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学位论文再出版的政策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茜 窦天芳 +2 位作者 胡洪营 续智丹 赵阳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6-62,共7页
博、硕士学位论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国内外学术界和出版界对于学位论文内容的再出版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通过调研国内外学术界和出版界发现,国外绝大多数高校和出版机构认为学位论文并不算作先前出版物,基于学位论文内容再出版的... 博、硕士学位论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国内外学术界和出版界对于学位论文内容的再出版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通过调研国内外学术界和出版界发现,国外绝大多数高校和出版机构认为学位论文并不算作先前出版物,基于学位论文内容再出版的稿件能否被接受,关键在于稿件的质量,另外,根据不同出版机构及受众特点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是非常必要的。国内相关研究尚待深入,多数研究人员和期刊编辑认为,学位论文因学术价值的特殊性,其析出内容的再出版应得到更加理性和全面的分析。面对纷繁乱象,建议我国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规定,出版机构阐明学位论文与先前出版物的关系,以及对于学位论文析出内容再出版的要求,以适应网络出版日益普及的新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论文 先前出版 再出版 发表 学术不端
下载PDF
学位论文再出版与学术不端行为探析——基于学术期刊编辑的视角 被引量:9
2
作者 余筱瑶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4,共3页
学位论文特殊的学术价值不适用于"一稿多投"的禁止,其网络出版形式不能替代纸质出版形式,两者本质上并不矛盾,还可相互补充。避免学位论文的重复发表与学位论文作者是否有再出版的权利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文章根据《著作权... 学位论文特殊的学术价值不适用于"一稿多投"的禁止,其网络出版形式不能替代纸质出版形式,两者本质上并不矛盾,还可相互补充。避免学位论文的重复发表与学位论文作者是否有再出版的权利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文章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比较国外期刊界对类似问题的处理方式,结合国内编辑出版实务,剖析学位论文再出版不是学术不端行为,两者有着实质区别,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学术成果的积极传播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论文 再出版 重复率检测 学术不端
下载PDF
从“去出版”到“再出版”:对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出版专业办学实践的考察
3
作者 王建 侯一炜 《采写编》 2021年第4期149-150,共2页
基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出版专业办学历程,描述了其办学实践在面对产业变迁、学科转型、教育改革的三重压力时,如何从初创时专业定位的游移困境中挣脱,走上了先“去出版”而后“再出版”式的专业发展之路。“去出版”意味着要深刻理解产... 基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出版专业办学历程,描述了其办学实践在面对产业变迁、学科转型、教育改革的三重压力时,如何从初创时专业定位的游移困境中挣脱,走上了先“去出版”而后“再出版”式的专业发展之路。“去出版”意味着要深刻理解产业现实及人才需求;“再出版”则意味着要理顺专业内涵与办学实践的关系,找到建设专业特色的立足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专业 出版 再出版 人才培养 办学实践
下载PDF
再出版:知识发现、知识精加工、知识产品形式——《医学的温度》作为知识产品的案例分析
4
作者 李频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78,共6页
《医学的温度》由诸多社会评价证明,是数字时代知识服务高效的出版样本,有案例分析价值。文章分析发现:知识发现确立了该书的选题价值,知识组织和编辑加工相结合的知识精加工追加了编辑价值,知识产品的恰当形式既凸显其知识内容价值,又... 《医学的温度》由诸多社会评价证明,是数字时代知识服务高效的出版样本,有案例分析价值。文章分析发现:知识发现确立了该书的选题价值,知识组织和编辑加工相结合的知识精加工追加了编辑价值,知识产品的恰当形式既凸显其知识内容价值,又赋予产品以潜在的传播后再出版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出版 《医学的温度》 知识产品 知识传播
原文传递
从《锦绣万花谷》看宋版书再生性保护
5
作者 郝婧 王俊 《传播与版权》 2017年第2期80-82,共3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中文典籍数不胜数。其中,宋代雕版印刷技术兴盛,书籍从抄写进入了印刷时代。宋版书因时间久远,印刷精良,一直就是历朝历代人们争相收藏的对象。进入数字化出版时代,宋版书的再出版价值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中文典籍数不胜数。其中,宋代雕版印刷技术兴盛,书籍从抄写进入了印刷时代。宋版书因时间久远,印刷精良,一直就是历朝历代人们争相收藏的对象。进入数字化出版时代,宋版书的再出版价值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就《锦绣万花谷》一书的拍卖和再利用,试论宋版书的再生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版书 《锦绣万花谷》 再出版 生性保护
下载PDF
网络链接名誉侵权的法律治理研究——兼论对《民法典》第1025条第二项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秀 刘燕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2年第2期49-59,共11页
近年来,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为新闻和信息的大规模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渠道保障,但与此同时诽谤内容的多级分发和裂变式传播也引发了大量的针对媒体、平台或个人的名誉侵权纠纷。其中,因网络传播主体通过复制、转发或设置链接等传播行为引发... 近年来,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为新闻和信息的大规模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渠道保障,但与此同时诽谤内容的多级分发和裂变式传播也引发了大量的针对媒体、平台或个人的名誉侵权纠纷。其中,因网络传播主体通过复制、转发或设置链接等传播行为引发的名誉侵权纠纷已成为网络侵权治理的新问题并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网络名誉侵权纠纷治理的严峻形势,《民法典》进一步从制度层面明确调控人格权与表达自由的冲突,并为涉及公共利益的新闻报道等提供倾斜保障。通过司法裁判文书的梳理,研究发现当前网络链接名誉侵权主要表现为舆论监督动机型链接、信息加工型链接、技术服务型链接三种类型,《民法典》1025条、1026条及相关司法解释可间接调整此类侵权问题;但由于网络链接名誉侵权纠纷面临着多元利益冲突和复杂侵权形态的双重困境,《民法典》1025条第二项及1026条在司法实践中可能面临诸多应用和操作难点:一是网络链接动机的司法判定不准确,不利于舆论监督立法目标的实现;二是网络链接名誉侵权行为的多元表现形式或不同类型的司法认定偏差,阻碍了网络信息的自由流动;三是网络链接主体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导致对注意义务司法适用的不合理。因此可结合美国治理网络链接诽谤纠纷的"再出版理论"及其司法判定原则和方法,从理论方面构建符合我国语境的网络链接名誉侵权"再出版责任"的基本理论框架,同时在制度方面准确理解和把握1025条"公共利益"的重要作用、注重司法认定的全面性以及基于不同链接主体性质建立1026条的差异化适用标准和"核心+次要"因素判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出版理论 网络链接 转载 名誉侵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