具有诸多方面功能,其中军事、安全保障方面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而在以往研究中,还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本文以土木之变时期(正统十四年八月)李朝搜集明朝情报活动为研究对象,叙述李朝... 明代中国和李朝之间建立的册封朝贡体制具有诸多方面功能,其中军事、安全保障方面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而在以往研究中,还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本文以土木之变时期(正统十四年八月)李朝搜集明朝情报活动为研究对象,叙述李朝在册封朝贡体制之下,为了得到大量的比较确切的情报,多次派遣通事、使臣前往辽东地区,与辽东都司直接接触,同时,又利用居住在辽东地区的朝鲜族人、女真之亲信以及本国民间人员来积极搜集有关情报的具体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李朝 册封朝贡体制 土木之变 搜集情报
下载PDF
两晋在慕容廆君臣中的地位与影响探论——以前燕慕容廆遣使入晋为中心 被引量:4
7
作者 赵红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7-230,共4页
慕容廆曾八次遣使入晋,前燕政权得以迅速发展壮大,慕容廆遣使上表之举,将前燕君臣尊晋勤王的政治诉求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慕容廆向西晋、东晋王朝派遣使节,不仅维系了前燕与中原王朝之间的朝贡册封关系,也加深了晋朝对前燕政权的了... 慕容廆曾八次遣使入晋,前燕政权得以迅速发展壮大,慕容廆遣使上表之举,将前燕君臣尊晋勤王的政治诉求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慕容廆向西晋、东晋王朝派遣使节,不仅维系了前燕与中原王朝之间的朝贡册封关系,也加深了晋朝对前燕政权的了解与认知。慕容廆对两晋的朝贡活动也收到了较为明显的社会效益,不仅使鲜卑慕容部能迅速崛起,将中原先进的统治模式应用到对鲜卑慕容部的统治之中,而且实现了鲜卑慕容部由部落联盟阶段迈进早期国家的重要一步,从而使前燕在慕容廆朝就具备了立足东北的资质,进而才会出现前燕的后世统治者有机会逐鹿中原,并将前燕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展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燕 慕容廆 遣使入晋 朝贡册封
下载PDF
传统东亚国际秩序的多重内涵 被引量:3
8
作者 谢桂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50-57,共8页
古代以中国为中心、以"朝贡-册封"为制度框架的东亚世界,存在着与近代以来以实力为手段的霸权秩序完全不同的国际秩序。学界对传统东亚国际秩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存在形态、特征以及历史演变进程等方面,对东亚国际秩序内涵... 古代以中国为中心、以"朝贡-册封"为制度框架的东亚世界,存在着与近代以来以实力为手段的霸权秩序完全不同的国际秩序。学界对传统东亚国际秩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存在形态、特征以及历史演变进程等方面,对东亚国际秩序内涵的研究较为薄弱,且资料零散。鉴于此,对传统东亚国际秩序进行重新解读十分必要。传统东亚国际秩序有多重内涵,华夷观是东亚秩序建构的基础,"朝贡-册封"是其形式,而中心-边缘关系则是传统东亚国际秩序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世界 传统东亚国际秩序 华夷观 朝贡-册封 中心-边缘
下载PDF
琉球使节眼中嘉庆初年的闽台世态风情——以《琉馆笔谈》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朝晖 《闽台文化研究》 2015年第2期29-34,共6页
书写汉语进行笔谈,是东亚海域史上在汉字文化圈这一特殊文化共同体范畴内进行相互沟通的一种方式。明清时代在中、朝、越、琉等宗藩国之间留下这方面的文献资料不少。个中,嘉庆八年(1803)发生在赴日琉球使节杨文凤与江户萨摩藩石冢崔高... 书写汉语进行笔谈,是东亚海域史上在汉字文化圈这一特殊文化共同体范畴内进行相互沟通的一种方式。明清时代在中、朝、越、琉等宗藩国之间留下这方面的文献资料不少。个中,嘉庆八年(1803)发生在赴日琉球使节杨文凤与江户萨摩藩石冢崔高之间的《琉馆笔谈》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域外史料,其最大特色是交流内容多涉闽台社会世态风情的实地体验和感受,对了解十九世纪初闽台区域的社会情状,提供了某种独特的视角,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和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馆笔谈 册封朝贡 上江户 闽台地域 中华文化 传统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