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HF患者30天再住院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1
作者 王海燕 《现代科学仪器》 2024年第4期117-121,共5页
目的:构建并评价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30d再住院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10例老年HF患者,分析30d再住院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210例患者30d内再住院率为16.19%。年龄、HF病程、NYHA心功能分级、焦虑、... 目的:构建并评价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30d再住院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10例老年HF患者,分析30d再住院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210例患者30d内再住院率为16.19%。年龄、HF病程、NYHA心功能分级、焦虑、抑郁、出院后遵医嘱服药、PCI史为老年HF患者30d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预测模型预测老年HF患者30d再住院风险的AUC、特异度及灵敏度分别为0.845、77.30%、84.20%。结论:老年HF患者30d再住院风险较大,根据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老年 再住院风险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多临床因素联合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心力衰竭再住院风险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章炜 卢淡泊 +7 位作者 武渊 夏妍 陈傲 李苏 姚康 马剑英 钱菊英 葛均波 《上海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327-331,共5页
目的通过长期随访首次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探讨多个临床因素联合对远期心力衰竭再住院风险预测的效能。方法于2017年1—9月连续入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1例,完成随访149例,平均随访(916.61±72.26)d。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 目的通过长期随访首次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探讨多个临床因素联合对远期心力衰竭再住院风险预测的效能。方法于2017年1—9月连续入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1例,完成随访149例,平均随访(916.61±72.26)d。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因心力衰竭和未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患者各临床因素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对心力衰竭再住院有独立影响的临床因素,根据结果构建多临床因素联合模型。应用ROC曲线评估联合模型总分变量的预测效能。结果完成随访的149例患者中,54例(36.2%)因心力衰竭而再次住院,95例(63.8%)未因心力衰竭再次住院。单个临床因素ROC曲线分析中,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预测心力衰竭再住院的AUC>0.7(0.721,P<0.01)。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联合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血肌酐、女性、无高血压病史、年龄、NT-proBNP构建预测模型,新的总分变量对患者远期心力衰竭再住院风险预测的AUC提高至0.834(P<0.001)。总分每增加1分,远期心力衰竭再住院的风险增加35.4%[风险比(HR)=1.354,95%CI:1.244~1.474,P<0.001]。结论多个临床因素联合模型可以显著提高对心力衰竭患者远期心力衰竭再住院风险预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预后 再住院风险 多元分析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个月内再住院风险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金琳 郭文昀 赵丽 《中国病案》 2023年第3期59-63,共5页
目的 分析老年CHF患者6个月内再住院风险因素,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院2017年5月1日-2020年5月31日期间老年CHF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出院6个月内再住院发生率,根据是否再住院分为再住院组70例与未再住院组146例,收集2组临... 目的 分析老年CHF患者6个月内再住院风险因素,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院2017年5月1日-2020年5月31日期间老年CHF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出院6个月内再住院发生率,根据是否再住院分为再住院组70例与未再住院组146例,收集2组临床资料,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似然比卡方、Wald卡方、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采用ROC曲线评价预测价值并进行个体值预测。结果 216例老年CHF患者出院6个月内再住院发生率为32.41%(70/216)。Logistic回归分析,心功能分级Ⅳ级、病程>5年、PCI治疗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抑郁是老年CHF患者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自理能力、适当运动、出院后遵医嘱服药是老年CHF患者再住院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利用9个独立高危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似然比卡方、Wald卡方、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建立具有统计学意义、构建有效且拟合效果较好;ROC曲线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老年CHF患者再住院风险的预测AUC为0.861,95%CI为0.808~0.904,敏感度为68.57%,特异度为90.41%;另随机抽取102例老年CHF患者,其中出院6个月内再住院患者30例与未再住院组72例,将每例患者各自变量取值后代入概率预测方程,预测AUC为0.874,95%CI为0.802~0.953,敏感度为73.33%,特异度为91.67%。结论 老年CHF患者再住院风险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心功能分级Ⅳ级、病程>5年、PCI治疗史、合并基础疾病、抑郁、自理能力、适当运动、出院后遵医嘱服药,且模型预测价值可靠,可用于临床实际预测再住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再住院风险 影响因素 模型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于预测老年COPD患者再住院风险的研究
4
作者 杨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224-226,共3页
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于预测老年COPD患者再住院风险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123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2个月内再次入院分为未再住院组(86例)和再住院组(3... 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于预测老年COPD患者再住院风险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123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2个月内再次入院分为未再住院组(86例)和再住院组(37例),对比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采用多元风险模型与ROC曲线分析这两项比值对老年COPD患者再住院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再住院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9.84±1.43)、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20.97±2.45)显著高于对照组(6.03±1.05)、(14.36±2.08),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及多元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这两项比值预测老年COPD患者再住院风险的AUC值分别为0.754、0.758。结论 对老年COPD患者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检测,能对其再住院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再住院风险
下载PDF
SGLT-2抑制剂治疗STEMI患者PCI术后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阿卜杜如苏力·喀迪尔 李杰 王钊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624-630,共7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联合标准治疗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的影响,为PCI术后早期新药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联合标准治疗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的影响,为PCI术后早期新药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 PCI术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将以SGLT-2抑制剂联合标准治疗的78例患者纳入研究组,92例予以标准治疗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临床疗效以及心力衰竭再住院率。结果 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收缩期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研究组治疗后B型利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治疗前后LVEF差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因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率分别为15.4%和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未服用SGLT-2抑制剂的标准治疗患者的因心力衰竭再住院风险比服用SGLT-2抑制剂的患者高1.235倍[HR(95%CI)=2.235(1.094~4.563),P <0.05]。结论 SGLT-2抑制剂联合标准治疗能降低STEMI PCI术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心力衰竭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再住院风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